導航:首頁 > 看菲律賓 > 菲律賓封國什麼時候結束

菲律賓封國什麼時候結束

發布時間:2022-11-27 10:04:56

㈠ 歷史大師來幫幫忙!

大航海時代簡史
大航海時代是人類的地理知識和航海技術在前人的基礎上得到極大發展的時期,但不可迴避的是,同時這一時期也是歐洲殖民者利用堅船利炮對亞、非、美洲等地進行侵略和殖民擴張的年代。這種海盜式的掠奪和殖民貿易是殖民主義資本原始積累的主要方式,也正是在這種基礎上,西方資本主義才能有今天的發展。另一方面,可以說,大航海時代是人類歷史上一個重大轉折期。各大洲的國家和地區之間因為海洋阻擋而相互隔絕的狀況被逐漸打破(當然,這種轉折伴隨著巨大的悲慘和痛苦)。還要指出的是,西方人所謂大航海時代的「地理大發現」只是歐洲人「發現」了他們未知的地理知識,而「被發現」的島嶼和陸地大多原本就有某些民族居住,更何況亞洲的中國人以及美洲印第安人等民族也有他們各自對於地理和天文極為精闢的認識。
說到最早的航海家,人們往往是指腓尼基人、中國人和阿拉伯人。歐洲人也有自己的航海傳統,且不說公元前後航行於愛琴海的希臘航海家,8世紀到11世紀中葉,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精於航海的北歐諾曼海盜曾肆虐整個歐洲。9世紀下半葉,挪威海盜登上冰島;10世紀,諾曼人又到達格陵蘭;11世紀初,丹麥海盜甚至征服了英格蘭全境。

13世紀,《馬可.波羅游記》完成。馬可.波羅(1254-1323)是義大利威尼斯人,曾在中國元朝宮廷任職17年,1295年返回老家。《馬可.波羅游記》是他在熱那亞的監獄里口述,由小說家魯思蒂謙筆錄而成的,書中詳細記述了馬可.波羅在中國旅行的所見所聞。該書在歐洲廣為流傳後,使得歐洲人眼界大開,對輝煌富裕的東方文明垂涎三尺。同時,《游記》大大豐富了歐洲人的地理知識,成為當時歐洲人繪制世界地圖的主要參考,是15世紀許多歐洲航海家如達·迦馬、哥倫布等必讀的著作。也是在13世紀,中國的羅盤針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並得到普遍使用。15世紀初,古羅馬學者托勒密的地圓學說開始在歐洲傳播。同期,歐洲人的造船技術有了明顯的進步,出現了適合遠洋航行的多桅船。這一切表明大航海時代的技術與理論基礎已逐漸成熟。
14、15世紀的歐洲,資本主義已經萌芽,權利基層充滿了對於財富的貪欲,中國的瓷器、絲綢,印度的香料、寶石等東方奢侈品成為上流社會的生活必須品。當時東西方的貿易商路大致只有兩條,一條是陸路,經中亞一路到達小亞細亞;另一條是先經海路到達紅海或波斯灣,然後用陸路運送到地中海一帶。15世紀中葉,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興起截斷了中亞商路,而紅海一帶的海路則向來為阿拉伯人壟斷。東方商品的缺乏使得其價格水漲船高,西歐商人迫切希望找到通往東方的新途徑。長久以來基督徒同穆斯林之間的敵視與仇殺使得歐洲人有足夠的理由以上帝的名義號召教民去打破阿拉伯人獨霸東方商路的局面,為大航海蒙上了一層宗教的面紗。此外,東方的黃金也是當時貧乏的歐洲所渴望得到的東西,正如恩格斯所說:「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在印度及整個遠東地區搜尋著黃金;黃金這兩個字變成了驅使西班牙人遠渡大洋的符咒…」
至此,大航海時代的帷幕徐徐拉開。

說到大航海時代就必須說到葡萄牙,這個歐洲不起眼的小國是大航海時代的急先鋒。葡萄牙位於伊比利亞半島的西南部,也是歐洲最西端的國家,與北非隔海相望。土地面積9.2萬平方公里,15世紀末其人口僅110萬。11世紀前曾經先後置於羅馬人、阿拉伯人、摩爾人的統治之下。1143年,教皇承認葡萄牙王國獨立,它是歐洲最早實現民族統一和中央集權的國家。1147年,阿豐索一世奪取了摩爾人佔領的伊比利亞半島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里斯本。葡萄牙在立國初期就非常注重發展航海事業,將之作為傳統國策,並用王權來保證實施。1375年,猶太制圖家賈·克雷斯奎父子在葡萄牙繪制出當時歐洲最完備也是最准確的世界海圖-「加塔蘭地圖」,成為葡萄牙航海者的指路明燈。

說到葡萄牙的航海發跡史就必須說到恩里克王子,即有「航海家」之稱的亨利親王。堂.恩里克王子(1394-1460)是葡萄牙國王諾昂一世的第三子,生於波爾圖,他是葡萄牙航海者的精神教父、大航海時代初期葡萄牙航海事業積極的鼓動者和推進者。1415年,諾昂一世與恩里克王子率兵渡過直布羅陀海峽,攻佔了北非摩洛哥的穆斯林重鎮休達(今塞卜泰)。攻佔休達對於葡萄牙的航海發展意義重大。休達扼守直布羅陀海峽的咽喉,位置極為重要,同時休達還成為葡萄牙沿非洲西海岸邁向東方的第一步。佔領休達後,恩里克王子從穆斯林俘虜嘴裡得到了阿拉伯人同非洲黑人貿易的重要情報。恩里克王子是個狂熱的基督徒,一生都以同穆斯林作戰為己任。當時歐洲流傳著非洲存在有一個強大的信仰基督教的黑人王國-普萊斯特.約翰王國的傳說。這個王國的名字在《大航海時代》系列中也出現過多次。恩里克王子對之深信不疑,一心要找到這個據說黃金滿地、富得流油的普萊斯特.約翰王國,渴望與之結盟共同打擊伊斯蘭世界。

