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看菲律賓 > 什麼是菲律賓裝甲車

什麼是菲律賓裝甲車

發布時間:2022-11-28 04:52:06

A. 裝甲車是什麼

就是具有裝甲防護的車輛。如步兵戰車,防暴車。。。。。

B. 菲律賓的軍事實力強大嗎大家覺得它的武器來源於哪裡

不強大。武器都來自於別的國家將淘汰的武器賣給他們。

菲律賓,軍事實力就像香蕉一樣,看看可以,一捏就不行了。



菲律賓和美國有安保條約,是美國的盟國,有了美國的支持就有了歐美陣營的支持。越南雖然近幾年和美國的關系緩和,但是價值觀的不同,使兩國貌合神離,社會主義陣營的消失使越南無援,其他國家則迫於美國的壓力不會援助越南。

小國的命運總是悲催為主,美國人也不是故意賣垃圾給菲律賓,而是菲律賓的經濟和國力實在是沒有辦法支撐得起一支像樣的現代化軍隊,美國人願賣,但是人家實在窮得買不起。現在的菲律賓軍隊還有不少裝備是美國人送的,根本不要錢。

C. 什麼叫裝甲車

裝甲車是具有裝甲防護的各種履帶或輪式軍用車輛,是裝有裝甲的軍用或警用車輛的統稱。坦克也是裝甲車履帶式裝甲車輛的一種,但是在習慣上通常因作戰用途另外獨立分類,而裝甲車輛多半是指防護力與火力較坦克弱的車種。
車輛分類:步兵戰車、裝甲運兵車、裝甲偵察車、裝甲指揮車、裝甲通信車、裝甲救護車、裝甲掃雷車、裝甲架橋車。
裝甲車的特性為具有高度的越野機動性能,有一定的防護和火力作用,分為履帶式和輪式兩種,一般裝備一至兩門中小口徑火炮及數挺機槍,一些還裝有反坦克導彈,結構以裝甲車體、武器系統、動力裝置等組成。為了增強防護和方便成員下車戰斗,多採用前置動力裝置方案。
隨著坦克的誕生,火力,防護性和越野性都比較弱的裝甲車汽車失去了在戰場上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的地位,於是它轉向其它用途發展,但坦克也是裝甲車輛的一種,只是是在習慣上通常因作戰用途另外獨立分類,而裝甲車輛多半是指防護力與火力較坦克弱的車種。
按照用途來分類,可以分為步兵戰車和裝甲運兵車,裝甲運兵車為步兵和作戰物資提供裝甲保護(通常沒有什麼重武器);步兵戰車支援步兵戰斗,步兵戰車也可以運載單位,只是載重量大大減小。

D. 菲律賓的軍隊有多窮,看到這輛坦克和裝甲

菲律賓8900萬人口,GDP一年1000億美元左右,11萬正規軍,這些年軍費開支9-13億美元,在說菲軍沒導彈沒戰斗機沒主戰坦克沒大型軍艦,從來沒有像樣的軍事采購,可以說菲律賓軍隊窮是出名的,那麼到底窮到怎樣的一個地步呢?

