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看菲律賓 > 菲律賓戰爭怎麼樣

菲律賓戰爭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3-03-24 02:52:12

『壹』 菲律賓戰役的戰況是怎樣的

歷史似乎在有意與美國人作對。如果說珍珠港在毫無防範中遭到毀滅性打擊尚可原諒的話,菲律賓戰役就太不應該了。按照計劃,大西的近400架飛機也應在12月8日凌晨攻擊美軍空軍基地。然而,是日凌晨日軍基地卻大霧彌漫,飛機無法起飛。直到南雲部隊襲擊開始以後,大霧仍無散去跡象。這時,如果擁有35架空中堡壘B-17轟炸機的美軍前來襲擊,日本航空隊必將遭到毀滅性打擊。出人意料的是,老謀深算的麥克阿瑟元帥不僅未曾作如是設想,甚至對來自華盛頓的嚴重警示也未作出應有的反應。下午12時45分,近400架日機幾乎未遇到任何阻攔地到達美軍機場上空。經過近1個小時的狂轟濫炸,18架B-17轟炸機,53架P—40戰斗機和其他30多架美軍飛機被撕成碎片。日本以極小的代價奪得菲律賓的制空權。

『貳』 菲律賓內亂停止了嗎

沒有。截止至2022年12月5日菲律賓內亂扔處於戰爭中,因此沒有停止。菲律賓菲律賓共和國(RepublicofthePhilippines),簡稱菲律賓(Philippines),位於亞洲東南部。北隔巴士海峽與中國台灣省遙遙相對,南和西南隔蘇拉威西海。

『叄』 菲律賓會打仗嗎現在

目前,菲律賓並沒有處於戰爭狀態。盡管菲律賓過去曾多次捲入軍事沖突中,如南海問題和與伊斯蘭武裝分子的戰斗,但目前暫無新的戰爭爆發。菲律賓政府一直致力於維護國家的和平與穩定,加強海岸警衛隊的能力、推動亞洲國家聯盟合作,並與國際社會建立了合作夥伴關系,在穩定地鋒知區形勢方面氏基嘩獲得了一定的進展。菲律賓的戰爭歷史並不是他們所驕傲的事情,他們更希望殲行能夠過上和平的生活。

『肆』 菲律賓戰役的戰役評價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軍在菲律賓作戰失利,面臨全面崩潰的危險,於是,美軍做出了全面撤退的決定。美軍的對手,日本陸軍第14軍,在司令官本間雅晴的率領下,由台灣島和佩斯加多爾列島的港口登陸後,由大批巡洋艦、戰列艦護航,很快到達位於菲律賓西北部仁牙因海灣的海灘。與他們對陣的是由溫賴特少將所指揮的北呂宋部隊,這只主要由民兵正規騎兵和童子軍混編而成的部隊,訓練不良,裝備更差。
戰斗持續到第二天,日軍的坦克,士兵像潮水一樣被駁船送上岸。到了中午,登陸的日軍除了偶爾遭到一陣射擊外,幾乎沒有遭到什麼像樣的抵抗。日軍就像平時演習一樣,非常輕松地向縱深地帶快速推進。美軍車輛從四面八方退往巴丹。從馬尼拉出城的三條公路上擠滿了卡車、推著大炮的牽引車、裝載著槍炮的卡車以及小轎車、牛車等。
本間雅晴不知出於什麼原因,竟沒有在此時出動他的航母隊,來打擊地面這一股龐大的後撤洪流。顯然,日軍打算為控制這座城市進行決戰,卻沒有料到麥克阿瑟會從馬尼拉撤退,從而打亂了日本人的作戰計劃。此時,面對美軍的全面後撤,本間雅晴錯誤的認為,這是美軍的全面潰敗,便揮兵直逼馬尼拉,忽視了運用空中優勢摧毀馬尼拉是北面兩處重要的橋梁。這兩座橋坐落在涉隆比特河上,是向巴丹撤軍的咽喉要道,只要日軍在橋上扔兩顆炸彈,就可將後撤部隊的道路切斷。就像歐洲戰場,站在敦刻爾克的德國人沒有對正在候車的英法軍隊發起致命一擊一樣,日本人也沒有利用空中優勢來加強進攻,沒有襲擊在唯一的兩座公路橋上擁擠的車輛和士兵,也沒有摧毀橋梁。
到新年的第一周為止,麥克阿瑟一共從呂宋島撤出8萬美菲聯軍以及2.6萬菲律賓難民,開始在橫貫巴丹島沼澤地和納蒂布山的兩座火山峰的阿布凱防線上,挖壕固守。這一下,麥克阿瑟有了可供調遣的1.5萬美軍和約6萬菲律賓部隊,麥克阿瑟計劃在半年內或更長的時間里,阻止日本人的進攻。在這城戰役戰役中,美國人顯然是輸了的贏家。日本不懂打擊敵人的有生力量這一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戰場准則,只知佔領那些毫無意義的地方,放走了大量的美軍,為其日後的失敗埋下伏筆。後來,美軍的反攻正是由這批撤退的士兵擔任主力的。

『伍』 美國——菲律賓戰爭的情形是什麼

美國——菲律賓戰爭是美國對菲律賓發動的一場殖民戰爭。在同西班牙作戰的過程中,美國利用菲律賓人民反對西班牙統治的運動,通過駐菲美軍當局與起義軍首領於1898年4月24日和5月19日以承認菲律賓獨立為條件就共同作戰問題達成協議。6月至7月間,西班牙軍隊被菲律賓革命軍打得節節敗退,美軍登陸部隊因此得以於8月13日佔領馬尼拉。但美國政府違背諾言,於12月10日同西班牙簽訂了巴黎和約。和約規定菲律賓群島歸美國管轄。