1420年前後,亨利在薩格雷斯半島建立了一座天文台和一所航海學校,為葡萄牙培養了大批熟練的航海者。1420年,馬德拉群島發現,此前發現的加那利群島則不得不讓給西班牙。1431年,亞速爾群島發現,成為大西洋航行的補給基地。1434年,亨利的遠征船隊首次越過西非的博哈多爾角。1445年,貢薩爾維斯發現維德角(葡萄牙語「綠色之岬」)群島。同年,葡萄牙人開始闖入黑非洲。1448年,亨利在阿爾金建立了葡萄牙在西非的第一座堡壘,作為大規模擄掠的根據地。從黑非洲掠得的黃金、象牙、黑奴使葡萄牙人得以繼續在摸索中向東方擴張。以後葡萄牙每進至一地,就建立起商站或據點,並用當地獲得的收益來支持下一步的行動。「航海家」亨利畢生從未參加過任何探險遠航,他扮演的是葡萄牙這艘航船的領航員。到1460年亨利去世時,葡萄牙的航海事業已經開始進入繁榮期。

1481年,葡萄牙諾昂二世繼承王位,他同時也繼承了叔父亨利的遺志,積極推進航海探險。1483年,迪戈·卡奧帶領遠征隊到達剛果河口。1487年8月,巴托羅梅烏·迪亞士奉命率船隊離開里斯本,考察西非海岸。1488年6月,迪亞士抵達非洲的最南端。由於那裡的風暴極為強烈,迪亞士將這個大海角稱為「托爾門托」,即「風暴角」。1488年他返回里斯本向諾昂二世報告時,諾昂二世將之改名為「好望角」(大概是想到富饒的東方即將在眼前出現而喜不自禁吧)。

1495年,曼努埃爾一世繼位,恰逢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葡萄牙立刻加緊策劃前往印度的航行,達.伽馬被選為遠航指揮官。華斯科.達.伽馬(1460-1524),葡萄牙貴族,出身軍旅。1497年7月8日,達.伽馬率領由4艘船、約170名水手組成的船隊由里斯本出發探索繞過「好望角」通往印度的航線。船隊旗艦「聖.加布里爾」號,長25.6米,寬8.5米,排水量不過300噸。迦馬沒有沿非洲西海岸南下,船隊首先到維德角群島,然後朝南直駛南大西洋,航行了3個月後,再改向東,到達好望角。由此繞開了非洲西海岸對於南下極為不利的氣候。在前人沒有去過的陌生海域航行幾個月是需要極大勇氣的,達·迦馬無疑是一個堅強有力的領導,但是人們對他人格的評價是「驕橫跋扈,狂暴兇殘」。11月22日繞過好望角後,達·迦馬船隊進入了一片新天地。此後他向北沿非洲東海岸航行。1498年3月2日,進入莫三比克。4月在馬林迪,迦馬得到了當地著名的阿拉伯領航員馬德傑德。在他的指引下,航行23天,穿過阿拉伯海,於l498年5月20日,離開葡萄牙近10個月後,伽馬到達印度南部最著名的商業中心卡利卡特。在這里,迦馬不是一個稱職的外交官,他帶來的粗劣的禮品和貨物受到嘲笑。但依靠武力,他還是搶到了寶石和香料。返航時船隊就不太幸運了,許多水手在途中死於疾病,其中包括達·迦馬的弟弟。最後只剩下2條船,1499年7月10日,「貝里奧」號回到葡篩牙,伽馬的旗艦則在1499年9月9日才抵達里斯本。生還的水手不到開航時水手總數的三分之—。但運回香料等貨物在歐洲的獲利為這次遠征費用的60倍!

完成通往印度航線後,1510年,葡萄牙任命的第二任「印度總督」阿爾布魁克帶領葡萄牙的武裝船艦佔領了印度的果阿,建立起繼續向東擴張的據點。次年又征服了馬來西亞的馬六甲,強佔了這個中國明朝「敕封國」的領土,以這里作為入侵中國沿海的前哨。1515年,霍爾木茲也淪入其手,當年12月,阿爾布魁克總算死在果阿。至此,經過近百年的探險、屠殺、搶掠,葡萄牙橫跨半個地球的東方殖民帝國終於建立起來。

西班牙是大航海時代的第一個巨頭。1492年,西班牙攻克摩爾人在歐洲的最後堡壘格拉那達,終於完全收復失地。一旦騰出手來,西班牙立刻緊隨葡萄牙人全力投入航海擴張。很快,西葡兩國為爭奪殖民地發生爭執。1494年 6月,在教皇亞歷山大六世裁決下,以格林威治西經50度為分界線,將世界平分為二,葡萄牙只能在該分界線以東建立殖民地,西班牙則在該分界線以西建立殖民地。但是為西班牙開辟航線的兩個最有名的人物都是外國人。

克里斯托福.哥倫布(1451~1506),熱那亞人,出身低微,25歲之前還幾乎是文盲。但是他通過努力自學很快熟練掌握了至少4門語言和文字。哥倫布接受了當時流行的地圓學說,認為向西航行也能到達印度,這樣就不必繞過非洲「好望角」,航線可以大大縮短。可是有限的地理知識使他大大估錯了航程,同時他不可能知道中間還隔著一塊大陸!1484年,他向葡萄牙推銷自己的計劃,但是遭到冷遇和拒絕。1485年,他又游說西班牙,西班牙王室倒有興趣,但是直到1492年才批准這項耗資巨大的計劃。當時西班牙經濟拮據,西班牙王後伊莎貝拉為了支持哥倫布的遠航甚至賣掉了自己的鑽石首飾。
1492年8月3日,哥倫布率領由3艘帆船組成的船隊離開巴羅斯港,成員共121人,旗艦是「聖瑪麗亞」號,只有120~130噸。9月6日,離開加那利群島西進,1492年10月12日,「平托」號的瞭望員終於看見了陸地。哥倫布欣喜若狂,要知道這時船員們已經絕望,隨時可能嘩變。哥倫布船隊到達的是加勒比海巴哈馬群島的一個小島,但哥倫布以為到了印度,就將當地人稱為Indians,以致於使這個詞有了2個含義-印度人和印第安人。對於這些不速之客,當地人慷慨地贈以黃金。哥倫布在日記里寫道:「我真不相信天下會有這樣好心送東西的人」。在古巴、海地轉悠了一圈後,由於旗艦損毀,哥倫布在海地建起一個據點,留下38名船員。1493年1月,哥倫布帶領剩下的2艘船啟程返航,於3月回到西班牙。

