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是如何消滅戰爭的

法國是如何消滅戰爭的

發布時間:2022-05-23 20:36:45

❶ 英法戰爭中法國戰敗的原因

你要說的是百年戰爭是(1937-1453)
1337年5月24日,法王腓力六世收回英屬領地基恩,英王愛德華三世正式對法國發起進攻,於1340年6月在斯勒伊斯海戰中擊敗法國艦隊,1346年7月佔領法國卡昂,8月在阿布維爾以北又大敗法國陸軍,次年佔領法國重鎮加來。1356年9月,愛德華三世之子「黑太子」,在普瓦捷之戰中生擒法王約翰二世及其眾臣。1360年,法國被迫簽定和約,承認英國對加來和西南地區大片領土的佔領。這是百年戰爭的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始自法王查理五世於1368年配合加斯科涅反英暴動,收復大片失地。1372年,法艦隊在拉羅謝爾打敗英國艦隊,重新控制西北沿海海域。但查理五世死後,繼承人查理六世患精神病,無法治理國家,遂在1396年與英國締結停戰協定。

第三階段始自英王亨利五世於1413年與勃艮第公爵結盟。1415年10月,亨利五世率軍進攻法國,在阿讓庫爾之戰中大敗法軍,1430年4月征服諾曼底,逼近巴黎。法國被迫求和,承認亨利五世為法國王位繼承人。第四階段始於1428年,英軍進攻法國南方要地奧爾良城。

次年,法國香檳地區農家女貞德向太子查理請戰,率法軍解奧爾良圍,大敗英軍。但貞德最終被法國勃艮第貴族出賣,以女巫罪被處以火刑。1435年9月,勃艮第公爵臣服於查理七世,戰局扭轉,法軍大量收復失地。1450年,法軍解放諾曼底,並在巴約勒之戰中重創英軍,1453年7月,在卡斯蒂永之戰中再次打敗英軍。10月19日,法軍收復波爾多,百年戰爭結束。英國在法國的領地只剩加來一地。

❷ 法國戰爭的根本原因

普魯士為了統一德國,在1864年及1866年先後擊敗了丹麥及奧地利,但法國卻仍然在幕後操控著南德意志諸邦,阻礙德國統一。為此,在普魯士首相俾斯麥的策動下,以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製造爭端,令法皇拿破崙三世對普宣戰,普魯士藉此團結德意志民族,進攻法國。

❸ 法國二戰是什麼時候開始 什麼時候結束 詳細一點

1939年9月3日開始,1944年8月25日結束。

1939年9月1日,德軍入侵波蘭,法國實行全國總動員。9月3日,法國對德宣戰,但法國節節敗退。

1940年6月22日,貝當元帥與德國簽訂投降協定,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覆滅。7月在法國中部的維希建立了的傀儡政府。

1944年8月在法國抵抗運動和盟軍的打擊下,維希政府瓦解。 從第三共和國覆滅到第四共和國建立,中間經歷了抗擊德、意法西斯的戰斗和制訂新憲法的斗爭。

戴高樂將軍領導的抵抗運動迅速發展,1944年6月成立臨時政府,團結國內和殖民地反法西斯力量繼續抗戰,在同盟國和法國共產黨領導的抵抗運動的配合下,1944年8月25日收復巴黎,接著全國光復。

(3)法國是如何消滅戰爭的擴展閱讀:

1939年德國征服波蘭後,阿道夫·希特勒提出和平建議,但為英法所拒絕,於是希特勒便決心用實力來逼迫英法求和。10月9日他在給德國陸軍將領的一個指令中,闡明了他之所以堅信進攻西歐是德國唯一出路的理由。

他擔心和蘇聯簽訂的條約,只有在符合蘇聯的目的時才會使蘇聯保持中立。因此一但英法向德國進攻,蘇聯很可能從背後給予致命的一擊。

所以他要提早在蘇聯准備好之前進攻法國。他還相信一旦法國失敗,英國也會就範。

但以陸軍總司令勃勞希契為首的德國陸軍將領們堅決反對,理由是德國陸軍還沒有足夠的力量可以擊敗西歐軍隊,一但開戰,德國必亡。希特勒嚴厲斥責勃勞希契等人膽小怕事,並命令他們無條件遵從他的主張。

