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巴黎有哪些好吃的美食
可麗餅
可麗餅是法國的傳統小吃,基本上有咸、甜兩種口味。如果你到傳統可麗餅小攤點餐,主餐就是咸可麗餅,甜點就是甜可麗餅,飲料當然是配上最有地方色彩的蘋果酒。可麗餅的材料相當簡單,餅皮不外是麵粉、水、雞蛋和奶油,有的還加入少許啤酒酵母增添香氣。
帕尼尼
帕尼尼這種長條形的義大利三明治是義大利人繼披薩之後,征服挑嘴的法國人的另一項簡便輕食。它是一條長形的白麵包夾餡,和法國長棍麵包做的三明治有點像。餡料選擇也不少,想吃清淡一點的,可以點馬茲瑞拉起司夾西紅柿。肉食主義者的選擇從牛肉、雞肉、羊肉、煙熏臘腸到類似麥當勞的煎牛肉餅都應有盡
卡蘇萊cassoulet
卡蘇萊相傳是英法百年戰爭的時候,受困的居民把僅剩的材料全放入鍋里燉煮意外發現的美味。一時間,卡蘇萊的香味彌漫全城,振奮人心。這是一道主要用鴨腿香腸大白扁豆等燉煮的農家菜,後來在法國料理大師們的精心烹調下變為豐富多彩的美味佳餚。
乳酪火鍋
傳統的薩瓦火鍋是用高山乳酪配以白酒在鍋中煮沸,直到乳酪完全溶解,就可以用麵包片蘸著香濃的火鍋湯開始大快朵頤了。不同的地區會用不同的乳酪來製作這道法式名菜,因此在法國各地您都能品嘗到地道的卻又味道各異的乳酪火鍋。
法式蝸牛
法國蝸牛是法國著名的菜餚,要烹制好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法國人每年大約要食用3500噸的蝸牛,在重大的節日里,特別是在聖誕節,蝸牛更是不可缺少的菜式。
馬卡龍
馬卡龍作為法式點心的代表,擁有酥鬆的外皮和柔滑的內里。而且處在一片甜膩過頭的甜品中,絕大部分的馬卡龍還算是誰都能接受的甜度,熱量也可以包容。如果喜愛甜品的話,務必請試一試。
❷ 你知道法國人的家常便飯吃什麼嗎
很單調和簡單。08年後法國人就大大減少外出就餐次數,餐飲也變得越來越簡單和單調。非節假日大部分家庭也很少做像樣的料理。日常吃的就那麼幾種。最常見的是自製法棍抹黃油加上火腿肉,這可以說是法國的國民餐。稍微講究點的會買超市和麵包店現成的三明治。主要有火腿餡的,純乳酪,熏肉陷的和三文魚餡的。
❸ 法國和義大利都有哪些好吃的菜或甜品 最好是有圖的
法式大餐
法國人一向以善於吃並精於吃而聞名,法式大餐至今仍名列世界西菜之首。
法式菜餚的特點是:
選料廣泛(如蝸牛、鵝肝都是法式菜餚中的美味);
加工精細;
烹調考究,滋味有濃有淡,花色品種多;
法式菜還比較講究吃半熟或生食,如牛排、羊腿以半熟鮮嫩為特點,海味的蚝也可生吃,燒野鴨一般一六成熟即可食用等;
法式菜餚重視調味,調味品種類多樣。用酒來調味,什麼樣的菜選用什麼酒都有嚴格的規定,如清湯用葡萄酒,海味品用白蘭地酒,甜品用各式甜酒或白蘭地等;
法國菜和乳酪,品種多樣。法國人十分喜愛吃乳酪、水果和各種新鮮蔬菜。
法式菜餚的名菜有:
馬賽魚羹、鵝肝排、巴黎龍蝦、紅酒山雞、沙福羅雞、雞肝牛排等。
法國各地的特色美食:
馬賽--"普羅旺斯魚湯"
阿爾薩斯--"四喜燉肉"
布列塔尼--"油煎雞蛋薄餅"
圖盧茲--"什錦砂鍋"
勃艮第--"牛肉"
阿登--火腿
里昂--香腸
薩瓦--乾酪
諾曼底--卡芒貝爾乾酪
法國菜餚
· 法式茶烙餅 · 紅汁黃瓜 · 冰凍茄丁 · 巴黎捲心菜 · 酸辣肚絲 · 核桃雞湯 · 中法雙松 · 雞肉丸於湯 · 法國蕎麥煎餅 · 豬肉凍子 · 中法雙松 · 酸甜萵筍 · 面殼腸子 · 菠蘿萵筍 · 桔香法式吐司 · 法式蘑菇蛋卷 · 菠菜乳酪焗生蚝 · 蘆筍濃湯 · 鵝肝溫沙拉 · 瓤餡雞肉餅 · 法式蝸牛 · 法式拌菜花 · 法式火焰薄餅 · 法國白酒田螺 · 法國蕎麥煎餅 · 法式洋蔥湯 · 法國鵝肝醬煎鮮貝 · 法式魚卷 · 面殼腸子 · 雞肉丸子湯 · 中法雙松 · 檳榔排骨鍋 · 海帶芥末沙司 · 馬乃司拌萵筍 · 白菜薄荷 · 束法雞 · 芥末拌黃瓜 · 豬肉凍子 · 紅汁黃瓜 · 洞房喜湯 · 白酒法國田螺 · 草莓黃瓜 · 韓氏鯷魚炒香菇 · 燉小牛肉 · 鹹蛋撻 · 菊萵苣色拉 · 奶油牛肉丁番茄湯 · 冷烤雞 · 菠菜沙拉 · 黃瓜粉皮 · 巴黎捲心菜 · 捲心菜包肉 · 牛肉丸子湯 · 翡翠肉湯 · 冰凍茄丁 · 奶汁海帶 · 法式洋蔥湯 · 素菜泥湯 · 烤羊肉 · 茄子沙拉 · 西紅柿花雙拼 · 多味魚湯 · 雞肉沙拉 · 鱷梨生鮭魚 · 馬背上的魔鬼 · 洋蔥湯 · 蒸雞蛋肉卷 · 法式燴土豆 · 茭白蝦凍 · 雞蛋番茄沙拉 · 酸辣肚絲 · 海鰻湯 · 鵝肝醬煎鮮貝 · 法式魚卷 · 蘆筍濃湯 · 蟹黃活蝦 · 紅燴肉雜拌 · 咖喱油煙蝦段 · 法式火焰薄餅 · 酸甜萵筍 · 煎龍蝦肉 · 香脂醋風味烤雞 · 西紅柿百里香鱈魚 · 烘焙蘆筍 · 鮭魚奶油凍 · 生耗魚湯
。