第一次航行發現了新大陸,帶回了黃金,哥倫布得到了極大的榮譽,被封為海軍上將。1493年9月,哥倫布第二次遠航,但是收效甚微。1498年,在第三次探索新大陸時,哥倫布被指控叛變,並被押解回西班牙。1502年,哥倫布好不容易又組織了第四次橫跨大西洋的航行。1506年5月,哥倫布病死,他到死仍然相信他到達的是印度。哥倫布的「發現」雖然沒有馬上給西班牙帶來明顯的收益,但是隨後接踵而至的冒險者如科爾特斯、皮薩羅等從美洲攫取了無數金銀財寶。

費爾南多·麥哲倫(1480~1521),本是葡萄牙破落貴族,曾為葡萄牙王室效力。但因在國內受到誣蔑和排擠,難以容身,1517年投奔西班牙。1518年3月,西班牙查理一世同意了麥哲倫繞過美洲前往東南亞香料群島的計劃。1519年9月,麥哲倫船隊的5艘小船(共265人)起航。麥哲倫不會知道,他走的是一條不歸路。11月,到達巴西的累西腓,然後沿南美海岸一路南下。歷經千辛萬苦並損失一條船後,1520年10月,船隊發現渴望已久的海峽。11月28日,麥哲倫船隊沖出海峽,進入了太平洋。由於最大的食品船開了小差,船隊此時只剩下3艘(這些反叛者回國反說麥哲倫叛變,於是其家屬失去經濟來源,他的妻子和一個兒子很快在貧困中死去)。接下來又是3個月橫渡太平洋的惡夢,1521年3月,麥哲倫船隊到達馬里亞納群島。在弄到食物和淡水並充分休整後,3月27日麥哲倫到達菲律賓群島。此時他終於明白,由歐洲向西到達東方的航線已經完成,地圓學說被證實了。麥哲倫的外交手腕比達·迦馬高明得多,甚至贏得了當地人的好感。但他捲入了當地部落內訌,4月27日麥哲倫在戰場上被部落戰士殺死。其餘部分船員在埃爾·卡諾領導下駕駛「維多利亞」號經過9個月苦難的航行,於1522年9月6日回到出發地西班牙,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這時船上只有18名倖存者和26噸香料。在大航海時代,遠洋航行從來不是一件浪漫的事。生活枯燥不說,居住條件惡劣,工作艱苦,食品和淡水容易變質,還常會出現斷水斷糧,壞血病更是船員生命的大敵。直到18世紀,英國的庫克船長才找到有效對付壞血病的辦法。

從海外殖民地獲得的難以計數的金銀財富並沒有讓葡萄牙和西班牙繁榮多久,他們國內的生產力也沒有因此得到發展。葡西兩國只是起了橋梁的作用,這些財富最終流入了其他歐洲國家的腰包。16世紀起,西班牙開始夢想整個歐洲的霸權,為此發動連年戰爭。1580年,葡萄牙被西班牙吞並。1588年7月,西班牙龐大的「無敵艦隊」進攻英國,被英國艦隊徹底擊敗,喪失了海上霸權,從此一蹶不振。來得快,去得也快,這兩個大航海時代的暴發戶急速地衰落下去,成了昨日黃花。
此後英國與荷蘭相繼崛起,替代了葡萄牙與西班牙的地位。號稱「海上馬車夫」的荷蘭人憑著海運和對外貿易發達致富,而英國則依靠「黑吃黑」的海上私掠艦隊起家。接下來又是英荷、英法爭霸。一時間風雲變幻,要是一一道來…(大貓貓好象在磨爪子了,趕快打住),還是在文章後面列出大航海時代大事記年表,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對照看看。

毫無疑問,在大航海時代初期我國具有足夠的航海技術、造船能力和軍事力量。1405~1433年,鄭和船隊七下西洋就是明證。

鄭和本姓馬,名三保,1371年出生在中國雲南的一個回族家庭里,原先信奉伊斯蘭教,後來改信佛教。1405年,鄭和受明成祖朱棣的委派,出使西洋。這里的「西洋」是指現在汶萊以西的南洋各地及印度洋沿岸一帶。鄭和的船隊規模龐大,其中最大的寶船長約151.8公尺,寬約61.6公尺,排水量3000噸以上,共有60多艘,可稱是當年「海上巨無霸」。此外還有運馬的馬船、運糧的糧船、作戰的戰船等,各種船隻多達數百艘。首次出海時,整個遠航船隊有人員兩萬七千多人。28年間,七下西洋,訪問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非洲東北沿海(今天的索馬里)和非洲中部沿海(今天的肯亞)。每到一處,鄭和都以明朝和平使節的身分,向當地的國王或首領贈送禮品,表達建立邦交、友好通商的誠意,並邀請他們訪問中國。這是以實力為背景的和平外交行動,收效甚大。但我國從未想過利用自身強大的力量去謀取東南亞、印度或非洲,當時明朝統治者只要周圍鄰國口頭上向我國表示臣服就心滿意足了。

我也曾經設想,如果鄭和船隊同達·迦馬船隊能夠相遇的話會是怎樣的局面?但是想到鄭和船隊只是曇花一現,後來明清兩朝再也沒有類似的遠航,而「禁海令」倒是下了不少,近代中國閉關自守、衰朽沒落的命運恐怕還是很難改變!

大航海時代對我國的影響一直延續至今。1622年,荷蘭侵佔澎湖,屠殺島上居民。1624年,荷蘭又進犯台灣。38年後,才由民族英雄鄭成功領導收復台灣。1842年8月29日,英國迫使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將香港割讓給英國,直到1997年7月1日我國才收回香港。還有一個最突出的例子,就是澳門!