1940年6月14日德軍進入巴黎後,法國政府旋即垮台並且分裂,主要是繼續留在法國本土由菲利普·貝當元帥所組成的和平派政府,和在英國由夏爾·戴高樂所建立的流亡政府,當時全世界除了英國幾乎沒有其他國家支持戴高樂。

1940年6月21日,貝當的維希法國政府向德國提出休戰。此役盟軍共傷亡350000人,1900000人被俘。德意盟軍共傷亡155000人,其中陣亡45000人,受傷110000人。

根據停戰協定,法國被分為「佔領區」和「自由區」兩部分。

佔領區佔全國領土60%,由德國直接佔領,但是巨額的佔領費則由法國支付,保留法國在佔領區的一切行政機構,管理權仍屬於法國。

自由區佔全國領土40%,德國無權干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國

❹ 倆次世界大戰,法國為什麼會成為戰爭的犧牲品

其實最大的犧牲品是德國,兩次滅國,只不過德國那是自找的。

1、法國倒霉在鄰居有點瘋,兩次世界大戰實際上德國都是必敗的,而且幾乎一點希望都沒有(特別是二戰),按照正常邏輯,發動戰爭等於自殺,問題是德國這傢伙楞,它偏偏就作死了……
你可以想想,從軍事指揮的角度來講,德國已經基本上是幾個參戰國里最好的了,但還是輸,這說明什麼?這說明這一仗根本就不能打!說明國際政治出了大問題,大到軍事水平再好都撈不回來。
2、歐洲各大民族當中,單以民族來算,總實力最強的就是日耳曼人(德國、捷克、奧地利的主體)和斯拉夫人(俄羅斯的主體)。
而凱爾特人(法國的主體)、盎格魯-薩克遜人(英國的主體)、拉丁人(南歐)都要明顯遜色一些。
法國正趕上日耳曼人的鄰居,又沒天險(南歐有阿爾卑斯,約翰牛有英吉利)又沒戰略縱深(毛子你懂得),日耳曼人一旦統一(大部分統一就行,日耳曼人的人口和面積歷來比凱爾特人多1倍都不止,經濟實力除非連年戰爭內耗過度,否則基本上也比凱爾特人高1倍以上),法國難免要倒霉。
3、法國以前能牛,是因為有個黎塞留,一個《威斯特伐利亞條約》,肢解了日耳曼民族整整500年,到現在都統一不了。
黎塞留的戰略思想核心,在於向西南打垮西班牙,向北跟英國和解,向東通過遠交近攻的手段,通過金錢拉攏北歐和東歐肢解日耳曼族裔。
你可以看看歐洲史,越接近這個戰略的時候,法國越強,越背離這個戰略,法國越慘。而一戰二戰,就是最核心的東部戰略出問題。

❺ 二戰中,法國是如何解放的

1944年7月底,解放法國的戰斗進入了新階段。盟軍諾曼底登陸後,德國法西斯軍隊迅速潰退,通向巴黎的大門打開了。8月15日,法美聯軍進行了另一次兩棲作戰,在馬賽和尼斯之間的普羅旺斯登陸成功。勒克萊爾將軍率領的戰鬥法國第2裝甲師於8月初在諾曼底登陸,參加解放巴黎的戰斗。在法國本土堅持游擊戰爭的武裝力量紛起響應,有力地打擊了潰退中的敵人。

解放巴黎的時機成熟了,18日,戴高樂從阿爾及爾經直布羅陀回國,這時,解放巴黎的戰斗正在展開,24日夜晚,勒克萊爾部隊的前鋒深入巴黎心臟,巴黎市區此時已經結束了戰斗,德國侵略軍已同法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力量達成停火協議。第2天,戰鬥法國第二裝甲師舉行了入城式,美國第四師的一部分也隨法軍進入巴黎。德軍駐巴黎衛戍司令馮·柯爾梯茨將軍簽署了停火協議,命令城內德軍放下武器。

