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為什麼要把美告上wto

法國為什麼要把美告上wto

發布時間:2022-05-23 16:02:19

❶ 美國獨立戰爭法國為什麼要援助美國為什麼

法國奉行「敵人的敵人就是我們的朋友」,因為此前英國和法國正在為歐洲的霸權進行戰爭,法國吃了虧,被迫將殖民地加拿大割讓給了英國,所以他們要援助美國。

❷ 美國獨立戰爭 法國為什麼要援助美國為什麼要援助美國

美國位於美洲大陸,它是英國殖民地,英國在美國有著巨大的利益,但法國沒有;而在歐洲,英國一直是法國有力的競爭對手。支持美國:1、可以謀求美國獨立以後,法國從美國獲得利益;2、可以有力的打擊英國,降低它的競爭力。

所以不僅僅是美國獨立戰爭,南北戰爭中英國暗中支持南方,而法國則支持北方並幫助其取得最終的勝利。

❸ 關貿總協定和世貿組織建立的背景、職能、影響分別是什麼

20世紀3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使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進一步激化,西方國家的貨幣信用制度危機與國際收支危機加深,希望有更強大的全球性的國際金融組織來提供長、短期貸款,以期恢復經濟和發展生產。同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西方資本主義強國為爭奪世界市場而導致的「貿易戰」對各國恢復經濟的阻礙越來越大,各國對貿易自由化的呼聲越來越高。而美國憑借其在戰爭中膨脹起來的雄厚實力,對外擴張的慾望極為強烈,試圖建立一個以美國為主導的、穩定的、多邊的國際貿易和金融秩序。另一方面,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新獨立的國家,急需大量資金發展民族經濟,平衡國際收支,但對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援助」存有戒心,希望通過國際經濟組織的貸款來獲得所需資金。此外,國際經濟組織的出現還有賴於世界經濟內在發展所提供的基礎,由於生產和資本國際化的不斷發展,需要各國共同干預經濟活動,並進而產生了要求經濟一體化、貿易自由化和金融一體化的傾向,使國際經濟組織應運而生。在上述因素共同作用下,1944年7月,美國、英國、法國和蘇聯等44國參加了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召開的布雷頓森林會議,建立了旨在穩定國際金融、改善國際貿易環境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即世界銀行)。此後,美國又提出《擴大世界貿易與就業方案》,建議建立國際貿易組織,以補充布雷頓森林會議,該建議得到許多國家的普遍贊同,並於1947年最終形成了關稅與貿易總協定。這樣,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關稅與貿易總協定(1995年後發展為世界貿易組織),就發展成為戰後世界經濟體系的三大支柱和世界市場的三大國際協調組織。(1)世界銀行。世界銀行(WorldBank)的全稱是國際復興開發銀行(,IBRD),簡稱世行。它是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產物。世界銀行於1945年12月宣告成立,並於1946年6月25日開始正式運營,1947年成為聯合國的專門機構之一。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同屬聯合國專門機構,在國際金融領域緊密聯系,相互配合,對穩定各會員國貨幣、促進各國經濟穩定增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世界銀行的宗旨是:對各會員國用於生產目的的投資提供便利,協助會員國的復興與開發,並鼓勵欠發達國家進行生產與資源開發;通過參與私人貸款和私人投資方式,或對私人部門進行上述活動提供擔保等方式,促進私人對外投資;通過鼓勵國際投資以開發會員國生產資源的方式,促進國際貿易長期、均衡發展,維護國際收支平衡;在提供貸款擔保時,世行積極尋求其他國際金融機構和國際銀行的合作。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行開始有計劃地參與了各會員國國際支付和金融危機的救援工作,發揮了有益作用。世界銀行從其誕生之後不久,通過組織國際上各種來源的資金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優惠貸款和投資,援助那些對受援國經濟發展有特別重要意義的項目和行業,以支持發展中國家經濟的增長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從而也保證了發達國家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世界銀行的這種作用突出地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在債務問題上,世界銀行較好地發揮了它在南北之間的「斡旋」作用。通過提供調整貸款和技術援助等方式來幫助債務國實施以緊縮為特點的經濟調整計劃;以促進經濟增長為核心向債務國提供新貸款;敦促發達國家通過多種方式減輕發展中國家的債務負擔;承擔為債務國還本付息提供資助;以及為低收入債務國建立減債基金等。其次,蘇聯解體後,世行接納了蘇聯15個加盟共和國為世行成員國,並向它們提供美元支持,幫助它們實現經濟的順利轉軌,以確保世界經濟和政治的穩定。最後,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世行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起為危機爆發的國家提供經濟援助,在穩定亞太金融市場、平息亞洲金融風暴以及緩和各國金融危機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世行從戰略的高度履行著它維持和穩定現行國際貨幣體系以及國際經濟秩序的職能。但是,作為世行主要業務活動的貸款在政策引導上存在著一定的缺陷。例如,就結構調整貸款而言,隨著20世紀90年代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結構調整貸款的重點轉向了支持和幫助發展中國家以市場經濟為目標的改革。為此,世行要求借款國政府必須與之「對話」,承諾並制定結構調整計劃,內容包括調整進出口政策、修改國家投資計劃以及改革機構體制等,並要說明長期目標和短期措施,確定時間表,接受世行的定期檢查。這種調控盡管有效地幫助借款國從經濟結構上扭轉國際收支的嚴重逆差,但卻有干涉內政之嫌。此外,由於世行的領導權基本上由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所掌握,因而世行的業務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受美國所左右。但發展中國家的壯大及經濟崛起,正在改變、影響著美國的絕對統治及影響。(2)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IMF),簡稱基金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是根據1944年7月布雷頓森林會議擬定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建立的。它於1946年3月正式成立,1947年3月1日開始運作,同年11月5日成為聯合國專營國際金融業務的一個專門機構。總部設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在巴黎和日內瓦設有代表處。該基金組織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府間金融機構之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貨幣體系的核心。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宗旨是:為會員國在國際貨幣問題上進行磋商和協作提供所需要的機構,促進國際合作;促進國際貿易的擴大和均衡發展,藉以提高會員國的就業和實際收入水平,並增強會員國的生產能力;促進匯率穩定和會員國間有條不紊的匯率安排,避免競爭性的貨幣貶值;為會員國經常性交易建立一個多邊支付和匯兌制度,並消除妨礙世界貿易發展的外匯管制;在有適當保證的條件下,向會員國提供臨時融資,使它們在無需採取有損於本國和國際經濟繁榮措施的情況下,糾正國際收支的失衡;爭取縮短會員國國際收支失衡的持續時間,並減輕其程度。總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根本任務是,通過對會員國提供短期信用來減緩各國由於國際收支危機所引起的貨幣貶值競爭和外匯管制的加強,以維持匯率的穩定,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提高就業水平和增加國民收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自1947年成立以來,在加強國際貨幣合作、建立多邊支付體系、穩定各成員國貨幣匯率波動、促進國際收支調整、維持貨幣制度的運行、促進國際貿易和世界經濟的發展等方面,均發揮了不同程度的作用。基金組織通過建立各種貸款基金幫助發展中國家克服「外部沖擊」和「內在因素」所造成的困難,如創立「緩沖庫存貸款」,幫助發展中國家穩定初級產品出口價格,從而穩定國民收入;通過直接融資或間接融資,幫助發展中國家的債務國進行經濟調整,一度使20世紀80年代發展中國家的債務危機有所緩和;在1994年底到1995年初的墨西哥金融危機、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等歷次金融危機中,通常以低息貸款的形式幫助有關國家克服貨幣、金融危機。但是,由於基金組織的貸款是按份額分配的,因而主要發達國家占據了份額的絕大部分,但實際上,目前貸款的主要需求者均為發展中國家。經過九次增資後,發展中國家的份額在總份額中的比重不但沒有上升,反而普遍有所下降。這種狀況長此以往顯然不符合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同時,基金組織貸款的某些附加條件也不符合受款國的國情。由於基金組織有關職能部門對一些發展中國家國際收支失衡的原因分析不夠准確和全面,無論對哪個國家提供貸款,均開出幾乎同一付「葯方」,這給受款國的經濟帶來了不少消極影響。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發生後,不少受援國對基金組織提出的幾乎蠻橫的附加條件紛紛表示不滿,馬來西亞等國甚至拒絕同基金組織進行借款談判。近年來,基金組織先後對有關貸款條件作了修改,但它們並未從根本上解決貸款附加條件的缺陷。此外,由於基金組織的領導權掌握在西方發達國家手中,美國又憑借其經濟實力,掌握了基金組織的控制權,再加之基金組織的管理法與投票權的規定,使得基金組織的一切大政方針的確定受美國金融資本所支配,在一定程度上,基金組織成了美國實行擴張的一個工具。盡管如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仍然無疑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金融史上最為成功的國際金融組織之一。可以預見,它仍將在21世紀的國際金融領域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及影響。(3)世界貿易組織。世界貿易組織(WorldTradeOrganization,WTO),簡稱世貿組織。它的前身是關稅與貿易總協定(關貿總協定,GATT)。世界貿易組織是根據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烏拉圭回合多邊貿易談判達成的《建立世界貿易組織協議》於1995年1月1日建立,取代原關貿總協定,並按照烏拉圭回合多邊談判達成的最後文件所形成的一整套協定和協議的條款作為國際法律准則,對各成員之間經濟貿易關系的權利和義務進行監督、管理和履行的正式國際經濟組織。世界貿易組織的總部設在瑞士的日內瓦。為了便於工作交接,世貿組織和關貿總協定在1995年曾並行一年。從1996年1月1日開始,世貿組織完全取代了關貿總協定,成為國際多邊貿易體製得以運轉的基礎和法律載體。至2000年初,世界貿易組織共有成員135個。中國於2001年12月正式加入該組織。根據1994年4月15日在馬拉喀什部長級會議上簽署的《世界貿易組織協議》,世界貿易組織建立的宗旨是:協議的成員方承認其貿易和經濟關系的發展,應旨在提高生活水平,保證充分就業和大幅度穩步提高實際收入和有效需求,擴大貨物和服務的生產和貿易,為可持續發展之目的擴大對世界資源的充分利用,保護和維護環境,並根據它們的各自需求和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情況加強採取相應的措施;同時,有必要作出積極的努力,以確保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最不發達國家在國際貿易增長中獲得與其經濟發展水平相應的份額和利益;通過互惠和互利的安排,從實質上減少關稅和其他貿易壁壘並消除在國際貿易中的歧視性待遇;通過建立一個一體化的、更為可行的、持久的、包括關貿總協定以往貿易自由化的成果以及烏拉圭回合多邊貿易談判成果在內的多邊貿易體系,保持這些基本原則並進一步推進這一多邊貿易體系。建立世界貿易組織這一正式國際經濟機構的目的,是為了處理世貿組織成員國之間的貿易關系。為此,世貿組織的主要職能具體包括:組織實施世貿組織負責管轄的各項貿易協定或協議,積極採取各種措施,努力實現各項協定或協議的目標,並對所轄的不屬於「一攬子」協議項下的諸邊貿易協議如《政府采購協議》、《民用航空器貿易協議》等的執行、管理和運作提供組織體系;為成員提供處理各協定、協議有關事務的談判場所,並為世貿組織發動多邊貿易談判提供場所、談判准備和框架草案;解決各成員之間發生的貿易爭端,負責管理世貿組織爭端解決協議;對各成員的貿易政策、法規進行定期審評;協調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等國際經濟組織的關系,以保障全球經濟決策的凝聚力和一致性,避免政策沖突;組織編寫年度世界貿易報告和舉世界經濟與貿易研討會,並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必要的技術援助。世界貿易組織的誕生,是國際貿易體制發展的新階段,也是貿易政策國際協調的重大發展。從世貿組織的運行實踐來看,以世貿組織替代關貿總協定是可取的,它給世界經濟帶來了積極的效應。這種積極效應主要表現在:世貿組織擴大了世界各國經濟貿易和科學技術的交流,擴大了國際投資的領域,使世界經濟貿易進一步走向國際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貿易保護主義的重新抬頭,加快了世界逐步實行貿易自由化的進程;健全的貿易爭端解決機制,抑制了一些發達國家利用國內法來干擾公認的多邊貿易規則;發展中國家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維護。但是,在世貿組織的運行中,也出現了一些值得重視的消極現象。首先,對區域集團和某些雙邊安排的排他性和歧視性做法,仍未建立有效的監督和協調機制。其次,在實施各項協議時,存在不平衡的發展狀況,發達國家大力推行那些與自身利益攸關的協議的執行,而對那些事關發展中國家利益的協議,如紡織品協議的實施,則採取拖延態度,這勢必損害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再次,大國操縱世貿組織一些重要決策的現象未得到改善,它們硬要把一些與貿易無關的問題納入多邊貿易體制。同時,一些發達國家從自身利益出發,有選擇地擴大貿易自由化的范圍,或者要求制定一些新的國際規則,迫使發展中國家接受,使發展中國家貿易自由化進程脫離其現階段經濟發展水平,損害了這些國家經濟的發展。最後,接納成員的進程因政治因素和撈取經濟實惠的策略而放慢,加入談判的內容與世貿組織協議的規定出現脫節,把一些與世貿組織規則無關的雙邊經貿問題納入談判中來,致使談判拖延不決,影響著多邊貿易體制的進程及發展。

