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主流媒體有哪些

德國主流媒體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1-19 08:06:19

1. 世界前三大的多媒體新聞通訊社是什麼

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

路透社(Reuters,LSE:RTR,NASDAQ: RTRSY)是世界上最早創辦的通訊社之一,也是目前英國最大的通訊社和西方四大通訊社之一。路透社是世界前三大的多媒體新聞通訊社,提供各類新聞和金融數據,在128個國家運行。

美國聯合通訊社( 簡稱美聯社,英文:The Associated Press,縮寫AP)是美國最大的通訊社,1846年在芝加哥成立,1893年成為聯營公司,1990年將總部遷到紐約。合作夥伴有1700多家報紙,5000多家電視和廣播電台;全球有243家新聞分社,在120個國家設有辦事處。

法國新聞社,成立於1944年,是與路透社、美聯社和合眾社齊名的西方四大世界性通訊社之一。前身是由夏爾·哈瓦斯於1835年創建的「哈瓦斯通訊社」。法新社是西方四大通訊社中資格最老的一個。

(1)德國主流媒體有哪些擴展閱讀:

早期創辦的四家通訊社,即法國的哈瓦斯通訊社,德國的沃爾夫通訊社,英國的路透通訊社和美國的港口新聞聯合社,被稱為四大通訊社。哈瓦斯通訊社、美國的港口新聞聯合社以采發新聞報道起家;沃爾夫通訊社、路透通訊社以采發金融、商業信息起家,後轉為為報界提供新聞稿。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通訊社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國際通訊社。如美聯社、合眾社、路透社、法新社等四大通訊社。第二類,是國家通訊社。如新華社、德新社、安莎社、共同社等。第三類,是專業通訊社。

當前四大新聞通訊社指的是中國的新華社、法國的法新社、英國的路透社和美國的美聯社。但仍有不少人懷疑新華社在國際上的地位,因為80%以上的國際新聞來自於西方的主流通訊社。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路透社

2. 歐美西方主流媒體將日本評價像各種好方面數據都是誇大其詞

他們說的其實就是事實啊

日本連續二十多年每年都有諾貝爾獎得主,日本在全球科技最具創新能力100家公司有四十家,日本的貧富差距是發達國家最低的,而日本人因為美國的和平主義改造讓日本出現了娘文化而且還成了社會主流,中國和韓國都受到了這一文化的嚴重影響。吳簽、蔡徐坤、鹿晗的走紅就是從日本的娘文化開始的,比如那個在中國還有點名氣的吊打一蟲的長島雄一郎就是一個典型的偽娘。
至於環保,日本算是亞洲自然環境保護極好的國家,綠化面積超過67%。應該正視別人的長處,比如環保。中國是日本人口的十倍,但是領域面積比日本就不是十倍了吧。日本人可以把環境治理的很好,中國也是可以借鑒的。同樣日本人也經歷過地產經濟,如果地產衰落如何繼續前進也很有借鑒意義。日本每年都能誕生諾貝爾獎得主,日本教育也是可以參考進行教育改革。習大提出的工匠精神也是以日本、德國兩家作為參考的。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肯定是存在差距的,單純的看經濟是片面的。沙特就是典型的經濟水平極高的發展中國家,除了經濟,科技、教育、文化全都是世界平均線以下。

3. 世界著名媒體有哪些

代表媒體:

1)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簡稱AP)

2)合眾國際社(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簡稱UPI)

3)路透社(Reuters Ltd,簡稱Reuter)

4)法新社(Agence France Press,簡稱AFP)

5) 俄羅斯通訊社(簡寫ITAR-TASS)

6)衛星通訊社(Sputnik news agency & radio,簡稱Sputnik)

7)德意志新聞社(Deutsche Presse Agentur,簡稱DPA)

8)新華社

拓展資料:

1、路透社

路透社的創立者保羅·朱利葉斯·路透(1816—1899年),在哈瓦斯通訊社當翻譯。1849年離開該社,在德國的亞琛設立通訊機構,利用信鴿向布魯塞爾傳遞商業及股票行情,但效果並不理想。

1850年,英吉利海峽海底電纜鋪設成功。第二年,路透於倫敦正式創辦了路透社。其傳播的內容,大部以商業消息為主,訂戶多為銀行家及證券經紀人,後來才逐漸增加政治及外交消息,開始了現代意義上的消息報道。