25日下午,戴高樂從巴黎的奧爾良門進入市區,隨後,立即來到聖多明尼克大街國防部舊址。4年前,戴高樂就是從這里撤離巴黎的,現在又回來了。景物一切依舊,一切都非常熟悉,但是,巴黎已經經歷了一場嚴峻的考驗。

第2天下午,戴高樂來到凱旋門,成千上萬的巴黎市民向他歡呼。這是他長久以來所渴望的一刻,在少年時代就已夢想的一刻,戴高樂在凱旋的樂聲中絲毫也不懷疑,他本人、他親手建立的自由法國、戰鬥法國、法蘭西民族解放委員會,就是法蘭西民族的代表,他應該是法蘭西共和國的當然總統和締造者。戴高樂在軍隊的將領們和抵抗運動的領袖們的簇擁下,從凱旋門沿著香榭麗舍大街,步行前往協和廣場。

戴高樂從1940年在英國組織「自由法國」到現在掌握整個法國,可以說達到了榮譽的頂峰。但他沒有被榮譽沖昏頭腦,他意識到法國前面的路不會很平坦。

❻ 中法戰爭,法國戰敗的原因

紅河三角洲中法戰爭是從1883年12月的山西之戰開始的。法國的軍事行動第一個目標確定為山西。山西的防軍主要是黑旗軍,同時也有七個營正規的桂軍和滇軍。法軍於14日發起攻擊,中國駐軍被迫實行了軍事抵抗。法軍依靠優勢的裝備,16日佔領山西。 1884年2月,米樂繼孤拔為法軍統帥,兵力增至一萬六千人,圖謀侵犯北寧,籌劃給中國軍隊更大的打擊,從而迫使清統治者完全屈服。時清政府在北寧一帶駐軍約四十營,但由於將帥昏庸、怯懦,互不協調,軍紀廢弛,兵無鬥志。3月12日,法軍來攻,北寧失守;19日,太原失陷;4月12日,法軍進駐興化。法國利用軍事勝利的形勢,對越南和中國都展開了進一步的政治脅迫。6月,法國政府與越南訂立最後的保護條約。 清廷得悉前線軍事挫敗的消息後,以撤換大批疆吏廷臣掩飾敗績。全面改組軍機處,恭親王奕�6�0等被黜退,以禮親王世鐸代之。貝勒(後為慶親王)奕劻主持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而實際大權操在醇親王奕譞(光緒帝生父)的手中。授權李鴻章與法國代表舉行和談。5月11日,李鴻章與法國代表福祿諾在天津簽訂了《中法會議簡明條約》(又稱《李福協定》)。主要內容是:中國同意法國與越南之間「所有已定與未定各條約」一概不加過問,亦即承認法國對越南的保護權;法國約明「應保全助護」中國與越南毗連的邊界,中國約明「將所駐北圻各防營即行調回邊界」;中國同意中越邊界開放通商,並約明將來與法國議定有關的商約稅則時,應使之「於法國商務極為有利」;本約簽訂後三個月內雙方派代表會議詳細條款。17日,福祿諾交給李鴻章一份節略,通告法國已派巴德諾為全權公使來華會議詳細條款,並單方面規定在越南北部全境向中國軍隊原駐地分期「接防」的日期。李鴻章沒有肯定同意這個規定,又沒有明確反對,亦未上報清朝中央政府。 6月23日,法軍突然到諒山附近的北黎(中國當時稱為觀音橋)地區「接防」,無理要求清軍立即退回中國境內。中國駐軍沒有接到撤軍命令,要求法軍稍事等待,法軍恃強前進,開槍打死清軍代表,炮擊清軍陣地。清軍被迫還擊,兩日交鋒,法軍死傷近百人,清軍傷亡尤重。這次事件史稱「北黎沖突」或「觀音橋事變」。法國以此為擴大戰爭的藉口,照會清政府要求通飭駐越軍隊火速撤退,並賠償軍費兩億五千萬法郎(約合白銀三千八百萬兩),並威脅說,法國將佔領中國一兩個海口當作賠款的抵押。清政府雖然認為這是無理勒索,但仍派兩江總督曾國荃於7月下旬在上海與巴德諾談判,以求解決 爭端。談判未有結果,法國重新訴諸武力。 法國將戰火擴大到中國東南沿海 法國派巴德諾與曾國荃進行談判的同時,繼續製造事端,再次挑起戰爭。