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主教為什麼支持新教國家

法國主教為什麼支持新教國家

發布時間:2022-06-29 14:02:02

A. 1517年歐洲宗教改革運動開始 我想了解伊麗莎白時期大概16世紀歐洲明確以新教為國教的國家有哪些

樓主,首先說明的是英國並非在伊麗莎白一世時期開始信奉新教,而是在她的父親-----亨利八世時期。而且時間比北德意志和斯堪的納維亞的宗教改革要略遲。同時,自西歐,德意志北部,尼德蘭和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羅馬對那些區域的影響一直都是微乎其微的。

路德宗方面的情況,自1517年馬丁路德在薩克森發表《九十五條論綱》以後,又陸續發表過幾篇重要的文章,到了1520年,已經有不少德意志東北部的封建主起誓要保護馬丁路德本人,馬丁路德受神聖羅馬皇帝傳召去參加大會,也在赴會中途得到了支持者的保護而逃離了親神聖羅馬帝國的區域。到1530年奧格斯堡召開的會議上,已有多位北日耳曼公國領主簽名支持馬丁路德,斯堪的納維亞的丹麥和瑞典國王也在稍早的時候歸信路德宗,(北歐第一大國瑞典是最早實行宗教改革的國家,時間是在1523年瑞典獨立古斯塔夫一世稱王的時候。1531年「施馬爾卡爾登聯盟」的建立,已經決定了新教在德意志已經占據了半壁江山的事實,「施馬爾卡爾登聯盟」的全部領土,比神聖羅馬皇帝下轄的「神聖羅馬帝國」和巴伐利亞,巴登等天主教公國的領土還要遼闊。到1555年,雙方爆發的戰爭結束以後,因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事實上和羅馬教皇有矛盾的情況,所以會產生《奧格斯堡和約》,規定教隨國定,路德宗在德意志獲得了合法地位,也導致了更大規模的「三十年戰爭」延遲到17世紀前葉。

英國的情況和日耳曼北部事實上很不同。亨利八世(1509-1547年在位),在他作為英格蘭國王初期,主要採取的是親西班牙親羅馬教廷,反法國的政策,同時也長期對法國在不列顛島的傳統盟友-----蘇格蘭進行經常是勝利的戰爭。1521年,亨利八世在對英國下層平民(主要是非路德宗的「異端」)進行屠殺後,發表過《保衛七種聖禮》文章,明確支持羅馬教廷,反對北日爾曼封建主支持的馬丁路德。並在1522年作為西班牙盟友,以加萊為基地對法國本土進行攻擊,(屬於同期西班牙和法國進行的爭奪義大利戰爭的一部分)。戰爭的結果是西班牙獲利較多,但作為這反法國同盟的主導方,戰後西班牙忽視了英格蘭的利益,英格蘭也因長期的戰爭民不聊生,讓亨利八世和英格蘭內部很多人大為不滿。為後來那宗因離婚案產生的宗教改革埋下伏筆。

如果說在歐洲大陸北部的宗教改革,是基於北部的王公貴族反對教會和神聖羅馬皇帝的理由的話,那麼在英國,是相反的情況,是英國國王為了追求專制王權而客觀形成的理由,羅馬教皇因為恪守他們的傳統,加上西班牙新國王查理五世(此人是牛人,因為聯姻關系身兼了西班牙和神聖羅馬國王)對羅馬教皇的絕對控制,自然也拒絕亨利八世的離婚訴求,向來性格沖動的亨利八世就毅然啟用一些和他本人意見不合的中產人士,比如說托馬斯.克倫威爾等人,加入了王室內閣的要職。並取締了原來親天主教和西班牙的那批官僚和高級教士。後來又殺死了盤踞在英格蘭北部和威爾士的大批親天主教舊貴族,沒收了天主教修道院的大量財產,亨利八世立刻變得富有。

由於法國和西班牙,神聖羅馬和北日耳曼的尖銳矛盾,在西班牙,羅馬教廷和神聖羅馬這批原來的盟友急劇反目成仇的情況下,英格蘭在很多問題上卻得到了法國方面的支持,北日耳曼和北歐的路德宗國家和英國的貿易也迅速開展。故言之,在亨利八世在位後期(1530年代開始),法國和英國是達成了明顯的和解,而原來的盟友則全部成為了仇敵。

同時值得一提的就是,英格蘭建立的「聖公會」實際上並非真正的宗教改革,因為它和天主教沒有任何理論原則的分歧,只是不承認教皇的權威,以英王代替而已。而聖公會的大主教與教皇的名稱相同,都是叫POPE,教會的英文名稱亦相同,都是Catholic Church,只是為了與天主教分開,改為英國公教 - Anglo-Catholic Church。這意味著英格蘭和北歐,北德意志和不久後的尼德蘭的新教,沒有任何宗教上的聯系。樓主說的真正意義的「新教同盟」,也自然沒有英格蘭的份。