義大利招牌菜:
小牛肉片:米蘭特產的小牛肉,以芹菜、洋蔥、月桂葉等辛香料加白酒煮至軟,放涼後切薄片,淋上以魷魚、魚泥(皆為意國代表魚種),打成的美乃滋醬。
鮮肉盤:以威尼斯名家為名,傳統吃法是以生牛肉薄片,配蒜味橄欖油、鹽、胡椒、檸檬汁、起司食用。另類版本是用生魚片。
意式餛鈍湯:像小型餛鈍的義大利面。內閻主為絞肉、起司、火腿、蔬菜等,這種吃法是煮成肉湯食用。
沙拉:意國盛產的生菜、節瓜、甜椒、小章魚、甲魚、松子、緣花菜等,做沙拉只須加特級橄欖油、葡萄酒醋、鹽、胡椒、頂多檸檬汁拌拌即可。
正宗義大利面:義大利面好幾百多種,最正宗就是圓圓細長的這種。北部配肉醬汁,以番茄拌炒絞肉(正宗用鵝肝及培根)而成,中部配奶油蛋汁醬,以起司與培根腌肉炒拌,再加蛋黃,古味則松子醬,以松子、九層塔、大蒜、橄欖油及鹽胡椒攪碎而成。
義大利炒飯:意南吃面,意北好米。此米鬆散不粘的圓米,以海鮮、洋菇、青豆、起司等墩煮而成,放涼了食用。
麵疙瘩:做法很象[芋圓],以煮熟的洋芋或南瓜、稞麥等與麵粉混合揉製成,再塑成小塊,吃法比照義大利面。
米蘭小牛脛肉:米蘭招牌菜,小牛脛骨切成環狀,以白酒、番茄、香料久燉而成,骨髓是其精華。
火腿起司牛排:火腿、起司、牛肉都是意國特產,重點是煎好即吃,不加其他醬汁,頂多來點橄欖油使肉質更滑嫩。
紅燉白豆牛肚:意人吃內臟(腸除外)以特產白豆加番茄燉牛肚,是中部名菜。
炸魷魚:這些脆爽的魷魚小吃,通常配以口味濃重的意式沙司,非常誘人,但是戒除這個小嗜好是非常必要的。「魷魚本身其實脂肪含量很低,」格魯托說,「但是包裹了麵粉並且經過熱油炸,才變得不健康。」假如你非常喜歡吃魷魚,可以詢問餐館是不是可以用少許橄欖油將魷魚在油鍋里過一下即可。「重要的是可以把菜單當作一份指南,」格魯托提示道,「上面的內容並不是鐵板釘釘的,你完全可以要求採用一些特別的烹飪方式。」
千層面:這道層層疊疊的經典義大利菜每一層都很有講究。義大利面條;鬆脆的波紋狀的邊緣;又咸又粘的乳清乾酪;以及濃厚的肉汁,的確美味!「但是這也可能是菜單上卡路里含量最高的菜餚,」格魯托說。不幸的是,要求特殊烹飪的方法在這里並不適用,因為千層面通常都是預先做好的。那如果你非得吃烤寬面不可怎麼辦呢?「這種情況下你只能和別人分享這道菜。」格魯托說。和一起進餐的人分食,或者吩咐廚房將一半的烤面打包,只上剩下的一半。這聽起來很瘋狂,不過假如你熱愛千層面,這也是唯一可行的控制進食量的方法。
伏特加澆汁通心粉:通心粉幾乎是義大利食物的代名詞。即使你不點通心粉做主菜,最後也有可能在配菜中見到它。你少不了這些碳水化合物(你也不想少了它們),但是你可以明智地享用通心粉。伏特加澆汁通心粉並不是最糟糕的選擇——最糟的選擇是阿爾弗雷多白脫奶油通心粉。但是伏特加通心粉也不是最佳選擇。簡單的紅澆汁包含的卡路里最低,當然必須得承認這也是最無趣的選擇,更多的選擇包括配上多種美味蔬菜的青菜通心粉。假如只有伏特加澆汁才能讓你滿意,那麼還是記住份量控制的原則。格魯托提供了簡單易行的份量計算方式:「差不多相當於你拳頭大小的一份就夠了。」
蔬菜烤鵪鶉及香料烤羊排:前者是夏季打獵才做的季節料理,後者是本地食客的新歡,特色是一律先以多種香料腌泡多時,再燴再烤,不沾醬汁就鮮香甘嫩。
茄汁鱸魚:意人吃魚多半是用燉煮的,再淋上各味醬汁,其他海鮮則簡單炸,局烤或水煮,都是原味。
提拉米舒:拿長形指狀的餅干用咖啡汁、牛奶浸泡,再以咖啡汁、起司、巧克力、鮮奶油等打成醬料,以一層餅干、一層醬的形式疊成七層,冷藏後食用。 「這可是經典中的經典,」格魯托說,「但是你必須記住,義大利人可不是天天都吃它。」雞蛋、黃油和糖,他將這道甜點稱作是「卡路里過山車」。你肚子很飽的時候可不想吃它,假如遇到某個特殊的場合,確實值得試下提拉米蘇,就吃一小片,或者兩小勺(或者3到4勺)。其實,義大利餐館總是有清新的果汁冰糕或者是水果冰激淋供應,或者,一杯意式濃咖啡也可以為你吃到七分飽,卻依然心滿意足的義大利晚餐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義大利薄餅
·義大利菜中的意粉(Pasta)可謂千變萬化,據說單是款式便超過三百種。除意粉外,義大利飯(Risotto)亦是第一道菜的熱門之選,以芝士及清湯煮成的燴口感較硬而濕度較高;另外土豆粉團(Gnocchi)則是家庭味較濃的選擇。
·吃義大利菜一定要佐以葡萄酒(Vino),否則就像是美中不足了。基本上,口味重的牛、羊、豬肉類配紅酒,口味清淡的雞肉、海鮮類則配白酒。
·吃過甜品後可以點飲品,多數是咖啡、紅茶或餐後酒(Digestivo)。一般可點較濃的Espresso,但點加奶的Cappuccino亦無不可。
義大利菜
艾美利亞式蘆筍
蘆筍卷
義大利醋
忌廉奶凍
蘑菇燴牛肋排
燴大蝦
蒜末烤麵包
蒜末烤麵包加鮮蕃茄
奶油乾酪沙司
美式咖啡
比薩里包入西紅柿醬和乳酪烤制的