❹ 韓國為何將美國告上WTO

5月14日電 由於違反世貿組織規則,美國近期實施的關稅政策遭到多國政府和企業廣泛反對。而對於美國針對韓產大型家用洗衣機和太陽能電池及組件實施保障措施一事,韓國政府14日表示,美方限制進口的做法違反世貿組織(WTO)規則,已訴諸世貿組織。

據早前報道,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希特萊澤(Robert Lighthizer)於今年年初表示,特朗普已批准對進口大型家用洗衣機及進口太陽能電池與電池板徵收保護性關稅的建議。

希特萊澤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一決定是在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調查後作出的,這兩種進口產品「是對國內製造商造成嚴重損害的一個重要原因」。對這兩種進口產品徵收的保護性關稅,第一年將以更高的稅率啟動,然後在隨後幾年逐漸下降。

以上內容來自:海外網

❺ 美國為什麼要癱瘓WTO上訴機制經濟全球化是否會因此而倒退

原因:
美國在WTO中,發言權下降了。
經濟全球化,會有影響,但影響不會很大。

❻ 美國政府給波音補貼,別的國家為什麼向WTO提起訴訟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美國政府給波音公司補貼,會讓波音公司佔有不公平的競爭優勢,破壞市場的公平原則,損害其競爭對手(空客公司)合法權益,所以歐盟向WTO起訴。
希望能幫到您。

❼ 跪求WTO爭端解決機制的法律的概論!!!!!!!!!