同時,在1530年代被亨利八世提拔上去的克倫威爾等人,因為倡導廣泛發行英文聖經,在禮拜儀式中採用了一些新教教義。破除了偶像、神龕、朝聖等迷信。也很快被亨利八世恐懼,1539年,他親自主持制定了「六信條法」,規定三位一體,化體說、彌撒、懺悔、教士獨身等天主教主要教義和儀式必須遵行,違者罪至處死。1540年在反改革派挑唆下,亨利八世將克倫威爾處死,大肆燒殺、迫害改革派,還下令禁止一般平民閱讀英文聖經。1543年制定的「國王書」,更進一步肯定了天主教的基本教義和所有聖禮。但是,不同於「聖公會」的新教思想,仍然在英格蘭內部廣泛流傳。在以後的100多年直到17世紀後期的光榮革命,英格蘭事實一直都在這樣的矛盾中斗爭和妥協。

再說說亨利八世的後來的幾個繼任人的情況,都是他的子女。

愛德華六世(幼子)1547-1553年在位:此人雖然一直體弱多病,但少年老成,詭計多端,並且狂熱地信仰新教,希望把英格蘭建成類似於瑞典或勃蘭登堡那種絕對的君主制路德宗國家。所以他對其父親創立聖公會進行改革,模版是路德宗的教義。但是此人18歲不到就死了,他希望繼任的女王-----簡.格雷,也很快被其大姐瑪麗女王推翻。

瑪麗女王(長女)1553-1558年在位,自幼受到冷落其生母的父親之冷遇,是一個狂熱的天主教徒,和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結婚,上任後成立天主教GOV,大量屠殺新教教士和貴族。

伊麗莎白女王(次女)1558-1603年在位。

由於1588年防禦西班牙海軍來襲的加萊海戰英國大獲全勝,這讓伊麗莎白一世在以後被很多英國人神話,事實上伊麗莎白女王還是有很多失敗和不足之處,尤其是也正是在伊麗莎白一世時代,英國在法蘭西地區最後一片領土------加萊地區也被法國攻陷,英軍在愛爾蘭的軍事行動也陷入了嚴謹的僵局。當然,由於謹慎和理智,伊麗莎白一世仍然是一個出色的君主。在經歷了瑪麗女王時代天主教徒對新教徒的反攻倒算以後,作為新教徒的伊麗莎白女王在即位後不久就通過了「至高權力與同一性法案」(1559年),確立英國聖公教為正式的英國宗教。這使溫和的英國國教徒感到滿意,然而清教徒想要進行一場更激進的改革。但是伊麗莎白在其整個統治期間使1559年的折中法案得到了堅決的貫徹執行。

此時和《奧格斯堡和約》簽訂時代不同,歐洲大陸也出現了一股新的宗教力量,法國人加爾文創立的加爾文派,這種基督教派別在英國經常被成為「清教」(區別於英國國教聖公會),盡管在法國本土,得到法國南部貴族支持的加爾文教派和法蘭西中北部的天主教實力長期戰爭,前者盡管是伊麗莎白一世的最主要盟友(英格蘭向他們提供了大量資金和派遣僱傭軍),但胡格諾教徒總體上是陷入被動。但畢竟牽制了北法蘭西親天主教和西班牙的勢力。法國吉斯家族等天主教勢力即使有心重建和西班牙的同盟關系,但都因為內戰制約,無力真正對英國本土進行軍事行動。

在德意志西北部的自由市,還有爭取從西班牙獨立的尼德蘭,加爾文派這種融合了當時新興城市資產階級訴求的基督教派別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支持。包括英國東南部城市密集的區域,也出現了大量的加爾文派的信徒。和同時期法國胡格諾教徒和天主教徒長期的流血戰爭不同,在英格蘭,清教徒和聖公會甚至天主教徒的關系都處於很不錯的和解狀態。

至於在16世紀後期對抗西班牙霸權地位的,事實上正是日耳曼低地區域的荷蘭人,他們和控制尼德蘭南部的西班牙當局進行長期游擊戰爭,在獨立戰爭開始之初的1570年代,荷蘭人曾經邀請過伊麗莎白一世就任國王,但被拒絕。因為當時英格蘭還不希望和西班牙發生戰爭。而是繼續和當時處於和天主教勢力暫時和解中的北德意志城市和北歐國家進行貿易。在西班牙腓力二世時代,對葡萄牙的統治比較寬松,葡萄牙當地商人也可以和英國按他們的傳統進行較自由的貿易。同時在東歐,新興不久但比較落後的俄羅斯和英格蘭關系不錯。

真正英國直接支持歐洲大陸的新教國家的行動,是在17世紀初期伊麗莎白一世死後,當時是詹姆士一世執政,他迎娶了丹麥公主,並且出兵到捷克和提利伯爵的天主教軍隊作戰,但是以失敗告終。

