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被稱為什麼派

法國被稱為什麼派

發布時間:2022-08-08 23:49:44

Ⅰ 法國有多少黨派

法國第五共和國憲法為法國第十六部憲法,1958年由戴高樂負責起草,同年9月28日公民投票通過,10月4日生效。後經5次修改 。憲法規定 ,總統為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統帥,任期7年 ,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 。總統有權任免總理和批准總理提名的部長,主持內閣會議、最高國防會議和國防委員會,有權解散議會,可超越議會將某些重要法案直接提交公民投票表決,在非常時期擁有「根據形勢需要採取必要措施」的全權。總統離職期間,由參議院議長暫代行總統職權。法國議會由國民議會和參議院組成。擁有制訂法律、監督政府、通過預算、批准宣戰等權力 。 國民議會共有577個議席,任期5年 ,通過普選直接選舉產生 。1993年選出的國民議會 , 議長為P.塞甘。參議院共有321席 ;參議員任期9年,每3年改選1/3,以省為單位 , 由選舉團間接選舉產生。1992年9月選出的參議院 ,議長R.莫諾里。

法國總統
France,President of
法國國家元首。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 7 年,可連選連任。1958年制定的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憲法規定,總統的職權主要有:任免總理、政府成員和其他重要官員;主持內閣會議,簽署會議的決定和法令;簽署和頒布法律;擔任軍隊的最高統帥,並主持最高國防會議和國防委員會;有權決定動用法國的戰略核力量;擔任最高司法委員會主席;決定外交政策;委派駐外使節並接受外國使節;批准國際條約 ;行使赦免權;在同總理和兩院議長磋商後,有權解散國民議會,重新選舉;根據政府或議會兩院的建議,將某些重要法律草案提交公民投票表決;在形勢需要時,與總理、兩院議長和憲法委員會磋商後採取必要的緊急措施。總統出缺時 ,由參議院議長代理。新總統的選舉應在50天內舉行。

法國議會
France,Parliament of
法國最高立法機關。由國民議會和參議院兩院組成。國民議會議員由普選產生,任期 5 年;參議院議員由選舉團間接選舉產生,任期9年,每3年改選1/3。議會兩院擁有立法、監督政府、審批國家預算等項權力,但其權力受到總統和政府的制約。兩院以公開投票方式並由議會組成人員的絕對多數作出相同表決時,可以對總統的叛國罪提出控告。國民議會的權力大於參議院。財政法案只能由國民議會提出。在兩院對法案的審議發生意見分歧時,國民議會有權最後裁決 。國民議會還擁有對政府的彈劾權。但彈劾案至少須有 1/1的議員署名,提出48小時後方能表決,並且必須得到國民議會的絕對多數才能通過。

法國政府
France,Government of
法國最高國家行政機關。由總理、國務部長、部長、國務秘書等成員組成。總理由總統任免,政府其他成員由總統根據總理建議任免。政府成員不得兼任議會議員。政府對議會負責,除擁有決定和指導國家政策、掌管行政機構和武裝力量、推行內外政策等權力外,還擁有警察權和行政處置權條例制定權和命令發布權。總理是政府首腦,領導政府的活動,負責國防,以政府的名義宣布戒嚴令,行使制定條例權,任命文武官員,並代表政府享有立法創議權和修改憲法的建議權。總統在宣布解散國民議會或決定行使非常權力前,必須與總理磋商。當國民議會通過對政府的不信任案或不同意政府的施政綱領或總政策說明時,必須由總理向總統提出政府辭職。由於總理由總統任免,所以事實上總理的職責名不副實,須聽命於總統,只能起輔佐總統的作用。

法國保衛共和聯盟
Rassemblement pour la République, Francais
法國政黨。又稱戴高樂黨。前身是1947年戴高樂創立的法蘭西人民聯盟,1953年解散,其成員分為 3 個組織。1958年戴高樂重返政壇後,這三派於10月合並為保衛新共和聯盟,爾後長期執政。1974年和1976年先後失去總統和總理職位 。其組織幾經分合,黨名幾經改易 ,1976 年 12 月起稱現名 。1981年6月立法選舉後成為在野黨 。1986 年3月 ,與法國民主聯盟再度構成議會多數派,其主席J.希拉克再度出任政府總理至1988年6 月。1995 年5月 ,希拉克在大選中獲勝,當選為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第五任總統,該黨代理主席阿蘭 ?朱佩出任總理。以保衛共和聯盟為首的右翼政黨在國民議會和參議院中占絕大多數。該黨奉行戴高樂主義,主張維護第五共和國的制度 ,捍衛法國的民族獨立 。80 年 代後努力推行國有企業私有化 。1988 年有黨員約35萬人 。1976 年起希拉克任主席。1995年10月朱佩當選主席。