與此同時,美軍2.5萬人在菲律賓集結,於1899年2月4日對革命軍發起攻擊。美軍盡管在數量上和技術裝備上占優勢,但半年內在馬尼拉以北只前進100~120公里,而且損失慘重。由於地主、資產階級上層的協助,美軍當局分裂了菲律賓反帝運動,並在運動內部挑起激烈斗爭。

1899年5月7日,共和國政府首腦馬比尼被迫離職。7月5日,共和國軍總司令盧納被殺。10月,美軍再度開始進攻。在進攻中,菲律賓軍隊分散成若干獨立支隊,轉入游擊戰爭。1901年,民族解放運動被鎮壓下去,菲律賓淪為美國殖民地。

『陸』 菲律賓獨立戰爭疑雲:為何美國會支持菲律賓

根據1934年的泰丁斯-麥克杜菲法案,菲律賓的獨立進程是已經規劃好了的,1946年獨立只不過是按部就班的行動而已。

到1898年西班牙統治結束時,菲律賓的形勢與它的亞洲鄰國不同,而很象十九世紀初期在拉丁美洲出現的形勢。要不是美國決定並吞這些群島,它們可能會成為一個拉丁化的共和國,雖然他們的獨立將是靠不住的,因為德國有野心,日本可能也有野心。

事實上,美國征服菲律賓是一箭雙雕,首先是打敗了西班牙,其次是撲滅了在阿吉納爾多領導下的菲律賓獨立運動。美國隨後四十年的統治,帶來了教育制度的發展,這種制度至少使大部分的菲律賓年青一代受到初等教育;同時還發展了美國式的政治制度。這在一定程度上彷彿是在本地的莖上嫁接外國的花木,雖然美國人沒有特意將他們自己的語言、制度和政治觀點強加於菲律賓人,並排除他們從西班牙或亞洲承繼來的遺產。但是美國人傾向於加速制定憲法,特別是在伍德羅·威爾遜和富蘭克林·羅斯福的民主黨執政期間。這一點,部分地是因為總的來說民主黨傳統地反對並吞,部分地是由於菲律賓的主要出口商品,如砂糖,和美國產品相競爭,這種競爭導致美國的這些商品的生產者贊成菲律賓獨立,他們希望這樣做能結束菲律賓和美國之間的自由貿易。

然後再談談對於這個法案,菲律賓人自己是怎麼看待的。

根據1934年的泰丁斯—麥克杜菲法案的規定,於次年成立菲律賓聯邦,其憲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仿照美國的。允許菲律賓於1946年完全獨立;在此以前,美國對這些群島擁有 *** ,繼續管理它們的外交事務,並承擔其防衛責任。因此,在政治上,菲律賓似乎在民主制度的發展方面取得了很快的進步,這一點美國人經常指出,引為自豪。但是,政治權力掌握在一個相當小的集團手裡,主要是掌握在1941年由聯邦總統曼努埃爾·奎松領導的有勢力的 *** 成員手裡。

然而在經濟上,菲律賓仍處於依附於美國的殖民階段。它是美國商品的銷售市場,同時向美國出口原料,主要是砂糖、椰子油、大麻和煙草。美國和菲律賓之間的自由貿易產生並鞏固了這種狀態,而這大大地妨礙了本國工業的發展。美國在菲律賓群島的投資數目相當小,大多數是不動產和種植園。泰丁斯—麥克杜菲法案規定菲律賓與美國之間的一般自由貿易繼續有效十年,但規定出口到美國的砂糖以及其他一些與美國國內產品相競爭的菲律賓出口商品將受到限制。1946年後,菲律賓大概會發現自己被關在美國的關稅壁壘之外,而這必然會給菲律賓的經濟帶來危害。

因此,主要由地主組成的菲律賓統治集團面臨著日益嚴重的問題。他們為自己獲得的一定程度的自治感到驕傲,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以愉快的心情期待著獨立。但是,如果這種獨立帶來經濟衰退,那麼在廣大的貧困農民群眾中有出現 *** 人或其他激進分子騷亂的危險 ;實際上,他們中間早已存在著一些騷動了。由於缺少資金和技術人員,加以有美國貨物的競爭,要發展工業是困難的。為迅速增長的人口提供糧食而擴大稻田面積,同樣也有困難。人口迅速增長是由於在美國統治下有效地提高公共衛生措施而產生的另一個問題。

在這種形勢下,有些菲律賓政客傾向於贊成修改泰丁斯—麥克杜菲法案的條款,或者推遲獨立,除非能找到某種解決辦法。可以在獨立後仍然使群島留在美國的關稅壁壘之內。 然而,一方面由於菲律賓的民族主義情緒,另一方面由於美國的工商業集團出於自己經營上的理由,反對與菲律賓相結合,因此,這種設想是不大可能做到的。

其他人則指望著具有獨裁主義和天主教傳統的西班牙和義大利,作為對付菲律賓群島上可能發生的激進運動的一種平衡力量。但是,除了有歷史和思想意識方面的聯系之外,西班牙和義大利都很遙遠,要它們幫助解決菲律賓的問題,特別是經濟方面的問題,那是無能為力的。剩下的就是日本。日本近在咫尺,它對菲律賓感興趣,把它作為其產品銷售的市場;然而它不需要菲律賓的糖,因為這會與台灣的砂糖相競爭,但是它對在這群島上發展棉花種植和開發很豐富的鐵礦資源則感興趣。1941年,日本在菲律賓的商業和經濟投資已相當可觀,雖然與美國的投資相比是少得多;大批日本移民進入棉蘭老南部島嶼,主要是在達沃及其周圍一帶。一些以後為親日政權服務的菲律賓政客,曾以律師身分幫助日本移民逃避菲律賓 *** 規定的關於日本人佔有土地的限制。