B. 宗教(新教)改革運動的歷史原因

16世紀初,羅馬教庭欲在梵蒂岡建聖彼得大教堂,為了籌集資金,教庭向西歐各國的教會出售贖罪券,並宣稱買贖罪券的信徒的罪才能夠被上帝赦免。此行動和教義在德國受到修士馬丁·路德的置疑,他認為信徒只要相信耶穌,就可蒙神赦罪,因為耶穌已在十字架上擔當信徒們的罪,人只要向他禱告,認罪,相信他,人的罪就可被上帝赦免,因信稱義,而不是靠購買贖罪券稱義。教皇得知此事後,下令叫馬丁·路德認罪,並收回己見,遭到馬丁·路德拒絕。教皇開除路德的教籍,路德於是脫離教廷,與他的支持者們(其中有一些德國的諸侯)一起在德國建立了一個獨立於教廷的新的教會,也是新教的第一個教會(即教派或宗派),稱為路德宗(或信義會,因為強調因信稱義)。這一行動史稱「宗教改革」。馬丁·路德強調以下三點:
1)信徒因信稱義,不因買贖罪券稱義; 2)聖經為教會的最高權威,教皇或教會大公會議(即普世主教會議)都不是教會的最高權威; 3)一般信徒都可以向神禱告,與神溝通,通過禱告,讀聖經領受神的啟示和帶領,通過向神認罪,獲得神的赦免,不需要以神職人員為神和人之間的中介。
後來,加爾文受馬丁·路德的影響,在瑞士從事宗教改革,使瑞士教會脫離教廷統治,建立了歸正會(即加爾文宗)。加爾文創立了長老制的教會組織體制,由一個教會的全體信徒選舉該教會的長老,再由長老選舉或聘請牧師共同管理教會,牧師主要負責宗教事務;再經過地區教會和一國教會的分層選舉,組成地區的教會和一國的教會。加爾文的長老制為西方國家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礎。英國國王為了加強王權,也宣布英國教會脫離教廷而獨立,建立聖公會(即安立甘宗)。實行主教制,由坎特伯雷的大主教管理全英國的聖公會。後來,從以上教會中又出現新的宗教改革,產生了許多新的教派。在英國,這類新的教派多為清教徒,常常受到英國政府和英國聖公會的迫害。清教徒為了逃避迫害,遠渡大西洋,到北美大陸謀生。英國政府在北美設立了殖民政府,對殖民地人民徵收大量苛捐雜稅,引發殖民地人民的獨立戰爭,最終以殖民地人民取得戰爭勝利而告終,美國由此誕生。

C. 指出了路易十四在政治上的統治有何特點 這種統治對法國社會的思想領域有何影響

一,政治上

  1. 強調君權神授,擴大君主的世俗權力,並且打擊反叛貴族和其他勢力。

  2. 派駐司法、警察、財政監督官至各地,加強中央集權。

  3. 建造凡爾賽宮,將各地貴族王親招至其中,侍奉王室,客觀上加強了統治集權。

  4. 頒布諸多法律,如民法、商法、刑法等。

二,經濟上

  1. 重商主義的繼續推行,保證了法國在歐洲大陸的霸主地位,同時為戰爭和奢華生活提供了基礎。

三,其他方面

  1. 宗教方面:統一法國人的信仰一致信奉天主教;大力打壓新教徒及其勢力;宣布王權至上,抵制羅馬教會,規定法國主教由國外授職;

  2. 軍事方面:擴充兵員、引進新式武器、新技術;掌控地方軍隊勢力;對外擴張和打擊新教徒國家;

四,影響

  1. 法國在路易十四時期成為歐洲大陸的霸主,對歐洲時局、陣營產生影響。

  2. 路易十四耗費了大量金錢,負債累累,並且三級制度、打擊新教、稅收制度上的種種措施,都對法國大革命埋下了伏筆。

3. 可以說路易十四的封建集權在歐洲達到極致,使得大革命前後時期各路思想家風起雲涌,特別是直接影響世人的啟蒙思潮的反封建、反專制、反教會精神統治等精神得以快速傳播、發展。

4. 歐洲大陸國家安全問題得到了新的思路,即反對單一強權控制歐洲大陸,產生了大國均勢平衡這一長期影響歐洲的策略。

5. 具有創新精神和擁有特殊技術的新教徒被迫留居在英國、荷蘭、德意志等地,使得法國在後期發展中處於劣勢,客觀上加強了上述國家的資本主義的形成和資產階級的崛起。

D. 新教改革運動對歐洲的影響

本文對16世紀歐洲的宗教改革運動作了分析與探討,認為它對歐洲政治格局的變遷帶來了巨大的影響。這場運動瓦解了歐洲的封建制度;另外由其所產生的新的宗教思想也促進了新興資產階級的發展;同時由於各國對不同新教思想的不同態度,使得各國在這次政治變遷中的步伐也不相同。可見,發生於思想理論領域內的革命對社會政治制度的變遷往往也起著重大的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

關鍵詞:宗教改革 歐洲政治格局變遷 影響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inks that the Reformation exercise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change of the politics structure of Europe. Because of the Reformation, the European feudalism began to crumble.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Reformed or Protestant accelerates the development of bourgeoisie. Because the different countries show the different attitude to the new religious belief, the politics change of European countries is in different steps. All of this illustrate that the revolution of ideology can also exercises a great influence on social system.