迷迭香煎雞胸
意式雞皇焗飯
咖啡乳酪布丁
焦糖布丁
奶格烤麵包的總稱
餐後酒
甜品
煎鴨胸西西里橙汁
奶油培根寬面
白汁義大利麵食
意式海鮮飯
煎茄子
煎鵝肝
乳酪
義大利冰激凌
土豆粉團
燒牛扒
烤鮭魚
沙拉
義大利細面條
Lasagna (flat pasta noodle with meat sauce) 意式千層闊面
Lasagne with Tomato and Cheese 焗茄汁千層面
Linguine with Lobster 龍蝦義大利面
Little Prawn 磨坊主婦小龍蝦
Livornese Fish Soup 海鮮湯
Macaroni 通心粉
Macaroni with Broccoli and Pine Kernels 西蘭花松子仁通心麵
Marinara Mussels 白酒煮淡菜/青口
Margherita 乳酪和黑背沙丁魚或生火腿
Milan Style Macaroni 米蘭式通心粉
Mini Pizza Margherita 迷你披薩餅
Misto 拼盤,分量少但選擇較多的頭盤組合
Mixed Marinated Fruit 鮮雜果撈
Mushroom Risotto 牛肝菌燴飯
Mussel and Clam soup with Tomato Sauce 蕃茄淡菜/青口蛤蜊/蜆湯
Pane 意式麵包
Pasta 義大利面的總稱
白汁義大利麵食
煙熏三文魚義大利面
辣汁長通心粉
提拉蜜素
比薩通心粉沙司
西紅柿乳酪比薩加上切細的蘑菇
上述比薩里夾入生火腿
加紅色或黃色的肉厚的甜柿子椒
只有番茄摩薩來拉哥乳酪的上等品味
西紅柿醬加歐菜嘉諾風味
魚蚧類比薩
迷迭香馬鈴薯
蝦仁燴飯
義大利熏火腿
米飯(義大利)
意燴飯
蘆筍燴飯
烤雞配圓辣椒橄欖
沙拉澆汁
薩拉米香腸
煎扇貝/帶子奶油/牛油檸檬汁
大蝦意粉
蝦仁
實心細面條
海鮮意粉
肉醬義大利面
意式肉丸意粉
芝士焗蟹蓋
釀蕃茄
腌金槍/吞拿魚薄片
煎 迷迭香牛仔扒芝士小牛肉
烤劍魚 香脂醋醬拌田園沙拉
威尼斯海鮮面
Zuppa 一小份比較清淡的湯品(通常有菠菜,什錦蔬菜,或各種海鮮湯;也有稍微口味濃厚一點的奶油蘑菇,和海鮮羮等
❹ 法國的著名小吃有哪些
法國人的創造力不僅體現在他們的建築和時裝上,連街頭小吃都時刻考驗著你的創意。煎餅裡面夾水果,烤肉也能做三明治——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吃不到的 可麗餅有無數種吃法
「不能依照口味喜好隨便搭配的,就不叫可麗餅。」一位正在買可麗餅的法國男士這樣告訴記者。的確,這種來自法國西北部布列塔尼一帶的小吃,憑借其豐富的口味,一舉成為法國最受歡迎的小吃。
可麗餅有咸、甜兩種口味,如果你到傳統的可麗餅攤點餐,主餐就是咸可麗餅,甜點就是甜可麗餅。餅皮是麵粉、水、雞蛋、奶油再加入少許啤酒酵母做成的,看上去和北方人常吃的「煎餅果子」差不多。但是,可麗餅的餡料卻比「煎餅果子」要豐富許多。鹹味可麗餅的內餡是各種家常食材,包括雞蛋、乳酪、蘑菇、 西紅柿、吞拿魚、火腿等,可以任意組合;最受歡迎的甜味可麗餅則可以塗巧克力醬、各種果醬,再放入香蕉、草莓等各種新鮮水果,讓人看一眼就會食慾大增。 素食者鍾愛「法拉費」
除此以外,還有一種和可麗餅、烤肉三明治三分天下的小吃,叫做「法拉費」。在一個圓形烤面餅中,接著塞進幾片生菜色拉、幾個翠綠色炸丸子——這種丸子是用碾碎的雞豆混合新鮮蔬菜與香料,再放到蔬菜油里油炸做成的,連素食者都可以吃,一點也不油膩。一位女士告訴記者,「法拉費」還可以配上多種可自選的新鮮蔬果,如黃瓜切片、洋蔥色拉、甜菜、玉米粒、生辣椒、煙漬橄欖等,加上法國人喜愛的蘋果酒,便是一頓美味又營養的午餐了
❺ 法國人喜歡吃的食品有哪些
法國人最愛的十大主食。
1、法式煎鴨胸 (Magret de canard)
這道最為法國人所鍾愛的菜餚的歷史並不很長久,傳統上法國人把鴨子烹飪成油封鴨或是全烤鴨,直至米其林星級大廚André Daguin 於上世紀60年代發明了把鴨胸肉單獨切割下來烹飪方法,之後這種料理方法漸漸普及到餐廳和家庭。
2、淡菜炸薯條(Moules-frites)
這是一道比利時名菜,也盛行於法國北部。最早記載淡菜炸薯條的食譜是在1781年。
3、古斯米蓋澆飯(Couscous)
從考古挖掘出的炊具看,古斯米起源於九世紀的北非。古斯米一般蒸熟後會比較鬆散,可做成蓋澆飯,搭配羊肉、牛肉、雞肉、雞蛋、西葫蘆、胡蘿卜、鷹嘴豆、洋蔥、土豆、番茄、香芹、白蘿卜、青椒、茴香、辣醬等食用。
4、燉小牛肉(Blanquette de veau)
這是一道典型的法國傳統美食,起源於18世紀。通常與胡蘿卜和蘑菇一起燉,配以米飯。
5、牛肋排(C?te de b?uf)
6、烤羊腿(Gigot d』agneau)
7、牛排薯條(Steak-frites)