『柒』 菲律賓連游擊隊都打不過,被100人打殘,為何積極參加朝鮮戰爭

菲律賓,一個願意為美國拋頭顱灑熱血的國家。

1950年6月25日,朝鮮半島的槍聲震驚了全世界,二戰後國際新秩序剛剛建立,怎麼能讓朝鮮將它打破呢?在蘇聯故意缺席聯合國安理會的情況下,7月7日,美國根據聯合國安理會的授權組建了所謂的「聯合國軍」,總司令為美國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上將。

我們都知道所謂的「聯合國軍」是由15個國家加上韓國組成,其中有三個亞洲國家也參加其中,分別是菲律賓、泰國和土耳其。英國是美國的好安達自然第一個響應號召,但讓人想不到的是,菲律賓軍隊竟然是除英美之外,第一個到達朝鮮戰場的聯合國軍部隊。菲律賓為何這么積極參戰呢?要知道至朝鮮戰爭爆發之時,菲律賓不過獨立四年而已,全國總兵力只有3萬多人,但三年的朝鮮戰爭,菲律賓先後出動了7400餘人,占總兵力的2成之多。

本文主要探討以下幾個問題:

菲律賓同美國的特殊關系

為何積極參加朝鮮戰爭

菲律賓的「參戰軍」結局如何

菲律賓群島位於中國東南方向,數千年來一直過得很平靜,雖然沒有產生過統一菲律賓群島的國家,但是也沒有外敵侵入。直到1390年,來自蘇門答臘島的移民才建立菲律賓 歷史 上第一個國家——蘇祿蘇丹國

1521年,麥哲倫發現了菲律賓群島,讓菲律賓逐漸被納入了全球體系中來。1565年,來自墨西哥的西班牙殖民者開始對菲律賓進行殖民統治,並以西班牙國王的名字命名菲律賓群島。盡管菲律賓群島不產什麼金銀,但是絕佳的地理位置,讓西班牙靠著中國-馬尼拉-墨西哥的 「馬尼拉大帆船貿易」,做起了中間商賺差價,馬尼拉繁榮了300年,但看上了菲律賓群島的不僅有西班牙還有美利堅。

第二次工業革命興起後,美國成為了世界第一的經濟大國,但這與它海外零殖民地的身份很不相符,畢竟那是一個看臉的時代,連比利時、荷蘭這樣的彈丸小國也在海外擁有龐大的殖民地,自己作為全球大國怎麼能沒有幾塊殖民地撐撐門面呢?

細數歐洲各列強,美國決定拿西班牙來練練手,誰讓它在自己的家門口還保存不少殖民地呢?1898年2月15日晚,正在古巴的哈瓦那港口進行「友好訪問」的美國緬因號戰列艦突然爆炸,造成了 164人,受傷100人。

到底是誰弄沉的緬因號並不重要,因為它在西班牙的殖民地被炸,這個罪名就必須安在西班牙的頭上,當美國把緬因號拖到大西洋炸沉後,終於「死無對證」,美國向西班牙宣戰了。

沒落的歐洲貴族怎能是新興的美國對手呢?戰爭只打了三個月,西班牙就表示願意割地求和了,菲律賓群島靠近東南亞和中國,是美國進入東南亞的必經之地,戰略位置極為重要。

隨著1898年12月,美國和西班牙《巴黎和約》的簽訂,菲律賓群島被西班牙以2000萬美元的價格「轉讓」給美國。盡管是花大價錢買來的,可美國並不珍惜,得到了菲律賓的身體後,提起褲子的美國被菲律賓人的貪得無厭所厭惡,先是限制菲律賓每年移民美國的人數,後來在1934年出台《菲律賓獨立法案》,直接要求菲律賓在10年後獨立。

二戰結束後,盡管菲律賓人民很不情願,但是美國實在不願收養自己了,被迫自立門戶。雖然菲律賓取得了獨立地位,但是同美國的聯系卻不能完全斬斷,仍有不少菲律賓人在為加入美國而四處奔走。1971年,菲律賓前議員發起了一場「菲律賓成為美國一個州」 運動,得到了超過100萬菲律賓人的支持,而這個口號即便是在21世紀的今天依然有市場,2016年菲律賓總統大選,一名候選人就以推動加入美國成為第51個州為口號。由此可見,美、菲兩國關系非同一般。

二戰後的菲律賓雖然取得了獨立地位,但是無論是內部還是外部,菲律賓政府都深感不安。

內部: 3年多的戰爭,將菲律賓打成了一片廢墟,靠著美國的經濟援助和二戰損失補償才渡過艱難時期。但是國內的胡克問題一直不能根除,「胡克」,是二戰期間,菲律賓人民在菲律賓共產黨領導下成立的一支人民抗日軍的簡稱。對於這支游擊隊規模的反政府軍,菲律賓軍隊始終不能根除,到了1948至1950年,胡克運動甚至進入了活躍時期。單靠菲律賓一己之力已經無法解決胡克問題,必須依賴美國的保護。不過,美國並不願意插手菲律賓的內部事務,美國含糊其辭的表態,讓菲律賓很擔憂是不是自己將被美國拋棄。

外部: 隨著中國大陸解放戰爭的勝利,為了遏制中國,美國對日本的態度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由原來的遏制變成了扶持,得到的美國援助甚至超過了自己,這讓菲律賓一是在 情感 上有點接受不了,二是害怕自己在美國心中的地位降低,甚至被拋棄。

在東亞東南亞,不僅中國共產黨取得了勝利,朝鮮和北越都被共產黨控制,聯想到菲律賓國內的胡克運動,菲律賓日夜擔心共產主義蔓延到國內,因此參加朝鮮戰爭是菲律賓的必然選擇。