網路配圖

不得不說,厲害了,我的菲律賓,遠看的還以為是拖拉機拉著一車的木材呢?也不知道一年的軍費開支9-13億美元是怎麼花銷的。

E. 裝甲車怕RPG嗎我只看過直升機怕RPG 如果裝甲車怕GPG的話那跟直升機有什麼區別還不如飛

你的問題源於三點,RPG是什麼,RPG在影視劇和現實有什麼區別,以及裝甲車是干什麼的。
1,RPG中文名是火箭助推榴彈,說白了就是一枚大號的二踢腳,沒有制導能力。能打個二三百米靜止目標就不錯了。一般戰斗部有反裝甲的破甲彈,理論可打穿700毫米裝甲鋼;攻堅用的榴彈,當量約3公斤TNT。
2,RPG擊落直升機最出名的是是《黑鷹墜落》片段了,事的確是真事,但是當時情況及其罕見:直升機為掩護地面部隊只能在城市樓宇間低空盤旋,當地軍閥的RPG射手站在樓上向直升機開火。這種占盡便宜的情況換大口徑機槍甚至老式土炮都有可能幹下直升機。別真以為RPG能防空。
3,裝甲車陸軍機械化的一環,可以搭載步兵執行偵查,支援乃至火力支點的作用。例如伊拉克戰爭的73戰役,M3裝甲車憑借火控優勢拼殺的比M1更猛。一般搭載速射機炮,導彈等裝備。而直升機要執行相同任務,不說裝備成本,惡劣天氣下能飛嗎?讓原地警戒時是停地面當靶子還是飛著耗油呢?知道飛機的發動機是按小時用的嗎?
裝甲車當然怕RPG,但是RPG的破甲彈可靠性一直很堪憂,僅僅裝備格柵裝甲就能大概率抵擋RPG射擊,菲律賓有裝甲車使用硬紙板當間隙裝甲就抵擋了RPG,M48也有抵擋過上百枚RPG射擊的戰例。

F. 什麼是裝甲車

是車體外殼有鋼板或仿穿材料保護的特種車輛,多數用鋼板,內再包凱夫拉纖維,多數用於軍事,例如履帶裝甲車,輪式裝甲車,最簡單易懂的就是坦克,它就是裝甲車的一種

G. 什麼是裝甲車輛

裝甲車輛是具有裝甲防護的各種戰斗車輛和保障車輛,戰斗車輛有坦克、步兵戰車、裝甲輸送車、各種自行火炮、裝甲偵察車、裝甲指揮車、裝甲通信車等;保障車輛有坦克架橋車、裝甲掃雷車、裝中布雷車、裝甲搶救車、裝甲救護車、裝甲供彈車等。裝甲車輛分履帶工和輪式兩類,車上配有火炮、機槍、導彈等武器。為保護車上乘員,裝甲車輛通常有密閉的裝甲防護以及防核、防化學、防生物武器的「三防」裝置和各種偽裝器材。輪式裝甲車輛多具有水陸兩用性能。有些裝甲車輛可以用飛機空運和空投。現代裝甲車輛是陸軍地面作戰的主要裝備,其數量和品種都有很大增加。

H. 什麼是裝甲車

裝甲車是裝甲汽車、裝甲輸送車,步兵戰車等的統稱,它是裝有武器和擁有防護裝甲的一種軍用車輛,按行走機構可分為履帶式裝甲車和輪式裝甲車。裝甲車是坦克、步兵戰車、裝甲人員輸送車、裝甲偵察車、裝甲工程保障車輛及各種帶裝甲的自行武器的統稱。

在裝甲車輛中,除坦克、步兵戰車和裝甲人員運輸車這三種主要車型外,還有裝甲偵察車、反坦克導彈發射車、自行高炮、自行火炮和自行火箭炮,以及工程保障和後勤技術保障車輛等。

裝甲偵察車是一種裝有偵察設備的車輛,分履帶式和輪式兩種,戰斗全重5~18噸,個別可達19.5噸,乘員3~5人,車上配有20~30毫米機關炮和7.62毫米機槍,個別裝有76~105毫米火炮和14.5毫米機槍。履帶式裝甲偵察車最大爬坡度可達70%,越壕寬達2.1米,通過垂直牆高度為0.7米。輪式裝甲偵察車陸上最高時速105公里,最大行程800公里,最大爬坡度為51%。車上一般裝有大倍率光學潛望鏡、紅外夜視觀察鏡、微光瞄準鏡、微光夜視觀察系統和熱像儀等。晝間光學儀器對裝甲車輛最大觀察距離15公里,夜間一般為1.5~3公里。如裝有雷達和激光測距儀,可觀察20公里左右。目前,主要的裝甲偵察車有美國的M3步兵戰車、前蘇聯BPTIM裝甲偵察車、法國AMX-I0RC輪式偵察車和英國的「蠍」式偵察坦克等。

1855年,英國J·科恩在蒸汽拖拉機的底盤上安裝機槍和裝甲,製成了一輛輪式裝甲車,並獲得專利權。但這種裝甲車未能實際應用。1899年,英國人西姆斯在四輪汽車上安裝了裝甲和一挺機槍。1900年,英國把裝甲汽車投入到了正在南非進行的英-布戰爭中。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隨著坦克的誕生,火力,防護性和越野性都比較弱的裝甲車汽車失去了在戰場上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的地位,於是它轉向其它用途發展。一是發展為裝甲輸送車,為步兵和作戰物資提供裝甲保護;二是利用它輕便靈活的特點,發展為某些特殊用途的輕型裝甲車輛,如裝甲指揮車,裝甲偵察車;三是用於鎮壓城市群眾暴動和對付缺乏反裝甲火器的游擊隊。