從1884年5月《簡明條約》簽訂前後法軍攻擊基隆起,到1884年8月馬尾海戰結束為止,為中法戰爭第二階段,主要在中國東南沿海進行,越南北部陸上戰爭也在繼續。 法國將它在中國和越南的艦隊合成遠東艦隊,任命孤拔為統帥,乘機分別開進福州和基隆,一方面脅迫中國接受法國條件,一方面准備隨時發動攻擊,佔領這些口岸。8月5日,法艦轟擊基隆,強行登陸,中國軍隊在督辦台灣事務大臣劉銘傳統率下頑強抵抗,使法軍不得不退回海上待機再舉。隨後,法國議會授權政府「使用各種必要方法」使中國屈服,法國政府擬定新條件向中國勒索,要求賠款八千萬法郎,十年付清。清政府沒有接受。中法外交關系正式破裂。23日,法國以先期駛入福州馬江以內的優勢兵艦向中國船艦猛烈攻擊,中國水師倉卒應戰,頃刻間,戰艦十一艘或沉或傷,官兵殉難者近八百人。法艦又炮轟馬尾船廠(福州船政局),將其擊毀,並連日對馬尾至海口間的岸防設施大肆破壞後駛出閩江口,集結於馬祖澳。 自此戰火延至中國本土,8月26日,清廷頒發上諭,譴責法國「橫索無名兵費,恣意要求」,「先啟兵端」,令陸路各軍迅速進兵,沿海各地嚴防法軍侵入。這道上諭實際上是對法國侵略者的宣戰書。 10月初,法艦分頭進犯台灣基隆和淡水,劉銘傳鑒於兵力不足,放棄基隆,堅守淡水。法軍在基隆登陸後,再犯淡水,一度抵灘上陸,但很快被擊退。法軍佔領基隆一隅,無法深入,轉而從10月23日起對台灣實行海上封鎖。1885年初,法軍接連從基隆向台北進攻;法艦騷擾浙江鎮海,截擊由上海往援福建的五艘中國軍艦,在浙江石浦擊沉其中兩艘。3月底,法軍佔領澎湖島及漁翁島。鎮海之戰,法艦遭到扼守招寶山炮台的中國軍隊奮勇還擊,孤拔的座艦也被擊中,孤拔身受重傷,6月11日死於澎湖島。 編輯本段鎮南關大捷中法之間的陸上戰爭仍在中越邊境和越南境內激烈進行。1885年2月,法軍進攻諒山,廣西巡撫潘鼎新不戰而退。十天以後,法軍侵佔鎮南關(今友誼關),因兵力不足、補給困難,焚關而去,退至文淵(今越南同登)、諒山,伺機再犯。時老將馮子材受命幫辦廣西關外軍務,馳赴鎮南關整頓部隊,部署戰守。得悉法軍將犯鎮南關,在隘口搶築了一條橫跨東西兩嶺高七尺、長三里、底寬一丈的長牆,牆外深掘塹壕,築成了較完整的防禦陣地。3月23日,盤踞諒山的法軍傾巢出動,撲向鎮南關,24日越牆進犯,馮子材率士卒沖出牆外,激勵將士猛烈搏鬥,終將法軍擊退,遏阻了法軍對中國邊境的窺伺。清軍乘勝追擊,連破文淵、諒山,將法軍逐至郎甲以南,重傷東部法軍統帥尼格里。法軍陷入困境。鎮南關大捷使清軍在中法戰爭中轉敗為勝。法軍戰敗的消息傳至巴黎後,導致茹費理內閣倒台。(見彩圖 鎮南關(今友誼關)清軍布防圖 1885年3月,鎮南關大捷使清朝軍隊在中法戰爭中轉敗為勝 ) 中法雙方議和 法國發動侵華戰爭後,各方面圍繞和戰問題的外交活動和秘密談判幾乎沒有停止過。鎮南關大捷本來使中國在軍事上、外交上都處於有利地位,但清政府在整個中法戰爭期間,即使在被迫宣戰以後,也擔心「兵連禍結」會激起「民變」、「兵變」,因此始終或明或暗、直接間接地向法國侵略者進行求和活動。李鴻章等人主張「乘勝即收」,把鎮南關大捷當作尋求妥協的絕好機會,建議清政府立即與法國締結和約。1885年2月,海關總稅務司赫德在清政府同意下,派其僚屬英籍中國海關駐倫敦辦事處稅務司金登干赴巴黎促進中法和議。4月4日,金登乾和法國外交部政務司司長畢樂在巴黎匆促簽訂停戰協定(《巴黎協定書》)。之後,清政府明令批准李福天津《簡明條約》,並下令北越駐軍分期撤退回國;法國解除對台灣和北海的封鎖。中法戰爭至此停止,慈禧太後頒發了停戰詔令。