路透社一開始得不到倫敦報界的支持,處境艱難。如《泰晤士報》便是反對路透社最力的一家。

1858年,倫敦《廣知晨報》在路透的鼓動下,成了該社的第一個報紙訂戶。緊接著《每日電訊報》、《前鋒晨報》、《晨間郵報》、《標准報》等相繼成為路透社的經常客戶。在激烈的競爭面前,《泰晤士報》也不得不採用路透社的消息了。

在得到倫敦報界的支持後,路透社的業務迅速膨脹起來。美國的南北戰爭、歐洲的法德關系,成了其國際報道的重點。同時,路透社還將觸角伸向了未被開墾的亞洲、非洲、大洋洲,並同歐洲其他兩大通訊社展開競爭。

2、美國聯合社

1848年,墨西哥戰爭期間,為了及時報道這場戰爭,紐約市的6家大報成立了一個聯合採訪部。戰爭結束後,那6家報紙又出於共同采訪國外新聞的目的,在聯合採訪部的基礎上,合股組織了「港口新聞聯合社」。

這6家合股人,共租用兩條船,迎接入港的歐洲船隻採訪新聞,所需經費由合股人分擔。1856年,港口新聞聯合社改組為紐約新聞聯合社。此後,紐約新聞聯合社便迅猛地發展起來。

哈瓦斯通訊社、沃爾夫社、路透社的最初出現,是作為以贏利為目的的個人企業來創辦的,與報界並無直接關系。

而紐約新聞聯合社,一開始就是以報紙之間合作社性質的組織出現的;其存在和發展的目的,不在乎營利,而在於為報紙提供消息。

3、法新社

全稱為法國新聞社,成立於1944年,是與路透社、美聯社和合眾社齊名的西方四大世界性通訊社之一。前身是由夏爾·哈瓦斯於1835年創建的「哈瓦斯通訊社」。法新社是西方四大通訊社中資格最老的。

英國路透社創辦人朱利葉斯·路透,德國沃爾夫通訊社創辦人伯恩哈德·沃爾夫都曾在該通訊社工作過並加以仿效創辦了自己的通訊社。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哈瓦斯社的業務迅速發展,僅在巴黎就有工作人員300多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巴黎淪陷,但哈瓦斯社並未停止工作。1944年8月,巴黎解放,為戰爭所迫而離開新聞社的工作人員紛紛返回。後哈瓦斯社與在抵抗運動中成立的幾個通訊社合並在哈瓦斯社原址上成立了法新社。

同年9月,法新社以法令的形式獲得臨時公共機構地位。法新社名義上是獨立的報業聯營企業,實際上是法國官方通訊社。

法新社領導機構包括三個組織:(1)管理委員會是法新社最高領導機構,委員任期三年,管委會由社長兼總經理主持;(2)高級委員會負責監督法新社章程的實施;(3)財務委員會負責監督預算的執行和財務管理。

法新社業務上分三大部:新聞部、總務部、技術部。而攝影部較小,從屬於新聞部。總社每天通過各條線路用各種文字編發新聞稿。在全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新聞稿訂戶約3500家。

1957年1月10日,法國政府發布一項法令,規定法新社應准確、迅速、清晰並完全獨立地一年365天、每天24小時向全世界各地發消息,報道世界政治、金融、體育新聞和傳送各種圖片。報道分別用法、英、西、德、阿、葡文供稿。

其中法文稿11條線路,占所發消息文字的60%,英文稿3條線路,占所發消息文字的15%。英、西、德文稿在總社編譯,文稿在開羅中東社代為譯發,葡文在里斯本和聖保羅翻譯。

4、塔斯社

俄通社和塔斯社都是俄羅斯新聞通訊社的簡稱。1991年12月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總統葉利欽於1992年1月22日簽署命令,在塔斯社與俄新社的基礎上成立俄羅斯新聞通訊社,簡稱俄通社。

同時,俄通社中建立獨立的塔斯社機關,負責協調獨聯體各國新聞事宜。自1992年1月30日零點起,塔斯社播發的新聞稿已正式採用俄通社-塔斯社電頭。

5、新華社

新華通訊社,簡稱「新華社」,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通訊社,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世界性通訊社。現任社長、黨組書記李從軍,總編輯何平,副社長魯煒、周錫生、周樹春,中紀委駐社紀檢組長劉越,秘書長張錦。

