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國歌在哪個國家

法國國歌在哪個國家

發布時間:2022-05-25 17:10:01

A. 《馬賽曲》是哪個國家的國歌

法國
拿破崙在1804年稱帝之前曾下令禁止唱《馬賽曲》;1815年路易十八復辟,再次禁唱;1830年爆發七月革命。在巴黎戰斗的街壘上《馬賽曲》重新響起;1879年,法國政府重新批准唱《馬賽曲》。

B. 法國國歌《馬賽曲》產生在什麼時期

《馬賽曲》產生於法國大革命時期,法國的大革命與18世紀的啟蒙運動是密不可分的。

1792年法國大革命時期,馬賽人支持法國的大革命,500名馬賽人組成志願者奔赴巴黎保衛革命政府,他們在行進的路上高唱《萊茵河戰歌》。激昂的歌聲和強烈的感染力鼓舞著他們為他們的國家戰斗,這首歌後來成為法國國歌,被稱為《馬賽曲》。

創作背景

馬賽曲的作者名叫魯熱·德·利爾。他是法國大革命時斯特拉斯堡市衛部隊的工兵上尉。他經常到阿爾薩斯著名的愛國者、斯特拉斯堡市市長迪特里希的家裡作客。迪特里希夫人和女兒們同市長一樣,都懷有滿腔愛國和革命的熱忱。

她們喜歡這位年輕的軍官,欣賞他的勇氣、詩和音樂。她們總是他新作的第一批鑒賞者,也是他的知音者。1792年4月,飢荒籠罩著斯特拉斯堡。市長迪特里希家的生活也很貧苦。

一天,飯桌上只有戰時配給的麵包和幾片火腿了,迪特里希安詳地望著德·利爾說:「只要市民們節日里不缺少熱鬧的氣氛,只要士兵們不缺乏勇氣,我們吃的雖不豐富,也算不了什麼!」他接著對女兒說:「酒窖里還有最後一瓶酒,拿來讓我們為自由為祖國乾杯吧。

斯特拉斯堡要舉行一個愛國主義的盛典,德·利爾應該喝幾杯酒,寫出一首能鼓舞人民鬥志的歌曲來!」女兒們齊聲鼓掌喝彩,取來了酒,為父親和年輕的軍官斟滿酒杯,直至酒被喝完。

C. 《馬賽曲》是哪一個國家的國歌

馬賽曲 ( La Marseillaise ),法國國歌,又譯 馬賽進行曲 ,原名 萊茵軍團戰歌 ( Chant de guerre de l'Armée Rhin ),詞曲皆由克洛德·約瑟夫·魯日·德·李爾在1792年4月25日晚作於當時斯特拉斯堡市長德特里希家中。同年8月10日,馬賽志願軍前赴巴黎支援杜樂麗起義時高唱這歌,因得現名,馬賽曲亦因此並風行全法。1795年7月14日法國督政府宣布定此曲為國歌。

D. 馬賽曲是哪個國家的

法國的,也是法國的國歌。

E. 馬賽曲是哪個國家的國歌

法國國歌,又譯馬賽進行曲,原名萊茵軍團戰歌(Chant de guerre de l'Armée Rhin),詞曲皆由克洛德·約瑟夫·魯日·德·李爾在1792年4月25日晚作於當時斯特拉斯堡市長德特里希家中。1795年7月14日法國督政府宣布定此曲為國歌。1879年、1946年以及1958年通過的三部共和國憲法皆定馬賽曲為共和國國歌。