8、紅酒燉牛肉(B?uf bourguignon)
9、乳酪火鍋(Raclette)
10、釀西紅柿(Tomates farcies)
❻ 巴黎最有特色的飲食是什麼
巴黎美食
法國可能是唯一能和中國齊名的美食之國。
法國菜以選材精細、製作考究聞名,松露、蝸牛、鵝肝醬是法國名菜,配以香醇的葡萄酒,確實是令人陶醉的美味,當然價格也非常昂貴。
巴黎的米其林三星餐廳世界聞名,富豪名流在那裡一擲千金,還要遵守餐廳訂下的種種規矩。
但普通巴黎人更留戀無拘無束的露天咖啡館、街角實惠又地道的小餐館,更熱愛一天也離不開的牛角麵包、黑咖啡,也許這些更能代表巴黎的美食性格。
1、可麗餅
可麗餅是法國的傳統小吃,基本上有咸、甜兩種口味。如果你到傳統可麗餅小攤點餐,主餐就是咸可麗餅,甜點就是甜可麗餅,飲料當然是配上最有地方色彩的蘋果酒。
可麗餅的材料相當簡單,餅皮不外是麵粉、水、雞蛋和奶油,有的還加入少許啤酒酵母增添香氣。
2、帕尼尼
帕尼尼這種長條形的義大利三明治是義大利人繼披薩之後,征服挑嘴的法國人的另一項簡便輕食。
它是一條長形的白麵包夾餡,和法國長棍麵包做的三明治有點像。餡料選擇也不少,想吃清淡一點的,可以點馬茲瑞拉起司夾西紅柿。肉食主義者的選擇從牛肉、雞肉、羊肉、煙熏臘腸到類似麥當勞的煎牛肉餅都應有盡有
3、卡蘇萊cassoulet
卡蘇萊相傳是英法百年戰爭的時候,受困的居民把僅剩的材料全放入鍋里燉煮意外發現的美味。一時間,卡蘇萊的香味彌漫全城,振奮人心。
這是一道主要用鴨腿香腸大白扁豆等燉煮的農家菜,後來在法國料理大師們的精心烹調下變為豐富多彩的美味佳餚。
4、菜肉濃湯
這道美食是用肉類和蔬菜燉制而成,通常配以芥末醬來品嘗。菜肉濃湯因其烹制簡單和原料便宜,在法國廣為流傳。
作為一道經典菜式,無論是濃湯中的青菜還是肉都非常美味,令人垂涎。正因為菜式的簡單,這道菜也被譽為一道窮人的菜餚,但飽含豐富的營養同樣是它受到法國人民喜愛的原因。
5、乳酪火鍋
傳統的薩瓦火鍋是用高山乳酪配以白酒在鍋中煮沸,直到乳酪完全溶解,就可以用麵包片蘸著香濃的火鍋湯開始大快朵頤了。
不同的地區會用不同的乳酪來製作這道法式名菜,因此在法國各地您都能品嘗到地道的卻又味道各異的乳酪火鍋。
6、法式三明治
法式三明治就是將法國棍狀麵包切對半,塗上一層厚厚的奶油,再加上一些好料 ,通常是以魷魚、雞肉、煙熏火腿或乳酪為主要選擇,再添加水煮蛋或少許生菜。
7、法式蝸牛
法國蝸牛是法國著名的菜餚,要烹制好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法國人每年大約要食用3500噸的蝸牛,在重大的節日里,特別是在聖誕節,蝸牛更是不可缺少的菜式。
8、法式香酥鵝肝
卷鵝肝有「世界綠色食品之王」的美譽,降低膽固醇、降低血脂、軟化血管、延緩衰老。它作為法國的傳統名菜,絕對刺激你的味蕾。
巴黎有什麼好吃的?以上就是全部的內容介紹,吃貨們去巴黎玩不要錯過美食哦。
❼ 法國有什麼著名的美食
一道最賦盛名的法式菜餚:肥鵝(鴨)肝,或稱為鵝(鴨)肝醬,但千萬別將肥鵝(鴨)肝說成肉醬,會被視為是一種褻瀆行為。每逢佳節特別是聖誕節和新年的時候人們都會品嘗鵝(鴨)肝醬,但價格昂貴。品嘗時將其塗在烤麵包上,也有時放入鍋中進行烹調或將其熔在肉的表面。
第二道菜餚較為罕見也很昂貴,是法國某些地區的特產:塊菌(la Truffe一種極珍貴的食用菌,埋在樹根土下,常借狗、豬嗅覺獲取)。它是一種罕見的菌類,在極其苛刻的自然條件下,只生長在橡樹或櫟樹的樹根下,依靠尋找塊菌的狗和豬,利用它們發達的嗅覺才能發現這種生於土壤里少有的菌類。當塊菌的價格居高不下時,只能品嘗到小小的一塊。除非前往享有盛名的飯店,否則很難品嘗到此種塊菌。
價格早已為大眾所接受並且名聲享譽於法國之外的要屬海鮮了。既然其他國家也擁有沿海地區,可享用海產品,所以這里提到的海鮮並無特別之處。只是不同地區發揮各自的優勢來烹飪海鮮。在法國,特別是在濱海夏朗德省(La Charente-Maritime)可品嘗到火焰貽貝(l』eclade)。新鮮的貽貝被擺放在中心有四個釘子的木製托板上,圍繞著釘子將貽貝有序的排成逐漸向外擴散的同心圓狀,像多米諾古牌一樣一個緊挨著一個。接著在貽貝上蓋滿松針。松針為易燃物,燃燒的松針賦予了貽貝一種特有的松木芳香和獨特的煙薰 味道。等其燃燒殆盡,除去烤熟貽貝表面覆蓋的松針灰燼,放些黃油既可享用。
大西洋沿岸地區專門從事牡蠣養殖產業。這種軟體動物很受法國人歡迎,並且在聖誕節時與鵝(鴨)肝醬一同被享用。牡蠣上略加些檸檬汁和鹹味黃油可生食,或與肉餡一同燒熟後食用。
當然,來法國不能不吃乳酪。在超市裡即使遠離真空包裝的產品,但由於氣味逼人,那些名符其實的乳酪還是使人感到厭惡。大多的乳酪都具有這一特點,主要是由於發霉所致。乳酪是手工製作,原料來源於不同動物的奶汁,大多用母牛、母羊或山羊奶。往往用餐結束前,與麵包或葡萄酒一同享用。