新華社前身是1931年11月7日創建於江西瑞金的「紅色中華通訊社」,1937年在延安改為現名。70多年來,隨著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新華社的職能逐步加強和拓展。新時期新華社主要擔負著黨的耳目喉舌、國家通訊社、消息總匯和世界性通訊社的職能。

履行上述四項職能主要通過三種形式:一是傳統形式的報道,包括文字、圖片、圖表通稿、專線稿、專特稿,國內、國際參考報道等;二是新形式的報道,主要是在新技術條件下興起的網路、信息、音頻、視頻、手機簡訊等業務;三是社辦報刊。 新華社現有工作人員13,000多人。

6、合眾社

合眾社:合眾社全稱為美國合眾國際社,是美國第二大通訊社,國際性通訊社之一,簡稱UPI。美國歷史上著名的商業通訊社。由著名報人斯克里普斯創立於1902年。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發展勢頭強勁。1958 年,與赫斯特創辦的國際社合並組成了合眾國際社。

4. 世界主要媒體有哪些

世界著名媒體介紹如下:

1、英國金融時報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是由James Sheridan及其兄弟於1888年創辦的世界著名的國際性金融媒體。

該報在倫敦、法蘭克福、紐約、巴黎、洛杉磯、馬德里、香港等地同時出版,日發行量45萬份左右,其中70%發行於英國之外的140多個國家。

2、《世界新聞報》

《世界新聞報》(News of the World)是富商基思·魯珀特·默多克(Keith Rupert Murdoch)擁有的新聞集團(News Corporation)旗下的一份小開型日報(tabloid)。

《世界新聞報》是星期日版的《太陽報》。《世界新聞報》是全英國銷量最高的報章,2004年後期該報的每日發行量達320萬份。

3、《泰晤士報》

《泰晤士報》(The Times)是英國的一張綜合性全國發行的日報,是一張對全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發揮著巨大影響的報紙。

《泰晤士報》隸屬於魯伯特·默多克的新聞集團。長期以來,《泰晤士報》一直被認為是英國的第一主流大報,被譽為「英國社會的忠實記錄者」。

《泰晤士報》在英國國內政治和國際關系問題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在被魯伯特·默多克收購之後,有指《泰晤士報》的風格逐漸趨向保守。

4、《衛報》

《衛報》(The Guardian)是英國的全國性綜合內容日報。與《泰晤士報》、《每日電訊報》被合稱為英國三大報。

由約翰·愛德華·泰勒創辦於1821年5月5日。因總部設於曼徹斯特而稱為《曼徹斯特衛報》。1959年8月24日改為現名。

總部於1964年遷至首都倫敦,不過於曼城和倫敦均設有印刷設施。該報注重報道國際新聞,擅長發表評論和分析性專題文章。

5、《觀察家報》

觀察家報是英國創刊最早的星期日報紙。1791年創刊,1976年被美國里奇菲爾德大西洋公司購買,1981年2月25日又易手於烏特拉姆公司。

發行量75萬份。該報是政治文藝綜合性報紙,著重政治、經濟和文藝方面的長篇評論。它與政府、政黨領導人關系密切,因而消息也較靈通。

5. 為何多國主流媒體力挺馬克龍並稱其是"法國最好的希望"

法國於4月23日舉行大選首輪投票,中間派候選人馬克龍在當天的投票中勝出,他將在5月7日決勝投票中與極右翼候選人勒龐對決。全球媒體密切關注法國大選首輪投票,主流報紙紛紛力挺馬克龍,反對勒龐在未來執掌愛麗舍宮。

6. 歐洲媒體為什麼中國可以出互聯網巨頭

全球市值最高的20家互聯網公司沒有一家來自歐洲。受制於市場規模、創業環境與歷史背景,歐洲的互聯網創業者已經被世界遠遠落下。

語言與人口規模是硬傷

由於歷史的原因,歐洲是由幾十個小國家組成的一個富裕大洲,但是過於分裂的文化市場使得歐洲的互聯網發展比較困難。

歐洲許多國家的人口只有幾百萬,但是每個國家都保留著自己的語言和文化。丹麥的人口只有 500 萬,荷蘭人口 1100 萬,但是這樣的一個市場,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文化。互聯網不同於製造業,德國產的賓士和寶馬可以無阻礙地暢銷世界,但是德語的網站連歐洲國家都打不進去。互聯網是高度強調速度和運營的,因此歐洲多語言的阻礙使得發展互聯網的成本很高。

