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華茲華斯為什麼去法國

華茲華斯為什麼去法國

發布時間:2022-07-02 10:06:30

『壹』 華茲華斯為什麼對法國大革命失望

1、後來革命形勢有變,華茲華斯在法國結交的朋友遭受鎮壓,隨之而來的「恐怖時期」及各種駭人聽聞的傳說充斥英國。

2、自從拿破崙登上帝位,反拿破崙戰爭開始,華茲華斯對法國革命日趨失望,漸漸接受英國的傳統制度。

『貳』 華茲華斯的簡介

1770年4月7日,威廉·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出生在英國坎伯蘭郡的考克茅斯。華茲華斯排行第二,上有一個哥哥,下有一個妹妹和兩個弟弟。其父是個律師。華茲華斯8歲喪母,13歲喪父,少年時期一直在幾家親戚的監護之下,住在寄宿學校中,與兄弟姐妹們分開生活。五個孩子從父親那裡繼承的遺產主要是對一位貴族的8500鎊的債權。但這貴族在1802年去世之前,一直不願償還這筆錢,可以說,華茲華斯青少年時期的生活是十分貧寒的。但是他生活地區的美麗自然風光,療救和補償了他在物質與親情上的缺失,因而華茲華斯的對早年的回憶並不覺得貧苦。他對自然有著「虔誠的愛」,將自然看成是自己的精神家園。受學校老師的影響,開始寫詩。華茲華斯的第一首詩歌完成於1784年。
湖畔派詩人是英國早期浪漫主義的代表。指居住在英國北部昆布蘭湖區的三詩人華茲華斯、柯勒律治、塞結成的詩歌流派。他們早年嚮往法國大革命,以後轉向保守立場,主張恢復封建宗法制。在文學上,共同反對古典主義傳統,嚮往唯情論,歌頌大自然。通過緬懷中古的淳樸來否定現實的城市文明。其中華茲華斯的《抒情歌謠集.序言》成為英國浪漫主義的宣言。他的代表詩作是《丁登寺》。柯勒律治的代表作是《古舟子詠》,充滿神秘怪誕色彩。騷塞的長詩《審判的幻景》是諂媚英國王室之作。
http://..com/question/2085009.html?fr=qrl3

『叄』 誰能給我講講華茲華斯與法國大革命(詳細問題有補充)

他本來是有熱情的,可是後來的形勢讓他熱情破滅,所以才要去湖邊隱居變成「湖畔詩人」呀

『肆』 華茲華斯 孤獨的收割人

孤獨的收割人 華茲華斯

你看!那高原上年輕的姑娘,
獨自一人正在田野上。
一邊收割,一邊在歌唱。
請你站住,或者悄悄走過!
她獨自在那裡又割又捆,
她唱的音調好不凄涼;
你聽!你聽她的歌聲,
在深邃的峽谷久久回盪。

在荒涼的阿拉伯沙漠里,
疲憊的旅人憩息在綠陰旁,
夜鶯在這時嘀嚦啼囀,
也不如這歌聲暖人心房;
在最遙遠的赫伯利群島,
杜鵑聲聲喚醒了春光,
啼破了海上遼闊的沉寂,
也不如這歌聲動人心腸。

誰能告訴我她在唱些什麼?
也許她在為過去哀傷,
唱的是渺遠的不幸的往事,
和那很久以前的戰場?
也許她唱的是普通的曲子,
當今的生活習以為常?
她唱生活的憂傷和痛苦,
從前發生過,今後也這樣?