WTO爭端解決機制的內容:DSU協議運用司法管轄和外交磋商相結合的平衡體制。DSU考慮到了1947年GATT充分磋商的做法,也考慮到了運用司法解決爭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DSU鼓勵各方通過外交途徑的友好磋商解決爭議。在適用司法手段解決爭端時,也保證是在政治和外交的框架內進行。 DSU建立了爭端解決機構(Dispute Settlement Body-DSB)來負責監督爭端解決機制的有效順利運行,這是WTO的一個創新,可以說是爭端解決機制的基石。DSB由135個成員方參加,實際上與總理事會是一套人馬兩塊牌子,它受總秘書處的領導。DSB的主席通常與總理事會的主席不是同一個人,DSB的主席採用輪值制,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代表每年輪流擔任。該機構負責DSU和各有關協議關於爭端解決規定的執行,它有權設立專家組,通過專家小組的報告和上訴機構的報告,檢查被裁決的國家用多長時間和何種方式執行裁決和建議,以及授權暫停適用協議下的減讓和其他義務(即實施報復)。 應爭端一方的請求,DSB可以成立專家組(Panel),對成員國的某一違法行為進行裁決,承擔具體的任務,任務完成後即解散。專家組一般由3名或5名獨立的人員組成。秘書處持有一份可擔任專家組成員的名單,並負責任命專家組組成人員。專家組根據被授予的職權范圍,在規定時間內,形成專家組報告,交DSB會議批准。 DSB建立了常設的上訴機構(Appellate Body),這是WTO爭端解決機制的創新。常設上訴機構有7名成員,任期為4年,對某一案件由其中的3名進行審議。上訴機構有自己的工作人員,其秘書處在機構上不同於WTO秘書處。上訴機構的主要目的是保證判例的和諧性,負責處理爭端各方對專家組報告的上訴,但上訴僅限於專家組報告中有關法律問題和專家組詳述的法律解釋。上訴機構可以維持、修改或撤銷專家組的法律調查結果和結論,而且上訴機構的報告一經DSB通過,爭端各方就必須無條件接受。
編輯本段原則
原則(The Dispute Settlement)爭端解決機制的基本原則是平等(equitable)、迅速(fast)、有效(effective)、雙方接受(mutually acceptable)。這個原則是經全體WTO的成員同意,如果他們認為其他成員正在違反貿易規則,受到貿易侵害的成員將使用多邊爭端解決機制,而不是採取單邊行動,這意味著所有WTO的成員將遵守議定的程序和尊重裁決,不管是受到貿易侵害的成員還是違反議定的成員。 在關貿總協定及WTO的貿易爭端解決機制的程序方面與法庭有一定的相似的地方,但最大的區別在於首先在引起貿易爭端的成員國之間進行磋商,並自行解決貿易爭端。因此,在貿易爭端解決機制的第一階段是由國家政府之間進行貿易磋商,甚至當案件已經發展到其他階段時仍然可以進行磋商和調解。
編輯本段機構
爭端解決機制機構是由「專家組(Panel)」組成的。專家組由3名(有時是5名)來自不同國家的專家組成,負責審查證據並決定誰是誰非。專家組報告提交給爭端解決機構(Disput Settlement Body,DSB),該機構在協商一致的情況下才能否決這一報告。每一個案件的專家組成員可以從一份常備的符合資格的候選人名單中選擇,或從其他地方選擇。他們以個人身份任職,不能接受任何政府的指示。 進行斡旋、調解或調停。
編輯本段形成
《馬拉喀什建立世界貿易組織協議》附件二《關於爭端解決規則與程序的諒解》(Understanding on Rules and Proceres Governing the Settlement of Disputes)是世貿組織關於爭端解決的最基本的法律文件。它規定了適用於烏拉圭回合各項協議下可能產生的爭端的一套統一規則,確立了世貿組織(WTO)的爭端解決機制。WTO的爭端解決機制是以GATT40多年爭端解決實踐為基礎,經過發展和重新談判而確立起來的。 1947年《關稅與貿易總協定》(GATT)第22條和第23條規定了執行GATT各項協議過程中締約方之間爭端解決的核心規則,包括磋商、申訴、專家組建議及執行等方面的規定。GATT爭端解決機制的這套規則存在內容太過粗略,操作性不強等弊端,特別是GATT理事會採用協商一致的原則通過專家組的建議或做出其他決策。為了自身的利益,敗訴方政府可以行使否決權阻止整個過程。出於同樣原因,在確定專家組的職權范圍、選擇專家組的人員組成、在敗訴方政府採取改正措施等方面,有關進程都有可能被進一步拖延。這樣就損害了人們對GATT爭端解決制度的信心,使談判各方決定要為WTO建立一套統一的約束力更強的爭端解決機制。 經過1986-1994年GATT烏拉圭回合多邊貿易談判,終於形成了WTO爭端解決機制的基本法律文件《關於爭端解決規則與程序的諒解》(DSU)。 DSU包括27條和4個附件,主要內容是涉及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的適用范圍、管理機構、一般原則、基本程序和特殊程序。 WTO的DSU合理地吸收了GATT爭端解決機制中經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一系列制度,並對之進行了有機的結合;另一方面,它又在總結經驗與教訓的基礎上,針對原機制存在的各種弊端,採取了大膽的改進與革新;同時,進一步拓寬了爭端解決機制的適用范圍,豐富了解決爭端的各種手段。 WTO爭端解決機制適用於烏拉圭回合各項協議,包括GATT、《WTO協議》本身及其所附全部貨物貿易協議、GATS和《TRIPS協議》等。WTO的新機制在保留了GATT體制中的一些核心內容外,還採用了上訴程序,規定了補償和交叉報復措施等,加強了這一體制的作用,增強了約束力。 DSU是烏拉圭回合談判中多邊關系的一個焦點。DSU所有條款的精神都在第3條2款中得到了體現。DSU第3.2規定"世貿組織的爭端解決機制是為多邊貿易體制提供保證和可預見性的一個中心環節。各成員承認該機制用以保障各成員有關協議項下的權利和義務,以及按照國際公法解釋的習慣規則,澄清有關協議的現有條文。DSB的各項建議和裁決不得增加或減少各有關協議所規定的權利和義務。"實踐證明,DSU在執行過程中是非常有效的。現在,使用爭端解決機制的案例越來越多,反映了成員國對WTO爭端解決機制的興趣和重視。 WTO解決爭端機制是個根本的機制,是各個協議得以切實執行、世界貿易體制安全和正常運轉的基本保障。世貿組織前任總幹事魯傑羅說過:"如果不提及爭端解決機制,任何對WTO成就的評價都不完整的。從許多方面講,爭端解決機制是多邊貿易體制的主要支柱,是WTO對全球經濟穩定作出的最獨特的貢獻。"這一評價是非常中肯和符合實際的。
編輯本段特點
統一性
在DSU執行之前,自1947年到1994年12月31日的GATT實踐,有爭端的各方依據GATT第22、23條的規定,也可以選擇1947年以後陸續制定的GATT各具體協議中有關解決爭議的特別規定和程序來解決爭端,但他們之間缺乏銜接機制,無法協調。1995年1月1日DSU得以執行以後,所有的經濟貿易爭端都納入到DSU 的規則之中解決,誕生了統一的爭端解決機制。而且,在DSU中明確規定,爭端解決機制與其他協議的規定有沖突時,按照具體協議的規定,即採取特殊優先的原則。例如:在補貼問題,一個國家被裁決違背WTO的有關規則, 按照DSU規定,可給予被裁決方相應合理的限期來執行裁決。但根據《補貼和反補貼措施協議》,若某成員實施了紅色的補貼措施,必須立即改正。這時應優先適用《補貼和反補貼措施協議》,被裁決方必須無任何緩沖餘地地立即執行裁決,停止其紅色補貼措施的實施。