除了語言障礙的問題,市場規模也是硬傷。在歐洲,德國是除開俄羅斯擁有人口最多的國家。雖然德國網民佔比高達83%,但人口基數太小,僅有6700萬人左右。對比之下,美國的網民佔比只有78.1%,但有3億人口作為支撐。中國網民佔比更少,僅有60%左右,但架不住有 13 億人口的規模。互聯網公司的發展與網民數量息息相關。人人網CEO陳一舟曾經說過,中國的高市值公司得益於市場規模,同樣的技術,放到中國就值更多錢。

歐洲互聯網公司,在語言差異以及審查的影響下,對外發展成本太高,加上人口太少這個先天不足,讓德國、英國、法國這些歐洲傳統強國的互聯網公司,只能在自己本國這樣一個小池塘裡面發展,這就很難長出大魚。

在移動互聯網上,歐洲就更加落後了。我們在法國看到許多人還在用藍屏的功能手機,歐洲人換手機的頻率比亞洲人低得多,在地鐵上,玩手機的人比例也很低,而在中國和日本的地鐵上,一眼望過去,幾乎所有人都在拿著手機玩。

於是,當亞洲已經出現了 Line、小米這樣市值過百億美元的移動互聯網公司的時候,歐洲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還鮮有亮點。

當然,歐洲的手機游戲行業發展得很不錯。歐洲有 King、Supercell、Rovio、Gameloft 等一批優秀的手機游戲廠商,這也和歐洲人深厚的藝術、創意傳統緊密相關。但游戲本質上還是內容行業,和電影、圖書本質區別不大,在市值規模上這些公司和中美主流移動互聯網公司相比有很大差距。

「雙高」讓互聯網生長受阻

歐洲普遍推行高稅收、高福利政策,從而抑制了創新和創業,這也是歐洲互聯網發展不佳的重要原因。

高福利降低了民眾創業的意願。歐洲提倡福利「全民共享」,號稱「從搖籃到墳墓」。長期以來,高福利成了歐洲的標志性符號。歐洲人口佔世界9%,國民生產總值佔全球25%,而福利開支卻佔世界50%。以希臘公務員為例,每天工作不超過五小時,每年休假不少於一個月,拿14個月薪酬。享受高福利的不僅是公務員,販夫走卒也不例外。希臘就是歐洲高福利的縮影。

高稅收更是直接抑制了創業。以在德國拜仁慕尼黑俱樂部效力的球星里貝里為例,里貝里一年的稅前年薪是 1000 萬歐元(德國第一高薪),但是他需要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的稅率是 45%,也就是說最後到手的只有 550 萬歐元。除此之外,歐洲國家還要繳納各種社保等其他費用,這些支出加起來,使得許多人都不願意當老闆。

而且許多歐洲企業的老闆不同於中國老闆,往往還需要求著員工去幹活。在歐洲辦企業的總體成本非常高。首先是稅收很高,然後人員工資支出也很高。德國的人均年收入大概是 3 萬多歐元,這使得許多公司沒有辦法僱傭大批量的人員,也使得歐洲互聯網公司在和亞洲公司對比時競爭力不足。

在德國,西德地區的民眾每年還需要繳納一筆「團結稅」,去供養相對落後的東德地區,這筆稅收每年總額高達 1000 多億歐元。這種「吃大鍋飯」的稅收福利政策所導致的負面影響在一些南歐國家中達到頂峰,希臘、西班牙、義大利的政府財政出現問題,直接引發了歐債危機,一直到現在歐洲都還沒有完全緩過勁兒來。

當然,即使這樣,依然有創業者不斷涌現。然而嚴苛的創業環境,讓歐洲創業者先天缺少足夠的雄心、競爭力和遠見。天使投資人也對歐洲初創公司持有更為謹慎的態度。據報告,歐洲公司每個階段的融資額都低於美國公司,兩輪融資間隔的時間也長於後者。歐洲公司明顯還存在A輪融資缺口,B輪融資缺口問題甚至更為嚴重。2009~2014年間,美國公司的種子輪平均融資額翻了一番,至50萬美元。而在歐洲,該數字在2010~2013年間則出現下降,至15萬美元。根據2009年1月以來的超過9000筆種子輪融資的數據統計,其中只有6%的歐洲公司成功獲得A輪融資,而美國的這一比例則達到12%。歐洲公司後續獲得B輪融資的比例更是只有1.5%,美國公司的這一比例為4%。歐洲初創公司在早期以至中後期獲得融資的渠道正在變窄。