不論姑娘在唱些什麼吧,
歌聲好象永無盡頭一樣;
我見她舉著鐮刀彎下腰去,
我見她邊幹活兒邊唱歌。
我凝神屏息地聽著,聽著,
直到我登上了高高的山岡,
那樂聲雖早已在耳邊消失,
卻仍長久地留在我的心上。

威廉·華茲華斯(1770-1850)是19世紀英國浪漫主義文學思潮的傑出代表人物。1787年進入著名學府劍橋大學學習,獲文學學士學位。1790年去法國、瑞士和義大利旅遊,受到當時法國革命思想的強烈感召。一年後,他又一次訪問法國,與法國革命黨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堅定地擁護法國革命,回國後即創作了一些具有民主思想的詩歌。18世紀後期,浪漫主義文學思潮逐漸興起、壯大,自幼就深受自然陶冶的華茲華斯決心投身大自然,潛心寫詩並探索人生意義,1798年他與塞繆爾·柯勒律治合作的《抒情歌謠集》開一代詩風,成為英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篇章之一。華茲華斯終生定居於田園鄉野,關切農村下層勞動群眾,他以民主主義和人道主義的觀點,以滿腔的同情和敬意,描寫農民、牧民、流浪者的困苦生活,歌頌他們純良的品質和堅韌的意志。其詩風清淡樸素、含義雋永。

《孤獨的收割人》寫於1805年11月5日,是詩人游歷蘇格蘭時所寫。其詩有多種譯本,如《刈麥女》(顧子欣譯)、《孤獨的刈禾者》(曹鴻昭譯)、

『伍』 華茲華斯,湖畔派,自由詩相關資料

fox_abbey朋友,你好。以下分別是英國詩人威廉·華茲華斯、英國湖畔派詩人、以及自由詩相關資料,希望這些資料能夠對你寫論文有所幫助。
首先是威廉·華茲華斯的相關資料:
威廉·華茲華斯(1770~1850)英國詩人,與柯爾律治、騷塞同被稱為「湖畔派」詩人。華茲華斯生於律師之家,少孤,就學於劍橋大學,1790年和1791年兩次赴法。當時正是法國大革命的年代,年輕的華茲華斯對革命深表同情與嚮往。回國後不久,局勢劇變,華茲華斯對法國大革命的態度漸趨保守,最後,終於成為安享「桂冠詩人」稱號的保守派。
華茲華斯的詩以描寫自然風光、田園景色、鄉民村姑、少男少女聞名於世。文筆樸素清新,自然流暢,一反新古典主義平板、典雅的風格,開創了新鮮活潑的浪漫主義詩風。1798年華茲華斯與柯爾律治共同發表的《抒情歌謠集》宣告了浪漫主義新詩的誕生。華茲華斯在1800年《抒情歌謠集》第二版的序言中詳細闡述了浪漫主義新詩的理論,主張以平民的語言抒寫平民的事物、思想與感情,被譽為浪漫主義詩歌的宣言。此後,華茲華斯的詩歌在深度與廣度方面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在描寫自然風光、平民事物之中寓有深意,寄託著自我反思和人生探索的哲理思維。完成於1805年、發表於1850年的長詩《序曲》則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華茲華斯詩才最旺盛的時期是1797至1807年的10年。其後佳作不多,到1843年被任命為「桂冠詩人」時已經沒有什麼作品了。然而縱觀他的一生,其詩歌成就是突出的,不愧為繼莎士比亞、彌爾頓之後的一代大家。

其次是英國「湖畔派」的相關資料:
湖畔派詩人 是指十九世紀英國浪漫主義運動中較早產生的一個流派。主要代表有華茲華斯(1770-1850)、柯勒律治(1772-1834)和騷塞(1774-1843)。由於他們三人曾一同隱居於英國西北部的昆布蘭湖區,先後在格拉斯米爾和文德美爾兩個湖畔居住,以詩贊美湖光山色,所以有「湖畔派詩人"之稱。
英國浪漫主義運動的開端,是以華茲華斯和柯勒律治在一七九八年出版的《抒情歌謠集》為標志的。華茲華斯於一八OO年在詩集再版時撰寫的《序言》,成為英國浪漫主義向古典主義宣戰的一篇藝術綱領。由於他們對古典主義傳統法則的反抗,宣揚浪漫主義的藝術方法,故又將湖畔派詩人稱為「浪漫派的反抗」。

