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殺生》電影深度解析是什麼
《殺生》電影深度解析是:首先是長壽鎮的鎮長。在他眼裡,沒有什麼比名節更要緊的事,哪怕時辰已到,也硬要逆天改命,讓年輕貌美的寡婦為大限將至的老人輸血,只為保住鎮子清末至今的長壽二字。縱觀村鎮,只有他的頭上還盤著因循守舊的辮子。
有這樣的人主持大局,又怎會容得下牛結實逆天造反,更何況牛結實劣跡斑斑,了結他,也算民心所向。
而正好有人注意到這點,他知道憑自己一己之力,是無法報當年因牛結實作惡而導致的家破人亡之仇,身為西醫的牛醫生,自然懂得攻城為下,攻心為上的道理——牛結實是敲不破,打不死的銅豌豆,影片伊始,縱置於多人亂棍之下,再扔下懸崖,牛結實也不曾大礙。
牛醫生該如何是好。眼看著牛結實無法無天,破肉鋪老闆的牌位,偷看別家夫妻房事,甚至引誘寡婦,喂垂危老人飲酒,他不能再袖手旁觀。牛醫生與鎮長不謀而合,狼狽為奸,以搖鈴為號,團結一致,讓牛結實知道,自己命不久矣。
電影簡評:
《殺生》這部電影,是管虎「狂歡三部曲」之一(其餘兩部分別為《鬥牛》和《廚子戲子痞子》),具有濃烈的「管式風格」特徵,即底層關懷、非線性敘事、寓言化風格和情緒化影像等。
影片的故事背景設置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初期舊中國西南部一隅」,這個時間點正值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正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不過有意思的是,管虎在片頭點明了時間,卻在整部電影里完完全全消去了具體時代的痕跡。
⑵ 關於《殺生》這部電影,我怎麼看不懂請看懂的人來講講是什麼意思…
《殺生》是一部需要多看幾遍的電影,一方面是因為電影確實精彩,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因為導演在電影中設置了太多的隱喻和暗示,一不留神看漏幾處,會很影響你對電影本身和導演真實意圖的理解。 電影上映後,筆者也在網上看到很多人的評論,大部分人認為,影片的主題實際上是在討論渾噩大眾對於覺醒者的敵視等等,屬於「魯迅流的投槍與匕首」,簡單說就是「誰殺了他」、「他是怎麼死的」兩個問題。筆者認為,通雖通矣,達則未必。上述主題只是表層,影片的真正內核是關於佛性的。本觀點從影片的重要道具——牛結實的鑰匙——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第一把鑰匙——佛堂——佛性的大門 牛結實的第一把鑰匙是鑰匙繩最長的那把,用來打開一把魚鎖,這把鎖鎖住的是牛結實的住處,也是鎮里的佛堂(裡面有佛像,門口有鎮獸)。 魚是自由的象徵,也是牛結實本人的象徵(牛結實死去和片尾曲的動畫),魚卻以佛堂門上的一把鎖的形態出現,為什麼?答案只有一個:只有打開精神上的自由枷鎖才能開啟佛性的大門。牛結實住在佛堂里(雖然可能是他強占的),佩戴著唯一能打開魚鎖的鑰匙,這充分說明了牛結實的本質:牛結實是佛設在在長壽鎮的代言人和拯救者,是長壽鎮上唯一自由的、具備「佛性」的人。 牛結實死了,但是殺死牛結實的並不是牛醫生,也不是長壽鎮的鎮民,而是牛結實自己的佛性,他的死是用來震撼一潭死水的長壽鎮、用來拯救鎮民的手段,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一種大慈悲。 