歐洲與中國的四點差異

首先,歐洲漫長的中世紀以及近代的多次戰爭,使得歐洲形成了地區分裂的現狀,一直到現在成立了歐盟,這個問題都沒有徹底解決。就連強大的英國內部,都差一點鬧出蘇格蘭獨立的情況。而貨幣統一,財政不統一的歐盟內部,還遠遠談不上穩定。這些歷史背景嚴重拖累了歐洲互聯網的發展。

而對比之下,中國是一個全球少有的統一市場,這個市場格局早在 2000 多年前的秦始皇時代就註定了。中國歷史就是大一統的歷史,缺少地方割據的土壤。歷史上任何軍閥割據時代,都很少有超過 100 年的。大一統的歷史使得中國內部在經濟、文化上形成了一個統一大市場,這是今天中國互聯網快速崛起的根本。在互聯網的規模上,中國電子商務的市場已經追上美國,中國游戲市場的規模也已經追上美國,隨著中國GDP 規模將在未來一二十年內趕超美國,中國互聯網的總體規模與美國比肩只是時間問題。

其次,歐洲對互聯網行業缺少對應政策的保護。歐洲那些本來就很弱小的互聯網公司,時刻還要面臨著美國互聯網巨頭的入侵。互聯網的本質是贏者通吃,當人們可以在擁有 13 億用戶的 Facebook 上找到各國朋友的時候,誰會再去使用本國那個用戶有限的社交網路呢?

同樣的情況卻不會在中國發生。由於國內存在政策限制,使得 Google、Facebook 這樣的海外互聯網巨頭很難輕易進入中國。正是他們在中國市場的缺位,使得網路和騰訊才有了極大的發展空間。或者可以說,中國互聯網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張巨大的區域網,這個區域網的規模已經足夠大,即使不與世界相連,也足夠欣欣向榮。當然,這也讓我們喪失了許多選擇權。

接著,融資習慣決定了歐洲企業不可能快速成長。歐洲一些國家比較崇尚工匠文化,因此盛行小而美的企業,但是這些公司很難做大並走向世界。此外,以德國為代表的歐洲國家企業,比較喜歡通過銀行信貸融資,不擅長資本運作,例如通過VC、PE 股權融資,或者運作公司上市。歐洲股市的總體P/E很低,例如賓士、寶馬這樣優秀的汽車企業,P/E大多數時候只有不到10倍。一些歐洲國家的法律不允許VIE(協議控制)架構,許多歐洲互聯網公司也難以像中國公司一樣去更加健康的美國股市融資。

最後,中國人才積累與人力成本優勢明顯。在國際化道路上,中國的互聯網公司也開始有了足夠的實力。中國一個 IT 工程師的價格只是矽谷的五分之一,所以在具有全球化特徵的移動互聯網起來後,中國的互聯網現象級產品能夠迅速在世界上站住腳,在強調需要快速迭代的移動互聯網,中國的人海戰術優勢明顯,尤其是在版本割裂市場割裂的安卓市場上,中國移動互聯網的優勢更加明顯。

7. 聲音媒體有哪些類型其各有哪些特點 急~

音頻格式
[編輯本段]

以下是常見音頻文件格式的特點。

要在計算機內播放或是處理音頻文件,也就是要對聲音文件進行數、模轉換,這個過程同樣由采樣和量化構成,人耳所能聽到的聲音,最低的頻率是從20Hz起一直到最高頻率20KHZ,20KHz以上人耳是聽不到的,因此音頻的最大帶寬是20KHZ,故而采樣速率需要介於40~50KHZ之間,而且對每個樣本需要更多的量化比特數。音頻數字化的標準是每個樣本16位-96dB的信噪比,採用線性脈沖編碼調制PCM,每一量化步長都具有相等的長度。在音頻文件的製作中,正是採用這一標准。