菲律賓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將自己綁上美國的戰車,促使美國將菲律賓納入自己的防禦體系之中。菲律賓參戰後,美國終於改變了對菲律賓的態度,1951年《美菲共同防禦條約》簽署,根據這份條約美菲達成了聯盟: 在太平洋海域對任一方領土與對其在太平洋的軍隊、船舶或飛機的武裝攻擊,兩國將依約採取行動,對付共同危險。

1950年11月,美國還出台了一份對菲律賓的戰略目標,竭盡可能保證菲律賓政治、經濟、財政等方面改革的有效,使菲律賓成為一個「穩定並持續親美」的政府,並向其施以適當的經濟援助,必要時候甚至可以出兵阻止共產黨對菲律賓的控制。

在「尊重民主」「保衛韓國」的口號下,8月7日,菲律賓季里諾總統做出了出兵朝鮮「抗朝援韓」的決定。1950年9月19日,經歷了4天的海上航行,菲律賓第十聯隊1367人抵達韓國釜山。

1950年8月,菲律賓馬尼拉黎剎爾紀念 體育 場人山人海鑼鼓喧天,5萬民眾參加了菲律賓軍隊出征朝鮮半島的歡送儀式,菲律賓總統阿奎納致辭:「你們是第一個帶著國家旗幟出國的軍隊,是為了自由而戰,花在你們身上的每一枚比索,都是為了永久的自由和民主。」

9月16日,菲律賓第十聯隊登上了美軍的海軍運輸船駛向了朝鮮半島。

第十聯隊,是菲律賓唯一經過良好訓練的裝甲部隊,堪稱菲律賓軍隊的精銳。聯隊由阿朱林上校指揮,下轄3個步兵連,1個炮兵連,1個偵察連,1個坦克連,共計1367人。

第十聯隊裝備了性能良好的M24、M18坦克、M4謝爾曼坦克,這可都是美軍現役主流裝備,其中M24更是二戰時期最先進的輕型坦克,可見菲律賓是下了血本的,就為了在朝鮮戰場上能有所表現,為自己從美國的口袋了多掙幾個美元。

作為第一個抵達朝鮮戰場的「聯合國軍」部隊,菲律賓軍隊得到了韓國的高規格接待,在韓國編寫的《朝鮮戰爭史》上更是大吹特吹,什麼表現逆天,以一敵百,連續擊敗朝鮮人民軍部隊。當然菲律賓初戰還算不錯,經過10天的整訓,菲律賓軍隊出兵群北、泗川等地清掃朝鮮游擊隊。在烏米東和辛耶鎮戰斗中,菲軍擊敗了朝鮮人民軍的兩個營。

但實際上號稱精銳的菲律賓軍隊也就是個游擊隊的水平,《朝鮮戰爭史》記載,1950年11月12日,菲律賓在銀店一帶肅清朝鮮人民軍游擊隊的時候,盡管殲敵12人,但是「因殘敵頑強抵抗,清掃戰場任務被迫交給美軍」,菲律賓軍隊只能去執行「守備補給線任務」。

由於菲軍一直沒有機會跟志願軍交火,使得自我感覺良好,認為可以單獨出戰。不過菲律賓軍隊差點連朝鮮半島的寒冬都沒能扛過去,1950年的冬天格外寒冷,不僅志願軍戰士受不了,來自熱帶群島的菲律賓軍隊更難忍受。

參戰前,麥克阿瑟高呼感恩節之前結束朝鮮戰爭,遭到志願軍第一次戰役的打擊後,又企圖在聖誕節之前結束。這樣的口號不僅迷惑了美軍,也迷惑了菲律賓軍隊,菲律賓根本沒有為第十聯隊准備冬裝。菲軍指揮官,要求美軍提供冬裝,但是美軍在志願軍第二次戰役的打擊下,遭遇了美軍戰史上前所未有的失敗,根本顧不上菲律賓軍隊能不能穿上冬裝,甚至罷免了阿朱林的職務。所謂求人不如靠自己,菲軍向國內求助,,通過菲律賓國內募捐才湊齊遠征軍的冬裝。

寒冬剛過,菲律賓軍隊就蠢蠢欲動,一直尋找與志願軍正面交火的機會,一直給美軍打雜的工作,讓他們很不爽。1951年4月,菲律賓軍配屬美軍第65團,在甫羅洞戰役中,菲律賓軍隊終於得到了同志願軍正面交手的機會。

4月22日,志願軍58師同美軍第65團在甫羅洞發生戰斗,菲律賓第十聯隊、土耳其旅以及波多黎各營分別在側翼擔任掩護。戰斗中美軍第65團、土耳其旅以及波多黎各營被志願軍擊潰,菲律賓軍隊被迫直面志願軍。在即將全軍覆沒的關鍵時刻,菲律賓坦克連在連長雅浦的帶領下發起了反擊,為菲軍其他部隊逃離包圍圈爭取了時間,最終雅浦連長及數十名士兵戰死。戰後,雅浦被菲律賓政府授予最高榮譽的「英勇勛章」。

菲律賓坦克連的表現讓菲律賓軍隊認為自己足以同志願軍單獨交手,甫羅洞的失利完全是美軍、土耳其旅的拖累。

菲律賓夢寐以求的單獨作戰機會終於在7月14日到來。在第五次戰役的沙器幕戰斗中,志願軍佯裝敗退,菲律賓軍隊看到志願軍兵力少,認為可以占個便宜,於是不顧美軍的反對,執意追擊,最終在被志願軍早已埋伏好的3個排100餘人打了個伏擊,短暫交火菲軍49人被擊斃,12人被俘虜,另有不少士兵受傷。自此之後殘余的菲軍部隊再也不敢單獨執行作戰任務,甚至連打掃戰場的任務也不敢去了,可見菲軍士兵的內心是多麼的恐懼和崩潰。