F. 法國國歌是什麼

你好
法國國歌是:馬賽曲 法國大革命期間,有過許多鼓舞鬥志的戰斗歌曲,而最受群眾喜愛、流行最廣的,是自由的贊歌--馬賽曲。
1789年爆發的法國大革命,廢除了全部封建制度,發布了《人權宣言》。人權和自由平等的面制度基本原則一經確立,就意味著廢除封建貴族王權。法國大革命引起了歐洲鄰國封建統治者的不安和敵視,他們企圖以武裝干涉扼殺法國的資產階級革命。奧地利和普魯士聯合發表宣言,要求法國恢復國王的權力。法國逃亡貴族在國外招募軍隊准備復辟,瑞典、俄國、西班牙、撒丁王國都表示支持。1792年4月20日,法國對奧宣戰。
馬賽曲的作者名叫魯熱·德·利爾。他是法國大革命時斯特拉斯堡市衛部隊的工兵上尉。他經常到阿爾薩斯著名的愛國者、斯特拉斯堡市市長迪特里希的家裡作客。特迪里希夫人和女兒們同市長一樣,都懷有滿腔愛國和革命的熱忱。她們喜歡這位年輕的軍官,欣賞他的勇氣、詩和音樂。她們總是他新作的第一批鑒賞者,也是他的知音者。
1779年冬,飢荒籠罩著斯拉斯堡。市長迪特里希家的生活也很貧苦。一天,飯桌上只有戰時配給的麵包和幾片火腿了,迪特里希安詳地望著德·利爾說:「只要市民們節日里不缺少熱鬧的氣氛,只要士兵們不缺乏勇氣,我們吃的雖不豐富,也算不了什麼!」他接著對女兒說:「酒窖里還有最後一瓶酒,拿來讓我們為自由為祖國乾杯吧。斯特拉斯堡要舉行一個愛國主義的盛典,德·利爾應該喝幾杯酒,寫出一首能鼓舞人民鬥志的歌曲來!」女兒們齊聲鼓掌喝彩,取來了酒,為父親和年輕的軍官斟滿酒杯,直至酒被喝完。
午夜了,寒氣襲人。任憑幻想馳騁的德·利爾興奮異常地回到房間,一會兒先譜曲後填詞,一會兒先作詞後譜曲。是音符還是詩句先出現?是音樂還是詩篇?他分辨不清。他只是縱聲歌唱,可什麼也沒有寫成,他漸漸感到疲乏,伏在鋼琴上睡著了。
天明醒來,夜裡的歌曲就象夢一般地在例子的記憶中浮現。他一口氣寫下歌詞,譜上音符,隨即向迪特里希家奔去。他在菜雷鋒里找到正在鋤冬季萵苣的迪特里希,這位年邁的愛國者立即叫醒自己的夫人和女兒,還叫來幾位愛好音樂並能演奏的朋友,由迪特里希的長女伴奏,德·利爾激昂地唱起歌來。聽了第一節,每個人心潮激盪不已;聽到第二節,大家都流下了熱淚;聽到最後一節時,人們的狂熱爆發了。迪特里希、他夫人、女兒們、年輕的軍官和朋友,哭著擁抱在一起。他們歡呼:祖國的贊歌找到了!
魯日·利勒因市長演唱自己的歌而高興,他請人抄寫歌片,分送給萊茵軍的指揮官們,希望軍隊採用作隊列歌曲。斯特拉斯堡市樂隊根據市長的意思在廣場上演奏了這首曲子,為開赴前線的國民自衛軍送行。斯特拉斯堡出版社印行了《萊茵軍戰歌》(《Chant de guerre de l'Armée Rhin》),以示愛國熱情。事情到這里就告一段落了,這首歌並沒有真正激起人們的熱情。作者本人因寫作這首歌曲而產生的激情也漸漸消退,一切都像沒有發生過一樣。但是那些印刷的和手抄的歌片卻無聲地在人們手裡流傳。
兩個月以後,形勢發生了變化,普魯士奧地利聯軍攻入法國;並且發出威脅,如果法國國王和王室受到侵犯,就要對巴黎進行「軍事懲罰並全部毀滅,處死暴徒以懲其罪行」。這個宣言激怒了法國各地的革命力量,各地紛紛招募新兵,組成結盟軍開赴巴黎,展開廢除王權的共和運動,並准備抗擊外國軍事於涉。
在遠離斯特拉斯堡的法國最南端城市馬賽,迅速組織起一支500人的結盟軍向巴黎進發。一個叫米勒的醫科大學生把他得到的《萊茵軍戰歌》推薦給馬賽軍。歌曲的激昂氣勢振奮了人們,馬賽結盟軍一路上高唱這首革命歌曲開往巴黎,沿途還散發印刷的歌片。當他們到達巴黎時,以軍旗和這首歌為前導,成千上萬的人在街頭迎接這支部隊。他們聽到馬賽人一遍又一遍地唱著一支令人熱血沸騰的戰歌,這是他們從來沒有聽到過的,那歌詞唱出了此刻他們要喊出的戰鬥口號。這首歌,很快就不脛而走,傳遍了巴黎的大街小巷,由於是馬賽人帶來了這首歌人們把它叫做《馬賽曲》。