CD格式:天簌

當今世界上音質最好的音頻格式是什麼?當然是CD了。因此要講音頻格式,CD自然是打頭陣的先鋒。在大多數播放軟體的「打開文件類型」中,都可以看到*.cda格式,這就是CD音軌了。標准CD格式也就是44.1K的采樣頻率,速率88K/秒,16位量化位數,因為CD音軌可以說是近似無損的,因此它的聲音基本上是忠於原聲的,因此如果你如果是一個音響發燒友的話,CD是你的首選。它會讓你感受到天籟之音。CD光碟可以在CD唱機中播放,也能用電腦里的各種播放軟體來重放。一個CD音頻文件是一個*.cda文件,這只是一個索引信息,並不是真正的包含聲音信息,所以不論CD音樂的長短,在電腦上看到的「*.cda文件」都是44位元組長。注意:不能直接的復制CD格式的*.cda文件到硬碟上播放,需要使用象EAC這樣的抓音軌軟體把CD格式的文件轉換成WAV,這個轉換過程如果光碟驅動器質量過關而且EAC的參數設置得當的話,可以說是基本上無損抓音頻。推薦大家使用這種方法。

WAV:無損

是微軟公司開發的一種聲音文件格式,它符合 PIFFResource Interchange File Format 文件規范,用於保存WINDOWS平台的音頻信息資源,被WINDOWS平台及其應用程序所支持。「*.WAV」格式支持MSADPCM、CCITT A LAW等多種壓縮演算法,支持多種音頻位數、采樣頻率和聲道,標准格式的WAV文件和CD格式一樣,也是44.1K的采樣頻率,速率88K/秒,16位量化位數,看到了吧,WAV格式的聲音文件質量和CD相差無幾,也是目前PC機上廣為流行的聲音文件格式,幾乎所有的音頻編輯軟體都「認識」WAV格式。

這里順便提一下由蘋果公司開發的AIFF(Audio Interchange File Format)格式和為UNIX系統開發的AU格式,它們都和和WAV非常相像,在大多數的音頻編輯軟體中也都支持它們這幾種常見的音樂格式。

MP3:流行

MP3格式誕生於八十年代的德國,所謂的MP3也就是指的是MPEG標准中的音頻部分,也就是MPEG音頻層。根據壓縮質量和編碼處理的不同分為3層,分別對應「*.mp1"/「*.mp2」/「*.mp3」這3種聲音文件。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是:MPEG音頻文件的壓縮是一種有損壓縮,MPEG3音頻編碼具有10:1~12:1的高壓縮率,同時基本保持低音頻部分不失真,但是犧牲了聲音文件中12KHz到16KHz高音頻這部分的質量來換取文件的尺寸,相同長度的音樂文件,用*.mp3格式來儲存,一般只有*.wav文件的1/10,而音質要次於CD格式或WAV格式的聲音文件。由於其文件尺寸小,音質好;所以在它問世之初還沒有什麼別的音頻格式可以與之匹敵,因而為*.mp3格式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直到現在,這種格式還是風靡一時,作為主流音頻格式的地位難以被撼動。但是樹大招風,MP3音樂的版權問題也一直是找不到辦法解決,因為MP3沒有版權保護技術,說白了也就是誰都可以用。

MP3格式壓縮音樂的采樣頻率有很多種,可以用64Kbps或更低的采樣頻率節省空間,也可以用320Kbps的標准達到極高的音質。我們用裝有Fraunhofer IIS Mpeg Lyaer3的 MP3編碼器(現在效果最好的編碼器)MusicMatch Jukebox 6.0在128Kbps的頻率下編碼一首3分鍾的歌曲,得到2.82MB的MP3文件。採用預設的CBR(固定采樣頻率)技術可以以固定的頻率采樣一首歌曲,而VBR(可變采樣頻率)則可以在音樂「忙」的時候加大采樣的頻率獲取更高的音質,不過產生的MP3文件可能在某些播放器上無法播放。我們把VBR的級別設定成為與前面的CBR文件的音質基本一樣,生成的VBR MP3文件為2.9MB。

MIDI:作曲家最愛

經常玩音樂的人應該常聽到MIDI(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這個詞,MIDI允許數字合成器和其他設備交換數據。MID文件格式由MIDI繼承而來。MID文件並不是一段錄制好的聲音,而是記錄聲音的信息,然後在告訴音效卡如何再現音樂的一組指令。這樣一個MIDI文件每存1分鍾的音樂只用大約5~10KB。今天,MID文件主要用於原始樂器作品,流行歌曲的業余表演,游戲音軌以及電子賀卡等。*.mid文件重放的效果完全依賴音效卡的檔次。*.mid格式的最大用處是在電腦作曲領域。*.mid文件可以用作曲軟體寫出,也可以通過音效卡的MIDI口把外接音序器演奏的樂曲輸入電腦里,製成*.mid文件。