Key Words: the Reformed the politics change of Europe influence

十六世紀歐洲基督教國家出現的教會革新運動,也是歐洲新興資產階級在宗教改革旗幟下發動的一次大規模的反封建的政治運動和民族獨立運動。其表現形式是反對西歐當時封建制度的主要支柱即以羅馬教皇為首的天主教會,並導致基督教新教會的誕生,形成路德的信義宗,加爾文和茲溫利的歸正宗,英國的安立甘宗及歐洲各國出現民族教會的新局面,由此促進了宗教寬容和信仰自由之風在近代歐洲流行。長久以來,史學界對這一次宗教改革運動在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作用與影響著墨較重,而對歐洲政治格局變遷的影響的探討則論述較少,本文擬在這方面作些淺析。
(一)
十六世紀的西歐,到處呈現出許多新舊社會更替時期的明顯表徵,資本主義萌芽經過近兩個世紀的發展,已經由簡單的手工協作進入到手工工場的新階段,而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就必然要求掙脫為封建經濟服務的封建制度。宗教改革則正是這個時代所特有的一場以宗教為形式的社會變革,它給歐洲政治格局變遷帶來的首要影響就是瓦解了歐洲的封建制度。
十五世紀下半葉,在歐洲,英國、法國、西班牙,北歐的斯堪的納維亞各國,東歐的波蘭、俄國都已普遍確立了中央集權的封建專制統治,僅在德國和義大利還未形成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但整個歐洲制度的本質是相同的即封建制度。然而西方的封建制度又不同於東方的封建制度。
東方的封建制度可以說是「一元一體」制的,封建皇權自始至終都是高高在上的,宗教勢力長期臣服於皇權,雖偶爾能弄潮一時,卻從未在政治、經濟、思想諸領域占據統治地位,世俗王權是封建制度的唯一總代表;西方的封建制度則可以說是「二元一體」制的,這多出的「一元」就是教會封建主義,這樣歐洲封建制度的政治和經濟方面大體就由世俗封建主義和教會封建主義兩部分構成。二者勢均力敵,彼此交替消長,既相互區別排斥而自成體系,又相互交融滲透。在西歐,提到封建主義就不能不提到教會封建主義,而這里所說的教會封建主義其實主要是指羅馬天主教會,稱其為封建主義是因為羅馬天主教會有著自己的獨立的封建主義形態。
首先,在政治上,羅馬教廷實行以教皇為首的封建中央集權制,教皇有權制定、修改法律,決定教區的劃分;教皇還通過教職任命在建立了大主教、主教、神甫等組成的封建教階等級制,遍布歐洲各國的大小教區,實際是聽命於教皇的封建行政區;教廷擁有法庭、監獄,可以更改國家法的判決,同時也不斷粗暴干涉各國的內政;其次,在經濟上,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制度的基礎,羅馬的教廷及其教會更是歐洲最大的封建土地所有者,因而也是最大的封建主,天主教會至少擁有歐洲土地的三分之一,對農民進行殘酷的剝削,教會土地上的農民不但要受名目眾多的賦稅徭役的剝削,而且還受到什一稅和高利貸的盤剝;最後教會神學思想更是封建統治思想的主體,支配著整個社會的政治和精神生活。

E. 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運動中,新教徒與法蘭西締結i同盟,而教皇保羅三世也秘密加入了這個同盟,是什麼原因

發生在16世紀的宗教改革,打破了歐洲以羅馬教廷為中心的天主教一統的局面,削弱了天主教會的經濟實力,尤其是導致了人們在宗教信仰、文化價值觀念上的變化,進一步砸碎了天主教會對人們思想的禁錮,使人獲得了較多的自由,使人的個性得到了較高程度的解放,從而使人煥發了創新精神和生活熱情。所以在宗教改革比較徹底的國家,其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獲得了顯著的發展,為西方向近代化文明的過渡奠定了思想基礎。

宗教改革的發展,使天主教會面臨著嚴重的危機。對此,天主教會從16世紀40年代起,採取了許多措施,開展了一場反宗教改革的運動,以加強自己的權威。

羅馬教皇保羅三世(1534~1549年)對天主教會本身進行了整頓。他專門成立了一個「九人委員會」,從天主教組織上著手整治,懲辦貪污腐化、瀆職和嚴重違反教規的神職人員。
反宗教改革是16世紀下半葉,天主教會聯合封建勢力對抗宗教改革運動的各項活動。由於西歐宗教改革運動迅猛發展,1543年,教皇保羅三世命令建立查禁書刊的專門機構,以此來加強異端裁判所的權力。

1545年,教皇保羅三世(1534年至1549年在位)與德國皇帝查理五世商定,在特蘭托舉行宗教會議。這次會議一直延續到1563年。

最後,教皇庇護四世(1559年至1565年在位)在西班牙國王腓力普二世(1556年一1598年在位)的支持下,做出以下決議:宣布所有新教都是異端,羅馬教會的教條和儀式是正確無誤的,必須嚴格遵守;在組織上,繼續堅持教皇是教會的最高首腦,照常出售贖罪券;繼續鎮壓或破壞宗教改革運動,特別是在文化思想領域里,加強鎮壓異端,重申1515年教皇利奧十世(1513年至1521年在位) 的詔令:未經教廷或各地主教批准,不得出版任何書刊。1559年,開始頒布禁書目錄。

此外,這次會議還決定加強對海外的傳教活動,向拉丁美洲和東方一些國家大舉派遣傳教士。

F. 中世紀西歐宗教勢力為什麼特別強大,教權甚至高於王權,政教沖突的原因是什麼

政教矛盾和沖突貫穿了整個西歐中世紀,對西歐歷史發展具有深遠影響。對於教會權與王權之間的這場尖銳復雜、曠日持久的斗爭,本文試從中古西歐歷史入手,分三個階段來分析,以期能了解兩者之間的此消彼長的關系和對西歐歷史發展的影響。
關鍵詞:中世紀 西歐 教權 王權