葡萄牙征服馬六甲後就開始窺探中國。1513年,在我國廣東附近首次出現了被明朝稱為「佛郎機」的葡萄牙航海者。1517年,葡萄牙特使皮雷斯率船隊來華。葡人最初就是抱著征服中國的野心而來,面對明朝官府的禮遇更加橫行無忌,在廣東犯下了累累罪行。1521年8月,中葡終於爆發屯門之戰。廣東海道副使汪鋐指揮戰船50艘與葡艦隊激戰40天,葡人死傷慘重,被迫逃離屯門。1522年,葡萄牙國王派克亭何率五艘船、300名遠征隊到屯門增援,於是又發生西草灣之戰。明朝軍隊拚死奮勇殺敵,俘葡船二艘,俘虜葡兵四十二人,斬首三十多人,葡人被逐出廣東。此後葡人就與倭寇勾結,騷擾浙江、福建一帶。所謂倭寇,本就是一個國際性的海盜組織,其中不乏有中國人參與。(鄭成功的父親就是當時有名的海盜頭子鄭芝龍,鄭成功生於日本長崎平戶的千里濱。)到1549年,葡萄牙海盜被基本剿滅干凈。由於我國是統一的大國,才沒有象印度那樣在葡萄牙人眼前分崩離析。
眼看硬的不成,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晾曬濕物,賄賂明朝官員,被允許進入澳門。從1571年開始到1849年,葡萄牙人每年向中國政府支付地租以居留澳門。明末清初,我國在同澳門的葡萄牙人貿易中獲得了大量的白銀,澳門也成為當時東西方文化、科技交流的門戶。但是好景不長,18世紀初,葡萄牙人為了牟取暴利,將鴉片作為毒品從印度向我國大量走私,我國白銀開始大量外流。葡萄牙人是用鴉片毒害我國的始作俑者!葡萄牙人還在澳門從事罪惡的苦力販賣,這同當時歐洲人在非洲和美洲進行的奴隸貿易沒什麼兩樣。鴉片戰爭後,葡萄牙趁我國內外交困之際,巧取豪奪,逐漸蠶食、侵佔,直至佔領澳門全境。這就是澳門問題的由來。
在葡萄牙統治澳門的絕大多數時間內,佔澳門人口90%以上的中國人在那裡並無任何民主與人權可言,相反,令人發指的流血慘案卻是屢屢發生。最近的一次是在1966年的12月3日,澳葡當局鎮壓群眾示威,打死中國居民11人,打傷212人,逮捕62人。
我國除了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面積外,還有300萬平方公里的領海,兩者相加才是我國全部領土。我國有綿延1.8萬公里的海岸線,但是歷朝歷代,作為一個傳統的陸地大國,我國一直缺乏足夠的海洋意識,缺乏足夠強大的海軍,後竟致於到了有海無防的地步。而近代讓我國蒙受莫大屈辱的歷次外國入侵絕大多數均首先來自海上。屢屢割地賠款後總算用大筆白銀堆起了曾經號稱「遠東第一」的北洋水師,可是結果卻在消極防守,逡巡畏戰中白白喪盡。回顧西方列強在大航海時代的崛起,再對照我國血淚斑斑的近代史,怎不讓人扼腕嘆息!目前我國海洋領土的安全形勢也並不樂觀。令人稍感欣慰的是,「海洋權益」一詞已漸入人心,從這次國慶50周年閱兵中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作為大航海系列的愛好者,請更多地把目光投向海洋吧!
大航海時代大事記年表