法國工人黨
法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人有J.蓋德、P.拉法格、G.德維爾等,又稱蓋德派。1879年 10月成立 ,1880 年蓋德、拉法格共同制訂並在勒阿弗爾黨代表大會上通過黨的綱領,綱領的理論部分由K.馬克思口授。1882年 9 月,以蓋德為首的蓋德派與以P.布魯斯為首的可能派公開分裂,可能派改名為法國社會主義工人聯合會。蓋德派保留工人黨的名稱。1901年,工人黨與布朗基派等組成法蘭西社會黨。1905年又與法國社會黨合並為統一社會黨,即工人國際法國支部。

法國共產黨
Parti Communiste Francais
法國政黨。1920年12月29日成立,由社會黨(工人國際法國支部)分裂而來。1935年 7月,參與創建反法西斯人民陣線,1939年 9月被宣布為非法。1941年起進行反法西斯武裝斗爭。法共領導人進行英勇的抵抗運動,組織二三十萬人的游擊隊在敵占區開展地下斗爭,有 7.5 萬黨員在斗爭中犧牲。1944年 9月起連續參加五屆聯合政府。1946年大選後成為法國第一大黨。1947年 5月被排除出政府。60~70年代逐步放棄無產階級專政和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兩個提法,提出建設法 國色 彩的 社會主義的 思想,屬 歐洲共 產主義 范疇 。1981 ~ 1984 年參加左翼聯合政府。1984 年7月退出政府 。1985年二十五大贊揚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重申在爭取社會主義的斗爭中沒有模式 、中心和向導黨 。1987 年黨員約33萬人,工人居多 。1972年起 G.馬歇任總書記 。80年代末90年代初黨內要求改革的呼聲日高 ,1990 年 12 月召開第二十七次代表大會,認為資本主義正在東歐復辟,強調法共不會變成社會民主黨,堅持共產黨名稱和社會主義目標不變。批評歐洲防務建設會使法國失去進行防禦的手段。

法國人民陣線
Front Populaire,France
1935~1938年法國左翼各黨派和群眾團體為反擊法西斯勢力 、實行社會經濟改革而組成的統 一 戰線 。20 世紀30年代上半期 ,法國內受經濟危機困擾 ,外 受法西 斯 戰 爭威脅,各派政治力量迅速向兩極分化。1934年 2 月,法蘭西行動黨、火十字團等法西斯組織挑起反政府暴動,企圖奪取政權。左翼黨派和團體聯合起來反擊右派勢力的進攻,逐步增強團結。1935年 7 月14日,法國社會黨、法國激進社會黨、法國共產黨和各大工會組織全國規模的反法西斯示威,並決定起草統一左翼各黨派行動的共同綱領,人民陣線遂宣告誕生。
1936年 1 月,公布人民陣線綱領,主要內容為:取締法西斯組織,保障人民民主權利,將法蘭西銀行和軍事工業收歸國有,提高工人工資,設立國家失業基金,對富人增稅 ,
在國際上建立集體安全制度。5 月,人民陣線在眾議院選舉中獲勝,社會黨人L.布魯姆組織首屆人民陣線政府,共產黨表示支持,但未入閣。1937年 2 月政府迫於大資產階級的抵制和反抗,宣布暫停實施人民陣線綱領,布魯姆於 6 月辭職,激進黨人C.肖當 、 達拉第先後組閣 。1938 年10 月慕尼黑協定簽訂後,人民陣線公開分裂,此後名存實亡。