湖畔派詩人起初都同情法國革命,隨著革命的深入,由害怕革命而退卻,進而逃避現實,迷戀過去,美化中世紀的宗法制,幻想從古老的封建社會中去尋找精神的安慰與寄託。騷塞和華茲華斯曾先後被敕封為桂冠詩人,其中騷塞甚至公開與青年詩人拜倫、雪萊為敵。

當湖畔派詩人的消極傾向日益明顯的時候,青年詩人拜倫、雪萊開始登上文壇,向湖畔派詩人展開論爭。拜倫在一八O九年完成的諷刺長詩《英格蘭詩人和蘇格蘭評論家》中,不僅回答了消極浪漫主義者操縱的刊物《愛丁堡評論》對拜倫詩作的攻擊,而且還嚴厲地譴責了湖畔派詩人的消極傾向。由於他們敢於向湖畔派詩人作斗爭,因而被英國紳土們斥之為撒旦(惡魔),所以文學史上稱拜倫、雪萊和濟慈為「撒旦派」。

一般說,湖畔派詩人代表消極浪漫主義傾向,撒旦派代表積極浪漫主義精神。雖然湖畔派詩人在與古典主義的斗爭中有過貢獻,在詩歌的藝術上有較深的造詣,但其歷史地位遠不及撒旦派重要。

最後則是自由詩相關資料:
自由詩是白話文學領域中的先行者,它的產生可以看作是五四新文學和五四文學革命開端的標志。五四運動前舊體詩詞的腐朽最為明顯,反映在思想內容上無病呻吟言之無物;在形式上又死死堅守著陳腐不變的格律。為此,胡適明確指出:形式上的束縛,使精神不能自由發展,使良好的內容不能充分表現......五七言八句的律詩決不能容豐富的材料,28字的絕句決不能寫精密的觀察,長短一定的七言五言決不能委婉表達出高深的理想和復雜的感情。......近來的新詩發生,不但打破七言五言的詩體,並且推翻詞調曲譜的種種束縛,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長短,有什麼題目,做什麼詩,詩該怎麼做就怎麼做(胡適《談新詩》)。這一主張,成為後來白話新詩創作的經典理論。
自由詩從舊式詩詞格律的鐐銬里脫胎而出,在體式、音節、語言方面力求解放,顯示出新的特色:
首先是破除僵化陳腐文言,以白話加入詩行。尤其是提倡以接近大眾口語的簡潔親切的俗字俗語取代文言的艱澀濫調,實寫社會狀況,表現真摯的感情和嶄新的思想。
其次是在音節韻律上破除舊體詩詞的聲韻、格律平仄,廢除駢偶典故等僵化的束縛,講究切合自然音樂而不必拘於音韻(康白情《新詩之我見》),詩歌的聲氣音節輕重緩急、抑揚頓挫只求合乎詩人自身情緒感興的自然消漲和語氣的自然節奏。
另外,在體式上有意追求一種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表達方式。不為格律音韻所束縛,毫無顧忌的傾吐心裡的東西,詩既不分行也不押韻,即使分節分行也完全按照作品內容而隨意排列,以此形成了自由詩藝術形式上的主要特點。自由詩在思想內容上最引人注目的特點,便是對被壓迫被奴役的下層工農勞動者的悲慘命運,表現出深切的同情和關懷。前所未有的以大量篇幅,展現了他們現實人生的苦難,以此來揭示舊社會貧富尖銳對立和封建專制的本質特徵。
另一顯著特點是在反封建專制種種舊傳統舊觀念的精神禁錮和束縛的主題上更多地寄寓著渴求個性自由解放、獨立不阿的意義。這一特點又集中地體現在以汪靜之和馮至為代表的愛情婚姻題材的自由詩創作中。他們赤裸裸地表述男女青年在戀愛上的慾望和要求,毫無拘束地自由放肆地歌唱自己的青春愛情,清澈見底地傾吐和展露五四青年不受傳統道德觀念束縛的內心深處的自由嚮往和個性解放要求,表現出一種蔑視舊禮教的叛逆姿態和對婚姻對自由的如火如荼的熱切嚮往,真正地顯示出五四要求個性自我解放的時代主題。
自由詩中也有一些贊美勞動意義,歌頌勞動人民優良品質,抒寫對理想社會和光明前景憧憬的作品,這些作品尤為可貴的思想特徵是往往在贊美的文字里透露出反封建的主題和樂觀明朗積極進取的傾向,體現出新的時代精神。
還有相當數量的寫景抒情短詩,諸如冰心、宗白華的那些詩意幽美的小詩,雖然不如揭示勞苦大眾悲慘命運和歌唱追求愛情自由反叛封建舊禮教的詩篇深刻動人,但它們開掘和探索人生的意義,並由此展示出這方面的苦惱迷惘感傷和憤懣,同樣映照出時代的投影,並且在思想感情的表現上尤為真摯細膩新穎,顯得別有意味。
自由詩的不足也非常明顯:一方面詩的語言和形式自由自在地開放缺乏應有的約束,自由成章,語風散漫,總顯得平鋪直敘,一覽無余。這種過分直露和明快的毛病不僅使詩作本身缺乏應有的意境和充沛深刻的感情,也從整體的構成上喪失了詩歌的美感,並且損害了在沖破舊體詩詞鐐銬的基礎上興起和發展起來的白話新詩的信譽和地位。另一方面以太多太盛的說理入詩,使理念多於情感,這亦反映出詩人體驗生活的膚淺和對詩歌抒情特點的幼稚把握。與此相聯系的是,那些描述社會人生苦難生活的詩作的寫實手法也較膚淺,多以旁觀姿態和一些生活表象的羅列堆集手法,因而缺乏對現實社會的細致觀察和更深刻的分析,這些都是自由詩的通病。