在西歐中世紀的歷史中,政教矛盾一直存在,政權與教權一直是此消彼長,處於激烈的斗爭中。開始,羅馬教皇和神職人員總是從屬於世俗的君主或領主的。但到十一世紀末,其地位大大改觀。教會利用世俗封建主的相互格鬥和廝拼而有力的增強了經濟和政治力量,希求確立對整個歐洲的統治。不過世俗的皇帝和君主們是不甘心充當教會走卒的。他們對教會的支持與合作,說到底,無非是個利用。所以,一旦他們感到教會勢力對自己構成威脅的時候,便要採取斷然措施相抗衡,以至於不惜訴諸武力,總之,在中世紀,教會權(神權)與王權之間的斗爭是尖銳復雜、曠日持久的,二者之間的斗爭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是五至八世紀的醞釀期;第二階段是九到十三世紀,教權高漲,與政權形成對壘之勢,期間教權達到顛峰狀態,隨後便開始由勝轉衰;第三階段是隨著君主國家的形成和各國人民民族意識的萌發,王權逐步得到加強,教權節節敗退,王權在這場斗爭中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一、醞釀時期
中世紀伊始,基督教教會和基督教國家二者,只不過被當作統一社會的兩種基本的職能機構而已,它們只有分工的差別,並無不同社會性質的對立。它們並沒有料到嗣後彼此之間會發生多大的沖突。盡管如此,在某些神職人員的思想理論中,已顯露了誇張神權的苗頭。蓋拉西(492——496年為教皇),是最早提倡教政二元主義的理論家之一,他提出所謂的「雙劍」論。他說,在基督那裡,本來是君主、教主合為一體的;但基督深知人的弱點,便在塵世中將這兩種職能分開,將兩把劍一給君主,一給教主,並令他們互相提攜。蓋拉西說:「治理現世有兩大系統,一為教士的神權,一為人主的君權。在『最後判決』中,就是君主也必須由教主代向天主負責。就此點而論,則這兩種權力中,教士權力的分量較重。」又說:「耶穌·基督在規范這兩權各得其所的方法和尊嚴中,又區別彼此的職務……既:為使來世的永生,信教皇帝應需用教士,而教士應用皇法也是為了塵俗事務的緣故。」⑴由以上可以看出,在中古初期,神權開始覬覦世俗權力,並為以後染指世俗權力尋求理論上的依據。
在公元六七世紀時,羅馬主教趁拜占廷皇帝對義大利的控制削弱之機,首先統治了羅馬,繼之又在義大利中部占據了大片土地,在格列高一世(590 ——604年)任羅馬主教時,對西歐教會開始有了較強的影響,此後羅馬主教逐漸獨佔了教皇的名號。在751年,教皇與西歐新興封建主法蘭克國王結盟,支持法蘭克王丕平篡奪王位後,後者在754年戰勝義大利北部倫巴德人時,強迫倫巴德人把侵佔的義大利中部的一片領土交給教皇,教皇從756年起,在這片領地上形成了一個世俗國家,俗稱「教皇國」。這樣,教皇在宗教權力之外,又獲得了相當大的世俗權力,這為蓋拉西「雙劍論」的推行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為以後神權與王權的斗爭提供了強大的物質力量。
二、教權與王權的對壘
隨著十一世紀歐洲經濟的增長,教會的經濟力量越來越大,逐漸想擺脫世俗政權的控制,表現為這個時期興起的教會內部的改革運動——克呂尼運動。改革者要求嚴格教會管理,反對世俗政權對教會的操縱。克呂尼運動加強了教會的組織力量,最後由改革者與教廷建立起聯系,而打破了數世紀以來,政教之間雖有矛盾,但相安無事的局面。1073年,克呂尼修道院修士希爾得布蘭德當選為教皇,即教皇格里戈利七世,由此開始了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分庭抗禮。皇帝作為世俗封建主的首領,教皇作為教會封建主的首領;一方主張教權至上,一方主張皇權至上,形成了二者對壘的局面。
導致教皇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發生沖突的直接原因是,教會要擺脫世俗政權的控制,但是我們認為更為重要的是,皇帝和教皇政策中的「世界主義」傾向,即雙方都想確立對整個基督教世界的統治。教皇認為自己是基督教世界的精神領袖,理應控制和指導世俗君主,教皇以開除教籍和褫奪教權為武器,來操縱世俗政權,實現其帝國野心。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也四處干涉,以俗界領袖自居。雙方斗爭的焦點是主教敘任權和對義大利的控制權。這兩點對教皇和皇帝推行他們的 「世界帝國」政策至關重要。首先,教皇視主教敘任權為擺脫世俗政權、培植教廷的馴服仆從的工具,皇帝則一向通過任命主教來控制教會,並把自己控制的教會看作是帝國的重要支柱;其次,教皇要通過控制義大利來捍衛羅馬,皇帝則想通過控制義大利來壯大自己的力量。