這首新歌,原名為《萊茵軍進行曲》,一七九二年四月二十四日,由德·利爾在斯特拉斯堡首次演奏,不久就傳遍了全國。三個月以後,法國第二大城馬賽的工人革命隊伍高唱這首歌曲,浩浩盪盪地開進巴黎;馬賽的俱樂部每次召開會議,開始和結束時都必定演奏這支歌曲;馬賽人在行軍路上也高唱這支歌。《馬賽曲》因此得名。
《馬賽曲》迅速地傳播,在集會上、劇院里、宴會上都要集體合唱;後來,甚至在教堂里唱完贊美詩後,也唱這首歌;再後來竟由它取代了贊美詩。《馬賽曲》成了全民之歌、共和之歌。法蘭西共和國的軍事部長看到它具有振奮人心、激勵鬥志的作用,下令印刷10萬份,分發到軍中所有的連隊。在前線,士兵們在向敵人發起沖鋒時必是齊聲高唱《馬賽曲》,在這首軍歌的作用下,隊伍像咆哮的海浪撲向敵陣,勢不可擋,敵方的將領發現這首歌帶有一種可怕的力量。
後來,路易十六人頭落地,激怒了全歐洲的王室成員,普、奧、俄、英、西等國組成了第一次反法同盟,國民公會宣布了總動員令,宣布全國處於緊急狀態,大量法國青年正是在馬賽曲的雄壯歌聲中開赴前線。不到一年的時間,戰場已經轉移到國境之外,1795年,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正式確立馬賽曲國歌的崇高地位。
通過「霧月政變」而執掌政權的拿破崙,沒有停止征討的號角。在1804年加冕為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皇帝後,拿破崙不僅率領法國軍隊成功粉碎了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反法同盟,而且征服了歐洲大部分領土。從比利牛斯山延伸到涅曼河,從北海延伸到亞得里亞海,馬賽曲的強悍音符響徹寰宇,震撼人心。
為了迎接拿破崙勝利歸來的軍隊,1806年,偉大的凱旋門破土動工。但隨著歐陸戰場形勢的急轉直下,凱旋門建設一度停滯不前,直至1836才竣工。1840年,拿破崙的遺體被從聖赫拿勒島運回巴黎,悲壯地從凱旋門下通過。
凱旋門右側門柱的浮雕也被命名為馬賽曲。其中象徵自由、正義、勝利的自由女神右手持劍,左手高舉,號召人民向她指引的方向前進。在她神聖寬廣的羽翼下,一群志願軍戰士,或高歌猛進,或負重前行,馬賽曲的雄壯號角再次響起,映襯著香榭麗舍大道每一天的朝陽萬丈和落日余輝。
弗朗索瓦·呂德完成凱旋門的雕塑任務時,已經52歲了。這位與德拉克洛瓦齊名的雕塑大師,既有古典主義的嚴謹,又有浪漫主義的激情,為那段輝煌而悲壯的歷史刻下了與音樂同名的經典。
在閱讀政治學的經典著作時,我曾一度對法國那段風起雲涌的大革命歷史心存疑慮。那些推翻王政的人民民主代表們,卻用最不民主的方式施行起恐怖統治,以致塞納河血流成河,代表左派的埃貝爾、代表右派的丹東、以及最鐵碗的羅伯斯庇爾先後被送上斷頭台。在沸騰的革命熱血中,究竟有多少是真誠的拋灑,又有多少是殘忍的沖動和卑微的利用?
但我還是喜歡聽馬賽曲,去遙想那個閃爍著人道主義光輝的動盪歲月。因為僅對個人來講,在一切都軟綿綿的時代里,這是最好的鼓舞。
拿破崙在1804年稱帝之前曾下令禁止唱《馬賽曲》;1815年路易十八復辟,再次禁唱;1830年爆發七月革命。在巴黎戰斗的街壘上《馬賽曲》重新響起;1879年,法國政府重新批准唱《馬賽曲》。 謝謝