提到麵包,法國擁有花式麵包和糕點。牛角麵包,巧克力麵包,法棒麵包,都是法國專有的美食遺產。人們時時刻刻都在享用這些麵包,早餐也少不了它們。麵包店代 表著製作和售賣花式麵包的地方。麵包師在夜裡將用來製作花式麵包和其他麵包的面和好,然後製作麵包,並在早晨售出。法國人最喜愛享用剛出爐的麵包,余溫尚存,松軟可口。但這些典型的法式甜點同樣倍受美國人和英國人的喜愛。
享用甜食可謂法國人的嗜好,各式各樣的糕點證明了這一點。糕點店製作甜食和甜點。糕點師傅能製作出最好的蛋糕和油炸甜品,其種類不計其數、口味各有不同。用餐結束前享用甜點。很多聰明的法國人按照食譜介紹可以做出一些常見的餐後甜點,而且還能得到預期的效果。
❽ 法國有什麼美食
鵝肝叭…從小說上看的,人家有錢人一去高級餐廳就說:一份法蘭西鵝肝,謝謝…不過我連見都沒見過…
❾ 法國的美食特產有什麼
一道最賦盛名的法式菜餚:肥鵝(鴨)肝,或稱為鵝(鴨)肝醬,但千萬別將肥鵝(鴨)肝說成肉醬,會被視為是一種褻瀆行為。每逢佳節特別是聖誕節和新年的時候人們都會品嘗鵝(鴨)肝醬,但價格昂貴。品嘗時將其塗在烤麵包上,也有時放入鍋中進行烹調或將其熔在肉的表面。
第二道菜餚較為罕見也很昂貴,是法國某些地區的特產:塊菌(la Truffe一種極珍貴的食用菌,埋在樹根土下,常借狗、豬嗅覺獲取)。它是一種罕見的菌類,在極其苛刻的自然條件下,只生長在橡樹或櫟樹的樹根下,依靠尋找塊菌的狗和豬,利用它們發達的嗅覺才能發現這種生於土壤里少有的菌類。當塊菌的價格居高不下時,只能品嘗到小小的一塊。除非前往享有盛名的飯店,否則很難品嘗到此種塊菌。
價格早已為大眾所接受並且名聲享譽於法國之外的要屬海鮮了。既然其他國家也擁有沿海地區,可享用海產品,所以這里提到的海鮮並無特別之處。只是不同地區發揮各自的優勢來烹飪海鮮。在法國,特別是在濱海夏朗德省(La Charente-Maritime)可品嘗到火焰貽貝(l』eclade)。新鮮的貽貝被擺放在中心有四個釘子的木製托板上,圍繞著釘子將貽貝有序的排成逐漸向外擴散的同心圓狀,像多米諾古牌一樣一個緊挨著一個。接著在貽貝上蓋滿松針。松針為易燃物,燃燒的松針賦予了貽貝一種特有的松木芳香和獨特的煙薰 味道。等其燃燒殆盡,除去烤熟貽貝表面覆蓋的松針灰燼,放些黃油既可享用。
大西洋沿岸地區專門從事牡蠣養殖產業。這種軟體動物很受法國人歡迎,並且在聖誕節時與鵝(鴨)肝醬一同被享用。牡蠣上略加些檸檬汁和鹹味黃油可生食,或與肉餡一同燒熟後食用。
當然,來法國不能不吃乳酪。在超市裡即使遠離真空包裝的產品,但由於氣味逼人,那些名符其實的乳酪還是使人感到厭惡。大多的乳酪都具有這一特點,主要是由於發霉所致。乳酪是手工製作,原料來源於不同動物的奶汁,大多用母牛、母羊或山羊奶。往往用餐結束前,與麵包或葡萄酒一同享用。
提到麵包,法國擁有花式麵包和糕點。牛角麵包,巧克力麵包,法棒麵包,都是法國專有的美食遺產。人們時時刻刻都在享用這些麵包,早餐也少不了它們。麵包店代 表著製作和售賣花式麵包的地方。麵包師在夜裡將用來製作花式麵包和其他麵包的面和好,然後製作麵包,並在早晨售出。法國人最喜愛享用剛出爐的麵包,余溫尚存,松軟可口。但這些典型的法式甜點同樣倍受美國人和英國人的喜愛。
享用甜食可謂法國人的嗜好,各式各樣的糕點證明了這一點。糕點店製作甜食和甜點。糕點師傅能製作出最好的蛋糕和油炸甜品,其種類不計其數、口味各有不同。用餐結束前享用甜點。很多聰明的法國人按照食譜介紹可以做出一些常見的餐後甜點,而且還能得到預期的效果。
法國料理是世界三大美食之一,在法國,所有跟吃飯有關的事,都被當成聖禮一樣備受重視,因為它同 時提供了兩種最受贊賞的美學享受--美食與交談。除了口感精緻之外,用餐時酒、菜的搭配,優雅的用 餐禮儀,都是進入法國美食的先修課。到法國不能不點松露、鵝肝醬等著名菜式,雖然份量很小,卻很 精緻,值得慢慢品嘗。
建議在點菜時不須點所有菜色,可以量力而為、視預算而定。一般法國餐廳有幾種等級:Bistrot(家常 菜餐館)、Brasserie(小型餐廳)、Gastronomie, 消費額度也因等級不同而攀升。要注意的是,要去高級 餐廳時,要事先預約,穿著上男士應著西裝外套、領帶,女士應著洋服或套裝等。
有好菜必得佐以好酒,或說對的酒。法國人吃飯時習慣以紅酒配紅肉或口味重的菜餚,白酒則配雞肉和 海鮮。午、晚餐的餐桌上出現的紅、白酒,一般稱餐中酒,是很普通的現象。而法國菜在上菜時的順序 則為:1 開胃盤;2湯或沙拉(海鮮類);3 冰沙;4主菜;5沙拉(菜葉類);6 乳酪盤;7 甜點;8 咖啡或 茶,下次若有機會品嘗法國菜時,別忘了留意一下喔。
[鵝肝醬]
在現代歐洲菜中擔任重要角色的法國菜,經常被作為一流餐廳酒店上菜和菜單組合的藍本,而在法國菜 里頭,有著世界三大美食之稱的便是法式煎鵝肝了。