『陸』 華磁華斯是哪國的人呀

華茲華斯

華茲華斯

1770年4月7日,威廉·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出生在英國坎伯蘭郡的考克茅斯。華茲華斯排行第二,上有一個哥哥,下有一個妹妹和兩個弟弟。其父是個律師。華茲華斯8歲喪母,13歲喪父,少年時期一直在幾家親戚的監護之下,住在寄宿學校中,與兄弟姐妹們分開生活。五個孩子從父親那裡繼承的遺產主要是對一位貴族的8500鎊的債權。但這貴族在1802年去世之前,一直不願償還這筆錢,可以說,華茲華斯青少年時期的生活是十分貧寒的。但是他生活地區的美麗自然風光,療救和補償了他在物質與親情上的缺失,因而華茲華斯的對早年的回憶並不覺得貧苦。他對自然有著「虔誠的愛」,將自然看成是自己的精神家園。受學校老師的影響,開始寫詩。華茲華斯的第一首詩歌完成於1784年。

--------------------------------------------------------------------------------

1787年他進入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學習,熟讀了希臘拉丁文學,學習義大利文、法文和西班牙文。1790年和1791年兩次赴法。當時正是法國大革命的年代,年輕的華茲華斯對革命深表同情與嚮往。回國後不久,局勢劇變,華茲華斯對法國大革命感到失望。1795年,他和妹妹多蘿茜以及詩人柯勒律治居住在北部山地的湖區,並在此消磨了一生。1798年華茲華斯與柯勒律治共同發表了《抒情歌謠集》,1800年這部詩集再版時華茲華斯寫了序言。

《抒情歌謠集》出版時,華茲華斯並未受到重視,《序言》出版後,更遭到批評家的反對。1807年他的兩卷集出版時仍受到批評界的攻擊。但從19世紀初葉起,他在詩歌上的成就逐漸得到承認,激進派詩人如利·亨特也稱他為頌揚大自然的新型詩歌的開創者和領袖,說他的詩取代了18世紀矯揉造作的詩風。人們認為《抒情歌謠集》宣告了浪漫主義新詩的誕生。在藝術上華茲華斯對雪萊、拜倫和濟慈都有影響。