教皇格里戈利七世與皇帝亨利四世(1056——1106年)開始的爭奪主教敘任權的斗爭,最終以皇帝亨利五世(1106——1125年)與教皇簽訂妥協的《沃姆斯宗教協定》(1122年)而告終。按照協定,皇帝放棄主教敘任權,主教由教士選舉產生,但皇帝有權出席選舉,並在有爭議時作出最後的決定,教皇則將授予新主教權標,以象徵領地和行政權力的重要特權讓與皇帝。從表面上看,教會是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廢止世俗君主的主教敘任權,但實際上皇帝對教會仍有較大的控制權。教皇要控制整個基督世界的企圖尚未實現,因此,從十二世紀後期起,教皇又與皇帝為爭奪義大利的控制權展開了更加激烈的斗爭。結果,皇帝菲特烈一世於1176年林雅諾慘敗,而幾乎放棄了在義大利的一切要求,教皇權威終於在教皇英諾森三世(1198——1216年)達到了極盛。⑵英諾森三世在中部義大利建立教皇國以拱衛羅馬;他任命皇帝,英國向他屈服,法國與他結盟;他鎮壓了南法阿爾比異端,提倡新僧團的福音等等。而且在那個時代,任何不符合神學正統的思想學說,都被斥責為「異端」而受到禁止和迫害。總之,那時「基督教使西歐封建社會各個方面都染上了宗教色彩。」⑶英諾森之後教皇勢力由盛轉衰。後來神聖羅馬帝國霍享斯陶芬王朝的滅亡,教皇受控於法王,宣告了皇帝和教皇的「世界帝國」幻夢的破滅。
三、王權加強教權衰退
從十二世紀起,西歐城市發展迅速,商品經濟繁榮,到十四世紀西歐就出現了資本主義的最初萌芽。經濟的迅猛發展,迫切需要消除封建割據,而實現這一目標的唯一途徑就是加強王權,統一國家。
另外,在皇帝和教皇的爭霸過程中,教皇插手世俗事務,削弱了教皇作為西歐精神領袖的地位,日益等同於一個世俗君主。為適應插手世俗事務的需要,在教會管理上,教廷被迫藉助於世俗的方式,尤其是一整套稅收和財政體系。並且,既然教廷沒有一個教會稅收體系,因而教廷不得不像世俗國家那樣,運用它的司法權力作為一項稅收來源,這就必然造成對世俗法權的干涉。教廷的世俗化,它對各國教會的控制、對國家司法的干涉,以及它苛重的稅收,都必然加深教皇與普通基督教徒之間的鴻溝,引起西歐各國王權的不滿,所以只有徹底擺脫教皇的控制,西歐國家才會得到真正的發展。從十二世紀起,西歐各國國王便以宗教宗主權為武器來加強王權。所以西歐王權加強的每一步都伴隨著與教皇的斗爭。
王權逐步加強教權節節失利,這個過程在法國的歷史中可以清晰的看出來。在路易九世時期(1226——1230年),國王實行司法、貨幣和軍事改革,促進了經濟統一與中央政府權力的加強。到腓力四世時期(1285——1314年),王權繼續加強。腓力四世為奪取附屬的城市伊蘭得爾,推行戰爭政策,經常感到財政困難,他便向法國教士徵收捐稅,因此和教廷發生沖突。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在政教斗爭激烈時死去,新教皇克力門五世是在法國國王直接壓力下當選的。教廷從這時候遷到了法國阿維農城,總共住了七十年(1308——1378年),史稱「阿維農之囚」。⑷腓力四世繼續和教皇作斗爭,於1307年沒收神廟騎士團財產。1312年教皇正式宣布解散神廟騎士團。腓力四世得到完全勝利,教權受到了重大打擊。「阿維農之囚」事件充分的表明了教權在這一時期衰落的趨勢。
王權能最終取得勝利要歸因於在王權與教皇的斗爭中,西歐各國的民族意識開始了最初的萌動。十二、十三世紀開始的西歐王權的加強,民族和民族國家的形成運動,到十五、十六世紀大體完成。這一漫長過程的結束,終結了教會在中古盛期所確立的「萬流歸宗」的地位,王權的加強、民族國家的勝利必然意味著教皇勢力的衰落。
總之,教權與王權的沖突,以王權的最終勝利而告終。教皇作為西歐最高效忠對象的地位消失,各國王權成為各國臣民最高的效忠對象。王權的加強,民族意識的萌動,是西歐經濟發展的結果,又反過來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參考書目:
⑴谷春德呂世倫編:《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遼寧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33頁。
⑵谷春德呂世倫編:《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遼寧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37頁。
⑶嚴存生主編:《新編西方法律思想史》,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7月第2版,第58頁。
⑷(美)威廉.蘭格主編:《世界史編年手冊》,北京三聯書店 1981年版,第376頁。