第二把鑰匙——枷鎖——佛性的慾望 牛結實的第二把鑰匙打開了胖墩腳上的鐐銬。 長壽鎮中每個人實際上都鎖著一把鐐銬,只不過這把鐐銬是鎖在心裡的,只有對待孩子,才會用具象的鐐銬鎖住他們,直到他們的心中也長出鐐銬為止。而牛結實所作的一切,給百歲老人喝酒也好、往水源里下春葯也好,實際上都是為了打開人們心中的枷鎖,讓他們的心靈能夠自由飛翔,能夠沐浴佛光。 佛並非無欲無求,普度眾生是佛性的慾望。牛結實具有佛性,拯救鎮民就是他佛性的外放。奈何人們被鎖閉的時間太久遠了,以至於他們把拯救當做破壞,把自由當做毒葯、把援手當做刺刀、把佛徒當做魔鬼,所以他們要殺掉牛結實。人的愚昧,不只殺生,而且殺佛。 第三把鑰匙——音樂盒——佛性的執念 牛結實的短鑰匙繩上還拴著第二把鑰匙,是一把用細線密密纏繞的鑰匙。在過去的鑰匙上纏繞細線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防止鑰匙插得過深,破壞鎖的結構,這說明這把鑰匙的使用對象是很精密很重要的,這樣的東西在影片中只有一個,就是那個音樂盒。 這把鑰匙實際上是用來上緊一個發條,這個發條讓音樂盒發出幸福的聲音。片中我們看到,牛結實在跟全鎮人告別時,把他所有搶來的東西都還了回去,唯獨留下這個音樂盒作為他的陪葬。 前兩把鑰匙上都有蓮花的樣式,這把鑰匙卻很普通,所以說,這把鑰匙代表了牛結實的人性。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佛尚存一欲,人更是如此。對於牛結實來說,這個音樂盒讓他度過了最幸福的時光,因此他可以捨去所有的身外之物,唯獨不能舍棄這個音樂盒,這或許是他唯一的執念,一種叫做「愛」的執念。 影片開始處,無名醫生接過了這三把鑰匙;影片的結尾處,無名醫生梳起牛結實的發型。牛結實對他說:「你欠我一命」,他對鎮長說:「牛結實沒有死」,所以我們可以預期,牛結實的佛性亦將在他的身上延續。
⑶ 電影《殺生》講了什麼內容,為什麼很多人看不懂
《殺生》改編自陳鐵軍的中篇小說《設計死亡》,是由管虎執導,黃渤、任達華、蘇有朋、余男等聯袂主演的荒誕懸疑喜劇。該片劇情主打荒誕懸疑與黑色喜劇元素,同時黃渤與余男的情感線在極致瘋狂中蘊含深情。
⑷ 殺生電影主旨是什麼 想要贊頌或是表達什麼
《殺生》這片很有意思,開始完全不知道講什麼,當我猜到牛結實怎麼死的時候我以為它在講最好的殺人方法是用心理殺人;當鏡頭展示牛結實的另一面時,它好像有點像狂人日記,牛結實其實是想改變村裡這種古老的風氣,他往水裡撒崔情粉是想讓情侶可以在街頭拉手,他刨祖墳是想讓物盡其用,全村人都看著阿拉米爾被淹死而無動於衷,只有牛結實認為人不能這樣白白的死,這說明他本質不壞,只是更注重現世的生活;當牛結實的妻子走出鎮後,光線突然變亮了,她到了外邊的世界,外邊的世界不再守舊,而其他村民死於自己的風俗 吶喊,落後守舊的思想殺死的不是一個人,而是殺死了一代人;村裡的人本性看似都是善良的,但是小肉肉的老婆卻容不下一個喪夫之人,要讓她死,肉店的老闆在肉中下毒,他們的惡被稱為道德。回味一下,我覺得這個存的名字很有寓意 長壽村,還有村民的壽命也是一種諷刺,他們居然可以這樣的活到100多歲,這樣的人生在我看來不如像牛結實一樣做完自己想做的事然後死去。
⑸ 電影殺生的寓意是什麼
影片中的伏筆與回應數不勝數,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理解,下面談談我的感悟
鑰匙與廟