最早懂得烹受煎鵝肝這項美食的,大概是二千多年前的羅馬人吧。之後到了法國路易十六時期,鵝肝被 進貢到法國宮廷後深受喜愛,從此成為宮廷廣為採用的珍味,當時許多知名的音樂家,作家和社會名流 都爭相贊頌,自此奠定其頂級美食的地位。
既然能被視為世界頂級美食的鵝肝,鵝只的飼養過程自有其獨特之處.鵝只在孵化後的14周內,會被 飼養在室外地方以供給一個自然環境,好使鵝只的免疫力能大大加強。過了14星期後,飼養人員便開 始用特製的粟米每日3次強迫餵食鵝只,為期4周。為避免在這強迫填喂的過程下鵝只會緊張甚或死亡 ,所有的鵝只都會被一對一餵食,其間並會不斷地撫拍它們,或讓它們聆聽音樂,以幫助它們吞食和安 撫情緒,這便是為甚麼鵝肝的價格會如此昂貴的原因,皆因其人工已差不多佔去成本的大部分。
鵝肝在法文中為Foie Gras,而煎煮則是 Saute,所以在法國餐廳如果看見開胃菜中有 Foie Gras Saute,那便是法式煎鵝肝了。在品嘗煎鵝肝時最適合搭配甜酒煮成的醬汁,或加入無花果乾一起煎, 鵝肝的香味便能和無花果的風味配合一起,吃起來別有一番滋味.
[魚子醬]
世界三大美食中最廣為人熟悉的「魚子醬」(Caviar),其實就是鹽漬的鰭魚魚卵,這種享負盛名的美 食,早於十三世紀,就被喻為人間的極品。傳聞當時在丹麥的一份報章上,曾提到當地一家工廠接到制 造鰭魚魚子醬訂單的要求,這應是魚子醬的最早記載。
除了鰭魚外,魚子醬也會用到鱒魚、鱘魚、鱈魚、鱣魚等等材料。其中,尤以鱣魚最為特別,因其生長 的地方僅限於裏海和黑海。魚子醬可以搭配任何材料,仍不會失去其鮮美風味,無論是冷盤,美酒,糕點等等,無一不可和魚子醬配合成絕妙的菜式。如果真的要說魚子醬最常使用的地方,大概算是和香檳 配合的開胃菜吧!
至於說到魚子醬的食用法,先輕輕鋪在舌上,以舌尖將魚子醬一粒粒緩緩碾碎,便會感受到那香醇濃郁 ,甘甜清冽的醬汁,級別越高,魚子醬里的魚脂含量亦會相對增加,含鹽量則會因應減少,也因此,品 貿較高的魚子醬一般都口感粘稠,風味亦會更為精緻.
除了吃法外,用來舀魚子醬的湯匙也是要十分注意的,為了不讓器具壓過其風采,同時防止因高溫影響 魚子醬的品質,一般是使用貝殼湯匙來進食,至於一般用餐時所用的金屬湯匙,由於會嚴重破壞魚子醬 的香氣,所以絕對被列入禁止之列。
[松 露]
和「鵝肝」、「魚子醬」並稱為世界級三大美食的「松露」(Truffe),又名「黑菌」,是一種長在地 下的菌菇。在法國有「黑鑽石」美名的松露,嚴格來說並不算是菇類,因為它寄生在樹木的根部,深藏 在泥土的地底,因此必須靠訓練有素、嗅覺靈敏的狗才能發現它的蹤影。
松露對於溫度和濕度十分敏感,處理不當的話,只要是短短的三天就可以「瘦」了十分之一。重量減輕 了意即鈔票亦不見了,常令老闆們心疼不已。因此,為了保存松露,於是便開如有人把松露放在密封的 米桶里,或與雞蛋共處一室。結果產生了讓人意外的驚喜,米與蛋充分吸收了松露的氣味,同時又讓松 露的水分不會快速蒸發,造就了松露的另一番風味。松露最好的品味季節是在十二月到三月間,波爾多 酒和一般的紅酒都可以搭配著喝。
[乳 酪]
法國乳酪聞名於世,在法國人的餐桌上,也絕對少不了乳酪。在法國,光是通過官方規定的乳酪種類就 有345種,每塊乳酪都有獨特的個性,無怪乎有人曾說在法國,從1月1日到12月31日,每天都可以吃到不 一樣的乳酪。此外,也有法國人這樣說:「只消一方上好的農庄乳酪,再搭配一杯葡萄佳釀及一塊剛出 爐的麵包,即是人間至高無上的享受」。由此可見,法國人對乳酪的喜好程度。
乳酪的本質是由氣候,地理環境,牧草,牛羊的不同來決定。而乳酪質地風味,則微妙地受到酵母、容 器、製作方式、熟成的時間等條件的影響。在靠海的諾曼底,牛羊吃了略有海鹹味的牧草,誕生了與眾 不同的乳製品,內陸牧草稀少的地方便以山羊乳酪聞名。牛羊在春夏期間吃了肥沃的牧草,泌乳量充沛 ,牧農家除了加工飲用,也製作成各式乳酪,以便儲藏過冬。每逢秋季,便是乳酪慢慢變黃的時間,美 食家公認這時候的乳酪質地最好,口感也最迷人,香甜美味,欲罷不能。
菜式簡介:鵝肝醬煎鮮貝
特點: 透過巧妙的組合,材料與手藝搭配,呈現出高雅的菜相,入口即化
原料: 法國鵝肝醬3片,鮮干貝6粒,蘆筍6支,洋蔥100克,紅蘿卜30克,洋蔥20克(切片加鹽炒熱,絞成泥醬)
製作: 鮮貝略泡水,即泡冰水急速冷卻,加入蔥姜鹽酒,再煎至兩面黃蘆筍取花蕊部分,以鹽水燙熟,作盤飾;取出鵝肝醬,略煎,置於鮮貝上,加醬汁即可上桌
菜式簡介:法國洋蔥湯
特點: 典型的法國風味,味道香濃
原料: 牛肉2000克,洋蔥500克,色拉油150克,鹽20克,胡椒粉少許,麵包片少許,沙司少許
製作: 把洋蔥切片,並用色拉油炒熟,至褐色。在鍋中放入洋蔥、牛肉湯攪拌至煮沸,加入鹽、胡椒粉即可。出湯時,在湯盆內加入麵包片,再撒入沙司即可食用。
菜式簡介:法式辣豬排
特點: 肉質鮮嫩,味道香辣開胃