截止到1951年9月,菲律賓參戰一周年之際,菲律賓第十聯隊已經被斃俘100多人,這可是菲律賓最精銳的部隊,要是在朝鮮戰爭全部報銷了可就沒法交代了,而且現在第十聯隊已經不敢出戰了,為了給國內和美軍一個交代,菲律賓將第20聯隊1400餘人派往朝鮮戰場替換第十聯隊,隨後又先後派出了3個聯隊輪流參戰,總計7420人。直到1955年6月,最後一批隸屬於菲律賓遠征軍的人員才返回菲律賓,至此菲律賓出征朝鮮戰爭徹底結束。累計被擊斃、傷病、失蹤、被俘共計468人,其 中 被擊斃112人。

值得一提的是菲律賓第12任總統,菲德爾·拉莫斯也曾參加了菲律賓遠征軍,後來菲律賓又拼湊了200多人參加了越南戰爭,·拉莫斯擔任「菲律賓駐越南民事活動小組」負責人,1992年在菲律賓總統大選中獲勝。

由於參加了朝鮮戰爭,菲律賓媒體自豪的聲稱,作為「聯合國軍」的成員,菲律賓是除泰國之外,唯一出兵朝鮮半島的國家。

盡管打仗是業余的,國內外的游擊隊都搞不定,但是菲律賓軍隊 搞笑 卻是認真的。

『捌』 菲律賓曾參加過朝鮮戰爭他們敢面對志願軍嗎

大家都知道,在朝鮮戰爭當中,我們的敵人不僅僅是美國和韓國的軍隊,而是美國所糾合的所謂聯合國軍。但也許你不知道的是,在所有出兵朝鮮的國家中,第一個派出部隊響應的竟然是菲律賓。作為美國的前殖民地和馬前卒,菲律賓立刻響應,並且派出全菲律賓最精銳的部隊,無條件的支援美國在朝鮮的軍事行動。

很快,菲律賓就派出了自己唯一的裝甲部隊前往了朝鮮,踏足朝鮮後,菲律賓立刻公開地亮明了身份,並且在全世界面前展示了自己的國旗,作為二戰之後新獨立的國家,菲律賓迫切的希望在戰場上為自己正名。有很多人說抗美援朝戰爭是中國的立國之戰,其實在一開始菲律賓也是抱有這樣的想法的。對於菲律賓來說,如果這一仗能夠在全世界面前展現出菲律賓的實力,那麼全世界都會對菲律賓刮目相看,因此菲律賓派出的部隊,自然是王牌中的王牌。也就是菲律賓第十聯隊。所謂的聯隊,就是一些國家對於營的稱呼,但菲律賓的這個營人數甚至超過了一個團。在這個營下面,下屬一個坦克連一個炮兵連,三個步兵連,一個偵察連。而其中的絕大多數裝備都和美軍的現役裝備相同,其中包括m24霞飛輕型坦克。M18地獄貓坦克殲擊車和m4謝爾曼坦克。這些菲律賓士兵摩拳擦掌,殺氣騰騰,迫不及待地想要展示自己的裝甲力量。

就在1950年,這1367個菲律賓士兵,跨上了美國軍艦前往韓國釜山,在到達釜山之後,他們受到了當地韓國軍隊的最高規格接待。這些菲律賓人竟然一時之間有些飄飄然,認為自己的戰鬥力絕不亞於美軍。但是沒想到,菲律賓人的軍事行動很快就會變成一場災難,也會成為整個朝鮮戰爭 歷史 上的一段笑談。在1951年4月,菲律賓第十聯隊在經歷了長時間的訓練之後,終於決定被投入前線。

他們被配屬給了美國的第三步兵師進行使用,在4月,志願軍開始對美國發動突襲,而這支菲律賓裝甲部隊就在猝不及防的狀態下,被捲入了第一次遭遇戰當中。4月22日晚,志願軍開始對美軍進行包圍,由於美軍被突襲,志願軍一路勢如破竹,美軍被打得狼狽逃竄。在當時,位於整個陣線側翼,美軍和波多黎各贏守一條防線,而土耳其旅守另一條防線,但令所有人沒想到的是,兩條防線竟然同時被志願軍殺穿。聯合國軍丟盔棄甲,開始往後方收縮。菲律賓裝甲部隊猝不及防,直面志願軍的最前沿沖擊。

而就在此時,菲律賓坦克連的連長展現出了難得的軍人骨氣,他帶領著數十名菲律賓士兵,開始對志願軍進行反沖鋒。但是志願軍的沖鋒實在是太過強大,菲律賓坦克連連長和數十名士兵全部陣亡。而趁著菲律賓坦克連長與我軍進行戰斗時,菲律賓的大部隊趁亂逃跑。但是他們卻始終沒有逃出我們的包圍圈,在4月26號,菲律賓第十聯隊的一個排與我軍正面遭遇。當時菲律賓士兵士氣低落,毫無戰力,因此集體舉手投降,一個排四十多人,在沒有經歷任何戰斗的情況下,全部被我軍俘虜。可以說在這次戰斗當中,菲律賓人認為失敗也不能完全怪罪到他們的訓練水平上,說是因為美國和土耳其人的先行崩潰,導致了菲律賓的慘敗。因此美國人和土耳其人應該負擔加起來一半的責任。不過在經歷了如此慘敗之後,連菲律賓人都開始懷疑自己能否在這場戰爭當中堅持下去了。不過為了一雪前恥,菲律賓人還是在7月份開始了對於志願軍的進攻。