一共三把鑰匙,兩把是用來開啟小孩手腳上的鎖,一把開啟那個廟門。先說廟。廟里供奉的是一尊佛像,而這個廟便是黃渤所飾演的牛結實的寄身之所。只有他,才能打開廟門。我認為,牛結實便是一個「佛」的化身。從救寡婦,到輸血,到為兒去死,他一直在犧牲。影片又叫殺生,殺生是佛門用語,佛門第一戒律便是,不能殺生。
鑰匙不但代表了他的身份,更代表了他的作用。牛結實本身,也是一把鑰匙,讓他們走出封建迷信。
地震與祭司
震了好幾次,但貌似都是有驚無險,直到影片那個圓球巨石才姍姍來遲的滾落山崖。看似是天災,其實在我看來是表現的人性的坍塌。黃渤第一次拿石頭砸自己,開始震。當村裡面的人決定殺他的時候,又震了。但我知道,這些事情都不會讓那塊石頭落下,直到最後,人們開始祭司,石頭終於砸落下來。原因很簡單,殺生,慾望都是可以原諒的,而可悲的是,周而復始。封建無法連根拔起,村裡的人因牛結實的離去毫無改變,這才使得巨石滑落。
孩子與傻子
始終站在牛結實這邊的只有兩類人,一群黃口小兒,一個全副武裝的傻子。兩種這世界上純真的人。能操縱這兩種人的,自然是最神聖的人。
搗蛋與歸還
牛結實在最後將過去偷過的一件件物品挨家挨戶的歸還回去,從這里,我看到了他的用意。他搗蛋,但卻准確記著每一件物品的所屬人。之前說過,牛結實本不姓牛,姓馬,他的父親是過路的商販。那與此說來,他就是個外來戶,他所做的一切,不過是想和大家有聯系,他想融入這個小社會而已。
以上是我所看出來的小「內涵」還有些並不知道如何解釋的問題,也在這寫下來
八音盒。
為何一直在放生日快樂。牛結實死,它出現;寡婦不再守寡,它出現;醫生在發現屍體的時候,它還出現。懷疑是一種重生的寓意。
黑袍
村裡人為何都穿黑袍,是見不得人的表現,又或者是象徵著宗教控制著村莊的 總的來說,片子就是說的人性,封建迷信,插敘的拍攝手法讓人看起來有些吃力,但是是近年來拍的不錯的國產懸疑片~
⑹ 電影《殺生》的寓意是什麼看了都沒看懂 好像有點倒敘又點插敘具體意思不懂!!指教啊
看的不太懂``大概意思是一個不循規蹈矩的人在一個山村出現的故事。其實他本性是善良的,只是有些跳脫,喜歡惡作劇,沖破了傳統道德的束縛,不合乎村裡傳承下來的規矩。其實最初並不是每個人都希望他死,只是他知道了太多人的糗事,算是掌握了大部分人的把柄。在我看來每個希望他離開的人都有一條讓他離開的理由,鐵匠因為他的戲弄,也因為他也喜歡那個寡婦。肉鋪老闆是因為他的無賴,每次都記在賬上。小骨頭夫婦是因為他看到了他們房事的窘態。蘇有朋飾演的村醫是因為他間接害死了自己的父母~~而導致矛盾激化是他在村裡下葯之後,全村只有他是清醒的,只有他看到了全村人的糗態。所以當任達華告訴村長事實後村長才會發出要是這樣村子會變成什麼樣子的感嘆。全村對牛結實沒有芥蒂的是村裡那些孩子,還沒經過村規的細化,沒經過迂腐思想觀念的洗禮,還沒有變得像村裡人一樣循規蹈矩。
很多人疑惑牛結實到底死沒死,我翻來覆去把電影看了兩三遍,結論是他死了。電影最後一幕是在任達華發現牛結實的地方壘了個石棺,石棺上面滿是祭品,色彩艷麗的祭品,也或許寓意新生。而在此有點不解的是任達華在回頭凝望山村前石棺傳出的音樂盒的響聲,莫非死而復生不成、電影中間接應的是肉鋪兒子用聽診器聽牛結實的心跳,此時電影是沒配音的,而任達華又把聽診器移到肉鋪兒子胸前時,此時電影是有心跳的畫外音的。而此景畫面結束是任達華封上了石棺的最後一塊山石。