❼ 法國是如何在百年戰爭中迅速而決定性地戰勝英國的呢

除非你想完全改寫歷史,否則他們不可能做到。我的意思是你可以說聖女貞德比她早60年出生或者類似的事情。

在任何現實情況下,法國迅速而決定性的勝利都是非常不可能的,原因如下。

百年戰爭實際上是一系列相互關聯的戰斗,之後是長期的休戰,在休戰期間,交戰的軍隊會休息並重新集結。無論是英國軍隊還是法國軍隊都沒有真正的裝備來在沒有任何喘息的情況下打持久戰。在這一時期沒有持續的戰斗,英國和法國也沒有在戰場上保持軍隊,相反,這幾乎是兩國間公認的游戲,有明確的規則,什麼時候戰斗,什麼時候休息。因此,迅速的勝利不僅不會真的出現在紙牌上,而且也從來沒有被任何一方真正考慮過。

最終,形勢發生了逆轉,值得注意的是,沒有一個嚴肅的歷史學家認為英國人有機會贏得這場戰爭。在某個時刻,英國人改變了他們狹隘的目標,要求徹底勝利,這被證明是他們致命的錯誤。如果他們早些時候強制休戰,他們可能會繼續取得重大進展。相反,他們繼續施壓,隨著戰爭的持續,民眾越來越厭倦戰爭英國比法國遭受了更多的痛苦。法國人是在為他們的祖國而戰而英國人是在為戰利品而戰這些戰利品沒能及時地流回英國從而阻止了動盪和幻滅。

為了籌措戰爭資金,英國王室負債累累,被迫典當了盤子和王冠上的珠寶,以獲得足夠的資金繼續戰斗。英國人也不善於管理他們所擁有的土地,這使得他們不可能長期管理這些土地。他們還徒勞地試圖獲得更多的領土,而不是鞏固他們的成果。這種持續不斷的進攻最終耗盡了他們的力量,法軍將他們從法國全境趕出,只留下了加萊。

對英國人來說,征服整個甚至大部分法國實在是太高了,他們認為自己能做到這一點,實在是太愚蠢了

❽ 第二次世界大戰 法國

德國「閃擊」波蘭得手後,更助長了希特勒稱霸世界的勃勃野心。於是,他一手舉著「尊重中立國家」的招牌,一手簽發了進攻西歐的第6號指令,制定了代號為「黃色方案」的計劃,將重兵壓在北海至瑞士一線,張開了吞並西歐的血盆大口。
德軍的預備隊共 47個師,配置在萊茵河地區,在德國的魔爪准備伸向西歐之時,法國仍執迷不悟,認為德國打敗波蘭後,將東侵蘇聯,即使進攻法國,也需 4—5年以後。荷、比、盧三國卻天真地認為,只要嚴守中立,就可免遭戰禍。因此,直到 1940年3月,盟軍才嗅出戰爭的氣味,在法軍總參謀長和英、法盟軍總司令甘末林主持下,倉促制定了代號為「D」的作戰計劃,並調集135個師、3000輛坦克和 1300多架飛機(必要時,還可利用駐英倫三島的 1000架飛機支援戰斗),准備抗擊入侵之敵。
6月3日,德軍數百架飛機開始空襲法國機場及重要目標,法國失去了制空權, 900餘架飛機被摧毀。 5日拂曉,德軍兵分兩路在180km的正面上實施進攻。「B」集團軍群由於遭法軍頑強抵抗,每晝夜僅前進5-7km。為了增強突擊力量,德軍投入預備隊 22個師,於13日突破法軍防線;「A」集團軍群在瓦茲河和埃納河之間實施突破,於 12日到達巴黎東北的馬恩河後繼續向縱深發展。「A」、「B」兩集團軍群實施鉗形攻擊,迂迴巴黎,前出到馬奇諾防線後方。 14日,德軍「C」集團軍群按計劃在 50km寬的正面上向馬奇諾防線發起進攻,法軍腹背受敵,其防線很快被突破。同時,德軍未經戰斗便進入巴黎,埃菲爾鐵塔上掛起了德國的「+」字旗。 17日德軍攻佔斯特拉斯堡,近 50萬法軍被殲。 22日法國全權代表查理·享茨格將軍在停戰協議上簽字,戰事遂告結束。戰爭中法軍亡 6萬餘人,傷 30萬人,被俘 200萬人;德軍共傷亡 14.6萬餘人。