1298年後 《馬可.波羅游記》成書。這本書在歐洲的廣泛流傳,激起了歐洲人對東方文明與財富的傾慕與貪婪,最終引發了新航路和新大陸的發現。
1375年 歐洲當時最完備的航海地圖-加塔蘭地圖完成
1405年~1433年 航海家鄭和奉明成祖之命七次出使「西洋」各國,「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藉以促使東南亞國家向明稱臣納貢,向世界宣揚國威。
1415年 葡萄牙佔領東非的穆斯林據點休達。
1415年後 葡萄牙亨利王子的遠征船隊開始非洲西北部的探索,陸續發現加那利群島,馬德拉群島,亞速爾群島,以及位於非洲和巴西之間的中途的維德角及維德角群島。
1450年 歐洲的活版印刷技術出現,書本的大量印刷,使得知識得到廣泛傳播,不再是一部分僧侶的專利,由於人們知識水平的提高,對未知世界探索的渴望越來越強烈,為大航海時代的到來提供了思想基礎。
1453年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滅亡。通往東方的陸上和海上商路分別被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控制。
1455年 羅馬教皇尼古拉五世頒布特權令,授予葡萄牙海上霸主的地位。
1467年 日本應仁之亂(~1477年),戰國時代開始。戰亂之中的失敗武士淪為浪人,不斷騷擾洗劫我國東南沿海。倭寇之患由此開始,並越演越烈!!
1480年 大航海時代3代的開始年代
1488年 巴瑟羅繆·迪亞士發現非洲好望角
1492年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同年,德國人馬丁·倍海謨設計出第一台地球儀
1494年 瓜分世界的托爾德西里亞條約簽訂。
1498年 華斯科.達.伽馬到達印度卡利卡特,開辟了印度航路。
1499年 奧斯曼海軍擊敗威尼斯,開始爭奪東地中海地區的制海權。
1501年 亞美利哥·維斯普奇對南美洲東北部沿岸作了詳細考察,確認這是一塊新的大陸,但不是印度,後以他的名字命名這塊大陸為「亞美利加」。
1502年 大航海時代1代的開始年代。
1510年 葡萄牙佔領印度的果阿
1517年 馬丁.路德在德國維騰堡發表95條條陳,宗教改革開始
1519年 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的船隊出發,力圖環繞地球航行以發現通往東方的新航路
1520年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蘇里曼一世即位,帝國達到了鼎盛。
1520年10月 麥哲倫穿過美洲南段與火地島之間的海峽,進入太平洋。後人將這個海峽命名為「麥哲倫海峽」
1521年 西班牙的埃爾南多.科爾特斯攻取特諾奇蒂特蘭城,新大陸墨西哥的阿茲特克帝國滅亡
1521年4月 麥哲倫到達菲律賓,捲入當地土人的沖突,戰死。其手下繼續航行,發現摩鹿加群島(就是著名的香料群島),隨後越過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
1521年8月 中葡「屯門之戰」爆發,9月,葡萄牙船敗逃馬六甲。
1522年 大航海時代2代的開始年代;同年9月6日,麥哲倫的船隊回到聖盧卡港,世界一周航路完成
1525年 大航海時代2代外傳的開始年代
1529年 葡西兩國簽訂《薩拉哥斯新條約》,在摩鹿加群島以東17度處又劃了一條分界線,完成了亞洲地區的勢力劃分。
1532年 葡萄牙貴族馬丁·蘇沙從法國人手裡奪回巴西。
1533年 西班牙的弗朗西斯科·皮薩羅滅亡新大陸的印加帝國
1558年 英國伊麗莎白一世即位(~1603年),為了擴展英國的海上勢力而積極的鼓勵海盜活動。
1561年 倭寇大舉侵犯台州,戚繼光率領所部九戰九勝,取得舉世聞名的台州大捷!以後的幾年又會同俞大猷所率俞家軍進行興化、平海、等平倭戰役,連戰連勝。1665年,長期為害的倭寇之患,終被盪平。
1566年 西屬尼德蘭地區爆發資產階級革命。
1569年 墨卡托首創用圓柱投影法編繪世界地圖
1571年 勒班多戰役爆發,奧斯曼帝國的海軍在該戰役中被西班牙和威尼斯的聯合艦隊打敗,
失去了對地中海的控制。從此,奧斯曼帝國開始走下坡路。
1580年 西班牙吞並葡萄牙。
1581年 原尼德蘭北部地區宣布獨立,荷蘭誕生。
1588年 英國擊潰西班牙「無敵艦隊」
1592年 朝鮮「壬辰衛國戰爭」,豐臣秀吉跨海入侵朝鮮,中國援朝,中朝聯軍最終擊破日軍。
1595年 荷蘭人范.林斯霍特編著了最早的航海志,記述了大西洋的風系和海流。
16世紀末 大航海時代四代的開始年代。
1600年 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立,直至1858年被英國政府正式取消。
1602年 荷屬東印度公司成立,英荷兩國矛盾加劇。
17世紀初 荷蘭眼鏡商人帕理席發明望遠鏡
1604年 法國的東印度公司成立。
1624年 荷蘭殖民者侵佔我國寶島台灣。
1640年 里斯本發生起義,葡萄牙恢復獨立。1668年西班牙承認葡萄牙獨立。
1642年 荷屬東印度公司的航海家塔斯曼發現了今澳大利亞東南的一個大島,後命名為塔斯曼
尼亞島。
1652年~1654年 第一次英荷戰爭,先後發生9次海戰,互有勝負,但總體是荷蘭戰敗。
1662年 鄭成功收復台灣。
1665年~1667年 第二次英荷戰爭,各有失利,雙方最後簽訂《布里達合約》。
1672年~1674年 第三次英荷戰爭,在此以後荷蘭勢力有所削弱,英國取得了最後勝利。
1675年 丹麥人羅默首創恆星中天法測時
1688年~1697年 法國與反法的奧格斯堡同盟(由英,荷,奧,西等國組成)之間發生戰爭。
這是英法之間海上爭霸戰的開始。
1702年~1713年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英法的第二次交鋒,結果英國取得了海上霸權的明顯
優勢。
1730年 英國人西森發明經緯儀
美國人哥德弗萊和英國人哈德利首創用六分儀在海上進行天文定位測量
1732年 俄皇彼得一世派白令考察俄國東端海域,發現「白令海峽」。
1740年~1748年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英法的第三次交鋒,法國還是失利。
1756年~1763年 「七年戰爭」,這是18世紀英法爭奪海洋和殖民霸權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戰爭結束,英國取得了最終勝利,從而確立了其全球的海上霸主的地位,「日不落帝國」建立!
1768年~1779年 英國的詹姆斯.庫克船長進行了3次南太平洋考察,將紐西蘭和澳大利亞納入英國版圖,並且發現了夏威夷。但庫克的功績在於發現了用橙汁和卷心泡菜來防治壞血病的方法,從而拯救了大量水手的生命。
1779年2月,庫克在與夏威夷人的沖突中被殺。

㈡ 近37萬留學生受到日本封國影響

近37萬留學生受到日本封國影響

近37萬留學生受到日本封國影響,從11月30日0時起,日本暫停所有國家和地區外國人新的入境,暫定持續一個月,中國留學生進退兩難,近37萬留學生受到日本封國影響。

近37萬留學生受到日本封國影響1

據日媒當地時間11月29日報道,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宣布,受新冠病毒「奧密克戎毒株」的影響,從30日零時起,強化邊境口岸對策,以全球為對象,禁止外國人入境,暫定實施一個月。

此時距離日本11月8日宣布開放對部分外國公民的入境限制,僅過去了21天。這些外國公民包括持短期簽證的商業方面訪客、留學生、技術實習生。而受最新政策影響,原則上他們將暫停入境日本。

世界衛生組織(WHO)11月29日稱,奧密克戎毒株在全球范圍內造成感染病例激增的風險「非常高」,並可能給部分地區帶來「嚴重後果」,呼籲各國提高警惕。此前,為防範奧密克戎毒株入境和擴散,以色列在27日宣布關閉邊境,禁止所有外國旅客入境。而據報道,日本此前也要求來自包括南非在內的9個非洲國家的日籍回國人員在檢疫所指定設施隔離10天。

日本的一紙「封國」令,讓許多中國留學生陷入兩難境地:想赴日的留學生難入境,想回國的留學生則因為成本太高而只能暫時留在日本。紅星新聞對話多位中國留學生,講述了日本封國後他們的遭遇,其中一位在日本的留學生甚至表示,自己可能只有等到2024年畢業後才能回國。

進不去!等了大半年,入境日本的願望又落空

不少留學生等著今年日本能放寬入境政策,沒想到等了大半年,等來了日本在短暫開放後,再次封鎖國境的消息。

據報道,這已經不是日本自疫情暴發以來第一次封國。原計劃今年七月赴日留學的小葉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這已經是日本在疫情暴發後的第三次封鎖國境。「之前也只封了兩次,不過一封封近一年,兩次封兩年。」小葉調侃道。

