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東亞、東南亞國家中,哪些國家是被殖民過的
東亞、東南亞國家中,只有中國、日本和泰國一直保持獨立國家的地位,未被完全殖民。
殖民屬地歷史演變一覽表
台灣Taiwan島1642年台灣島(西方人稱為福摩薩Formosa島)成為尼德蘭殖民地。 1662年中國收復台灣,1683年,滿清(1636-1911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政權)吞並台灣正式完成對中國的佔領。 1895年,日本擊敗清國,台灣成為日本殖民地。 1945年10月25日中國收復台灣。 1949年中國(國民政府)喪失在大陸的政權後,台灣島成為國民政府的根據地。
香港Hong Kong 1842年成為不列顛殖民地。 1997年7月1日交還中國。
澳門Macau 1557年葡萄牙侵佔澳門(西方人稱為馬交)。 1887年清帝國正式割讓澳門予葡萄牙。 1999年12月20日交還中國。
朝鮮Korea 1905年成為日本保護領。 1910年8月29日為日本兼並,成為日本殖民地。 1945年8月和9月蘇聯和美國分別佔領北部和南部,至1948年分別形成今之[北]朝鮮和[南]韓兩國。
大南Dai Nam 1883年成為法蘭西之保護領,被劃分為東京Tonkin(又稱北圻)和安南Annam(又稱中圻)兩部分。 1945年3月9日日本單獨佔領大南,並令大南獨立(實際成為日本附庸國),改國名為越南Viet Nam。同年日本戰敗,8月17日[北]越南自行宣布獨立。但其後法蘭西重新佔領部分地區,1954年7月20日始確定越南南、北分治。至1976年越南實現南、北統一。
交趾**Cochinchina-[南]越南[South] Viet Nam又稱南圻。 1862年成為法蘭西殖民地。 1946年6月1日成為自治共和國。 1949年6月14日與安南、東京部分地區合並為[南]越南,為法蘭西之聯系邦。 1954年7月20日正式獨立。
琅.勃拉邦瀾滄Luang Prabang Lanchang 1893年成為法蘭西之保護領,隸屬法屬寮國。 1945年4月8日日本令琅.勃拉邦瀾滄脫離法蘭西獨立(實際成為日本附庸國)。同年日本戰敗,9月15日琅.勃拉邦瀾滄統一寮國,成立寮國王國。
占巴塞Champassak 1904年成為法蘭西之保護領,1945年9月15日被並歸寮國王國。
法屬寮國French Laos-寮國Laos 1893年法蘭西將其在寮國之屬地組成法屬寮國,作為其復合保護領,分為三部分:上寮Upper Laos(即琅.勃拉邦瀾滄)為其保護領,中寮Central Laos和下寮Lower Laos為其殖民地。 1945年9月15日琅.勃拉邦瀾滄統一寮國,成立寮國王國。 10月12日寮國單方面宣布獨立。 1946年4月23日寮國重新成為法蘭西之保護領。 1949年7月19日寮國成為法蘭西之聯系邦。 1953年10月22日正式獨立。
柬埔寨Cambodia 1863年成為法蘭西之保護領。 1945年3月18日日本令柬埔寨脫離法蘭西獨立(實際成為日本附庸國)。同年日本戰敗,法蘭西重奪柬埔寨。 1949年11月8日成為法蘭西之聯系邦。 1953年11月9日正式獨立。
印度**Indochina聯邦1887年10月17日成立,為法蘭西之殖民地聯邦,由大南(分為東京和安南兩部分)、交趾支那、柬埔寨組成(1893年起亦包括法屬寮國)。 1956年7月21日解散。
下緬甸Lower Burma 1862成為不列顛殖民地,隸屬英屬印度。 1886年與下緬甸合並為緬甸。
上緬甸Upperer Burma 1886成為不列顛殖民地,隸屬英屬印度。 1886年與上緬甸合並為緬甸。