效率性
決策程序的改變可以說是GATT與WTO爭端解決體制的最重要的區別。根據GATT的決策規則,重要的決定要經過協商一致作出。而在WTO框架內,則採取"反向一致"或稱"倒協商一致"的做法,只要不是各方一致反對,則有關決策就可獲得通過,這樣僅有一方或幾方就不能阻止爭端解決程序的進行,除非各方經協商一致作出否決的決定。比如,如果一爭端方請求設立專家組,且有關請求已列入爭端解決機構會議的議題,那麼爭端解決機構就必須最晚在下一次的會議上設立專家組,除非"爭端解決機構經協商一致決定不設立專家組(unless the DSB decides by consensus not to establish a panel)"。但這種否決的協商一致一般不會形成,因為提出設立專家組請求的國家不太可能改變自己的初衷。專家組的報告和上訴機構的報告在爭端解決機構會議上要獲得通過等決策程序也是採取這種方式。另外,如果爭端各方對專家組成員組成不能達成一致,則由總幹事來作出決定。這些規定有效地排除了GATT規則中存在的阻止多邊爭端解決進程的可能性,使爭端解決更加迅速、有效。
強制性
WTO爭端解決機制規定了解決爭端的辦法,使用最多的就是要求違反協議的一方撤銷那些不符合《WTO協議》的措施。如果不能撤銷,一般可採取提供補償作為替代辦法。如果違反協議一方也拒絕提供補償,那麼只有實施報復了,也就是受損害的國家得到爭端解決機構的授權後,可以針對違反協議的成員暫停實施貿易減讓或履行義務。這樣就增強了該機制的有效性、約束力和威懾力。
編輯本段程序
磋商
DSU規定,爭議各方首先要通過磋商解決爭議。當一成員認為另一成員違反或不符合馬拉喀什協議(WTO規則),從而使自己遭受損害時,可要求對方進行磋商,同時應通知DSB和有關理事會或委員會。被要求磋商的成員應在接到磋商請求之日後的10天內作出答復,並應在接到請求之日後不超過30天的時間進行磋商。磋商應在被要求方接到磋商請求之日後60天內完成。DSU規定60天的期限是希望爭端各方在此期限內能夠通過外交磋商的友好方式解決爭端。如果該成員方在接到請求之日後10內沒有答復,或在接到請求之日後30天內沒有進行磋商,或在接到磋商請求35天後雙方均認為達不成磋商一致,或者在接到磋商請求之日後60天內未達成磋商一致,投訴方可以向DSU提出申請成立專家組。爭議各方也可不通過磋商,直接要求成立專家小組。一方提出磋商要求時,應說明對方違反了WTO哪一個協議的哪一個條款,提出法律根據。若某一第三方認為正在進行的磋商與自己的貿易利益有關,也可以以第三方的身份參加磋商。但第三方須在得到磋商通知之日後10天內通知磋商當事各方參加磋商的請求。若磋商各方認為該問題與第三方沒有貿易利益關系,也可以拒絕第三方參加磋商。
專家組
1、成立專家小組 專家小組的成立申請在被提出後,最遲應在該申請被首次列入DSB議程後的會議上設立。既DSB在接到成立專家小組申請後的第一次會議上只決定是否需要成立專家組。如決定成立,則列入DSB的既定日程(Built-in Agenda)。專家組在DSB第二次召開會議時成立,確定專家組的人員組成、工作范圍等。第二次會議應在提出請求後15天內舉行,這意味著給通過外交途徑解決爭端一個最後的機會。專家小組一般由3人組成。小組成員由爭議雙方共同選擇,如有不同意見,由總理事選定。專家小組的工作方式和職責范圍一方面根據雙方的要求確定,另一方面根據WTO規則確定,各協議對此有不同的規定和做法。專家小組可確定自己的工作時間表。 關於是否請專家審議小組(Expert Review Groups)進行技術審議,完全由專家小組自行決定,但爭議雙方可以提出進行技術審議的要求。根據DSU第13條的規定,專家小組還可以使用非政府組織的信息來源。爭端解決機制是解決各成員政府間爭端的機制,原則上只有政府的代表才有權參加該機制,DSU第13條的規定實際為非政府組織進入WTO開了方便之門,提供了參與WTO的機會。例如:WTO的總秘書處經常收到非政府組織發表的公報,然後送給有關各方。有關各方收到後通知秘書處,哪些同意,哪些不同意,專家小組確定哪些可以接受,哪些不能接受。 2、專家小組的工作程序 專家小組提出裁決報告的期限一般是6個月,可以延長但無論如何不能超過9個月。一般情況下,在爭議各方提交書面材料後,專家小組緊跟著有2次口頭聽證會(實質性會議),此後專家小組開始實質的工作,由秘書處提供協助。專家小組首先拿出報告的大綱散發給爭議各方。這僅是一個描述性報告,對事實和雙方的觀點進行闡述,若雙方認為其與事實有出入,可以向秘書處澄清;此後,專家小組公布臨時報告(中期報告)。爭議各方可以進一步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論據。爭議各方和專家小組的交流必須通過書面的方式,由秘書處傳達。各方的書面意見作為副本,附在報告之後。專家小組形成的最終報告應以三種工作語言(英、法、西)散發給各成員方,20天後,才可在DSB會議上審議通過。在向各成員分發專家小組報告的60天內,該報告在DSB的會議上應予通過。該60天的期限可以延長,但無論如何不能超過90天。通過方式採取"反向一致"的原則。
上訴
如果某一當事方向DSB正式通知其將進行上訴,則爭端解決進入上訴程序。上訴的范圍僅限於專家小組報告所涉及的法律問題及由該專家小組所作的法律解釋。上訴機構有60天的時間處理上訴事宜,並通過報告。該期限可以延長但無論如何不得超過90天。上訴機構的報告應在發出後30天內經DSB通過,除非經協商一致不通過。
執行
解決爭端機構通過專家小組或上訴機構的報告後,當事各方應予執行。在報告通過後30天內,當事方應通知DSB其履行DSB建議或裁決的意願和改正的具體措施及期限。若不能立即執行,也可以要求在一段"合理期限"內執行。如果DSB及爭端各方對合理期限都未能達成協議,則可通過仲裁確定。合理期限一般為90天,實際操作中最長可給予15個月。如果在合理期限內,被訴方不能改正其違法做法,申訴方應在此合理期限屆滿前與被訴方開始談判,以求得雙方都能接受的補償辦法。若合理期限到期後20天內,爭議各方就補償問題達不成一致。申訴方可請求DSB授權其對被訴方進行報復或交叉報復。
報復和交叉報復
DSU制定了報復和交叉報復的程序。如果被訴方沒有在"合理期限內執行裁決,或爭端各方沒有就補償問題達成協議,投訴方可向DSB申請批准其對被訴方中止依照所適用協議應承擔的減讓或其他義務,取消給予MFN待遇,開始實施報復。DSB應在合理期限屆滿後30天內,批准授權,除非DSB一致同意拒絕該項請求。若被訴方對申訴方的中止減讓水平(報復措施)表示反對,或認為投訴方在要求報復中未遵守有關原則和程序,則可以提請仲裁。仲裁應在合理寬限期結束前60天內完成。仲裁裁決是終局的。 爭端解決機制規定報復的行業或部門必須是自有爭議和遭受損害的同一部門進行;報復應限於相當於利益喪失或損害的程度。如果受損害一方認為僅報復一個行業或部門無效或不能達到平衡,則可在其他的部門進行交叉報復。比如,在有關香蕉貿易的爭議中,若只提高香蕉的關稅還不足以彌補被投訴方遭受的損害,投訴方可以提高其他水果、蔬菜的關稅,也可提高機械設備產品的關稅。法國生產乳酪的生產者遭到美國在激素方面的報復就是典型的實際子。DSU還規定,在情況非常嚴重的時候,報復可以針對WTO的另外一個協議,實施跨協議報復。比如,投訴國在補貼問題上受到損害,可以在知識產權領域進行報復。交叉報復是有效率的處罰,但只能作為臨時性的處罰措施,因為該機制的宗旨是解決爭端,迫使被訴方改正其不合法的做法,而不是為了處罰哪個國家。在1995年後處理的諸多爭端中,很少導致報復和交叉報復的實施,第一次交叉報復是厄瓜多使用的。