G. 新教文化是如何產生、形成和發展的

以羅馬教皇為首的羅馬天主教會,隨著西歐主要封建國家王權的增強而日趨衰落。它作為封建統治階級的社會意識形態,由於主張神權高於王權,己不適應中央集權制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展的需要。它急需變革和改造。就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公元14世紀後半期,英國的威克里夫宗教改革運動蓬勃興起。威克里夫(公元1302—1384年)是位神學教授,他主張建立一個屬於國王管理下的英國民族教會,擺脫羅馬教徒對英國教會的控制;《聖經》是教義的唯一來源,人們與上帝直接溝通,無需以教皇為首的羅馬夭主教會這個中間人;王權來自上帝,與教皇無關等。威克里夫的這些宗教思想,同羅馬天主教會的神權思想是格格不人的,但卻迎合了王權思想的需要。教皇格利哥里十一世(公元137—1378年)曾發出五道訓諭,譴責威克里夫的宗教思想,曾幾次想審判他。但威克里夫的宗教思想符合時代的需要,不僅未能阻止這種新教文化思想的傳播,而且更有力地促進了人文主義文化運動和宗教改革運動的發展。

義大利是羅馬教徒的所在地,沒有趕上西歐統一民族國家形成的潮流,然而在局部范圍內,各個王國和城市國家也出現了集權的趨勢,政權與教權的矛盾更加尖銳和錯綜復雜。不過,羅馬教徒由於掌握著天國鑰匙,從天主教世界斂集大量的財富,在很大程度上維系著義大利的繁榮,許多義大利商人也藉助匯兌羅馬教廷的錢款而發家致富。為了不引起義大利的貧困化,不喪失西方世界的金融中心地位,因此,義大利的異端是純粹精神上的異端,即採取復興古典文化、從外部批判天主教會的所謂「文藝復興」的形式。因而,沒有釀成教會的分裂,也未引起任何脫離天主教會的民眾性運動。

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是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它把人從神學的束縛下解放出來。人文主義所提倡的個人主義得以迅速擴展。但文藝復興運動也引出兩個不良後果:一是由於個人主義的膨脹,造成社會道德的倫喪。舊道德已不為人尊重,而新道德又沒建立起來。城邦主大都是通過變節背叛獲得地位,靠無情的殘酷手段來維持統治的。樞機主教應邀參加教皇加冕禮晏會時,他們唯恐酒中放毒,而自帶酒和酒童。二是人文主義者復興古典文化,在初期是生機勃勃和頗有創造性的,但後來變成了對古代進行盲目和空洞的模仿和照搬。人文主義淪為枯燥的「西塞羅主義。」可見,人文主義思想文化運動有待改進和深化。

正基於此點,當15世紀末人文主義思想傳播到義大利北方各國時,文藝復興運動便與宗教改革動動結合,人文主義思想運動由外部批判羅馬天主教會,轉人從內部變革羅馬天主教會。

宗教改革的新高潮首先在德國掀起。宗教改革的首領是路德(公元1483—1546年),他希望通過宗教改革建立民族宗教的形式,來建立封建中央集權制,實現:德國的統一。1517年10月31日,他利用德國人民對教皇利奧十世出售贖罪卷的不滿情緒,首先向羅馬教會發難,在威登堡教堂大門口貼出討伐羅馬天主教會的檄文——《九十五條論綱》,點燃了德國民族解放運動的熊熊烈火。路德發動和領導的德國宗教改革運動,雖然沒有最終完成統一德國的任務,但他創建了一個基督教的新教派即路德教。在公元1529年召開的斯拜爾帝國會議上路德教與羅馬天主教會公開分裂,這是繼基督教在1054年第一次分裂(分裂為東正教和羅馬天主教)之後,又一次大分裂,從而形成東正教、羅馬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三足鼎立的局面。路德教不僅為德國人民所接受,而且還越出國界,在1519年被丹麥和瑞典所接受,並確立為國教。挪威也緊隨其後,子1539年建立了路德教。路德教的建立和傳播,標志著新教文化的形成。

路德教建立之後,宗教改革運動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在西歐其他地區和國家進行著。英國在16世紀三十年代,國王享利八世以自上而下的形式進行宗教改革,建立了英國的民族宗教,與羅馬天主教會斷絕關系,國王成為教會首腦。

加爾文(公元1509—1564年)幾乎在英國宗教改革的同時,也在瑞士的日內瓦進行宗教改革活動。他不僅建立了一個基督教新教派即加爾文教,而且還建立了一個政教合一的神權共和國。由於加爾文的宗教思想比較適合資產階級的口味,所以,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產生比較早和發展比較快的尼德蘭和英國迅速地傳播開來。後來,加爾文教成為尼德蘭資產階級革命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旗幟。這說明,新教文化到了這個時代,已進入了全面發展的階段。

從14世紀到法國啟蒙運動前夕,西方文化的基本特色依然是宗教性質的。

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者雖然無情地批判了羅馬天主教會,但他們並未全盤否定宗教。馬基雅維里認為教會是必要的,因為哪裡有教會,哪裡就易於確立軍事紀律,易於維持秩序。人文主義者本人也未叛教,而且都是虔誠的基督教徒。例如著名人文主義者羅倫佐·瓦拉,他堅決反對教皇權威,在1439年公開揭露《君士坦丁贈賜》是偽造品。然而,他並不否定宗教神學,甚至強調神學高於哲學。他還忠心耿耿地為教皇尼古拉五世服務,充任教皇秘書。

宗教改革家們所創立的新教,在宗教性質上與舊教沒有本質區別,他們都強調信仰在個人,上帝和聖經是唯一權威,反對教會專制,主張國家至上。宗教改革的三個目標是:「第一,整頓由於有人濫用羅馬會議,由於許多僧侶生活放盪而遭到破壞的教律。第二,按照先前遭到鎮壓的某些運動的方針改革教義,並返回原始的質朴狀態。第三,放鬆教義控制,准許個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由地根據聖經作出自己的判斷。」新教在迫害自由思想人士方面並不亞於羅馬天主教的異端法庭。加爾文教在西歐各國家實行封建的神權統治,反對一切異端思想,並設立宗教裁判所屠殺科學家和異教徒。例如,塞爾維特正要發現血液循環過程的時候,加爾文便燒死了他,而且還活活地把他烤了兩個鍾頭。