原料: 豬大排4塊、鹽、粗胡椒末、濃牛奶250毫升、大蒜、法式芥末醬、洋芫荽葉
製作: 用刀背將豬大排兩面拍勻,放入盤內,撒上鹽和胡椒末;平鍋燒熱加油,放入豬大排,炸至呈金黃色;煎鍋內加奶油、蒜片和芥末醬燒開,加適量鹽調好口味,待湯汁燒成稀糊狀時,加入切碎的洋芫荽即可起鍋
鵝肝」、「魚子醬」並稱為世界級三大美食的「松露」(Truffe),又名「黑菌」,是一種長在地 下的菌菇。在法國有「黑鑽石」美名的松露,嚴格來說並不算是菇類,因為它寄生在樹木的根部,深藏 在泥土的地底,因此必須靠訓練有素、嗅覺靈敏的狗才能發現它的蹤影。
松露對於溫度和濕度十分敏感,處理不當的話,只要是短短的三天就可以「瘦」了十分之一。重量減輕 了意即鈔票亦不見了,常令老闆們心疼不已。因此,為了保存松露,於是便開如有人把松露放在密封的 米桶里,或與雞蛋共處一室。結果產生了讓人意外的驚喜,米與蛋充分吸收了松露的氣味,同時又讓松 露的水分不會快速蒸發,造就了松露的另一番風味。松露最好的品味季節是在十二月到三月間,波爾多 酒和一般的紅酒都可以搭配著喝。
在這個快餐店林立街頭,微波爐進入千家萬戶,速食充斥商店貨架的年代裡,對於傳統美食的懷念更顯突出。對於美食,我中華佳餚當然是享譽全球,獨樹一幟。而在西方法國的美食同樣是家喻戶曉,人人稱道。
提到法國美食,這還要從16世紀法國國王亨利四世大帝(Henry IV the Great)說起。在他在位之前,法國還是處於用手抓飯的「蠻荒」狀態所謂的美食更是無從談起。這一切直到亨利四世迎娶了一位義大利公主為妻,隨著王後嫁到了法國,一大堆義大利的廚師也陪嫁到了巴黎,而王後自己也是一個愛下廚房「馬大嫂」般的人物。自此亨利的宮廷里食物的狀況煥然一新,許多義大利的美食開始在宮廷里受到歡迎。而刀叉也開始流行開來,法國人在亨利四世帶領下也開始優雅地學著舞刀弄叉起來。到了亨利四世後期,宮廷乃至各地領主們都紛紛從義大利重金聘請廚師操辦宴會。當日所謂的這種貴族宴會,常常是吃喝和玩樂同時進行,美食和演出都魚與熊掌兼得。雲游詩人和雜耍藝人必不可少地在席間表演,而菜餚由僕人們依次端上來共主客們品嘗,直到宴會結束,上菜本也就成了演出的一部分。乘著文藝復興的東風,法國菜也跟著開始繁榮起來,擺脫了中世紀的黑暗與落後。不過離真正的法國美食還是有一段差距。
到了路易十四時代,法國菜又獲得了一次飛躍的機緣。隨著期間法國國力的上升,也因為路易十四自己也愛好奢華,法國宮廷的餐宴的豪華已經成為了歐洲各國之冠。當年由於「光榮的革命」而被趕下台的詹姆士二世,做客凡爾賽宮。路易十四為了歡迎他大擺宴席,豪華的餐宴連續三天三夜,到了晚上也是挑燈夜食。以至於事後,詹姆士二世為此吃驚不已,大感詫異,回想自己過去的「苦日子」,連連感嘆之前的菜餚是白吃了。同時,路易十四還開始努力培養法國自己的本土廚師以擺脫對於義大利人的依賴。他的做法就是舉辦全國性的廚藝大賽,獲勝者會被招入凡爾賽宮授予「全法國第一食神」的功勛獎也就是所謂的泉藍帶獎(CORDO NBLEU),這成為了全法國廚師們夢寐以求的目標,而這一大獎更是保留至今。
之後的路易十五更是在此之上將法國菜進一步發揚光大。廚師們的社會地位也隨之大為提高,其成為了一項既高尚又富於藝術性的職業。一時間法國食壇百家爭鳴,好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在宗教界,天主教主張使用食糖,新教提倡使用黃油,而在思想界伏爾泰率先提出在火雞中放入菇類可以增加鮮味,盧梭也成為了西方最早的素食主義者反對吃肉,狄德羅則更是說了如下妙語「沒有詩歌,沒有音樂,沒有藝術,沒有良心,沒有感情,沒有朋友,沒有書籍,我都可以活下去,但是作為文明人的我離不開美食。」期間法國名廚拉瓦萊特首先出版了法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部美食著作《法國廚師》。
飲食方面的習俗禮儀也開始養成。在過去,歐洲的宴會上,每一道菜都是一個秘密,要想表演的節目一樣給賓客以驚喜,所以也根本沒有所謂的菜單。唯一的一次例外是1521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在沃爾姆召開帝國會議討論關於馬丁-路德的問題,期間來自薩爾斯堡的布倫瑞克公爵曾經讓人把菜的名字寫在一張羊皮紙上。到了路易十五的時代,這在法國宮廷又得到了效仿,當時在菜單的文字描述上大下功夫,使之成為餐宴有機的一部分,讓來賓在點菜的時候就胃口大開,垂涎三尺。法國菜通過了以上種種,逐漸在製作,分類,上菜方式和就餐禮儀方面自成體系,也結出了了豐碩的成果。但是真正讓法國美食享譽世界,為各國各階層所熟知和公認的,還是要歸功於法國大革命。