1843年被封為英國「桂冠詩人」,為宮廷寫了不少應景詩,藝術成就大不如前。

1850 年4月23日去世。

『柒』 華茲華斯的一生是怎樣的呢

華茲華斯(1770~1850),英國浪漫派詩人。生於英格蘭北部湖區科克蒂斯。父母早逝,由舅父撫養,後妹妹多蘿西終身與他做伴。1790年曾徒步旅遊歐洲大陸。1791年劍橋大學畢業後再去法國。次年回倫敦,並出版第一部詩集,收有《黃昏信步》和《寫景詩》。

他原來同情法國革命,英法戰爭爆發後認為法國人「自己轉而成為壓迫者」,於是改變了態度。在經濟困頓時得到亡友贈予的一筆遺產,遂於1795年與妹妹遷居鄉間。

同年結識柯爾律治,成為摯友,1798年合出詩集《抒情歌謠集》,他稱這本詩是一種試驗,試圖以中下階層的口語表達詩的情趣。其中最優秀的是他的《丁登寺》和柯爾律治的《古舟子詠》。1800年詩集再版,他寫了序言,強調以鄉村農民的生活和語言為詩更接近自然、更真實。詩集和序言在當時影響不大,但後來被認為是英國詩史的轉折,開啟了浪漫主義時代。

1798~1799年,兄妹倆與柯爾律治同去德國小住,他寫了《露西》組詩,並開始寫作長詩《序曲》。1802~1804年寫出詩《不朽的徵兆》。1803年曾游覽蘇格蘭,見到作家司各特,並寫了《孤獨的收割者》等詩作。隨後的幾年又寫出一系列優秀之作,如《哀歌,為比爾城堡作》(1805年)、《天職頌》(1805年)、《快樂的戰士》(1806年)等。1807年出版兩卷本詩集,是他1797~1806「偉大的10年」的總結,集中收入《決心與自由》和他大部分優秀的十四行詩。他最重要的詩作《序曲》1805年完成,後又經修改,直至1850年去世後才發表。

長詩是他的傳記,寫他的成長過程和各個時期的感受與思想。它原為計劃中的長詩《隱者》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漫遊》1814年出版。第三部分只寫了開頭,於1888年以《隱者》為題出版。

後期佳作不多,較重要的有《雷阿德邁亞》(1814年)、《戴翁》(1816年)等,這兩篇詩以古代神話為題材,對浪漫派詩歌有一定影響。1843年獲英國「桂冠詩人」稱號。