G. 法國國歌

自由的贊歌--馬賽曲

法國大革命期間,有過許多鼓舞鬥志的戰斗歌曲,而最受群眾喜愛、流行最廣的,是自由的贊歌--馬賽曲。

馬賽曲的作者名叫魯熱·德·利爾。他是法國大革命時斯特拉斯堡市衛部隊的工兵上尉。他經常到阿爾薩斯著名的愛國者、斯特拉斯堡市市長迪特里希的家裡作客。特迪里希夫人和女兒們同市長一樣,都懷有滿腔愛國和革命的熱忱。她們喜歡這位年輕的軍官,欣賞他的勇氣、詩和音樂。她們總是他新作的第一批鑒賞者,也是他的知音者。

1779年冬,飢荒籠罩著斯拉斯堡。市長迪特里希家的生活也很貧苦。一天,飯桌上只有戰時配給的麵包和幾片火腿了,迪特里希安詳地望著德·利爾說:「只要市民們節日里不缺少熱鬧的氣氛,只要士兵們不缺乏勇氣,我們吃的雖不豐富,也算不了什麼!」他接著對女兒說:「酒窖里還有最後一瓶酒,拿來讓我們為自由為祖國乾杯吧。斯特拉斯堡要舉行一個愛國主義的盛典,德·利爾應該喝幾杯酒,寫出一首能鼓舞人民鬥志的歌曲來!」女兒們齊聲鼓掌喝彩,取來了酒,為父親和年輕的軍官斟滿酒杯,直至酒被喝完。

午夜了,寒氣襲人。任憑幻想馳騁的德·利爾興奮異常地回到房間,一會兒先譜曲後填詞,一會兒先作詞後譜曲。是音符還是詩句先出現?是音樂還是詩篇?他分辨不清。他只是縱聲歌唱,可什麼也沒有寫成,他漸漸感到疲乏,伏在鋼琴上睡著了。

天明醒來,夜裡的歌曲就象夢一般地在例子的記憶中浮現。他一口氣寫下歌詞,譜上音符,隨即向迪特里希家奔去。他在菜雷鋒里找到正在鋤冬季萵苣的迪特里希,這位年邁的愛國者立即叫醒自己的夫人和女兒,還叫來幾位愛好音樂並能演奏的朋友,由迪特里希的長女伴奏,德·利爾激昂地唱起歌來。聽了第一節,每個人心潮激盪不已;聽到第二節,大家都流下了熱淚;聽到最後一節時,人們的狂熱爆發了。迪特里希、他夫人、女兒們、年輕的軍官和朋友,哭著擁抱在一起。他們歡呼:祖國的贊歌找到了!

這首新歌,原名為《萊茵軍進行曲》,一七九二年四月二十四日,由德·利爾在斯特拉斯堡首次演奏,不久就傳遍了全國。三個月以後,法國第二大城馬賽的工人革命隊伍高唱這首歌曲,浩浩盪盪地開進巴黎;馬賽的俱樂部每次召開會議,開始和結束時都必定演奏這支歌曲;馬賽人在行軍路上也高唱這支歌。《馬賽曲》因此得名。

1795年,《馬賽曲》正式定為法國國歌。以後,這支歌曾被拿破崙一世、路易十八和拿破崙三世廢止過,到1879年才重新成為法國國歌。
Allons enfants de la Patrie
Le jour de gloire est arrivé
Contre nous de la tyrannie
L'étendard sanglant est levé {2x}
Entendez vous dans les campagnes
Mugir ces féroces soldats
Ils viennent jusque dans vos bras,
Egorger vos fils, vos compagnes

{Refrain:}
Aux armes citoyens ! Formez vos bataillons !
Marchons, marchons,
Qu'un sang impur abreuve nos sillons

la patrie 祖國 la gloire 榮譽 la tyrannie 暴政
un étendard 旗幟 sanglant,-e 血腥的 mugir 吼叫
féroce 野蠻的,殘暴的 une compagne 妻子:伴侶
égorger 屠殺 Aux armes 拿起武器! un citoyen 公民
un bataillon 隊伍 impur,_e 不純潔的 abreuver 灌溉
les sillons(詩)田野

Allons enfants de la Patrie
Le jour de gloire est arrivé
Contre nous de la tyrannie
L'étendard sanglant est levé {2x}
Entendez vous dans les campagnes
Mugir ces féroces soldats
Ils viennent jusque dans vos bras,
Egorger vos fils, vos compagnes

{Refrain:}
Aux armes citoyens ! Formez vos bataillons !
Marchons, marchons,
Qu'un sang impur abreuve nos sillons

Que veut cette horde d'esclaves
De traîtres, de Rois conjurés ?
Pour qui ces ignobles entraves,
Ces fers dès longtemps préparés ? {2x}
Français ! pour nous, ah ! quel outrage !
Quels transports il doit exciter !
C'est nous qu'on ose méditer
De rendre à l'antique esclavage !

{au Refrain}

Quoi ! des cohortes étrangères
Feraient la loi dans nos foyers ?
Quoi ! ces phalanges mercenaires
Terrasseraient nos fiers guerriers {2x}
Grand Dieu ! par des mains enchaînées
Nos fronts sous le joug se ploieraient,
De vils despotes deviendraient
Les maîtres de nos destinées ?