緬甸Burma 1886年不列顛將上、下緬甸合並為緬甸,隸屬英屬印度。 1937年緬甸成為單獨的殖民地。 1943年8月1日日本令緬甸脫離不列顛獨立(實際成為日本附庸國)。 1945年不列顛重新佔領緬甸。 1948年1月4日緬甸獨立。
吉打Kedah 1909年成為不列顛之保護領,1914年成為馬來屬邦的一部分。 1957年8月31日並歸馬來亞。
吉蘭丹Kelantan 1909年成為不列顛之保護領,1914年成為馬來屬邦的一部分。 1957年8月31日並歸馬來亞。
彭亨Pahang 1888年成為不列顛之保護領,1896年成為馬來聯邦的一部分。 1957年8月31日並歸馬來亞。
霹靂Perak 1874年成為不列顛之保護領,1896年成為馬來聯邦的一部分。 1957年8月31日並歸馬來亞。
丁加奴Trengganu 1909年成為不列顛之保護領,1914年成為馬來屬邦的一部分。 1957年8月31日並歸馬來亞。
雪蘭莪Selangor 1874年成為不列顛之保護領,1896年成為馬來聯邦的一部分。 1957年8月31日並歸馬來亞。
斯里.梅南蒂Sri Menanti-森美蘭Negri Sembilan 1895年斯里.梅南蒂成為不列顛之保護領,1896年成為馬來聯邦的一部分。 1897年改國名為森美蘭。 1957年8月31日並歸馬來亞。
柔佛Johore 1885年成為不列顛之保護領,1914年成為馬來屬邦的一部分。 1957年8月31日並歸馬來亞。
玻璃市Perlis 1909年成為不列顛之保護領,1914年成為馬來屬邦的一部分。 1957年8月31日並歸馬來亞。
馬來聯邦Federated Malay States成立於1896年7月1日,為不列顛的復合保護領,由彭亨、霹靂、雪蘭莪和森美蘭組成,華人俗稱為「四州府」。 1946年4月1日被並歸馬來聯合。
馬來屬邦Unfederated Malay States成立於1914年5月12日,為不列顛的復合保護領,由吉打、吉蘭丹、柔佛、丁加奴和玻璃市組成,華人俗稱為「五州府」。 1946年4月1日被並歸馬來聯合。
馬六甲Malacca 1511年成為葡萄牙殖民地。 1641年成為尼德蘭殖民地。 1826年轉屬不列顛,被劃歸海峽殖民地。
海峽殖民地Straits Settlements 1826年不列顛將其在馬來半島的三塊屬地-馬六甲、檳榔嶼Penang和新加坡Singapore合並為海峽殖民地,隸屬英屬印度,華人俗稱為「三州府」。 1867年成為單獨的殖民地。 1946年新加坡被劃為單獨的殖民地,馬六甲和檳榔嶼則被劃歸馬來聯合。
英屬馬來亞British Malaya英屬馬來亞是馬來聯邦、馬來屬邦和海峽殖民地這三個單位的通俗合稱,並非正式的殖民單位。
馬來聯合Malay Union-馬來亞聯邦Federation of Malaya 1946年4月1日不列顛將馬來聯邦各邦、馬來屬邦各邦、馬六甲和檳榔嶼聯合組成馬來聯合,作為其殖民地聯邦。 1948年2月1日改組為馬來亞聯邦。 1957年8月31日獨立。 1963年與新加坡、沙撈越、北婆羅洲合並為馬來西亞。
新加坡Singapore原為海峽殖民地的一部分,1946年成為單獨的殖民地。 1959年6月3日成為自治邦,實行內部自治。 1963年8月31日獨立,同年並入馬來西亞。 1965年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獨立。
沙撈越Sarawak 1888年成為不列顛之保護領。 1946年成為殖民地。 1963年9月16日並歸馬來西亞。
北婆羅洲North Borneo 1881年成為不列顛之保護領。 1946年成為殖民地。 1963年9月16日並歸馬來西亞,改稱沙巴Sabah。
汶萊Brunei 1888年成為不列顛之保護領。 1971年起實行內部自治。 1984年1月1日獨立。