法國社會黨
Parti Socialiste,France法國政黨。1905年由J.蓋德領導的法國社會黨和J.饒勒斯領導的法蘭西社會黨合並而成,當時名為工人國際法國支部 。1920 年12月在圖爾代表大會上發生分裂 ,多數派另組法國共產黨。1936年社會黨參與創建的反法西斯的人民陣線在大選中獲勝,社會黨領袖L.布魯姆出任政府總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該黨 一 度瓦解 。1943 年重建 ,參加了反法西斯的抵抗運動。第四共和國時期始終參加聯合政府,對法國的國有化和歐洲共同體的發展起過推動作用。1959年起在野,組織日趨分裂,黨員減少。1965年與激進社會黨等幾個黨派合組為民主和社會主義左翼聯盟。1968年聯盟破裂。1969年組成新社會黨。1971年 6 月與F.M.M.密特朗參與創建的共和體制協議會合並,稱現名,密特朗任第一書記。1972年與共產黨結為左翼聯盟 。70 年代後期 ,共產黨退出左翼聯盟 。1981年 5月,密特朗當選總統; 6 月成為議會多數派,獲得總理職位。1986年 3月立法選舉後仍為議會第一大黨,但失去議會多數派地位和總理職位。1988年 6月議會改選後,再次組閣執政 。1993 年在議會大選中失去多數派地位 。1995年 5 月,法國保衛共和聯盟等右翼政黨推舉的候選人J.希拉克擊敗社會黨候選人,當選法國總統。該黨對內強調團結 ,執行溫和、求實政策。對外反對種族主義,主張建設強大的歐洲,推動世界多極化進程,在1991年全國代表大會上公開提出干涉他國內政的所謂「 人道主義干涉義務 」和以是否「民主化 」作為發展國際關系的主張 。1987 年有黨員約21萬 。歷任總書記為 P.莫魯瓦、L.法比尤斯。
參考資料:http://www.sinofrance.org/site/politique/

Ⅱ 19世紀70年代的法國存在著哪些」不同的政治派別」

當時有兩大政治派別

保皇派和資產階級共和派

法國共和政體的確立是一個漫長、艱難而曲折的過程,法國的資產階級與封建復辟勢力(即革命與反革命)、共和派與帝制派進行了反復、長期的較量,政權在兩者間反復易手,最終資產階級革命的力量徹底戰勝了反革命的封建勢力,共和派戰勝了帝制派。1875年共和派通過微弱的一票通過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而且憲法的制定是保皇派和共和派相妥協的產物,因此總統和參議院的權利都很大。由於法國的國情導致他的政體帶有特殊性,形成了一種不倫不類的政體,我們不能給他固定的說法。我們只能界定為他是共和政體。

當然法國也實行過議會制共和制。1879年初共和派贏得總統大選,掌握法國全部關鍵權力部門,最終完全確立了共和制政體,之後總統的權力實際上日漸削弱,在政治生活中已不佔重要地位,國家權力明顯轉到議會和內閣手中,使法國成為一個比較典型的議會制共和制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1940年,法國投降,存在了七十年的第三共和國解體,被法西斯德國佔領和維希傀儡政權統治。二戰結束後,法國進入法蘭西第四共和國時期(1946—1958年),法國議會的權力達到巔峰,擁有選舉總統、決定政府組成、任免總理和批准政府施政綱領等權力,此時的法國是典型的議會制共和制國家。為了克服第四共和國時期黨派紛爭、議會濫用權力而導致政局不穩、政府無能的弊端,1958年9月通過新憲法宣告第五共和國成立,同年12月戴高樂當選總統,此後,權力中心逐漸由議會轉移到總統,但又不同於美國的總統制共和制,這表明法國已逐漸成為一個半總統半議會制的共和制國家。需要強調的是不管近現代法國政體如何變化,其實質基本上不變,還是資產階級專政,維護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只是對資產階級內部各階層或利益集團的權力關系進行了重新調整,從而採取了資產階級代議制(間接民主制)的不同形式而已。

Ⅲ 法國大革命中是怎樣劃分左派、右派的

在現代政治術語中,「左派」 往往是「激進派」或「革命派」的同義詞。而「右派」則往往是「保守派」、「旗固派」、「溫和派」或「反革命派」的代稱。但是,你知道嗎,左派和右派的劃分還是來自法國大革命時期呢!

1792年9月22日,法國宣布廢除王政,實行共和,並實施法國革命「共和公歷」,這一年為共和元年,是歷史上法蘭西共和國的開始。從此以後,國民公會成為全國最高的領導機關。每當舉行大會時,國民公會會場內不同的政治派別,分別坐在不同的席位上。右邊坐的是執政黨,這一派代表著法國的工商資產階級,由於他們出身多來自於吉倫特郡,因此稱之為吉倫特派。左邊坐的是在野黨,這一派由於經常在雅各賓修道院進行政治集會和議事,所以人們稱他們為雅各賓派。

革命家馬拉發表了激動人心的演說。羅伯斯庇爾和聖茹斯特等左派要求國民公會宣布路易十六為法國的賣國賊、人類的罪人,立即以革命的名義判處死刑,最後投票表決。表決;進行了兩天兩夜,投票人為721人,結果以超過絕對多數票26票宣判路易十六死刑。1793年 1月21日,法國的國王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斷頭台。同年10月16日, 王後也被處死。從此法國革命又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也是從這時開始,「左」、「中」、「右」的概念被廣泛地使用到政治勢力的劃分中。