既然新教如此殘酷無情,那麼,尼德蘭和英國資產階級為什麼還把加爾文教作為反封建專制的革命旗幟呢?其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當時一切領域仍處在神學的支配下,廣大群眾都沉浸在宗教意識之中,在這種社會背景之下,組織和發動任何形式的革命群眾運動,都必須打著宗教的旗幟,讓群眾的切身利益披上宗教的外衣。二是資產階級還不十分強大。尼德蘭和英國資產階級在進行革命斗爭時,資本主義生產仍處在工場手工業階段,經濟實力還不雄厚。在思想意識上還未形成資產階級自由、平等、博愛和人權等等的完善理論。在這種情況下,資產階級只能借用適合自己口味的新教思想。

17世紀是科學開始起飛的時代。這時期,科學不僅掙脫了神學的束縛,獲得獨立發展的權利,而且在大多數新教國家,都得到政府的保護和支持。盡管如此,由於當時整個社會仍處在宗教的氛圍之中,科學未能徹底消除神學的影響,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宗教神秘主義的烙印。例如,刻卜勒(公元1571—1630年)把太陽看成神父,把恆星看成聖子,把居於其間的以太看成聖靈。甚至最著名的科學家牛頓也神秘地提出,「行星起初是靠神的手拋出去的。但當神做罷這事,又宣布了萬有引力定律,一切就自己進行,不需要神明再插手」

從14世紀到法國啟蒙運動前夕,是一個大變革的時代,在西歐各國政治、經濟大發展的基礎上,基督教的性質也發生相應的變革,逐漸由封建階段的宗教演變為資產階級的宗教。新教文化也伴隨著基督教的階級屬性的演變而逐漸過渡為資產階級的文化。

H. 新教對法國的影響有哪些

  1. 亨利四世通過1598年的宗教寬容的南特敕令,宣布天主教為國教,胡格諾教徒在法國全境有信仰新教的自由,在擔任公職方面享有同天主教徒同等的權利。5月,西班牙同法國議和。胡格諾戰爭自此結束。

  2. 胡格諾戰爭的結束,使法國王權得到振興。戰爭期間,巴黎和外省的高等法院經常抵制王命,各地貴族不同程度地恢復了「自由」特權,如征稅和募兵。內戰的結束和亨利四世的勝利,有助於重振王權,為民族國家的統一和經濟的復興創造了條件。亨利四世在首相蘇利的協助下進行了全面整頓和改革,使工商業和農業迅速繁榮起來,國庫由空虛變為充盈。亨利死後,路易十三的首相紅衣主教黎塞留徹底鏟除了貴族的獨立勢力,建立了以王權為核心的地方管理體系,實現了中央對地方較為嚴格的控制。

  3. 「南特敕令」雖然保留了胡格諾教派的一些特權,但仍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是基督教歐洲國家實行宗教寬容政策的第一個範例。教皇克萊芒八世曾譴責「南特敕令極為可憎,它給予每個人以信仰自由,而這是世間最有害的事情」。這從反面表明了「南特敕令」對於解放人的思想、打破天主教一統天下的局面具有「開天闢地」的影響。

I. 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的歷史作用

宗教改革是德意志的運動,代表文明較低的民族對義大利的精神統治的反抗。這反抗也是政治性的、神學上的反抗:教皇的威信被否定,他原來憑「天國鑰匙權」獲得的那份貢賦不再繳納。按哲學講,宗教改革開始以後的一個世紀是個不毛的世紀。路德和加爾文又返回聖奧古斯丁,不過只保存他的教義中講靈魂與神的關系那一部分,不保留關於教會的部分。他們的神學是一種削弱教會權力的神學。煉獄中的亡者靈魂能靠彌撒祭拯救出來,他們廢棄了煉獄。教皇收入有一大部分仰賴免罪說,他們否定這一說。根據豫定說,把死後靈魂的宿命講得與祭司的舉措完全無關。這種種革新雖然在對教皇的斗爭上起了助力,卻阻礙各新教教會在新教國家做到像舊教教會在舊教國家那樣有勢力。新教牧師(至少在起初)也和舊教神學家一樣偏狂執拗,但是他們的勢力較小,所以為害也較少。幾乎從剛一開始,新教徒中間關於國家在宗教事務中的許可權問題就有了分歧。不管哪國君主,只要他奉新教,路德就願意承認他是本國的宗教首腦。在英國,亨利八世和伊麗莎白一世極力堅持自己有這方面的權力;德意志、斯堪的納維亞以及(叛離西班牙後的)荷蘭的新教君主們,也都採取同樣態度。這加速了既有的王權擴張趨勢。但是對宗教改革的個人主義各方面認真看待的新教徒們,不願意屈從教皇,也同樣不甘心順服國王。德意志的再洗禮派被鎮壓下去了,但是這派的教義傳播到荷蘭和英國。克倫威爾與長期國會的爭斗有許多方面;在神學方面,這爭斗一部分是國家在宗教事務中應有裁決權這個意見的反對者與贊同者之間的爭斗。逐漸,由於宗教戰爭鬧得人疲憊倦怠,宗教寬容信念滋長起來,這信念是發展成為十八、十九世紀自由主義的那派運動的一個源泉。(英--羅素)

閱讀全文

與法國主教為什麼支持新教國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574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905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73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76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14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253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18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03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009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440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23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156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048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66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980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684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00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807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56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