❽ 法國被認為是和美國關系最好的國家,為何法國還要脫離北約

雖然美國和法國的關系不錯,但是當時的美國已經嚴重的威脅到了法國的利益了,所以法國為了自己國家人民的利益,必須起來反抗美國,所以決定脫離北約。因為當時美國和蘇聯進行冷戰,而法國和蘇聯也在進行貿易,為了能夠和蘇聯繼續私下的交易,就退出了北約。

為了不讓北約限制的自己的軍事發展,戴高樂毅然退出北約,而且他退出北約以後第一時間就是去訪問蘇聯,這就讓美國非常生氣了,通過一系列手段讓戴高樂簽訂一系列的條約,條約的大致內容就是一旦爆發戰爭,法國都必須加入北約。

❾ 如何理解"WTO規則是發達國家對東南亞後起國家的反攻倒算"

世貿組織的游戲規則是由美國為代表的富國制定並推動的,具有形式上的平等實際上的不平等的特點,並缺乏透明度,其推動的「全球化」實際上成了美國化。WTO規則的「片面性」和「扶強抑弱」傾向,導致整個世界資本投機行為泛濫,民族國家主權地位被削弱,發展中國家就業緊張進一步加劇,兩極分化更趨激烈,個人主義惡性膨脹。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加入世貿組織以後,面臨著更大的挑戰

世界貿易組織(WTO)是協調世界經濟的全球化支柱機構。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對於實現國際資源的優化配置,擴大跨國經營,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消除我國在國際貿易中遇到的歧視性待遇,調整我國產業結構,加快國有企業改革步伐,為我國居民的消費得到更大的滿足提供了機遇。

但是,世界貿易組織作為最權威的國際經濟組織,從一開始就帶有很強的富國烙印,特別是帶有很強的美國烙印,尤其是體現WTO這一組織的靈魂的規則,先天就具有「扶強抑弱」性,具體表現在:

首先,世界貿易組織是以發達國家在國內已經實行過且證明對他們有利的游戲規則來界定各項標準的。任何一種機制、組織、秩序的運行和競爭,規則是第一重要的。為發達國家控制與主導的世界貿易組織(WTO)等在制定規則和制度時,只以那些發達的富國為模型,在這些國家已經實行的國內貿易規則的基礎上修修補補,並要求世界上所有國家和政府向這些規則看齊。很顯然,WTO的不少規則適應富國而不適應窮國,在某種程度上只是富國國內貿易規則在世界上的延伸,先天就具有強烈的「扶強抑弱」性,體現著強烈的實力主義特性和要素的趨利本性。所以,在世貿組織推動的自由貿易潮流中,許多發展中國家抱怨世界貿易組織成為發達國家的御用工具,是富國推行其價值觀念、經濟模式乃至政治模式的「代理人」,它們根本不考慮窮國的利益和要求,不考慮人的基本需要,而只考慮它們自身的貿易利益和利潤,毫無公平可言。最典型的例證是,東南亞、俄羅斯與拉美等地發生金融與經濟危機過程中,發達國家所控制的國際貿易和金融機構與這些國家討論實施援助計劃時,往往提出極其苛刻的條件,脅迫各國服從。

其次,即使WTO規則是那些規則制定者按照世界各國情況平均加權後制定出來的,也同樣存在著形式上的平等而實際上的不平等。WTO規則按照生物達爾文主義「優勝劣汰」的法則設計,窮國和富國在貌似平等的游戲規則面前,起跑時的起點不一樣,廣大發展中國家處於明顯的劣勢地位。比如說,發達國家使用的是現代化的機器生產,而發展中國家則大部分生產還停留在手工勞動階段,發達國家的生產總值主要依靠知識和信息獲得,而發展中國家的生產則仍然停留在非常原始的粗放階段;發達國家掌握了世界貿易乃至全球化所需要的一切制度安排,而發展中國家則對此茫然無知。由於生產力和科技水平的差異和總體上的壟斷性,發達國家通過經濟的全球化大舉進入和佔領發展中國家市場,發達國家依仗技術和設備的優勢,利用知識產權等措施和法律手段,不僅掠奪性地大量開發和廉價佔有發展中國家的生產資料、人力資源,而且以昂貴的價格向發展中國家出售技術和知識產品,使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的持續和良性發展方面受到嚴重影響,資源得不到有效的開發、利用和保護。而發展中國家由於生產技術水平落後,商品價格高,在世界市場上競爭力相當弱。二者起點的差距如此之大,現在卻要使用同一規則去進行競爭和賽跑,勝負的結局不是早已定論了嗎?

第三,游戲規則缺乏透明度,沒有讓發展中國家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世界貿易組織盡管不分國家大小、人口多少和經濟實力強弱,一視同仁,每個成員有一票投票權。但由於小國、弱國的貿易水平低,貿易量小,在世界貿易組織中的影響非常有限。特別是對貿易規則的解讀無法得到發達大國的認同,以致參與相關問題的談判能力非常有限,從而造成形式上具有和大國相等的合法的權利,但實際上卻沒有發言權。發達國家憑借其雄厚的資本和對發展中國家金融服務業的大量介入,通過投機活動向發展中國家轉嫁金融危機。在發達國家將工業生產大批外移的情況下,其生產性危機的壓力就迅速下降。而由於資金的積累和動作,金融活動有了更多的流動性、隨意性和投機性,發達國家利用游戲規則信息不對稱和缺乏透明度的誤區,迫使發展中國家開放金融市場,使得金融機制尚不健全、資本也不雄厚的發展中國家在全球性金融危機中,資本大量縮水、外逃,經濟遭受嚴重打擊。

第四,由WTO等世界性組織驅動的全球化,實際上成了「美國化」。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的涉及范圍更廣泛的WTO取代原來的關貿總協定。這是一個滲透著美國構想的有關同質、均等的世界發展的新方案、新組織,在涉及全球化進程的一系列問題上,都沒有一個明確的回答。法國一家報紙曾發表一篇文章批評美國的霸權主義說,美國把它作為自己模式的傳播工具,以援助來逼迫有關國家實行所謂的經濟自由化制度,在美國西雅圖舉行的被稱為「千年回合」的WTO第三屆部長會議上,作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的美國,意欲將自己的價值觀念、行為准則、經濟模式、政治模式等一切規則、制度,作為WTO制定談判的原則和框架,成為構造冷戰後國際貿易格局的理念。特別是美國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經濟發展迅猛,積蓄了巨大的潛力,因此,美國在西雅圖會議上,從自身最大利益角度考慮,把降低關稅作為第一重點,希望通過減稅談判讓其優勢行業佔領世界市場,持久地主宰未來。

由於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帶有強烈的「美國化」傾向,使得全球性的金融危機爆發以後,那些體制不健全的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首先受到沖擊,而美國等貿易大國則乘機從中漁利。大量外資流入美國,有利於美國調低利率,大量廉價的原材料和商品進入美國,刺激了美國的消費市場而又不引發通貨膨脹。在文化領域,美國的娛樂產品大量涌進世界上每一個國家,並超強度地排斥當地文化或者其他國家的電影、文學、藝術、光碟等產品。人們說現代的世界是麥當勞、可口可樂、迪斯尼、好萊塢、NBA、拳擊之夜和微軟的世界。所以,按照WTO規則推動的經濟全球化並不意味著所有人一起沉浮,美國是站在那些處於滅頂之災的發展中國家肩膀上的巨人。



冷戰結束以後,世界貿易組織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在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同時,其規則的「片面性」和「扶強抑弱」傾向,導致整個世界出現了一系列新的矛盾。

首先,導致了資本投機行為的泛濫。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組織推動的全球化進程,使得資本可以在全球內不受限制地流動。當今世界,大約有超過100萬億美元的衍生金融品在尋找機會盈利,進行股票交易的投機商們藉助高科技,利用許多政府高度依賴外國資本的心態,大肆進行金融炒作,興風作浪。世界貿易組織恰好又為作為資本的貨幣的流入和流出提供了土壤。全球市場正在對國家內部的經濟政策進行裁決和懲治,一旦用於投資、基礎設施和政府項目的資金突然枯竭,對該國的打擊將是毀滅性的。國際金融投機炒家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到處尋找機會,買空賣空,大發橫財,將許多新興金融市場搞得人仰馬翻,雞犬不寧。他們借經濟全球化之勢和自由市場之名,對金融弱勢國家和地區進行掠奪。而某些發達國家則對這種過度投機行為聽之順之,美其名曰「投資自由化」。與此同時,有些發達國家以WTO規則為武器,指責發展中國家的金融市場透明度不高,開放程度不夠,堅持要發展中國家進一步開放市場。發達國家迫使發展中國家在金融市場不完善、金融法規不健全的情況下不顧實際地對外開放本國金融市場,就等於是將自行車趕上高速公路,其後果必然是凶多吉少。