1951年7月14日,菲律賓第十聯隊配合美軍對我軍陣地進行強攻,當時菲律賓第十聯隊急於復仇,於是整支部隊向我軍縱深進行突入。但是沒想到,他們過於自信地撞上了我軍的三個排,我軍在優勢地點使用優勢火力,對菲律賓軍隊進行壓制,當場消滅了49名菲律賓士兵。還有12人被抓了俘虜,在上百人受傷之後,菲律賓人落荒而逃。可以說不但沒有復仇成功,反而更是留下了笑柄,菲律賓人的輕敵冒進,將美軍的戰略意圖暴露無遺,可以說美軍在這場戰役當中的潰敗,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為菲律賓人的擅自行動,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和第一次戰役當中,美國人把菲律賓人放棄,算是扯平。

在前幾場戰役當中,菲律賓士兵的作戰積極性很高。但是換來的是慘重的傷亡。在短短的一年時間里就陣亡一百多人,受傷280人,還有130人失蹤或被俘。要知道這支部隊的總共作戰人員才1143人。以上統計的這些數字,都是完全喪失了戰斗能力的。可以說,這些傷亡接近了菲律賓派遣總兵力的一半,其傷亡比例比美軍和英軍都要高得多,與韓國不相上下。但菲律賓卻像一個賭輸了的賭徒,急於在牌桌上證明自己仍有一戰之力。在菲律賓剛剛獨立之時,全國的國防軍事力量也不過3.4萬人。但是在第十聯隊傷亡慘重之後,菲律賓立刻把這支聯隊撤了回來,並且讓其他的部隊頂上。菲律賓在後來派出了輪流的幾個戰斗營,進行了輪流參戰,證明自己在朝鮮戰場上並非出工不出力。

在整個朝鮮戰爭期間,總共有7420名菲律賓士兵踏上了朝鮮的土地。但在得知了第十聯隊的慘烈傷亡之後,其他的菲律賓軍隊開始變得謹小慎微,他們認為連自己國內最為精銳的部隊,都無法在志願軍面前討到便宜,那麼自己也無需再為美國人拚死拼活的出力了。因此實際上菲律賓軍隊在戰爭後期和聯合國軍的其他部隊一樣,處於一個摸魚的地位。根本沒有發揮出應有的戰鬥力。而美國人也認為,菲律賓在前幾次戰役當中所表現出來的戰鬥力和南朝鮮軍隊一樣,如果強行逼迫這些菲律賓人在上戰場,還會和自己的前殖民地搞僵,於是美國人也就默許了菲律賓軍隊的放羊行為。

菲律賓作為美國的前殖民地,一直以來與美國的關系匪淺,不管美國什麼政策,菲律賓總是沖在第一線。毫不誇張地說,菲律賓到現在為止,依然沒有擺脫美國的控制。但是菲律賓的政壇卻又安於現狀,並不敢得罪美國人。在後來的越南戰爭中,菲律賓再次派出了自己的部隊,協助美國人作戰。

菲律賓人的選擇是否正確,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我們只知道在抗美援朝中,這支率先響應的菲律賓軍隊,遭到了志願軍最為嚴厲的打擊。

『玖』 在菲律賓戰役中數十萬美菲聯軍為何打不過數萬日軍呢

我們先來看看駐菲律賓美軍的實力。在兵力方面,美菲聯軍在數量上具有優勢,美菲聯軍人數高達13萬人。然而,盡管美菲聯軍有13萬人,但其中大部分是菲律賓殖民勢力的軍隊,戰鬥力很低。真正的美軍只有2.1萬人,主力是美軍的菲律賓師。美軍主力軍所謂的菲律賓師實際上只是一支雜軍,其戰鬥力並不比菲律賓軍隊強多少。菲律賓師由美國從本土派遣的8500名國民警衛隊組成。它得到了大量菲律賓士兵的補充。其中大部分士兵拿的是老式恩菲爾德步槍,許多槍支甚至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遺留下來的。其戰鬥力可想而知。

『拾』 菲律賓戰役的戰役詳況

菲律賓戰役的戰役詳況

菲律賓戰役發生的時間是1941年12月8日—1942年5月7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爭中,日軍為粉碎美菲軍隊和美國亞洲艦隊,攫取資源豐富的美屬殖民地,給以後進攻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創造有利條件而實施的戰略性戰役。

戰役兵力:

參加這次戰役的日軍有第14軍團(司令官本間雅晴中將)、海軍菲律賓戰役聯合編隊(司令為高橋伊望中將,巡洋艦10艘、驅逐艦29艘、航空母艦1艘和水上飛機母艦3艘)、陸軍航空兵第5兵團(司令為小冰英良中將,飛機200架)、海軍基地航空兵第11航空隊(司令為冢原二四三中將,飛機300架)以及約100艘運輸船和輔助船隻。在菲律賓群島的美菲集團計有13萬人(麥克阿瑟中將任司令,其中3.1萬美國人)和270多架飛機(其中可作戰的142架)。美國亞洲艦隊(司令為哈特上將,主要類型的戰斗艦艇45艘)協同該集團作戰。

戰役過程:

戰役開始時,日軍陸海軍航空兵對美軍機場和甲米地(呂宋)海軍基地實施突然襲擊,於12月8—9日摧毀了美軍在陸地上的一半重型轟炸機和1/3以上的戰斗機,為登陸作戰創造了條件。美國亞洲艦隊的基本兵力駐菲律賓南部基地得以倖免。同日,日軍一部攻佔呂宋島以北的巴坦群島。日軍奪取了制空權後,乘呂宋地區幾乎沒有艦隊之機,派先遣部隊第48師田中支隊和菅野支隊(共約4000人)自12月10日起開始分別在呂宋島北部的阿帕里和維甘登陸並佔領機場。