↑成田機場T1航站樓PCR檢測中心。據日本NHK11月30日報道,日本發現首例新冠變異病毒奧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患者是一名28日從納米比亞入境人員。圖據新華社

公開資料顯示,自疫情暴發後,去年4月,日本政府宣布禁止來自包括中國在內的73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國人入境,此條禁令一直持續到了去年10月。此後,在經歷了短暫開放國境後,今年1月13日,時任日本首相菅義偉宣布日本全面暫停所有外國人入境,直至2月7日。11月8日,日本政府放寬入境限制,允許持短期簽證的商業方面訪客、留學生、技術實習生在提交疫苗接種證明和活動計劃書的條件下入境。

「我們真的是一個月一個月等下來的,」小葉無奈地說,「剛開始說今年九月會開(日本國境),9月過去了,沒有消息。又說10月會開(日本國境),10月過去了,還是沒有消息。最後11月終於等來了留學生可以分批入境日本的好消息。」雖然只是分批入境,小葉和其他准備赴日留學的朋友們也都感到十分高興。「盡管還沒排到我們,而且多了很多手續,至少那個時候大家都感覺日子有了盼頭。」小葉說。

據悉,自11月8日日本政府允許海外留學生等入境後,留學生除了提供原有申請材料外,還需要額外提供審查濟證。一家負責日本留學的中介機構介紹道,審查濟證是語言學校代表本校學生向日本入管局申請的,入管局通過審查發放審查濟證之後,學生才能在國內辦理簽證。

據小葉說,審查也是有規定批次的,不到規定時間不能上交材料。按照相關規定,小葉需要等到明年2月才能上交審查所需資料。「審查大約需要兩周時間,」小葉補充道,「所以在11月8號開放後的21天里,能順利入境日本的也只有極少數人。」

除了變得復雜的入境材料外,因疫情封國而造成留學生無法參加日本當地大學的考試,也使赴日留學生的求學路充滿了不確定性。

與申請歐美國家高校有所不同,日本大部分高校實行「考學」制,即除了語言成績外,學生還需要參加各大學組織的統一考試,憑成績入學。據小葉介紹:「我們必須去日本當地參加考試,不開放國境就等同於我們的考學就此暫停。」據小葉說,一般情況下,日本各大學每年會組織兩次這樣的統一考試,不過有的.學校也可能一年只組織一次考試。「如果很晚才開放(日本)國境,我們又將錯失很多考試機會。」小葉說。

面對未知的未來,小葉表示有些迷茫,不知道自己該不該放棄。「我從2020年9月開始就在為赴日留學做准備,學語言、准備作品集、准備申請材料,經歷了一次次的心態崩潰。我真的捨不得自己那麼久的努力付之一炬,」小葉說,「但是如果一直這樣耗下去也不是辦法。」

小葉表示,自己能理解日本政府為了保證本國民眾生命安全的這種做法,但是希望不要一刀切。「我覺得他們可以通過延長隔離期,升級隔離標准等措施來防止變異病毒的傳播,我相信大家都很願意配合,」小葉說,「而不是像現在,一棍子打死所有人。」

與小葉一樣,小D也因為目前無法進入日本而暫停了赴日計劃。今年7月剛畢業的她,已經做好了放棄赴日的准備,參加明年的國內考研。「雖然前期投入了很多金錢和精力,很捨不得放棄赴日留學的計劃,但是如果繼續這樣無限期地等下去,結果只會更糟,」她解釋道,「所以我還是做兩手准備,如果明年日本能開放就去,不能開放就留在國內考研。」

回不起!日本留學生表示回國成本過於昂貴

除了「進不去」的留學生,在日本「回不來」的留學生也表示很無奈。

小Q自2019年12月到日本上大學後,就再也沒有回過國。高昂的機票價格和疫情後變幻莫測的防疫政策,都讓她無法回國。疫情暴發後,中日之間國際航班銳減,機票價格飆升。「疫情之前的往返機票只需要2000元(人民幣)左右,後來單程最高漲到了30000元(人民幣),」她說。除了高昂的機票,來回隔離的時間也很長,「我還要顧及學業,所以從經濟和時間角度來看,回國都是很不現實的。」

她表示,如果疫情不結束的話,自己只能等到2024年畢業才能回家。「一畢業,我就立馬回國!「她激動地說道,「我要回國拚命吃麻辣燙!」

同樣懷念國內美食的還有小付。因為中日兩國疫情防控所要求的隔離天數太長,隔離酒店費用太高,他選擇暫不回國。

今天,是小付到日本的第一年零三天。「我去年頂著全家的壓力來日本,剛到日本,日本就封國了。」小付說道。去年11月底,他在日本第二次封國前,到了日本。「我當時到日本的時候,自費隔離了14天,花了12萬日元(摺合人民幣約7400元),這太貴了,」小付說,「現在如果回國,還需要再隔離28天。而且目前來看,如果回中國,就不確定還能不能回日本了。我沒有那麼多時間來回折騰。」

對於此次日本「封國」的措施,小付表示自己並不緊張。他認為短期內疫情不會結束,與其回國再隔離28天,就這樣待在日本也挺好。

小付稱,自己什麼時候回國,取決於兩國什麼時候不需要隔離就自由進出。他說:「今年過年就和朋友一塊去中華料理店吃一頓,我天天做夢都想吃小龍蝦。」

中介:「封國令」過於突然,建議學生耐心等待,做好心理准備

對於日本政府此次的「封國令」,一家負責日本留學的中介表示這非常突然,讓他們毫無准備。「之前日本政府的限制入境決定都會至少提前一周通過新聞告知民眾他們正在商討。一周後以會有官方政策發布,」她解釋說,「而這次的『封國令』就非常突然,事先沒有任何徵兆。」

「目前,日本政府說此次『封國』的時間暫定為30天,這個周期比較短,所以我們建議留學生先做等待,」中介負責人說道,「不過如果一個月之後,日本政府還是決定維持『封國』的話,那學生們的情緒就不太能穩定下來了。」