Ⅳ 法國有多少黨派法國還有沒有貴族存在

法國黨派太多是目前黨派最多的國家,主要有:
①共和黨。俗稱吉斯卡爾派。1977年成立。前身是吉斯卡爾·德斯坦1966年創建的獨立共和人士全國聯合會(簡稱獨立共和黨)。1974年吉斯卡爾·德斯坦當選總統後,成為主要執政黨。1977年5月,同其他吉斯卡爾派組織合並,稱共和黨。該黨主張進行沒有風險的改革,推崇法國式民主,贊成西歐聯合,重視發展同美國的關系。1987年有黨員約19萬人,多為工商企業主、高級職員和自由職業者。②社會民主人士中心。1976年 5月由原「民主中心」、「進步與民主中心」和「新民主俱樂部」等組織合並而成。1988年有黨員約4.3萬人,多為工商企業主、農場主。③激進社會黨。法國最早的政黨之一。1901年成立。1924年與社會黨組成左翼聯盟,多次參加政府。1935年參與創建反法西斯的人民陣線。1936年成為主要執政黨之一,執政期間對外奉行綏靖政策,縱容德、意法西斯侵略,使人民陣線破裂。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該黨一度瓦解。1944年重建。第四共和國時期仍為執政黨之一,但影響不大。第五共和國時期為反對黨。60年代起不斷與其他黨派結成聯盟,1965年參加民主和社會主義左翼聯盟。1971年該黨開始分裂,其右翼與民主中心合作;左翼與共產黨、社會黨結成聯盟,並於1973年另組左翼激進主義者運動。黨員很少,多是地方勢力代表人物。④社會民主黨。1973年12月成立,原稱社會民主運動,1982年10月改現稱。1987年有黨員約1.1萬人,多是脫離社會黨的人士。
~ 4 / 5 ~
國民陣線又譯民族陣線。法國極右政黨之一。1972年10月成立。前身是被取締的法西斯組織「新秩序黨」。80年代以來,該黨在歐洲議會和法國各級議會選舉中,得票率有所上升。1986年 3月同法共取得相等的國民議會席位,在1988年6月的立法選舉中只獲1個議席。其創始人和主席 J.-M.勒龐在1974、1988年兩次競選總統失敗。國民陣線主張民族主義、排外主義和種族主義,在失業青年中有些影響。1988年有黨員約5萬人。 法國實行中央集權制,長期不允許地方自治,禁止地區性政黨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布列塔尼、科西嘉等地區出現了一些要求給地方某些自治權的政黨,但它們對法國政局影響甚微。
法國已經沒有被封為真正的貴族存在

Ⅳ 法國 在歷史上 分為三個等級 神職人員 貴族 平民

18世紀的法國,大概分為三個等級.國王和教士為第一登級,貴族為第二等級,資產階級農民和城市貧民為第三等級別.
1.督政府在法國執政時期,法國社會極不穩定,王黨叛亂時有發生,各種政治俱樂部紛紛出現,國庫空虛、物價飛漲,市場蕭條,人民群眾十分不滿。農民出身的格拉古.巴貝夫創辦《出版自由》(後改為《人民保民官》,他因攻擊熱月黨人而被捕。在獄中,其共產主義理論形成,開始了平等派密謀活動。1795年10月出獄後,他便組織起平等派。
2. 無套褲漢 法國大革命時期對城市平民的稱呼。當時法國貴族男子盛行穿緊身短套褲,膝蓋以下穿長統襪;平民則穿長褲,無套褲,故有無套褲漢之稱。原是貴族對平民的譏稱,但不久成為革命者的同義語。無套褲漢的主要成分是小手工業者 、小商販、小店主和其他勞動群眾,也包括一些富人。他們是城市革命的主力軍,是大革命中幾次武裝起義的參加者。在推翻王政、建立共和國以及推動雅各賓派實行恐怖統治,抗擊外國武裝干涉等方面發揮了極大作用。無套褲漢在經濟上要求限制資產階級,打擊投機商,有平均主義傾向。在政治上要求實行直接民主制,即由群眾用公開唱名或鼓掌進行表決的方式,決定政治大事 。1794年7月27日發生推翻雅各賓派M.F.M.I.de羅伯斯比爾政權的熱月政變後, 特別是 1795年4~5月兩次巴黎無套褲漢的反抗運動失敗後,無套褲漢受到壓制,逐漸消沉。
3.忿激派 法國大革命中代表貧苦勞動群眾利益的激進派別。領導人有J.魯、J.F.瓦爾萊等 。在1792 年底限價運動高潮中出現。他們要求政治平等、公民權平等與社會平等,主張全面限制生活必需品的價格,征購糧食,統一管理供應,救濟貧苦人和義勇軍家屬,嚴厲懲辦投機商人,以恐怖手段打擊反革命分子等。在忿激派和廣大群眾促進下,國民公會於 1793 年4~5 月先後頒布了強制 流通指券,限制糧食價格 ,向富人借款等法令。忿激派支持雅各賓派推翻吉倫特派的斗爭。但是雅各賓派專政建立後忿激派因抨擊雅各賓憲法而遭到鎮壓,其領導人魯被捕自殺。