12日,第16師木村支隊(約2500人)在呂宋島南部的黎牙實比登陸,佔領機場並進一步擴大戰果。自11日起,第5飛行集團逐漸轉移到呂宋島已佔機場,掩護地面部隊登陸和發展進攻。17日,美軍僅剩的17架B-17轟炸機撤到澳大利亞。從此,日軍完全掌握制海制空權。22日,日軍第48師主力在呂宋島西岸林加延灣登陸。24日,第16師在呂宋島東南部拉蒙灣登陸。至此,登陸日軍形成南北夾擊馬尼拉、圍殲美菲軍主力的有利態勢。26日,呂宋島守軍奉命撤往巴丹半島預設陣地和科雷希多島,准備長期抵抗。日軍從南北兩面進逼馬尼拉,但未能切斷美菲軍撤向巴丹半島的退路。次年1月2日,日軍佔領馬尼拉,並以一部兵力佔領甲米地和八打雁。戰役的主要目的業已達到。日軍還在棉蘭老島和霍洛島上陸。呂宋島上的美菲軍隊(79500人)撤向巴丹半島。

菲律賓戰役日軍認為菲律賓作戰大局已定,將海軍主力和第48師調往荷屬東印度,將第5飛行集團主力調往緬甸,而僅以第14集團軍的剩餘兵力清剿呂宋島。1月9日,日軍開始進攻巴丹半島,遭頑強抗擊。美菲軍與日軍展開激烈的山地戰、叢林戰和陣地戰。交戰中,木村支隊被圍,前來救援的日軍被殲1個營。月底,日軍因傷亡嚴重喪失攻擊力,被迫轉入防禦,戰局一度陷入膠著狀態。3月中旬,麥克阿瑟轉赴澳大利亞,留守美菲軍由溫賴特少將指揮。日軍得到第4師增援後實力增強,並以航空兵和炮兵轟擊美菲軍陣地。4月3日,日軍以第4師、第65旅為主力對巴丹半島再次發起進攻。雙方在叢林中展開殊死戰斗。美菲軍既無援兵又缺補給,在日軍猛烈攻擊下,巴丹半島守軍7.5萬人(其中美軍9300人)於4月9日投降。10日起,美菲軍戰俘被押往邦板牙省的聖費爾南多,途中數千人死於飢餓、疾病或被殺害,史稱"巴丹死亡行軍"。同日,日軍佔領米沙鄢群島等戰略要地。日軍攻佔巴丹半島後,對科雷希多島連續實施炮擊和轟炸。5月2日,日軍對該島實施火力准備,5日在炮火掩護下分左右兩路登陸,對島上要塞發起攻擊。1.5萬名美菲軍依託坑道工事抗擊,並組織敢死隊展開白刃戰。6日,日軍後續部隊投入戰斗,溫賴特率美菲軍余部投降。7日,日軍佔領該島。10日,駐棉蘭老島和北呂宋山區的美軍投降。18日,駐班乃島美軍停止抵抗。至此,日軍控制菲律賓全境。

美軍佔領萊特島後,山下奉文將駐呂宋島日軍28.7萬人編成3個集團,分別駐守北部和中南部山區,企圖以持久防禦牽制和消耗美軍。美軍為取得進攻呂宋島的前進基地,於12月15日佔領民都洛島。1945年1月9日,美第6集團軍約20萬人在美國第7艦隊艦炮的強大火力和美國第7、第3艦隊航空兵突擊的掩護下,從呂宋島西岸的林加延灣登陸,爾後一路(第1軍為主)向北呂宋進攻,另一路(第14軍為主)向馬尼拉方向推進。第一天有6800人(美第1、第14軍的基本兵力)在呂宋島上陸,並且奪取了正面32公里、縱深7.5公里的登陸場。為加快進攻速度,美軍在向林加延灣增兵的同時,以第8集團軍部分兵力分別在蘇比克灣西北的聖安東尼奧和馬尼拉灣以南的納蘇格布登陸。各部隊同時向馬尼拉進逼,美軍經過一系列戰斗於3月3日攻佔馬尼拉。2月,美軍還開始了解放菲律賓南部(棉蘭老島、巴拉望島及其他島嶼)的戰斗行動,美第8集團軍(司令艾切利貝爾蓋爾上將)參加了此次行動。嗣後,美軍在呂宋島和其他島嶼上進行了消滅島上南北兩部日軍個別孤立集團的戰斗行動。菲律賓的戰斗行動於7月初正式結束,但是,在呂宋島及其他島嶼上同繼續抵抗的小股日軍的戰斗一直持續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菲律賓人民抗日游擊軍人民抗日軍曾給予盟軍巨大援助。

戰役詳況:

1944年至1945年的菲律賓戰役是在美國麥克阿瑟將軍率領的盟軍下,反攻日本軍的一系列戰役。

菲律賓、美國及澳大利亞軍隊在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領導下,於1944年10月17日至12月31日進攻位於菲律賓中部雷伊泰島之戰役,以消滅由日軍山下奉文大將指揮的日本軍隊,此戰役為解放整個菲律賓群島、建立菲律賓之民主及結束日本在菲律賓3年多之統治拉開序幕。

萊特灣海戰:

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戰場上菲律賓萊特島附近的一次海戰。有海軍歷史學者認為萊特灣海戰是歷史上最大的海戰。

海戰進行的時間從1944年10月20日至10月26日。在六天之內,日軍與盟軍投入船艦總噸位超過兩百萬噸。21艘航空母艦、21艘戰艦(主力艦)、170艘驅逐艦與近2,000架軍機參與了戰斗。日軍雖居劣勢,但在塞班島、馬里亞那群島等戰役皆失利後,若再喪失菲律賓或台灣,其帝國「南線」資源輸送本土的命脈將斷絕,在東南亞與中國、朝鮮、本土的聯系將被切斷。日本因此決定孤注一擲,企圖擊退盟軍在萊特島的登陸部隊,並打敗其海上力量。而盟軍幾經考慮後,放棄攻打台灣而先從菲律賓登陸,並決心以優勢軍力掩護登陸,並一舉擊潰前來支援的日本帝國海軍。