『捌』 誰有華爾華茲的資料

你說的是湖畔派三詩人之一的英國浪漫派詩人華茲華斯嗎?
湖畔派詩人:華茲華斯,柯勒律治,騷塞
因曾都在英國遠離工業區的湖邊住過而得名,不是自發組成的文人團體。以華茲華斯的《抒情歌謠集序言》作為其浪漫主義的宣言(《抒情歌謠集》是華茲華斯,柯勒律治共同的集子)
浪漫主義文學大師不再用肉眼去觀察世界,而是憑借著天使的幻想.情感的放縱也是培養浪漫主義的抒情詩的因素之一,華茲華斯把詩歌看成是"強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完全集中在自我情緒的抒發,現實世界僅僅是個人表情的反射.此外,對於自然的追求也影響了詩歌的題材和語言.華茲華斯提出詩人應該:"選擇日常生活里的事件和情節,自始至終盡量採用人們真正使用的語言來加以敘述或描寫。華茲華斯把"自然"二字大大地寫在他的詩中,描繪了一幅幅英國北部山川湖泊和鄉村居民的圖畫,其細膩的程度並未影響自然的宏偉.而以歷史小說著稱的蘇格蘭作家司各特筆下的自然簡直可以和植物學家所描繪的自然相媲美.濟慈熱衷於古代風格和希臘神話,同時又具有天生的感覺本能.在他的詩中,幾乎動用了他所有的感官,去看,去聽,去品嘗,去呼吸,去感覺大自然所提供的各種燦爛的色彩,美妙和聲音和芳香的色味.愛爾蘭的浪漫作者穆爾簡直是敏銳感覺的化身,他彷彿生活在大自然一切最珍奇,最美麗的環境之中.他筆下的陽光使我們目盪神迷,他詩中的夜鶯使人們如醉如痴.
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於 1770年 4月 7日出生在英國北部的律師家庭里.八歲喪母,隨後被送到以湖山著稱的寄宿學校,從此便與自然結上了不解之緣.13歲時,父親又離開了人世,舅父和祖母負責照管幾個孩子.華茲華斯與其妹多蘿茜關系最密切,兩人終生相親相依一直是英國文壇上的佳話.
1787年,華茲華斯進入劍橋大學,熟讀了希臘拉丁文學,同時掌握了義大利語,法語和西班牙語.1790年,他徒步旅行法國,瑞士和義大利.當時正值法國大革命,他感受到法國革命和革命剛勝利時人民的歡欣鼓舞,並用這樣的詩句來歌頌革命:
幸福啊!活在那個黎明之中,
年輕人更是如進天堂
這時的華茲華斯對法國革命懷有熱情,他把它稱為是一場表現了人性和完美的革命.在法國,他結識了許多溫和派的吉倫特黨人.一年後,他第二次去法國時,認識了一位名叫安耐特 華隆的法國姑娘.次年,他們生了一個女兒.但這門親事卻遭到了他舅父的反對.1791年年底,法國革命激化,群眾沖進國王的住所,逮捕了國王的同情者.一月以後,群眾又沖進監獄殺了幾百個保皇黨人.華茲華斯見此情形,突然於1793年離開了自己的愛人,悄悄地回到了英國.回到英國後,華茲華斯經歷了幾年的痛苦時期.除了經濟上的困難外,他時常為回不到自己愛人的身邊而沮喪.加之,法國內部斗爭更加激烈,他的吉倫特朋友也因此而受到雅各賓派的鎮壓,一種雙重的幻滅感襲擾著他.當他走投無路時,他的一位同學去世了,卻留給他九百英鎊.這使得他能與其妹遷居鄉間,實現了他那從自然的靈魂中探討人生意義的志願.