裝甲運輸車-裝甲輸送車是設有乘載室的輕型裝甲車輛,主要用於戰場上輸送步兵,也可輸送物資器材。裝甲輸送車一般只安裝有機槍,火力較弱。

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英國最先研製出了履帶式和輪式裝甲輸送車。車上有輕型裝甲和一挺機槍,可運載20名士兵。雖然車上的裝甲可使車內士兵免受槍彈的傷害,但習慣於徙步作戰的步兵仍把首批裝甲輸送車稱為「沙丁魚罐頭」和「帶輪的棺材」。1918年8月,英軍第七集團的一個戰車營首次在華爾夫西使用裝甲輸送車,12輛裝甲輸送車吐著火舌向敵軍沖擊,德軍官兵極為驚恐,倉惶潰逃。英軍士兵隨即跳下車,佔領了德軍阿地,其它國家軍隊也從引發現了裝甲輸送車的軍事價值。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德軍最早大量裝備使用裝甲輸送車,在戰爭中取得了一定效果,裝甲輸送車的使用,顯著地提高了步兵的機動作戰能力,並由於步兵可乘車伴隨坦克進攻,也提高了坦克的攻擊力。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裝甲輸送車得到迅猛發展,許多國家把裝備裝甲輸送車的數量看作是衡量陸軍接寫化、裝甲化的標志之一。

步兵戰車-步兵戰車是供步兵激動作戰用的裝甲戰斗車輛。它是由裝甲輸送車發展而來的。裝甲輸送車上通常沒有供乘車步兵使用的射擊孔,到達戰場後步兵需下車徒步戰斗,這就使步兵在某些戰場條件下難以協同坦克前進,攻擊,並容易受到敵方火力殺傷。而且裝甲輸送車通常只裝有機槍,不具備反裝甲能力。另外它的裝甲較薄,僅能防槍彈。為使步兵能乘車協同坦克作戰,增強對敵方裝甲目標和反裝甲武器的作戰能力,提高作戰部隊進攻速度。自本世紀50年代起,一些國家開始研製步兵戰車。

1954年,法國利用AMX-13輕型坦克底盤改制了一種裝甲車輛,該車載艙兩側及後門上開有射擊孔,步兵可乘車射擊。最初車上安裝一挺7。62毫米機槍,所以仍稱為裝甲輸送車。後改裝了12。7毫米高射機槍或「陶」式反坦克導彈,改稱為AMX-13型步兵戰車。這是世界上第一種步兵戰車。繼法國之後,蘇聯60年代裝備了BMII-1型步兵戰車,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步兵戰車之一。這種步兵戰車反裝甲目標能力較強,裝有一門73毫米滑膛炮和一枚反坦克導彈。

由於兵戰車真正實現了步兵乘車作戰,具有一定的反裝甲目標能力。戰車的裝甲通常可防小口徑炮彈和炮彈碎片,並能夠與坦克更好地協同作戰,性能比裝甲輸送車有明顯提高,所以它有許多先進國家的軍隊中基本或部分取代了裝甲輸送車的地位。