其次,民族國家主權地位被削弱。那些對WTO等這些驅動全球化的國際組織頂禮膜拜的人,甚至對國家在未來會有什麼有意義的、重要的作用表示懷疑。奧梅(K.Ohmae)在暢銷書《民族國家的末日》(The End the Nation State)中宣稱:「……在現今無國界的全球化經濟的寰宇內,民族國家作為有意義的參與單位的作用已不復存在。」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性組織挑戰民族國家主權,在經濟上通過跨國公司網改變私人和公共部門之間的關系,促使跨國公司融入國家市場,使得一個政府在跨國公司經營的領土范圍內,不再享有合法權利的壟斷,從而挑戰一個國家的對內主權。一個國家的合法性源於它保持邊界線的能力,而跨國公司的市場卻不依邊界線而存在。當全球化促進市場一體化時,民族國家的主權在政治上就變得不那麼完整了,WTO等國際性組織將自己的規則延伸到國家主權范圍中。在政治上,「人權」、「民主」等成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削弱民族國家主權的工具,而世界貿易組織則助紂為虐。美國等發達國家提出了「人權高於主權」的奇談怪論,更是削弱了民族國家的主權。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性組織制定出來的規則成為國際法,組織本身則成了國際裁判或世界法官,它們正在向干涉權、國際監護、人權或有限主權等概念轉化,逐步侵蝕國家主權中領土專屬權和處理內部事務中排除外部參與的原則。為了符合世界貿易組織制定的規則及規則設計者們的要求,為了保持對國外資本市場的門戶開放,許多後起的國家被迫降低了本國的社會安全、教育等方面的標准。最後利益犧牲者總是那些弱小的發展中國家。這樣進一步加劇了全球的不均衡,從而為社會動盪和失范培植了沃土。

第三,進一步加劇了發展中國家就業的艱難。加入WTO融入全球化過程雖然能夠創造就業機會,但對發展中的貿易小國來說,在全球化過程中創造的就業機會 往往得不到足夠的保護。巨大的技術進步和降低成本的辦法,使得產品的產量穩定增長,而所需的就業職位的數量卻顯著地減少。進入21世紀後,人類有可能以20%的現有世界經濟人口為全球提供產品。即使是今天那些高度工業化的國家中,受過良好教育和訓練的人口也有很大數量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這些國家的跨國公司,憑借WTO規則的「扶強抑弱」性,在發展中國家設立了許多的子公司、孫公司,與發展中國家爭奪就業機會。跨國公司的生產環節也不再根據某個地區或國家的地理位置優勢來加以組織,而是根據正在形成的那種無拘無束、游移不定的資本主義新條規來安排。只要有機會贏利,企業必然向廉價勞動力國家轉移,甚至可以把工廠從一個國家遷往另一個國家。那些工資水平較低、社會防範標准較差,尚未制定出環境保護、收入免稅額以及外國公司的投資稅惠等方面法規的國家,正在吸引著跨國經營的公司。東亞的一些「虎」國已經在抱怨公司離開自己的國家而遷至相鄰的國家或地區去安排自己的生產。

第四,世界進一步兩極分化,富國更富,窮國更窮。WTO規則失衡,使得世界貿易偏離預想的軌道,在促進整個世界財富迅速增長的同時,導致了財富佔有天平的嚴重傾斜,地區與地區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階層與階層之間的兩極分化更加厲害。無論是北方還是南方,東方還是西方,工人階級的力量大大削弱,而跨國企業、資本家和一些管理或專業階層的地位卻得到有效增強。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金融資本本身具有「趨利本性」,資本的流向總是那些獲利最豐厚、報酬最高的地區和國家,以債務國以及那些仰賴外國援助的國家的「赤貧」為代價,債權國、國際投資者和多國金融機構的影響力日益增加。發達國家挾天子以令諸侯,強制推行按照他們價值觀念制定的、在其國內行之有效的WTO規則,從而導致「優質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呈「倒瀑布型」配置,最後向發達國家積聚,發展中國家成為資本最無希望獲利的地方,世界上最貧窮者最易受到威脅,並面臨著被永久排除在所謂WTO的「全球化世界」視野之外的危險。諸如非洲這樣的資源豐富、勞動力便宜的地區,卻是資本最不願意投向、最「無利可圖」的地區。美國經濟學家科頓發表了一篇《全球化資本主義導致人類日益貧困》的文章,認為當今經濟的特點是生產力過剩,大量失業,貧富差別擴大,而世界貿易組織首要關注的則是商業利益,關注盈利和創造金錢,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以及其成員國的食品、健康、安全等漠然置之。結果發展中國家政府的政治經濟權利日益被WTO等國際性經濟組織驅動的全球化剝奪,民族國家的權利正在向全球性金融這種動盪不安的、具有掠奪性的體制轉移。世貿組織的前身「關貿總協定」被稱為「富裕的白人俱樂部」。1998年世界上最貧困國家的出口在世界貿易總量中只佔0.25%,富裕的歐盟從世界最貧困國家的進口只佔歐盟商品進口量的1.2%。歐盟從貧困國家最多的非洲進口的商品1998年甚至比上年還減少了6.8%。讓人更傷心的是,富裕國家向最貧困國家的商品實施的平均關稅事實上比它們向其他富裕國家徵收的關稅還要高兩倍。全球化將使得窮國更窮。發達國家在盡享WTO規則「紅利」的同時,廣大發展中國家卻在飽受貧窮落後之苦,總體上處於更為不利的地位。

第五,個人主義更加惡性膨脹。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組織驅動的全球化,使得那些休戚與共的集體原則逐漸失效,而過度的個人主義和無節制的競爭卻進一步得到強化。WTO的基本原則是建築在自由放任的理論基礎與個人主義的價值觀念之上的,團結一致、互依互存的價值觀,已經被國內和國家間鼓勵競爭和極端主義的原則所廣泛取代。尤其是世界上的那些經濟大國,任意將自己的意志和命令,通過世界貿易組織等這些國際性組織強加給那些弱小的國家,運用自己的優勢,掠取發展中國家的資源和市場。即使是夥伴,在經濟利益面前仍然是互不相讓,爾虞我詐,頻頻過招,並有愈演愈烈之勢。