其實吧,牛結實是死在了全村人的集體打壓下。人們不允許另類的出現,不允許超越傳統束縛的存在而又無能為力,所以當有人提出對他精神遏壓的時候會得到所有人的同意。任達華發現牛結實時其實牛結實時活著的,只是心死了,為了救兒子在知道所以事情真相後卻又不得不服從現實。任達華飾演的是個中醫,為了追尋事情的真相對並未死去的牛結實進行了撇腳的外科手術,檢查了他的內臟。結果是完全健康。所以,全村人扼殺了牛結實的精神,而任達華無意中一刀結束了牛結實的生命。影片開頭任達華飾演的醫生欠了牛結實一條命,這也是他一直調查死因的源動力。
最後山石的倒塌明顯出人為,這不是任達華飾演的一聲所為,而是小骨頭,這一幕出現在了影片中全村人對牛結實抵制的各自行動中,肉鋪老闆為臘肉注了針劑,小骨頭用鋸鋸了牛結實罰他站的那個山頂上的巨石支柱。這一幕也暗喻了村裡人的咎由自取。牛結實在臨行前歸還了所霸佔過的物品,其實也是在贖罪。或許也暗喻了一種因果關系,他的罪贖了,可村民犯下的罪又有誰來救贖。或許這才有了最後山石崩塌的那一幕。有人說其實牛結實代表了長壽鎮唯一的生氣,小鎮人們被各種規矩束縛,對人情世故的冷漠,竟讓寡婦去活祭,只是因為村規,只是因為祖訓。唯一的生氣沒了,小鎮也就終結了。
以上純粹個人見解,下面附一些別人的更深層次的挖掘:
喜歡《殺生》不只是因為片中的隱喻很豐富,而是因為我個人覺得這個故事還不錯,對我來說有點新意,而且也算把故事講圓了。接下來我在本文中將簡析一下《殺生》中的一些隱喻。你可以認定我是在過度闡釋,或者乾脆認定我是在胡亂扯淡。我只是想把我看本片時想到的一些想法寫下來。
《殺生》改編自一部名為《設計死亡》的小說,其實這個故事更像是「設計閹割」。黃渤飾演的男主人公牛結實,我個人覺得此人是隱喻我們這個民族的男根,也就是說黃渤演的其實是一根屌,一根抽象的、精神層面的屌。這根抽象之屌是生猛活力之源,也是自由個性之源。如何閹割這根抽象之屌?這是中國文化的一個內核。
《殺生》的故事發生在一個名叫長壽鎮的封閉小鎮,這個長壽鎮是封閉中國的隱喻,在這個國家,長命百歲是終極價值取向之一。哪怕像縮頭烏龜一樣窩囊地活著,無趣且無尊嚴地活著,也要努力長命百歲。而上文中所說的那根喜歡惹是生非的抽象之屌是長命百歲夢的死敵,所以長壽鎮的人想要合理絞殺它。
余男飾演的啞女這個角色,是中國女性本能和天性的隱喻,長壽鎮里的人曾想通過一種儀式殺死這個啞女,這是用文化壓制女性本能和天性的隱喻。這個啞女因為所謂的不守婦道,被長壽鎮的其他女人圍攻,則說明文化可以讓女性變得痛恨自己的本能和天性,進而也想用類似於自我閹割的方式,讓自己看上更正經,更有道德,更符合男權社會的期望。而余男飾演的角色被設置成是一個啞女,則是隱喻中國女性無法正常表達自己的慾望。
蘇有朋飾演的那個牛醫生是專制權力的隱喻,專制權力痛恨自由個性,所以專制權力設計一種文化,一種無處不在的「凝視」,進而借大眾之手完成對自由個性的閹割。
任達華飾演的那個角色則是現代科學理性的隱喻,現代科學理性會不斷「魅」,即不斷神秘化和神聖化。某種意義上,所有專制社會都喜歡利用神秘化和神聖化這兩種手段來維持自身順利運轉。而在真正意義的現代社會,沒有任何神秘的東西,也沒有任何神聖的東西。當然,現代科學理性也是雙刃劍,它有可能創造出一個貌似徹底無解的後專制社會,一個大眾看似可以擁有自由個性,看似可以盡情享受性自由,但實際上被權力很隱秘地全方位合法監管、規訓的社會。雖然這樣的後專制社會也有其恐怖之處,但相對於大玩神秘化和神聖化的那種專制社會,它應該也算是一種進步吧。
⑺ 《殺生》這部電影怎麼樣
看《殺生》猶如眼前蒙著一塊細紗,看起來危害了長久以來的祖制與規矩,即便它是自由的,是善的,就一定要扼殺;實際上,是統治邏輯冥古不化的洗腦與崇拜,即便它是陰暗,是惡的,卻一定要遵守。