❾ 英法百年戰爭,法蘭西經常丟城失寨,最後如何反敗為勝的

在整個中世紀中,除了波及整個歐洲和西亞的十字軍東征,持續時間最長的國戰,當屬英法之間曠日持久的百年戰爭。在這場戰爭中,英國不僅率先發難,步步緊逼,在長達116年的戰爭絕大多數時間里,更是連戰連捷,幾乎占盡了所有先機。

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到了戰爭末期,最終勝利的天平,卻倒向了原本苦苦支撐行將崩潰的法蘭西。法蘭西人不僅將丟失的領土全部收復,還成功把原本屬於英國的諾曼底地區占為己有,將它永遠留在了法蘭西的懷抱。

那麼,英法戰爭後期究竟發生了什麼,使得法蘭西得以反敗為勝呢?

(玫瑰戰爭)

三、國家意識的較量。

戰爭前期,法蘭西節節敗退,連首都巴黎都被英格蘭攻陷,大半個國家淪落敵手,貴族們慘遭殺戮,為了避免厄運繼續降臨,餘下的貴族們聚攏在太子身邊,團結一心一致抗敵,整個法國的國家意識開始覺醒。

但連戰連捷的英格蘭,卻反而因為勝利,陷入爭權奪利的漩渦中,一些貴族居功自傲,開始為爭奪地盤大打出手,連最大的蘭考斯特及約克家族之間,都引發了紅白玫瑰的內戰悲劇。

此消彼長之下,內斗的英格蘭無力維持對法國佔領地的統治,最終全國一心的法國全面反擊,在1453年奪回吉耶納,收復全部失地,百年戰爭以法國勝利而結束。

百年戰爭不僅讓法國重新建立更加穩定的集權,也讓英格蘭失去了所有島外領地,成為一個海島國家,而正是這種失利,讓盎格魯人轉而將目光投向海洋,開始海外殖民地擴張,成長為一個新的日不落帝國。

❿ 法國是怎麼撤出越南戰爭的

越南原是法國殖民地,1940年日本入侵後為日法兩國共管,1945年,日本佔領軍發動三九政變,推翻了法國殖民政府,扶植越南阮朝保大皇帝成立越南帝國;同年在越南共產黨的領導下爆發了八月革命,保大皇帝退位,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不久,隨著日本的無條件投降,法國在美、英等國的支持下卷土重來,重新建立殖民政權,並於1948年扶植保大皇帝於南方成立越南國與越共對抗。新中國成立後,應越共方面的請求,先後派遣由陳賡、韋國清等組成的軍事顧問團入越協助作戰,於1954年取得了奠邊府戰役的勝利,迫使法國在日內瓦和談中承認越南獨立,並以北緯17度線作為劃分,北部越南民主共和國,南部為越南國,並定於1955年舉行全國統一選舉,法國由此正式退出越南舞台。1955年,越南南方發生政變,建立親美政府,從此美國開始大舉滲入越南,最終於1964年發展為全面侵越戰爭。

閱讀全文

與法國是如何消滅戰爭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529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866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69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724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101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109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14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893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96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29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18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118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00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62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9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64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95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764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521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