I. Phil(菲律賓)軍事力量有多強

菲利賓談不上什麼軍事力量。他們的軍事力量連國內保衛都困難。小國家還經濟還比較落後,沒有錢財發展軍事也沒有錢財養強大的軍隊。

J. M113裝甲車

名稱 M113裝甲人員輸送車車族M113 Tracked Armoured Personnel Carrier Family研製單位 食品機械化學公司軍械分部FMC Corporation Ordnance Division,US生產單位 食品機械化學公司軍械分部FMC Corporation Ordnance Division,US現狀 生產裝備情況 阿根廷、澳大利亞、比利時、玻利維亞、巴西(包括M577指揮車)、加拿大、智利、哥斯大黎加、丹麥、厄瓜多、埃及(包括M125A2、M577A2和M113A2)、薩爾瓦多、衣索比亞、聯邦德國、希臘、瓜地馬拉、海地、以色列、伊朗、義大利、約旦、柬埔寨、南朝鮮、科威特、寮國、紐西蘭、挪威、巴基斯坦、秘魯、菲律賓、葡萄牙、沙烏地阿拉伯(M106A2、M125A1、M577A2和M113A2)、新加坡、索馬里、西班牙、蘇丹、瑞士、中國台灣省(M113A2、救護車、M125A2、指揮車和M106A2)、泰國(包括M113A2)、突尼西亞(包括M125A1和M557A1)、土耳其、美國、烏拉圭、越南。M113型車是美國投產的第一種鋁合金裝甲車輛。1956年1月開始研製時有鋁合金裝甲的T113和鋼裝甲的T117兩種車型。兩車車重幾乎相等,前者鋁裝甲厚31.75mm(1.25英寸),後者鋼裝甲厚9.53mm(3/8英寸),都具有相同的抗彈能力,但鋁裝甲焊接容易,厚度較大,車體堅固,省去了部分加固結構件,重量較T117型輕6%。後來陸軍選擇了T113,並進一步發展成為T113E1,1958年製成樣車,1960年定型為M113裝甲人員輸送車。1959年美軍簽訂首批900輛車采購合同。1960年初在食品機械化學公司的聖何塞(San Jose)兵工廠投產並開始裝備部隊。1962年又與聯邦德國陸軍簽訂生產1132輛車的合同。該車在使用中,特別在越南戰爭中暴露了許多嚴重缺陷。1960年美國在T113基礎上進行了首次改進,1963年5月將裝有柴油機的T113E2定型為M113A1裝甲人員輸送車。隨後製造了10輛預生產型車,1964年9月該車代替M113正式投入生產。該車是M113系列的標准車型,主要是將75M水冷汽油機(154kW)改為6V-53水冷柴油機(158kW),簡化了後勤供應的燃料品種,並減少了車內著火的危險性;其次是將阿里遜(Allision)TX-200-2B液力傳動裝置改為TX-100-1全自動傳動裝置,機動性大為提高。M113系列裝甲車是西方國家使用最廣泛的軍用履帶式裝甲車,有近50個國家和地區裝備。裝備1000輛以上的有美國(24000輛)、以色列(6500輛)、聯邦德國(3800輛)、義大利(3500輛)、土耳其(2000輛)、瑞典(1475輛)、沙特(1260輛)和約旦(1220輛)等8個國家。由美國食品機械化學公司生產和在外國特許生產的車輛總數約75000輛之多。作為美國陸軍制式裝備,該系列車主要用於協同M60A3坦克作戰,但琿不具備與M1坦克協同作戰的機動性和戰鬥力。M113的部件大都結構簡單、經濟實用,這是其得以大量生產、廣泛使用的重要原因。該車在1984年的單價是17.84萬美元,僅為M2型步兵戰車的1/8。為了適應現代戰爭的需要,1978年和1984年美國又對現裝備的M113和M113A1進行了2次現代化改進。結構特點編輯M113裝甲車的鋁合金車體能保護車內人員不受槍彈或彈片的傷害,但火力較弱,僅有1挺裝在車長指揮塔上的12.7mm勃朗寧(Browning)M2HB機槍,水平射界360°、高低射界-21°~+53°、由車長操縱,沒有瞄準鏡和夜視夜瞄裝置。車上沒有射孔,載員不能在車上作戰。駕駛員位於車體左前方,他的前方和左側裝有4個M17潛望鏡,頂部艙蓋上裝有1個M19潛望鏡,夜間駕駛時可換裝紅外或被動式夜視潛望鏡。動力艙位於駕駛員右側,車體前甲板上有1個前部與甲板鉸接的發動機大檢查口益,發動機進出氣百葉窗和排氣管裝在車體頂部。動力艙內有滅火系統,可由駕駛員操縱或在車外操縱。動力傳動裝置包括汽油機、分動箱、傳動裝置、轉向控制差速器、原位轉向機、側傳動以及有關的傳動軸和萬向節等。車長位於動力艙後面,車長指揮塔能360°旋轉,並裝有5個M17潛望鏡。車尾有可向下打開的上下車電動跳板,跳板左側還開有1門。載員艙頂部有一長方形後開艙蓋,其後方有圓頂形通氣孔。步兵坐在兩側長椅上,長椅可向上折疊,以便運輸貨物或作救護車用。該車採用扭桿懸掛,每側有5個雙輪緣掛膠負重輪,主動輪在前,誘導輪在後,沒有托帶輪。第一和第五負重輪裝有液壓減振器,採用單銷式掛膠履帶板。該車可水陸兩用,水上行駛用履帶劃水,水上轉向與陸上相似。車體兩側設有能控制履帶上部水流的像膠屏板,水上車速可達5.6km/h。入水前,車輛要先起動兩個排水泵,豎起車前防浪板。該車族的備用裝置有防地畦裝甲(用螺栓固定在車體前部底甲板上)、駐鋤(一組兩個、與車載絞盤一起使用)、兩側浮箱、組合式推土鏟/掃雷犁、三防探測儀和自動報警器、柴油機、全車寬的浮力防浪板、機槍防盾、乘員用加溫器、發動機冷卻水和蓄電池用加溫器、擔架支架和M8A3毒氣微粒過濾裝置(包括M2A2毒氣凈化器)等。