「我們告訴學生,等到簽證真正到手了,再買機票。因為簽證審核需要多久,是否最終能成功,這些都是不確定的。」她補充道,「疫情期間出國留學,無論是去哪個國家,拿到簽證再做出行准備也不遲。重要的是先做好心理准備。」

近37萬留學生受到日本封國影響2

受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影響,從11月30日0時起,日本暫停所有國家和地區外國人新的入境。據一位日本留學顧問介紹 ,近37萬具有留日資格的留學生等待入境。

日本將宣布禁止所有外國旅客入境,暫定持續一個月。從英、德等14國歸國的日本人入境後需在指定設施隔離14天。此外,日本每日入境人數剛在3天前由3500人增至5000人,但將隨著「封國」的開始再次減少到3500人。

日本「封國」,中國留學生進退兩難:進不去,回不來,希望中國留學生可以早日回歸祖國懷抱。

從日本封國看,今年的疫情狀況有不送忽視,更應該重視起來,去年日本還沒有封國,這就是最後的證明。希望大家都可以做好防疫工作,及時接種疫苗。

不過留學生不用擔心,此次禁止入境屬於「緊急預防措施」,是臨時特例措施。不會持續太久!有關方面估計,如果情況樂觀,日本禁止入境的時間可能僅持續一個月。日本何時開放入境還是要看新冠病毒新型變異毒株「奧密克戎」是否能打破現有的免疫屏障。

近37萬留學生受到日本封國影響3

因新冠變異病毒奧密克戎毒株在世界范圍內擴散,日本宣布,針對所有國家,目前原則上停止外國公民入境。

美國科學家聯合會發文指出,與德爾塔變種相比,新變種的「壞刺突變」數量比德爾塔多出一倍,「B.1.1.529變種可能具有500%的強大感染力,這是迄今為止最令人震驚的統計數字」。

嚴防「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奧密克戎」的擴散已成為全球防疫新目標。世界各國也嚴正以待,美國、歐洲、俄羅斯、加拿大、以色列、巴西、土耳其、阿聯酋、斯里蘭卡、泰國、日本等國都對一些非洲國家實施了通行旅遊禁令。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作為緊急避難的預防措施,從11月30日0點開始,禁止全世界的外國人入境」。

岸田表示,將加強應對措施,從11月8日開始以商務為目的的短期滯留者、留學生、技能實習生在內,這些原本作為例外接納入境的人,原則上暫時停止入境。

對於從確認出現了奧密克戎毒株的國家回國的日本人,也有義務在指定的設施中進行隔離。

日本成為繼以色列之後,全球第二個「封國」的國家。

據悉,有大約三十餘萬的留學生,因日本封國導致無法入境。

針對日本留學的同學,也不用過於擔心,日本封國時間暫定至2022年2月7日,到時會根據疫情防控情況進行判斷,是否繼續延期或是對外有序開放。

㈢ 分封制是哪個朝代結束的,是存在於哪一段時期的

分封制是秦朝結束的,主要存在於周朝時期。

西周滅商後,便大規模地以封地連同居民分賞王室子弟和功臣,諸侯在其封國內享有世襲統治權,也有服從天子命令、定期朝貢、提供軍賦和力役、維護周室安全的責任。

春秋戰國時,適應中央集權的郡縣制逐漸取代分封制。秦始皇統一全國,普遍推行郡縣制,廢除分封制,建立了第一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王朝。此後歷代王朝也還有分封的事例,但性質不完全相同。



(3)菲律賓封國什麼時候結束擴展閱讀:

戰國秦漢時期,中國的總體社會形態是卿大夫政治形態。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中國的總體社會形態是士族地主政治形態。五代十國宋元明清時期,中國的總體社會形態是庶族地主政治形態。

阿拉伯帝國時期及其之後王朝的政治形態是相對統一的封建政治形態,經濟形態是農奴制。中世紀歐洲的政治形態是分散的士族制,經濟形態是農奴制。

㈣ 日本還在封國嗎

你好,根據目前的疫情情況來看,日本已經沒有封國了哦

㈤ 西周分封制的對象及封國

西周實行分封制,周天子居於至高無上的絕對支配地位。其王位由嫡長子世襲繼承,其他庶子則作為小宗被分封為各地諸侯。他們在各自封國內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王位也是由嫡長子世襲繼承,其餘庶子作為小宗分封為卿大夫。卿大夫在各自封地里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封爵仍由其嫡長子世襲繼承,其餘庶子作為小宗分封為士。這樣,根據宗法制和分封制,便形成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等各級宗族貴族組成的金字塔式等級制機構。各個等級之間的相互關系,既是大小宗關系,也是上下級關系。

漢語對古代中國的中原王朝,所封之地稱為「諸侯」(「諸侯國」、「封國」或「王國」),統治諸侯(王國)的君主被稱為「諸侯王」、「君王」或「國君」,也使用「國王」的稱謂;

為了維護統治,分封制規定,諸侯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諸侯有為周天子鎮守疆土、隨從作戰、交納貢賦和朝覲述職的義務,治理諸侯國,保衛國家。同時,諸侯在自己的封疆內,又對卿大夫實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將土地和人民分賜給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級承擔作戰等義務。這樣層層分封下去,形成了貴族統治階層內部的森嚴等級「天子——諸侯——卿大夫——士」。

漢語對中世紀的歐洲,被教廷所封之地稱為「王國」,君主被稱為「國王」。 分封制的命名張豈之認為:「西周的分封制稱為封建,即封邦建國。 分封制即狹義的封建,但不等同於「封建」。

是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的目的是為了鞏固奴隸主國家政權,分封的對象和做法是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給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貴族(異姓功臣貴族、同姓王室貴族、先代帝王後代和遠氏族部落首領),到各地去做諸侯,建立諸侯國;被封諸侯的義務是:要服從國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貢獻財物,要派兵隨從周王作戰;周王先後分封的重要諸侯國有:魯、齊、燕、衛、宋、晉等;魯,燕,晉 是周王姬姓封國。分封的作用是:鞏固了西周的統治,拓展了疆域。春秋時期,分封制崩潰。崩潰的原因是周王室日益衰微,大諸侯國為爭奪土地、人口及對其他諸侯國的支配權,不斷進行兼並戰爭,形成了諸侯爭霸的局面。葵丘會盟,齊桓公的霸主地位得到正式承認,標志著分封制崩潰。秦朝統一後,建立郡縣制,分封制結束