半路,醫生發現了黃渤飾演的村民牛結實(黃渤飾),已經奄奄一息的倒在路邊,以救人為己任的醫生,帶著他來到了長壽鎮,卻發現村民對這個牛結實如凶神惡煞般厭惡,如劇毒瘟疫般害怕。
在鎮長、鎮醫生、接生婆等人的勸解下,醫生了解到了牛結實的前世今生。原來,牛結實帶頭不守規矩、不尊秩序,幹了一系列為非作歹的荒唐鬧劇,喝酒不結賬、買肉不給錢就算了,被村民教訓了、流放了,卻依然屢教不改。後來,甚至發展到與馬寡婦(余男飾)「亂倫」,這徹底打破了村民的底線,於是,被激怒的村民要徹底解決這個「禍害」。
然而經過醫生的了解,這名牛結實並非本地根苗,而是外地人留下的「野種」;並非村所說的干盡壞事的混世魔王,其本質是純真、直率甚至有些執拗,只是生性頑劣了些;與馬寡婦「亂倫」純屬你情我願,是兩個受盡壓迫的人,身心的自由結合。
⑻ 電影《殺生》的幾個問題
首先牛結實這個人物,並非大奸大惡,充其量就是個討人嫌的混混,和傳統規矩森嚴的小鎮格格不入,牛結實之於小鎮,就是個異類。
小鎮在片中的定位,則是一種生活狀態,一種社會形態的寫照,這種社會形態封閉,陳舊,而且自得其樂。
一個頑固的社會形態遇上一個異類,故事就出來了。最開始是同化,封閉的體系首先會試圖將異類閹割後留在體制內部,閹割完成即代表同化完成,這就是片中的婦女閹割團的象徵意義。可惜閹割牛結實的行動遭遇反抗而失敗了。當體系自發的同化行為失敗,對異類的行為就升級了,首先這個封閉的體系無法解決問題,於是請來了外界的一個新思潮,即是牛醫生。在牛醫生的指示下,原本同化異類的行為,升級為」消滅」異類牛結實,注意,並不是要殺了他,因為體系內的人都不願意背負殺掉牛結實的罪名,最後達成共識,是從精神上,肉體上,人格上抹去」牛結實」這個人的存在,這個牛醫生,或者這個新思潮,不可謂不狠。
於是整個小鎮動員起來了,一系列圈套讓牛一步一步走向絕路,而小鎮的人對牛的死自認都是不必承擔責任的,而實質上這個體系內的人沒有一個是無辜的。體系殺人,不必見血。最後有小孩告訴牛這是個騙局,啞巴女告訴牛要讓他活所以選擇打胎,牛拿刀驚散了鎮上的秘密會議,帶小孩砸了醫務室,最後依然哀號:」不要整了,我活不了兩天了」,這是一個異類對體系的哀號,也是一個異類的自我放逐,他為了留下小孩(因為這個體系頗有人情味的同意他和小孩之中可以留下一個)面對無孔不入的體系力量,牛本不必死,淋雨感冒喝醉酒,都還要不了他的命,可是他只能選擇自我放逐,自己走上了山安靜等死。他的敵人不是某一個人,而是這個陳舊封閉的體系。
小鎮人的血眼病,代表著生病的是這個小鎮,而在病態的體系眼裡,正常人才是有病的,這就是牛的可悲命運。
病態的小鎮,會為了追求所謂的光榮虛名,而強迫老祖彌留而不能死,強迫寡婦為老祖輸血導致自己嚴重貧血,會在大X亂後集體追殺牛而不知反省自己,因為封閉的體系沒有自我反省的能力。蘇有朋小時候為了堵住牛偷臘肉的通道,堵住了所以和外界的通道,導致他家這個小體系內的人窒息而死。
最後牛死了,小鎮恢復了它固有的秩序,只是小鎮的每個人都背負了原罪,沒有一個是無辜的。小鎮最後恢復了封閉,完美的運行模式,但也終將毀滅在即將崩塌的巨石之下。
小鎮原本最重的懲罰也只是趕走牛,但小鎮卻可以面不改色的將寡婦殉葬,小鎮是偽善的。最後任達華和鎮長一席話,鎮長似乎明白了真相和牛的無辜,可惜體系內一兩個人的良心發現改變不了任何事情,小鎮以它特有的力量自我封閉運行著,鎮長死後的送葬隊伍,一如從前。
毀滅即將來臨,寡婦和牛的孩子坐任達華醫生的車離開了小鎮,離開了那個封閉而行將毀滅的環境,迎來了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