隨著巴士底獄的炮聲,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斷頭台,和宮廷的美食作了無奈的永別。法國美食卻沒有因此而受到消極影響。大量宮廷廚師隨著革命流落了民間,他們開始在巴黎的大街小巷開設餐館食樓以求維生。所以,大量宮廷膳食隨著這些「御膳房」的出現,成為了大多數法國階層都能有機會享受的佳餚。而中產階級在享受它們的同時,也開始模仿過去貴族的用餐方式和禮儀,再加上特有的「小資情調」加上些許獨有的藝術韻味。之後,法國出了一個拿破崙,由於他的南征北戰三色旗在幾乎整個歐洲大陸飄揚,而就如同「自由,平等,博愛」這一口號廣受各國人民群眾歡迎一樣,法國美食也是隨著拿破崙的大軍傳至各國。以至當時的德國大作家歌德如此評價,「拿破崙的鐵蹄征服了歐洲的君主,而法國廚子的美食征服了所有人的腸胃。」這和今日,美國大兵足跡踏遍世界,麥當勞的連鎖店也就隨之登陸全球一樣,使乃同理。大國往往會在實行軍事強權的同時,也會推行「飲食新主張」於各國,可口可樂就是如此在二戰期間風靡了全球。扯遠了,拉回正題。大革命導致的美食變革,就如同一個強力助推器把法國人的美食真正推向了世界美食的寶座。
在拿破崙之後,法國的美食有過一段時間的沉寂,但所幸由於一位文豪的復興運動而得以再接再勵維持下去。此人正是寫下了《三劍客》和《基督山伯爵》的大仲馬,其一生中最後的遺作並不是什麼小說又或是什麼劇本,卻是一大本厚厚的《美食大辭典》。在他的晚年,他幾乎吃遍了巴黎所有的大小餐館,成為了法國最早開始寫食評的人,每到一處便吃邊寫筆記心得,各大食鋪的大廚幾乎都成為了他的好友。當時,法國的各大名廚無一不歌頌大仲馬為「知音」。這部《美食大辭典》被普遍評價為「能看,可讀,好用」,成為19世紀的飲食界的經典之作,也成為了法國美食得以為繼的強心劑。到了普法戰爭時期,雖然戰場上法軍連連失利,但漢人有詩曰「國家不幸詩家幸」而對法國人來說則是「國家不幸食家幸」。在普魯士軍圍攻巴黎期間,由於包圍各大餐館的來源短缺,又是他們紛紛向巴黎動物園開了刀。烤駱駝,陷賽驢頭,貓鼠拼盤,乃至今日享譽世界的蝸牛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涌現在了巴黎食客的餐單上。仗是打敗了,但是法國美食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大豐富,得以進一步沖上了世界美食巔峰。想來這也就是「辯證法」的所謂「兩面性」吧?
時至今日,工業化的速食文化並沒能打垮傳統的法國美食。常常也能聽到****國傳來農民砸麥當勞快餐店的新聞。飲食的傳統更是牢固,例如法國人基本上只在名字中有字母R的月份也就是過去的五,六,七月才吃蛤蜊,因為過去只有五,六,七這三個月也就夏天的時候,難以保存這種食物。隨今天已經有了冰箱,但是法國人還是固執地堅持這個習慣。又如密特朗總統在巴黎召開西方七國首腦會議的時候,就按照拿破崙帝國時國務大臣讓-雅克-德-岡巴塞萊所留下的傳統,舉行豪華晚宴,並將菜單通知報社刊登,讓國人過一把眼癮與民同樂。
實際上,所謂的「飲食文化」作為文化的一部分,也往往可以成為一面側面的明鏡。它與一個民族的歷史傳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不可分割的聯系。
對於盤中餐和烹調術這個題目,法國人有一種說不出的矛盾心情。他們對於自己擁有「美食家」的聲譽深感自豪,但對於把他們看作酒肉之徒又大為惱火。其實,聞名世界的法國哲學家笛卡爾就講究吃喝,法國另一位哲學家巴斯卡、法國化學和細菌學家巴斯德和法國近代化學鼻祖拉瓦錫以及鼎鼎大名的戴高樂,在這方面也毫不遜色。而法國的協和式飛機、豪華高速火車、先進的激光研究以及核打擊力量,在世界上也都是數得上的。可是這些都沒有,人們對法國的印象還是奶油巧克力和酒烹嫩炸雞。
人們也到世界其他地方享用美餐,甚至是難與倫比的美餐,如在義大利。可是,由於歷史的偶然性,由於法國人天生那副麗質,還由於人們勤於創新,法國人經過多少世紀,與飲食建立了一種非同一般的關系。現在,世界其他地方也在研究提高烹調術,但是不管多麼賣力,鑒賞美酒佳餚的本領還是非法國人莫屬。這絕非偶然,法國人是經過長期摸索才進入佳境的。
法國麵包
步入法國的城市,一家家麵包鋪隨即映入眼簾,衣著整潔的店員滿臉笑容,彬彬有禮地接待著八方的來客。法國人有邊走邊吃的習慣,兒童上學也喜歡手拿長麵包,大口大口地啃食。有時,他們把麵包當棍棒,追逐捅打,別具情趣。
邊遠鄉村也不例外,不管是小旅店還是大餐館,只要你擇桌一坐,伶俐的服務員就會立即上來,給你恭恭敬敬地獻上一簍白白的麵包。此時,你只管慢慢地坐食你那甜滋滋的麵包,無須顧忌沒人給你拿酒送菜了。
❿ 巴黎有什麼特色小吃
「三皇鵝肝」、蘇比斯小羊排、白松露煎蛋卷、米酒蒸鱒魚,酥蒸鵝肝-三角形的酥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