Ⅵ 為什麼法國的啟蒙學者被稱為「百科全書派」

18世紀中葉,啟蒙思想家、文學家狄德羅和數學家達朗貝爾應出版商的邀請,主持編纂《科學、藝術和工藝網路全書》(簡稱《網路全書》)。但是狄德羅把編纂工作變成了一場反封建統治和君主專制的斗爭,以致在編纂過程中,曾兩度被勒令「中止」,達朗貝爾在1759年退出了編纂工作,由狄德羅獨立支撐大局。《網路全書》從1751年開始編纂,1772年才完成。當時編寫條目的是各個領域的知名學者,他們總結了啟蒙運動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方面的成就,貫穿著一種反對傳統思想、反對權威、反對信仰,提倡科學技術和理性的啟蒙思想。所以,法國的啟蒙學者也被稱為「網路全書派」。

Ⅶ 新藝術運動在不同國家叫什麼

德國稱為青年風格派、比利時稱為先鋒派運動、奧地利稱為奧地利美術協會、法國稱為新藝術畫廊、西班牙稱為新藝術運動

1、德國稱為青年風格派:在德國新藝術運動稱作「青年風格派」。代表人物:彼得·貝倫斯:透平機車間;恩德爾:慕尼黑劇院。達姆施塔特1901-03現代藝術展。

2、比利時稱為先鋒派運動:新藝術運動在比利時設計史上被稱為先鋒派運動設計大量採用曲線,特別是花草枝蔓,糾纏不清地組成復雜的圖案。線條形狀的運用形成了。超越對自然的直接模仿去發掘生動和抽象的線條,認為這樣的線條才是自然的本質。「線條是力量」當成為「新」的裝飾的基礎。一是注重裝飾,受自然植物啟發的「鞭繩」線條到處可見,在牆面裝飾、門和樓梯中十分突出;二是建築暴露式鋼鐵結構和玻璃面。

3、奧地利稱為奧地利美術協會:奧地利的新藝術運動是由維也納分離派發起的。這是一個由一群先鋒藝術家、建築師和設計師組成的團體,成立於1897年,最初稱為「奧地利美術協會」。因為他們標榜與傳統和正統藝術分道揚鑣,故自稱「分離派」。其口號是「為時代的藝術,為藝術的自由」。主要代表人物有:建築家奧托·瓦格納、約瑟夫·霍夫曼、約瑟夫·奧爾布里希、科羅曼·莫塞和畫家居斯塔夫·克里姆特等。

4、法國稱為新藝術畫廊:法國是「新藝術運動」的發源地。「新藝術」本是巴黎一家商店的名稱,由出版商薩穆爾·賓於·1895年12月創立,是在仿效威廉·莫里斯設計事務所的基礎上開設的,取名「新藝術畫廊」。作為「新藝術」發源地的法國,在開始之初不久就形成了兩個中心:一是首都巴黎;另一個是南錫。其中巴黎的設計范圍包括傢具、建築、室內、公共設施裝飾、海報及其他平面設計,而後者則集中在傢具設計上。

5、西班牙稱為新藝術運動:糅合了哥特式風格的特徵,並將新藝術運動的有機形態、曲線風格發展到極致,同時又賦予其一種神秘的、傳奇的隱喻色彩

Ⅷ 詳細介紹下法國社會學學派(又稱迪爾凱姆學派)

迪爾凱姆,Emile Durkheim (1858-1917)又名塗爾干。法國社會學家,社會學的學科奠基人之一。

生平和著作 1858年 4月15日出生於法國孚日省埃皮納爾一個小城鎮的猶太教教士家庭。幼年曾學習希伯萊文、舊約和猶太教法典。青年時代放棄了宗教信仰,走上實證科學的道路。1879年,就學於巴黎高等師范學校,1882年畢業。1882~1887年,在省立中學教書。其間赴德國一年,學習教育學、哲學、倫理學,深受W.馮特實驗心理學的影響。1887~1902年,在波爾多大學教書,並在那裡創建了法國第一個教育學和社會學系。1891年,被任命為法國第一位社會學教授。1898年,創建了法國《社會學年鑒》。圍繞這一刊物形成了一批年輕社會學家的團體——法國社會學年鑒派。1902年後執教於巴黎大學。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斷了這位反戰學者的學術研究,他的兒子和許多學生死於戰場,他受到極大的刺激。1917年11月15日在巴黎去世。主要著作有:《社會分工論》(1893)、《社會學方法的規則》(1895)、《自殺論》(1897)、《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等。