蘇祿Sulu 1878年成為西班牙之保護領。 1899年成為美國之保護領,隸屬菲律賓。 1940年4月滅亡。
馬京達努Maguindanao 1861年成為西班牙之保護領,隸屬菲律賓。 1888年為西班牙所滅。
菲律賓Philippines群島1565年成為西班牙殖民地。 1898年6月12日單方面宣布獨立。同年西班牙將菲律賓群島割予美國。 1901年菲律賓群島成為美國殖民地。 1935年11月15日成為美國的聯合邦,實行自治。 1946年7月4日獨立。
德那第Ternate 1683年成為尼德蘭之保護領,隸屬荷屬東印度群島。 1946年並歸印度尼西亞。
戈阿Gowa 1667年成為尼德蘭之保護領,隸屬荷屬東印度群島。 1949年12月27日並歸印度尼西亞。
坡尼Bone 1906年成為尼德蘭之保護領,隸屬荷屬東印度群島。 1946年2月並歸印度尼西亞。
提多列Tidore 1667年成為尼德蘭之保護領,隸屬荷屬東印度群島。 1946年並歸印度尼西亞。
馬都拉Mara 1679年成為尼德蘭之保護領,隸屬荷屬東印度群島。 1882年為尼德蘭所滅。
克隆貢Klungkung 1849年成為尼德蘭之保護領,隸屬荷屬東印度群島。 1908年為尼德蘭所滅。
古戴Kutai 19世紀成為尼德蘭之保護領,隸屬荷屬東印度群島。 1949年12月27日並歸印度尼西亞。
井裡汶Cirebon 1682年成為尼德蘭之保護領,隸屬荷屬東印度群島。 1819年為荷蘭(當時尼德蘭的國號為荷蘭)所滅。
蘇拉卡爾塔Surakarta 1755年成為尼德蘭之保護領,隸屬荷屬東印度群島。 1946年並歸印度尼西亞。
日惹卡爾塔Jogjakarta 1755年成為尼德蘭之保護領,隸屬荷屬東印度群島。 1949年12月27日並歸印度尼西亞。
莽庫尼卡蘭Mangkunegaran 1757年成為尼德蘭之保護領,隸屬荷屬東印度群島。 1946年5月並歸印度尼西亞。
巴庫.阿蘭Paku Alaman 1816年成為尼德蘭之保護領,隸屬荷屬東印度群島。 1946年並歸印度尼西亞。
米南加保Minangkabau 1821年成為尼德蘭之保護領,隸屬荷屬東印度群島。 1849年為尼德蘭所滅。
西阿克Siak 1858年成為尼德蘭之保護領,隸屬荷屬東印度群島。 1946年並歸印度尼西亞。
荷屬東印度群島Dutch East Indies 1610年尼德蘭將其在今印度尼西亞的殖民地組成荷屬東印度群島。 1945年8月17日部分地區宣布獨立,成立印度尼西亞Indonesia共和國。 1950年8月17日實現統一,取得完全獨立。
荷屬新幾內亞Dutch New Guinea又稱西伊里安Western Irian。 1828年成為尼德蘭殖民地,隸屬荷屬東印度群島。 1949年成為單獨的殖民地。 1962年10月1日由聯合國接管。 1963年5月1日並歸印度尼西亞。
Ⅱ 東盟十國裡面哪個國家沒有成為殖民地
泰國
泰國 1238年開始形成較為統一的國家。先後經歷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原名暹羅。16世紀,葡萄牙、荷蘭、英國、法國等殖民主義者先後入侵。19世紀末,曼谷王朝五世王大量吸收西方經驗進行社會改革。1896年,英法簽訂條約,規定暹羅為英屬緬甸和法屬印度支那之間的緩沖國。暹羅成為東南亞唯一沒有淪為殖民地的國家。1932年6月,民黨發動政變,改君主專制為君主立憲制。1938年,鑾披汶執政,次年6月改稱泰國。
Ⅲ 東南亞國家和印度等地方是不是都被法國殖民過為什麼官方語言都有法語
首先我要更正另一位回答者所說的,泰國恰恰是當年唯一沒有淪為殖民地的東南亞國家,希望不會對你產生誤導。