1759年對於華茲華斯來說是個幸運的年頭.這一年,他們兄妹倆首次遇到了柯爾律治.他們相見如故.於是兄妹倆決定遷到柯爾律治的地方居住.從此,三人一起散步,一起長談,互相啟發.1789年他們共同的成果《抒情歌謠集》問世.此書中華茲華斯所寫的最主要的作品是《丁登寺旁》,這是他最優美,最深刻的詩篇之一.他在這首詩里描寫了他對自然的激情.他寫道:
因為那時的自然,
(童年時代的粗獷樂事已成往事的歡快嬉戲)
就是我的一切.我那時的心境
難以說明.囂喧的瀑布
像激情縈繞在心.巨石,
高山,幽深陰暗的叢林,
它們的色和形,都曾經
使我傾心;一種愛和感情,
不需要用思想賦予它們.
深奧的魅力,也無需增添
不憑借視覺直觀的情趣.
華茲華斯描寫自然時彷彿是在描寫一種早已消失的感情,一種在轉變期的年齡只存在過一瞬就化為反省和疑問的感情.華茲華斯不斷地積累自然的印象,以便加以深思和完全吸收.以後,再把這類印象從靈魂的庫存中取出,重新審視,欣賞.如他在這首詩中告訴我們,他在青少年時期從自然美中直接感受到的激發熱情的歡樂,怎樣在成熟後的年月里轉化為對於自然的類似於人的情緒的寧靜的吸收.但這首詩中最出色的一段是華茲華斯描寫珍藏內心蓄意保存的自然印象對心靈產生的寧靜影響,他寫道:
這些美好的形體
由於我長時期離別,對於我
曾彷彿是盲人眼前的風景
然而,當我獨處一室,置身
城鎮的囂鬧聲中,感覺到
疲倦的時刻,卻常常使我
從血液,從心底嘗到甘甜,
甚至進入我更純凈的思想
使我恢復寧靜:還使我感受
未能記住的歡悅,那種歡悅
也許,曾以並非微小的力量
影響過一個善良人美好的歲月
和瑣細,無名,早已忘懷
卻充滿愛和善意的行為
這一節詩說明他所熟悉的地方在他心中產生的不僅是轉瞬即逝的快感,而且還成為了他未來歲月的精神支柱.除此而外,《抒情歌謠集》中還有許多其它優秀的詩篇,如寫鄉下貧民生活的《老獵戶西門 李》,寫兒童心靈的《我們七個》,直抒人與自然的關系的《反其道》和《寫於早春》等等.1801年出版的《抒情歌謠集》第二版又加了《露西之詩》.這一組詩是詩人所寫的愛情詩.詩中的主人公露西究竟是誰,至今仍無一致的定論.組詩中有首叫《我有過奇異的激動》的詩,寫的是如晝的月夜,情人騎馬前行,最後突然的一聲大喊,月亮下沉,死亡來臨.幽靜,快樂的情節嘎然而止,供讀者回味無窮:
我有過奇異的激動
我不怕把它說出,
但只說給多情的人,
我曾有過的遭遇.
那時候我愛的姑娘
每天都像玫瑰一樣鮮艷,
我在一個月明的夜晚,
騎馬走向她的家園.
我看著頭上的月亮,
它把廣闊的草原照耀,
我的馬快步而上
已到我喜愛的小道.
……
馬兒繼續前進,蹄聲響亮,
不停地一直向前,
突然間那下降的月亮,
一頭栽在她的屋子後面.
多麼熟悉而奇怪的念頭,
一下子鑽進了情人的頭腦,
"呵,慈悲的天"我對自己喊叫,
"也許露西已經死了".