社會學的對象和方法 迪爾凱姆為社會學確立了有別於哲學、生理學、心理學的獨立研究對象,即社會事實。社會事實具有不同於自然現象、生理現象的特徵和特殊的決定因素。它先於個體的生命而存在,比個體生命更持久。它的存在不取決於個人,是先行的社會事實造成的。社會事實以外在的形式「強制」和作用於人們,塑造了人們的意識。這種「強制」既指人們無法擺脫其熏陶和影響,又指對於某些社會規則拒不遵從將受到懲罰。迪爾凱姆認為,一切社會的觀念都具有這種強制力;人類大多數的意向不是個人自己生成的,而是在外界的引導、熏陶和壓迫下形成的。社會高於個人,社會事實無法用生理學、個體心理學以及其他研究個體的方法來解釋,而必須用社會學的方法、觀點解釋。他說,宗教、道德、法律、社團、協會、語言,以及服裝樣式均屬社會現象,都是社會學特定的研究對象。他還把社會事實分為「運動的狀態」和「存在的狀態」,前者指與思想意識相關的現象,亦稱「團體意識」;後者是社會上一
切組織和有形設置。迪爾凱姆注重研究前者。

勞動分工論 社會秩序是迪爾凱姆一生學術研究的主題。19世紀後半葉,法國社會動盪不安。他一心要以社會學家的身份回答現實問題,幫助社會維系整合,達到安定。他的 3部主要著作《社會分工論》、《自殺論》、《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都緊密圍繞著秩序和整合的主題,分別回答社會團結和整合靠什麼達到,社會整合與個人是什麼關系,團體意識對社會和個人起什麼作用3個問題。
迪爾凱姆認為,傳統力量統治的社會靠「機械的團結」來維系。特別是在文明程度較低的社會中,同一團體的成員們採取同樣的謀生手段,保持同樣的習俗,信奉同一圖騰,這種共同性使他們意識到大家同屬一個集體,而不會離心。這種團體基本上是從「相似性」中生成的社會,即所謂「同質」的社會。該團體的首要任務是使成員們尊重團體的信仰和各種傳統,即維護共同意識,維持一致性。在近代社會中,由於社會分工的發展,人們在意識、信仰上的差異也日益增大。但是社會沒有瓦解,人們也沒有分離,這是因為古代維系團體的共同意識逐漸被分工製取代,社會分工使每個人在消費上依賴於其他人。分工使社會像有機體一樣,每個成員都為社會整體服務,同時又不能脫離整體。分工就像社會的紐帶,故謂之「有機團結」。迪爾凱姆認為,民族越進化,其成員間的差異越大。這種趨勢甚至反映在體質上。從大腦容量上看,同一種動物的腦量相互差別小,而人與人的腦量差別大;就人類而言,土人與土人相比,其腦量較之文明人更為接近。文明人在其他方面(如服裝、思想)的內部差異也很顯著。因此,近代社會是差異的社會,又是有機團結的社會。
迪爾凱姆否認社會分工的產生是為了創造更多財富的觀點。他強調,一個事物的功能,並不是產生出這一事物的原因,原因在功能之前。分工可以提高效率,增加財富,但這要在分工出現後與分工前的對比中才能顯示出來。他認為造成分工制的原因是人口密度過大。人口的增加最初迫使一些人遷徙到其他地方,當無路可退時,他們被迫改換行業,分工制也就隨之出現。他重視研究社會事實的功能,是功能理論的先驅之一。同時在方法論上,強調區分功能與原因,這對功能理論的完善具有重要意義。
迪爾凱姆在早期著作《社會分工論》中還批判了傳統社會中的共同意識,認為這種共同的信念接近於宗教,帶有強制性,並滲入到一切社會生活中。他預言,共同意識和宗教維系社會的功能將逐漸被分工製取代。成熟期的迪爾凱姆在繼續研究人類社會的整合問題時,放棄了《社會分工論》中貶低共同意識的思想,轉向強調共同意識和宗教的社會作用。