結果如所預料,數量上遠居於劣勢的日本海軍聯合艦隊戰敗。巡洋艦以上重型軍艦13艘被擊沈,日本在菲律賓一帶海基與陸基航空力量被消滅,嚴重打擊了日本全局的實力,從此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爭中,不再是一個戰略力量。此戰役也為後來美軍成功攻下菲律賓群島、沖繩島等地打下基礎。

由於戰局無望,日本此役第一次有組織地發動神風特攻隊自殺攻擊。10月21日澳大利亞所屬巡洋艦澳大利亞號被重創,似乎顯示特攻有些效果。從10月25日起,日軍開始有組織地對盟軍艦艇進行自殺式攻擊。

奧爾莫克灣戰役:

日本帝國與美國在1944年11月11日至12月21日於菲律賓的卡莫特斯海一帶爆發的一系列海上及空中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雷伊泰島戰役之一部分,戰役爆發的原因是日本軍隊向在雷伊泰島的守軍增援和補給,而美國軍隊嘗試進行阻截。

民都洛島戰役:

美軍與日軍於1944年12月13日至12月16日在菲律賓群島北面之民都洛島爆發之民都洛島戰役,美軍希望在此島建立一個基地以支援進攻呂宋島的仁牙因灣戰役。

仁牙因灣戰役:

在1945年1月9日早上,由祖斯·B·奧登多夫指揮盟軍艦隊駛向仁牙因灣海岸,美國海軍及皇家澳大利亞海軍艦只炮轟日本帝國在仁牙因灣之據點。

呂宋島戰役:

美國及菲律賓聯軍的登陸戰役,以消滅島上的日本帝國軍隊,戰役結果是美國和菲律賓聯軍獲勝,盟軍在3月份控制了呂宋島上所有戰略及經濟上重要之據點,雖然在包圍圈內的日軍仍持續在山區抵抗至日本無條件投降。

卡巴那圖營救:

1945年1月30日解救位於菲律賓卡巴那圖(甲萬那端)的日軍戰俘營內511名盟軍戰俘的軍事營救行動,參加行動的有美國陸軍游騎兵與菲律賓游擊隊。此次行動是同盟國特種部隊的一次經典軍事行動。

巴丹半島戰役:

1945年1月31日至2月8日,美軍及菲律賓游擊隊從日本帝國手中解放菲律賓群島中呂宋島之巴丹半島的戰役,是解放菲律賓之戰役中的一部份,目的是佔領馬尼拉灣之西海岸,以使用馬尼拉之港口設施及開辟供應線以支援進行中的馬尼拉戰役。

馬尼拉戰役:

在一個月的戰事中,馬尼拉遭到嚴重的破壞,它標志著日軍對菲律賓3年佔領期結束及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上將實現他勝利重返菲律賓的承諾。

科雷吉多島戰役:

美國攻擊科雷吉多島島上利用原美國遠東軍建立的要塞防守的日軍,以收復該島。

碧瑤戰役:

它是美國收復呂宋島之最後一場戰役。

巴拉望島戰役:

美軍與日軍在1945年2月28日至4月22日於菲律賓群島南部巴拉望島爆發的巴拉望島戰役是美軍勝利者1號及2號計劃之延續,亦是美軍解放菲律賓戰役之一部份,美軍希望解放菲律賓南部島嶼、結束日本統治及消滅殘余之日本守軍。

米沙鄢群島戰役:

美軍與菲律賓游擊隊於1945年3月18日至7月30日對日軍發動的勝利1號及勝利2號計劃內的一系列軍事行動,是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解放菲律賓行動之一部份,目的是解放南部島嶼及消滅防守之日軍。

棉蘭老島戰役:

美國聯同菲律賓在1945年3月10日至8月15日在菲律賓群島中的棉蘭老島對日本帝國所發動的軍事行動,代號為勝利者5號計劃,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解放菲律賓的行動之一,目的是解放菲律賓南部島嶼及消滅在島上的日本守軍。

戰役結果:

菲律賓戰役此戰,是日本陸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實施的攻佔眾多群島的第一次大規模合同戰役。它證明奪取制空權和制海權對於登陸兵上陸的成功具有決定性意義。登陸兵先遣支隊迅速奪取敵基地和機場以及日本航空兵轉場至這些基地和機場,對保障主力順利上陸和繼續作戰起了促進作用。作戰中,日軍死傷約1.4萬人,損失飛機80餘架、艦船4艘;擊毀美菲軍飛機250餘架、各型作戰艦艇8艘、商船26艘(美軍資料為驅逐艦1艘、潛艇2艘、其他艦船2艘)。美菲聯軍士兵死亡2500人,負傷5000人,110000人被俘虜(其中包括美軍中將溫賴特)。菲律賓的喪失使美軍在太平洋的戰略態勢急劇惡化。

美軍憑借海空優勢,採取集中兵力、中間突破戰術給日軍以毀滅性打擊。美軍佔領菲律賓群島使日本的戰略態勢進一步惡化。日本與南部海域的海上交通線被切斷,其戰略原料只有從中國東北和朝鮮向本土運進。美軍完全控制了南海,並為進攻海南島、台灣島、琉球群島和直接進攻日本本土建立了許多基地。

閱讀全文

與菲律賓戰爭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56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895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72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75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136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243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176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026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999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428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22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146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03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65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966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673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989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796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551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