『玖』 威廉·華茲華斯的詩人生平

華茲華斯生於律師之家,曾就讀於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畢業後到歐洲旅行,在法國親身領略了大革命的風暴。1783年其父去世,他和弟兄們由舅父照管,妹妹多蘿西(Dorothy)則由外祖父母撫養。多蘿西與他最為親近,終身未嫁,一直與他作伴。
1787年他進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學習,大學畢業後去法國,住在布盧瓦。他對法國革命懷有熱情,認為這場革命表現了人性的完美,將拯救帝制之下處於水深火熱中的人民。在布盧瓦他結識了許多溫和派的吉倫特黨人。1792年華茲華斯回到倫敦,仍對革命充滿熱情。但他的舅父對他的政治活動表示不滿,不願再予接濟。正在走投無路時,一位一直同情並欽佩他的老同學去世,留給他900英鎊。於是在1795年10月,他與多蘿西一起遷居鄉間,實現接近自然並探討人生意義的宿願。多蘿西聰慧體貼,給他創造了創作的條件。後來她也成為了詩人。一直與他作伴,終身未嫁。

『拾』 威廉·華茲華斯的簡介及其主要作品

威廉·華茲華斯
華茲華斯(1770~1850)英國詩人,與柯爾律治、騷塞同被稱為「湖畔派」詩人。華茲華斯生於律師之家,少孤,就學於劍橋大學,1790年和1791年兩次赴法。當時正是法國大革命的年代,年輕的華茲華斯對革命深表同情與嚮往。回國後不久,局勢劇變,華茲華斯對法國大革命的態度漸趨保守,最後,終於成為安享「桂冠詩人」稱號的前浪漫主義詩人。
華茲華斯的詩以描寫自然風光、田園景色、鄉民村姑、少男少女聞名於世。文筆樸素清新,自然流暢,一反新古典主義平板、典雅的風格,開創了新鮮活潑的浪漫主義詩風。1798年華茲華斯與柯爾律治共同發表的《抒情歌謠集》宣告了浪漫主義新詩的誕生。華茲華斯在1800年《抒情歌謠集》第二版的序言中詳細闡述了浪漫主義新詩的理論,主張以平民的語言抒寫平民的事物、思想與感情,被譽為浪漫主義詩歌的宣言。此後,華茲華斯的詩歌在深度與廣度方面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在描寫自然風光、平民事物之中寓有深意,寄託著自我反思和人生探索的哲理思維。完成於1805年、發表於1850年的長詩《序曲》則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華茲華斯詩才最旺盛的時期是1797至1807年的10年。其後佳作不多,到1843年被任命為「桂冠詩人」時已經沒有什麼作品了。然而縱觀他的一生,其詩歌成就是突出的,不愧為繼莎士比亞、彌爾頓之後的一代大家。華茲華斯詩歌的藝術成就他不僅創立理論,而且本人就實踐理論。他與柯爾律治合作的《抒情歌謠集》這本小書所開始的,不止是他們兩人的文學生涯,而是一整個英國浪漫主義詩歌運動。對於中國讀者,華茲華斯卻不是一個十分熟悉的名字。能讀英文的人當然都看過他的若干小詩,如《孤獨的割麥女》,但不懂英文的人卻對他的詩沒有多少印象,原因之一是他的詩不好譯——哲理詩比敘事詩難譯,而華茲華斯寫得樸素、清新,也就更不好譯了。原因之二是,他曾被評為「反動的浪漫主義」的代表,因此不少人未讀他的作品,就已對其人有了反感。還有一個原因可能是:他那類寫大自然的詩在我國並不罕見,他的思想也類似老莊,因此人們對他無新奇感。但他是值得一讀的。除了歷史上的重要性之外,他有許多優點,例如寫得明白如話,但是內容並不平淡,而是常有神來之筆,看似普通的道理,卻是同高度的激情結合的。法國大革命就曾深深激動了他,使他後來寫下這樣的名句: 幸福呵,活在那個黎明之中, 年輕人更是如進天堂! ——《序曲》第十一章 他的山水詩極其靈秀,名句如:我好似一朵孤獨的流雲。他的愛情詩,如與一位名叫露西的姑娘有關的幾首,也是極其真摯,極其動人,無一行俗筆,用清新的文字寫出了高遠的意境。他能將復雜深奧的思想准確地、清楚地表達出來,民歌體的小詩寫得精妙,白體無韻詩的運用更在他的手裡達到了新的高峰,出現了宛轉說理的長長詩段。用這樣的詩段他寫出了長詩《丁登寺旁》,表達了大自然給他的安慰和靈感;接著又經營多年,寫出了一整本詩體自傳,題名《序曲——一個詩人心靈的成長》,開創了自傳詩的新形式。在十四行詩方面,他將密爾頓的豪放詩風發揚光大,用雄邁的筆調寫出了高昂的激情,例如這樣的呼喚: 啊,回來吧,快把我們扶挽, 給我們良風,美德,力量,自由! 你的靈魂是獨立的明星, 你的聲音如大海的波濤, 你純潔如天空,奔放,崇高…… 這是過去以寫愛情為主的十四行詩中罕見之筆,也說明兩位愛好自由的大詩人如何心心相印!總之,華茲華斯詩路廣,意境高,精闢,深刻,令人沉思,令人向上,而又一切出之於清新的文字,確是英文詩里三或四個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只是他後期詩才逐漸枯竭,所作變得冗長沉悶,又使人無限惋惜。

閱讀全文

與華茲華斯為什麼去法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574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905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73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76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14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253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18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03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009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440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23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156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048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66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980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684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00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807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56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