自殺論 在《自殺論》一書中,迪爾凱姆試圖從社會與個人的關繫上解釋自殺的原因。他把自殺劃分為 4種類型,即利己型自、利他型自殺、失范型自殺和宿命型自殺。認為利己型自殺產生於極度的個人主義。社會的人必須以他為之服務的社會作為生活前提,他需要一種高於自我的生活目標和意義。如教徒的生活目標是宗教信仰。西方近代個人主義的發展使個人與家庭、宗教和社會相脫離,從而使一些人感到生活空虛並失去目標。迪爾凱姆指出,利己型自殺多發生在基督教教徒、自由職業者、未婚者、離婚者中間。利己型自殺與社會的整合程度成反比。猶太教、天主教、英國公教都有更強的整合力量,而基督新教在規定教徒生活目標上缺乏強制力;獨身者、離婚者比有家室的人較少地負有義務;從這些脫離了社會義務和束縛的人們中產生出更多的自殺者。
利他型自殺產生於過分地屈從於一種社會目標和意義,過密地結合在社會中,以致個人失去了自主。迪爾凱姆以歐洲軍隊為例說明利他型自殺。在軍隊里,士兵被訓練得不看重自己的價值,使他們感到被一種「社會價值」所扼殺,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生活的樂趣,因而軍人的自殺率高於普通百姓。
失范型自殺由社會混亂所導致,在混亂中社會成員的行為失去了規范,增添了痛苦。迪爾凱姆認為,慾望與滿足慾望的手段之間的不平衡是一切生物痛苦的根源。動物的生理機制為其慾望劃定了界限,而人的慾望卻是無止境的。他佔有的越多,欲求的就越多,所獲得的未能滿足需求反而刺激了新的慾望。慾望有界限,人們才會感到滿足和快樂,而慾望的限定只能來自社會。社會形成了一套等級秩序。不管這個秩序是基於世襲還是個人成就,正常社會中的秩序總是被大多數成員接受的。當社會成員認為這種等級原則合理,自己應處在某一特定階層中,他就欣然地接受該階層給予他的限定,慾望與手段也就有了平衡的可能。當社會發生動亂、變遷時,人們失去了種種秩序和規范,慾望與手段不協調,行為混亂而無節制,遂造成種種痛苦,導致自殺率升高。迪爾凱姆把工商業者在經濟危機中的自殺現象視為此種類型的例證。
宿命型自殺是由於社會控制過度造成的,個人失去了任何希望。迪爾凱姆認為這種類型的自殺在現代社會並不常見,他沒有對此作詳細的討論。迪爾凱姆總結其自殺研究,提出了3個命題:社會的人需要一個高於個人的社會目標;對這個目標所負的義務不至於使他失去自主;他的慾望應受到社會秩序給予的一定程度的限定。在自殺原因上,迪爾凱姆並不完全否定個人生理上的因素,但認為那是次要的,社會原因才是主要的。他認為,當一個社會不能提供上述3項條件時,一些心理上脆弱的個人就可能會自殺。

宗教和知識社會學 迪爾凱姆宗教研究的對象是澳大利亞原始部落中的圖騰崇拜,他的研究目的卻是為了「理解現今的人」,為了說明宗教的社會功能,說明一種共同意識對於社會秩序建立的必要性。
迪爾凱姆批判了早期人類學家對宗教起源的兩種解釋:萬物有靈論和自然崇拜論。他說,這種解釋說明不了為什麼在對於自然、生理現象的誤解露出破綻後,宗教還能持續下去,直到今天。他認為,宗教不是要給人們一種對於物質世界的描述,而是服務於社會。圖騰是民族的標志、旗幟,圖騰原則就是民族本身。人們崇拜圖騰實際上是崇拜他們所屬的那個團體,圖騰是團體的象徵,猶如國旗之於近代國家。「神聖性」歷來是解釋宗教的關鍵。迪爾凱姆認為宗教的神聖來自社會,它不過是被實體化、人格化了的團體力量,即道德力量。他認為,社會力量以一種心理方式作用於個人,迫使人們服從它,甚至違背人們的自然傾向。人們感到了身外存在的這種力量既是強制的,又是需要依賴的。他們對之敬畏,又不能充分理解其性質和來源,便萌發了某些觀念來象徵這些力量,這些觀念就是宗教。這些神聖象徵物(即宗教)的功能不僅在於幫助人們感到社會實體的存在,更在於維系社會,促進其整合。迪爾凱姆認為,澳大利亞民族的團結不是來自共同的血統和習俗,而是來自共同的名稱、標志、儀式,即共同的圖騰崇拜。取消了民族的象徵物——圖騰,民族就不能存在。他認為,宗教象徵以其突出的神聖色彩加強個人對社會的隸屬關系。社會對於個人,就像神對於其崇拜者一樣,沒有了這種
至高的神聖性,便不可能有社會生活。迪爾凱姆分析了原始宗教中的多種儀式,認為它們起著維系社會、使之一體化的功能。他指出,不僅原始社會需要宗教的這種功能,「社會生活在其每一方面,在其每一個歷史時期,都要靠一個大的象徵體系才成為可能」。這一點是他晚年思想中的最大轉變。
在解釋宗教起源時,迪爾凱姆同時建立起他的知識社會學的思想。「團體意識」和「團體表象」既是他解釋宗教起源的鑰匙,也是他的知識社會學的核心概念。他認為,一切感受來自個體經驗,一切理性並非與生俱來的、超驗的,而是屬於「團體表象」,來自「團體意識」,產生於團體生活之中。理性又分思維中的概念、范疇,倫理中的道德、宗教。這些均產生於團體生活,不是源於個人的心理機制。在完全孤獨的個人生存中,為了生理需要的滿足,憑感覺就足夠了,並不形成時間、空間等概念。在動物式的個體生活中,客觀的時空並未消失,但它們不可能把握作為一種思維范疇的時空概念。只有團體生活才需要形成概念、范疇和類別。迪爾凱姆並不否認「范疇」、「概念」所反映的客觀實在,只是強調沒有團體生活就不可能也不需要認識這些實在。因此他認為,一種道德思想不可以簡化為一種功利目的,理性不可以簡化為個人經驗。