㈥ 現在非禮賓和中國合並了是不是

怎麼可能,不過菲律賓的杜爾特說過願成為中國的一個省,就叫菲律賓省,但那隻是說說,中國不會接收,菲律賓民眾也不會答應

㈦ 菲律賓超一萬醫護人員感染新冠,疫情什麼時候能結束

當全球的人都去治未病。一兩年不生病、少生病。疫情就結束了。
治未病戰勝疫情
新冠病毒是從那裡來的,很多人都想知道,也有人去查找它的來源,就算找到又能怎樣,如果是想找責任的,那就沒必要,找病因那還差不多,但十個月的時間過去了,都沒有個准確的答案。用推測的話,病毒是人民胡吃胡喝病出來的。病了就要治,我們也只能用下策的方法去治療,因為有傳染的風險,我們也用到了,初病就去防治。中國基本上算是控制住了,但在病毒的容易感染期,誰也不能敢確定以後會怎樣。病毒的傳染性,開始的第一個月,就有專家預算會傳染全球三份之二的人口。但有很多人不相信,更有人說還早得很。才讓疫情在十個多月的時間突破了四千萬例確診。如果還要等到病初才去防治,那我們後面的時間有可能就會更緊,而且也會更難控制。初病我們早就去防治,但確診數量還在不斷的增加。封城封國一次,我們的損失是很大的,而且都還不知道疫情什麼時候能結束,有人說到2025年,我們就習慣了,習慣了病毒依然活躍有什麼用,全部消滅才算有用。如果到2023年,我們都不生病,2025年的時候,病毒是不是可以斷定的消滅了。所以希望全球的人,都行動起來去治未病,也許只有這方法才能戰勝疫情。
治未病,這工作誰負責,讓醫院去做,醫生說的話,人民能聽得進去么。神醫扁鵲的故事,就能證明,人民是不會聽醫生的,所以才弄到已病才治。交給政府負責,政府是不治病的,但政府去宣傳治未病,是很快的,街道上的明星廣告,一下子就能換成是經絡穴點陣圖。如果醫院與政府配合去宣傳指引治未病,大家就要認真去學習,讓自己不生病、少生病。每個人都堅持一兩年不生病,疫情必定消滅。
上醫治未病,中醫治初病,下醫治已病。只利用中下醫治,估計很難對付疫情,而且損失會更多。唯有最高級的治未病,我們沒全部執行下來。當所有的中老年人,都能大概的了解,經絡穴位的作用、應該吃什麼的時候,聰明的人就會非常的強壯,疫情就會能早日結束。

㈧ 劉邦為什麼不搞郡縣制呢

必須說明的是,劉邦在當時採取郡縣與封國並行制。即在中央實行與秦朝相同的郡縣制,地方實行分封制。這個措施是完全正確的。如果不採取這個政治架構,西漢完全有可能在劉邦死後有傾覆和分裂的可能性,而且在劉邦以及漢初功勛集團看來,東周亡於封建分封制,而秦國則亡於郡縣制。在這種情況下,劉邦採取了二者相結合的方式來確保大漢王朝的長治久安,郡縣與封國是彼此監視。二者是平衡的政治狀態。

等到漢武帝登基推恩令的實施。封國對中央政府威脅已經不復存在。從此封國制徹底告別歷史舞台。郡縣製成為封建王朝始終的政治制度直到滿清覆滅。

㈨ 封國的國家有哪些

採取了不同程度的「封國封城」措施的國家有:義大利、西班牙、法國、比利時、捷克、波蘭、塞爾維亞、烏克蘭、馬來西亞、以色列、新加坡、菲律賓、黎巴嫩、科威特、越南、約旦、吉爾吉斯斯坦、加拿大、阿根廷、哥倫比亞、宏都拉斯、古巴、突尼西亞、象牙海岸、吉布地、澳大利亞、紐西蘭、俄羅斯。
1.疫情作為外生沖擊,會對中國經濟增長帶來短期的影響,也會對世界經濟發展產生一定沖擊。 疫情發生及其防控,不可避免帶來了流動性受限,無疑會給中國的交通運輸業、服務業、旅遊餐飲、文化娛樂等直接帶來沖擊,短期內也必然會對中國就業增長、消費增長、外商投資預期等產生影響,帶來短期經濟增長預期下行.
2.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速度將進一步加快,水平將進一步提高,尤其是防禦重大生物風險的能力將會獲得新的突破。
拓展資料:
封國會有哪些壞處?
1.美國封國的話將影響到全世界的經濟,全世界的經濟增速將會下降或者出現負增長,全世界經濟都將倒退。
2.美國作為全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也就是全世界最大的買家,他們封國不買東西了,那很多靠出口拉動經濟的國家獎進入衰退,像我們國家就會受到很大影響,因為美國是我們出口最多的國家。
3.疫情給文化娛樂業帶來的損失也是相當嚴重的,因為春節本來也是文化娛樂業的黃金季,許多新電影本來等著登場,許多新戲劇也不得不停止,還有各種展覽,等等。另外,疫情還影響到外國遊客對中國的興趣,到中國來的外國遊客下降也會造成旅遊業的損失。
如何應對?
1.企業應對危機需要政府層面的支持。有專家建議,央行應該適度放鬆貨幣政策,緩解企業的財務壓力,擴大融資規模,降低資金成本,考慮為困難企業的貸款提供臨時性的貼息。為中小企業提供稅收等優惠,幫助它們渡過難關。甚至為部分企業提供一次性的補貼。幫助受疫情沖擊而失去工作的人員,幫助安排返鄉就業的機會,甚至提供臨時性的生活補助。有針對性地增加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包括醫院、學校和城市交通。抓緊時間補短板,多建一些醫院,降低未來公共衛生風險事件的概率。

閱讀全文

與菲律賓封國什麼時候結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882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26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1028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110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550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59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53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385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390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753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592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468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38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1028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350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994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3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15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874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