另外你的猜想是正確的,東南亞很多國家曾經都是法國的殖民地,你只要搜索「法屬印度支那(Indochine Française)」的歷史你就知道了,我就不在這里復制粘貼了。法屬印度支那主要的范圍包括今印度部分地區(印度曾大半國土被法國佔領)、越南、柬埔寨等國家和地區,甚至中國南方的雲南、廣西、廣東等幾個省當時也是法國的勢力范圍。法國的殖民統治對這些地區留下了很深的影響,例如越南原來使用漢字,後來參考了法文而創造了如今的越南文等等。
望以上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Ⅳ 近代哪些東南亞國家被淪為了歐洲殖民地,。。又有哪些國家被淪為了日本殖民地
印尼在16世紀中葉淪為荷蘭殖民地,
緬甸19世紀初期淪為英國殖民地
越南、柬埔寨、寮國19世紀末期淪為法國殖民地
馬來西亞、新加坡19世紀初淪為英國殖民地
菲律賓16世紀末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9世紀末淪為美國殖民地
泰國與中國一樣,是半殖民地
二戰時菲律賓、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都成被日本入侵殖民過
Ⅳ 泰國為什麼是東南亞國家中唯一一個沒有被殖民歷史的國家
在亞洲近代歷史上,除了日本發奮圖強躋身強國之列,避免被殖民的命運外,就算是昔日強大的奧斯曼土耳其,都曾淪為西方列強的殖民地。
但是,作為內陸小國的泰國,在周邊國家盡被殖民的圍堵下,卻成為東南亞甚至南亞大陸,唯一一個沒有被西方殖民統治的國家。這不禁讓人疑惑,泰國究竟有何過人之處,能讓西方殖民者望而卻步呢?
(二戰時期的泰國王室)
國王的表態再次挽救了泰國。再加上泰國並未直接和英法軍隊正面沖突,因此,盟軍認可了泰國的和平宣言。當然,這和美國為控制馬六甲海峽,對泰國的支持不無關系。
看中了泰國戰略優勢的美國,不僅幫泰國重回國際社會,讓泰國搖身一變為二戰戰勝國。還以二戰對泰國造成巨大損失為由,幫泰國向日本索賠150億日元的戰爭賠款。
就這樣,作為二戰軸心國成員的泰國,因為地理優勢,成為大國的拉攏對象。不僅沒有蒙受戰火催殘,還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和不少領土。
正如泰國國王拉瑪四世所言:作為一個小國,我們賴以保護自己的武器,除了嘴巴,就只有充滿智慧和健全思想的一顆心。
Ⅵ 大家知道亞洲哪個國家,沒被西方變成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泰國,
泰國是亞洲最早向西方學習、向西方開放的國家1855年-1856年,泰國先後與英法等國訂立通商條約,允許英、法等國享有治外法權,1858年,印度、緬甸等先後淪為英國的殖民地,泰國則因為與英國已有貿易協定而免於成為殖民地的窘境。1896年,英法簽訂《關於暹羅等地的宣言》,將泰國列為英法殖民地之間的「緩沖國」,是不屬於任何一國的獨立國家。其後英法於1904年劃定勢力范圍:湄南河以東為法國勢力范圍、以西為英國勢力范圍,這就更進一步明確了泰國在政治上的獨立性,在東亞、東南亞、南亞諸國相繼淪為西方列強殖民地的環境中,例外地成為仍然保持政治上獨立的國家。
第一次世界大戰勝利後,泰國(暹羅)作為協約國一方,在與美法英等重新修訂貿易條約時,借機收回了領事裁判權和關稅自主權,並獲得國際聯盟成員國的資格。泰國成為真正獨立的國家。
泰國之所以未淪為殖民地,有3條很重要:1、主動向西方學習,努力融入西方,藉以拉近同西方列強的關系。2、不與強者正面為敵,以退為進、以曲求伸,以通商貿易換取領土完整、以部分權利換取政治獨立。3、八面玲瓏。朱拉隆功曾經說過:「我們是一個小國,人力有限,不能與列強進行戰爭,必須八面玲瓏與人無爭,不能過分親近某一個強國,亦不可過分疏遠某一個強國。」這也許就是泰國得以虎口脫生的策略。
另一個是韓國和朝鮮,他們只是被日本殖民,但日本不是西方國家,因此,也符合要求.而日本則不算,日本在明制維新之前是美國的殖民地.