學術貢獻 迪爾凱姆提出了社會事實作為社會學研究對象,闡述了社會事實之間存在的結構、功能和因果的關系,制定了一系列社會學研究的實證規則,充實了由A.孔德開啟的實證主義社會學的構想,使社會學方法論具有實質性的內容。他運用統計方法對自殺現象的研究,用人類學資料對澳大利亞土著居民的宗教研究,是社會學理論和經驗研究相結合的範例,從而結束了西方社會學理論研究和經驗研究長期脫節的狀況。迪爾凱姆豐富、精深的社會學思想,對社會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Ⅸ 法國君主派指什麼

1.君主立憲派採取的各項措施。大革命爆發後,代表大資產階級利益的君主立憲派在人民的支持下掌握了政權。君主立憲派是通過制憲議會來行使權力的。君主立憲派為法國大革命作出了很多貢獻,這表現在從政治上、經濟上和法律上改造了封建的舊制度,創立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原則。其具體表現是:在政治上,宣布廢除封建制度,包括取消教會和貴族的封建特權;在經濟上,沒收教會和逃亡貴族財產,取消關卡,規定一切公民和財產都應納稅,這使得大批屬於封建貴族和教會的土地,都轉移到資產階級手中;在法律上,君主立憲派於1791年頒布了《1791年憲法》,這部憲法除肯定了制憲議會以往頒布的各項反封建法令外,還規定了法國是資產階級的君主立憲制國家。這就適應了資產階級統治的需要,確保了資產階級掌握政權的合法性。但這部憲法又規定了有財產限制的選舉制度,這是與在它之前通過的《人權宣言》的有關內容大相徑庭的,這反映了以君主立憲派為代表的法國資產階級的階級局限性。

2.《人權宣言》。它是1789年8月由制憲議會頒布的,是法國大革命的綱領性文件,其核心內容是闡明資產階級的人權要求和以法治國的主張。發表《人權宣言》的目的在於,把啟蒙思想家主張的「主權在民」、自由、平等、安全和反抗壓迫、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和「天賦人權」等觀念,以法律形式確定下來,作為建立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原則。這就要徹底否定並摧毀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和封建等級制度,它無疑是進步的、革命的。

3.君主立憲派統治的結束。其原因在於,1791年秋季,法國革命的發展遇到了嚴重問題,在國內,因戰爭造成的生產停滯導致人民生活惡化,造成群眾的不滿;在國外,以俄、奧、普為代表的歐洲封建君主勢力組成「反法同盟」,公開干涉法國內政。為保衛革命成果,1792年4月制憲議會向奧地利宣戰,但由於沒有充分發動群眾,王黨勢力出賣情報,導致戰場上的失利。1792年8月,法國巴黎人民發動第二次起義,攻佔王宮,推翻了君主制度。同時,也結束了君主立憲派的統治,把代表工商業資產階級利益的吉倫特派推上了歷史舞台。法國大革命由此進入第二個階段。

閱讀全文

與法國被稱為什麼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574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905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73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76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14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253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18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03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009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440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23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156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048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66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980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684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00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807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56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