{au Refrain}

Tremblez, tyrans ! et vous, perfides,
L'opprobe de tous les partis,
Tremblez ! vos projets parricides
Vont enfin recevoir leur prix {2x}.
Tout est soldat pour vous combattre,
S'ils tombent, nos jeunes héros,
La terre en proit de nouveaux
Contre vous tous prêts à se battre

{au Refrain}

Français ! en guerriers magnanimes
Portez ou retenez vos coups.
Epargnez ces tristes victimes
A regret s'armant contre nous {2x}.
Mais le despote sanguinaire,
Mais les complices de Bouillé,
Tous ces tigres qui sans pitié
Déchirent le sein de leur mère

{au Refrain}

Amour sacré de la Patrie
Conis, soutiens nos bras vengeurs !
Liberté, Liberté chérie !
Combats avec tes défenseurs {2x}.
Sous nos drapeaux, que la victoire
Accoure à tes mâles accents,
Que tes ennemis expirant
Voient ton triomphe et notre gloire !

{au Refrain}

Nous entrerons dans la carrière,
Quand nos aînés n'y seront plus
Nous y trouverons leur poussière
Et les traces de leurs vertus. {2x}
Bien moins jaloux de leur survivre
Que de partager leur cercueil,
Nous aurons le sublime orgueil
De les venger ou de les suivre !

{au Refrain}

H. 所有國家的的國歌都是什麼

1、中國《義勇軍進行曲》

《義勇軍進行曲》是中國國歌。她反映了我國人民的革命傳統, 體現了居安思危的思想, 激勵著我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發出最後的吼聲。起來!起來!起來!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



2、日本《君之代》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入侵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許多國家時就是扛著國旗「日之丸」和唱著《君之代》殺害了無數的無辜民眾,《君之代》也成了軍國主義皇權政治的象徵。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後,日本文部省自覺地在教科書中刪除了有關齊唱《君之代》的規定。

但在1999年6月,日本政府向國會提交了將《君之代》定為國歌的議案。同年8月,日本國會通過了這項議案。許多日本民眾認為,這是對帶有戰爭色彩的「愛國主義」的強行灌輸。

日本國歌不僅充斥著皇權色彩,更有濃厚的軍國主義思想。再次起用這首國歌,日本被斥為「為軍國主義招魂」。無論如何,既然日本將其定為國歌,就說明這首歌歌詞反映的精神是被政府認同的,也在一定程度上讓我們認識了日本的文化背景和民族精神。

3、法國《馬賽曲》

1789年7月14日,法國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獄,轟轟烈烈的資產階級大革命開始了。1792年,普奧封建君主組織聯軍進行武裝干涉。在此緊急關頭,詩人兼作曲家、萊茵營的工兵中尉魯日·德·李爾當即寫了一首歌,原名《萊茵河軍團戰歌》,演唱後迅速在共和軍中傳開,馬賽市的救國義勇軍唱著這首戰歌進軍巴黎,從此改稱《馬賽曲》。

當時法國正同奧地利交戰,《馬賽曲》鼓舞了士兵。樂隊指揮格雷特里對魯日·德·李爾說:「你的《馬賽曲》是具有大炮一樣威力的音樂。」這首歌曲很快流傳開來。1795年7月14日,根據一項法律,《馬賽曲》成了法國國歌。這首歌作為法國大革命的象徵,對以後歐洲各國的革命產生了巨大影響。

4、《星條旗》

1812年在美國保衛獨立的戰爭中,詩人弗朗西斯·斯加特·凱在巴爾的摩親眼目睹了英軍對麥克亨利堡的進攻,以及美軍的英勇抵抗。9月13日凌晨,弗朗西斯·凱透過炮火的硝煙,看到一面美國國旗仍然在城堡上迎風飄揚,他被這景象深深感動,

隨手在一封信的背後寫下了幾行詩。第二天,他把詩稿送給法官尼科爾遜,得到大力贊賞,並建議用一首當時非常流行的曲子作為配曲,同時取歌名為《星條旗》,這首歌深受美國人民的喜愛,很快就傳遍全國。1931年,被正式定為美利堅合眾國的國歌。

5、《希望》

以色列歷史悠久,是世界主要宗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發源地。猶太人遠祖是希伯萊人,曾先後建立希伯萊王國及以色列王國,但這兩個王國先後被亞述人征服和被巴比倫人滅亡。羅馬人入侵後,大部分猶太人被趕出巴勒斯坦,流亡歐美各國。其後,以色列又分別被阿拉伯帝國佔領和被奧斯曼帝國吞並。

19世紀末,歐洲猶太資產階級發起「猶太復國主義」運動。1948年5月14日,經過了風風雨雨的以色列國正式成立。以色列人終於可以用古老的希伯萊文在自己的國徽上寫下值得他們驕傲的國名。

閱讀全文

與法國國歌在哪個國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574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905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73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76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14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253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186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03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009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440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23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156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048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66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981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684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00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807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564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