Ⅶ 東南亞的國家中,唯一沒被殖民的國家的是哪一個
縱觀整個世界歷史,在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期間,亞洲很多地區和國家紛紛被捲入列強的瓜分浪潮之中,就拿東南亞來說,因為其資源豐富,所以自然成了列強們的必爭之地。隨著幾次殖民地戰爭的爆發,幾乎所有的東南亞國家都被捲入殘酷的戰爭當中,其中大部分最終淪為了列強的殖民地。但此時卻有一個國家,他雖然戰鬥力不強,卻能在這些戰爭中屢屢獨善其身,這個幸運的國家就是暹羅(Xiānluó,即現在的泰國)。
不管怎樣,在那些戰爭紛飛的時代,泰國多次成功地維護了國家主權的獨立,後來還因為發展不錯被稱為亞洲經濟“五小虎”(泰國、馬來西亞、越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之一,這一點至今都讓許許多多的泰國人因此而感到自豪和驕傲!
Ⅷ 西方列強在東南亞的殖民地的分布
自歐洲人開始進入大航海時代的對外征服後,東南亞地區,便成了他們的獵食目標。在當時,東南亞除了泰國尚且能保持獨立以外,其餘地區,都分別被荷蘭、英國、葡萄牙、法國、美國佔領。
他們在這里經營多年,根基深厚。在很長時間內,歐洲國家都將東南亞視為重要的輸血動脈。
但在二戰爆發以後,日本僅僅用了半年左右的時間,就佔領了這里。歐美各國,幾乎沒有稍顯反抗的能力。
東南亞情況介紹:
東南亞位於亞洲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中南半島因位於中國以南而得名,南部的細長部分叫馬來半島。馬來群島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廣闊海域,是世界最大的群島,共有兩萬多個島嶼,分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東帝汶、汶萊和菲律賓等國。
東南亞地區共有11個國家: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汶萊、菲律賓、東帝汶,面積約457萬平方千米。其中寮國是東南亞唯一的內陸國,越南、寮國、緬甸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陸上接壤,僅東帝汶不是東盟成員。
東南亞是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的「十字路口」。馬六甲海峽是這個路口的「咽喉」,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馬六甲海峽地處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全長約1080千米,最窄處僅有37千米,可通行載重25萬噸的巨輪。
太平洋西岸國家與南亞、西亞、非洲東海岸、歐洲等沿海國家之間的航線大多經過於此。馬六甲海峽沿岸的國家有泰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其中新加坡位於馬六甲海峽的最窄處,交通位置尤其重要,是溝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咽喉地段。
Ⅸ 印度等南亞國家等東南亞國家在歷史上曾是誰的殖民地介紹
印度曾經是英國人的殖民地。在約180年中,一直為英國殖民地。
東南亞國家:
印尼曾是荷蘭殖民地,越南、寮國、柬埔寨曾是法國殖民地,菲律賓曾是美國殖民地,新加坡、緬甸、馬來西亞曾是英國殖民地。唯獨只有泰國未曾成為哪個國家的殖民地。
Ⅹ 越南是法國的殖民地嗎﹖
越南曾經是法國的殖民地。
公元前257年,蜀國末代王子蜀泮率領其族民,建立甌雒國,並自稱為安陽王。甌雒國是越南古代國家的雛形。
公元前214年到938年,一直是中國領土,但其間分裂勢力不斷作亂。
938年到1885年是中國的藩屬國。
1885年到1940年是法國殖民地。
1940年到1945年是日本佔領區。
1945年到1954年北部解放了,南部又成為法國殖民地。
1955年1975年南部成為美國的仆從國。
1975年至今是獨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