性能特點①採用鋁合金結構,重量輕,體積小,機動性能好。②有浮渡能力,可遂行兩棲作戰任務。③採用動力艙、駕駛室、載員艙隔離方式。④變型車多,通用性和維護性能好。主要改型M113A1。採用鋁合金裝甲,可防槍彈及彈片傷害,結構簡單,經濟實用,單車造價僅為 M2 步兵戰斗車的 1/8。火力較弱,1 挺 12.7 毫米大口徑機槍,無瞄準鏡和夜瞄裝置,車上無射孔,載員不具備車上戰斗能力。M113A2。1979 年定型,提高了發動機功率,懸掛系統採用了高強度扭桿,增加了減震設備,油箱防護力增強,車體開有射孔,步兵可在車上戰斗。M113A3。安裝了附加裝甲,駕駛員位於車體左前部,夜間駕駛可改用紅外或被動式潛望鏡,動力艙位於駕駛員右側,內裝有滅火系統,載員艙在後。配用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扭桿懸掛裝置、液壓減振器和掛膠履帶等。車底加裝防地雷裝甲,安裝了三防探測儀、自動滅火系統和自動報警器等。它是美軍裝甲輸送車的最新改型。其主要特點是:①安裝了叉形方向盤、自動變速桿以及制動踏板,簡化了駕駛員的操作。②安裝了附加裝甲,比 M113A1/A2 提高了車輛防護能力。③採用了先進的傳動裝置,提高了動力傳動效率,節省了燃料,可靠性、 機動性和戰斗性能有較大提高。如 0-32 千米 / 小時的加速時間由 A2 型的 11.7 秒減至 8.1 秒,越野速度由 26 千米 / 小時提高到 33.7 千米 / 小時。以 35.4 千米 / 小時速度行駛時,燃料消耗比 M113A1 降低 22%。平均無故障行程由 A1 型的 1298千米提高到3048 千米。④可水陸兩用,水上行駛可用履帶劃水推進,水上轉向與陸上相似。基本數據編輯型號 M113A2乘員 2+11 人戰斗全重 12470 千克車長 5.3 米車寬 2.686 米車高(車頂/車體) 2.52/1.85 米最大公路時速/行程 64/360 千米最大水上時速 50.8 千米爬坡度 30度越壕寬 1.68 米通過垂直牆 0.61 米發動機功率 202 千瓦主要武器 1.27 毫米機槍× 1裝甲厚度 12-38 毫米作戰運用:M113 系列裝甲輸送車參加過越南戰爭、中東戰爭和海灣戰爭。M113A3 是唯一參加過海灣戰爭的車型。美軍於 1991 年共投入了 760 輛 A3 型車,主要用於在戰場上輸送步兵和物資,可靠性較高,能夠協同 M1 坦克和 M2 步兵戰斗作戰。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菲律賓裝甲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882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26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1028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110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550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59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53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385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390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753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592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468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38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1028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350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994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3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15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874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