美國倚仗WTO規則,打著自由貿易的幌子,不時揮舞起超級301條款的大棒,毫不留情,動輒將對方推上世貿審判台,並施以種種制裁。對於發展中國家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美國憑借強大的經濟和貿易能力,試圖建立起「單極世界」,在經濟、貿易等問題上居高臨下,強權欺壓,奉行美國至上的「單邊主義」原則,威脅、欺壓和剝削廣大發展中國家,使發展中國家成為美國的原料供應地和產品銷售市場。因些,加入WTO融入全球化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發達國家盡可能地運用自身優勢去暢通無阻地剝削發展中國家的過程。在世貿組織西雅圖會議上,美國總統柯林頓甚至公開要求將不符合勞工標準的國家生產的產品排除在美國市場之外,從表面上看這是為了維護發展中國家工人的權利,但實際上這是一種近乎排他性的貿易保護主義的做法。小布希上台以後,「單邊主義」更加濃厚,對WTO則採取「有用則納之,無用則棄之」的極端實用主義態度,公然推出有悖WTO公平貿易規則的鋼鐵貿易保護和農產品補貼法案。正因為如此,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撰文指出,工業化世界絕不應該試圖以犧牲貧窮國家為代價解決它自己的問題。利用貿易限制來處理可能源於其他政策的問題,很少有合情合理的時候,它只會加劇貧困,阻礙發展,造成問題的惡化。發展中國家一再得到這樣的忠告:自由貿易對它們有益——它們必須開放它們的經濟。然而當它們真的這么做了,卻發現富國削減的關稅還不如窮國削減的多。富國對從發展中國家進口的製成品徵收的平均關稅是它們對從其他工業化國家進口的產品徵收的關稅的4倍。配額和「反傾銷」懲罰還被用來阻止第三世界的產品進入第一世界的市場,尤其是在窮國有競爭優勢的領域,例如農產品、紡織品和服裝。對發展中國家來說,不管它們何時以有競爭力的價格生產某種產品,都會被指責進行傾銷。安南呼籲世界需要建立一個公平自由的貿易體系。

第六,世界貿易組織成為文化帝國主義的助推器。以新自由市場思想和個人主義為理論基礎的世界貿易組織,尤其注重服務業和信息產品的貿易,這是與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的文化侵略擴張相伴隨的,尤其是個人主義價值觀,對於世界上發展中國家中為數眾多的青年人極具吸引力。隨著資本全球流動而產生的貼上「美國牌標簽」的大眾傳播文化,以現代傳播工具為媒體,以廣大青少年為對象,以通俗和流行為特徵。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將文化的生產和消費服從於市場機制和價值規律,以摹仿和復制的方式,在流水線上製造出千千萬萬「美國牌」文化商品的同時,把劃一的具有「美國風味」的文化品,通過廣播、衛星電視和地方電視台,推銷到每一個角落的人群去。好萊塢的虛幻世界差不多被帶到了世界上的每一個地方。而在非洲的一個村莊里,收錄機里邁克爾•傑克遜的流行音樂和麥當娜的性感靡調,淹沒了傳統的激揚鼓聲。

這種狀況,不僅使發展中國家的社會變得更加脆弱,也使經濟社會在保持它們本身的文化認同、社會價值觀、語言和對信息傳播的現有控制方面,面臨著巨大的困難。在私人或國家電視台的節目單上,從美國輸入的廉價「肥皂劇」日甚一日地替代了歐洲文化人自己創作的影片。即使文化觀念與美國基本相同的歐洲各國,都在驚呼美國的文化消滅了歐洲的文化,何況「免疫力」甚差的非洲、亞洲等地呢?社會的文化對該社會的認同和價值導向至關緊要,全球化的媒體不僅對其他文化進行滲透,而且佔主流的文化逐漸侵蝕著地方文化和宗教所規定的「規范」。法國原文化部長雅克•蘭曾經公開譴責WTO、IMF等組織驅動的全球化實為「美國文化帝國主義」,認為美國作為大眾文化的超級大國,不僅決定著娛樂活動,而且決定著麵包的分配。



冷戰結束以後,世界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美國成為了唯一的超級大國,世界政治體制以及相應的眾多社會正處在失衡之中。基於純粹經濟理由由WTO推進的全球化進程,由於沒有一種公認的規則用以從國際或國家的層面進行社會協調,只能導致社會和國際政治的不穩定。如果我們猶如韋瑟福德(R.Weatherford)所表明的,即走美國人的路,上述社會失衡的發生同樣是不可避免的。韋瑟福德認為,美國兼容並包的文化已成了冉冉浮現的大同世界文化的核心,美國人的特性將變成人類的特性,其他的特性就失去得越多。顯然,這是一種文化帝國主義,是一種消滅了內容的法則。

解救由WTO「扶強抑弱」規則驅動的全球化過程出現的「現代性隱憂」,建立起一種為世界上所有文化都能分享和接受的「全球規則」,最緊要的任務就是確立共擔風險,而非單方面坐享紅利的方向,讓全球的承擔風險者以公平而又適當的方式來參與構築WTO等這些國際組織的體制。就道德導向而言,世界貿易組織更需要的是一種「太空船道德」(K•波爾丁)而非「救生艇道德」(G•哈丁)。後者指的是,當碰到緊急情況時,大家都同意把數人推入海中,以挽救其餘人的生命;而前者則意味著,太空船中的所有人都意識到,發生了不測事件,不能撇下任何一個人,因為即使只有一個人被扔出座艙,其餘的人照樣會命喪黃泉。為了生還,唯一的可能就是調動各種力量,按照商定的規則來共同排除「險情」。顯然,世界貿易組織應當考慮採納「太空船道德」的導向,以作為世界貿易組織在21世紀的人道途徑。如果群體和國家不把這樣的道德原則內在化和制度化,那麼帶來的社會弊病就將更加嚴重。

1999年1月31日,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會議上向全世界呼籲,要求實施有共同價值准則的契約,以支持合適的公共利益准則為方式,給世界貿易組織等帶來一張「富有人情味的面孔」。受惠於WTO規則的跨國公司和那些富國肩負起應有的責任,不要企圖以犧牲貧窮國家為代價來解決自己的問題,而應當將WTO的好處全部擴展到全世界,建立一個更加公平自由的世界貿易體系。WTO規則驅動的全球化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個事實,但是如果人們享受不到「某些最起碼的准則」的保護,世界經濟將是脆弱和不堪一擊的,全球多邊貿易體制將受到威脅。

閱讀全文

與法國為什麼要把美告上wto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55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88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718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747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130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13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16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019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99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321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217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14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03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646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958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66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984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79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545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