WMA:最具實力

WMA (Windows Media Audio) 格式是來自於微軟的重量級選手,後台強硬,音質要強於MP3格式,更遠勝於RA格式,它和日本YAMAHA公司開發的VQF格式一樣,是以減少數據流量但保持音質的方法來達到比MP3壓縮率更高的目的,WMA的壓縮率一般都可以達到1:18左右,WMA的另一個優點是內容提供商可以通過DRM(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方案如Windows Media Rights Manager 7加入防拷貝保護。這種內置了版權保護技術可以限制播放時間和播放次數甚至於播放的機器等等,這對被盜版攪得焦頭亂額的音樂公司來說可是一個福音,另外WMA還支持音頻流(Stream)技術,適合在網路上在線播放,作為微軟搶占網路音樂的開路先鋒可以說是技術領先、風頭強勁,更方便的是不用象MP3那樣需要安裝額外的播放器,而Windows操作系統和Windows Media Player的無縫捆綁讓你只要安裝了windows操作系統就可以直接播放WMA音樂,新版本的Windows Media Player7.0更是增加了直接把CD光碟轉換為WMA聲音格式的功能,在新出品的操作系統Windows XP中,WMA是默認的編碼格式,大家知道Netscape的遭遇,現在「狼」又來了。WMA這種格式在錄制時可以對音質進行調節。同一格式,音質好的可與CD媲美,壓縮率較高的可用於網路廣播。雖然現在網路上還不是很流行,但是在微軟的大規模推廣下已經是得到了越來越多站點的承認和大力支持,在網路音樂領域中直逼*.mp3,在網路廣播方面,也正在瓜分Real打下的天下。因此,幾乎所有的音頻格式都感受到了WMA格式的壓力。

RealAudio:流動旋律

RealAudio主要適用於在網路上的在線音樂欣賞,現在大多數的用戶仍然在使用56Kbps或更低速率的Modem,所以典型的回放並非最好的音質。有的下載站點會提示你根據你的Modem速率選擇最佳的Real文件。現在real的的文件格式主要有這么幾種:有RA(RealAudio)、RM(RealMedia,RealAudio G2)、RMX(RealAudio Secured),還有更多。這些格式的特點是可以隨網路帶寬的不同而改變聲音的質量,在保證大多數人聽到流暢聲音的前提下,令帶寬較富裕的聽眾獲得較好的音質。

近來隨著網路帶寬的普遍改善,Real公司正推出用於網路廣播的、達到CD音質的格式。如果你的RealPlayer軟體不能處理這種格式,它就會提醒你下載一個免費的升級包。許多音樂網站如http://www.emusic.com 提供了歌曲的Real格式的試聽版本。現在最新的版本是RealPlayer 9.0。
VQF:無人問津

雅馬哈公司另一種格式是*.vqf,它的核心是減少數據流量但保持音質的方法來達到更高的壓縮比,可以說技術上也是很先進的,但是由於宣傳不力,這種格式難有用武之地。*.vqf可以用雅馬哈的播放器播放。同時雅馬哈也提供從*.wav文件轉換到*.vqf文件的軟體。 此文件缺少特點外加缺乏宣傳,現在幾乎已經宣布死刑了。

OGG:新生代音頻格式

ogg格式完全開源,完全免費, 和mp3不相上下的新格式。

前途無量

時下的MP3支持格式最常見的是MP3和WMA。MP3由於是有損壓縮,因此講求采樣率,一般是44.1KHZ。另外,還有比特率,即數據流,一般為8---320KBPS。在MP3編碼時,還看看它是否支持可變比特率(VBR),現在出的MP3機大部分都支持,這樣可以減小有效文件的體積。WMA則是微軟力推的一種音頻格式,相對來說要比MP3體積更小。

8. 德國十大著名景點簡介

德國有著眾多各具特色的城市,有著不同的地形地貌,也有不同的風俗文化,還有多樣的美食風格……尤其不同的遊客會有不同的興趣,面對多姿多彩的德國,很難用一篇文字來完整地介紹德國旅遊必去的地方。這里先從不同的興趣角度做個初步介紹。

9. 新加坡有哪些主流媒體

新加坡媒體報紙盤點新聞媒體最主要的職能就是傳達各種不同的聲音:政府的「綸音」,老百姓的心聲等等。作為一個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新加坡的媒體報紙主要有哪些呢?下面就來盤點一下。

新傳媒榮獲多個國際獎項新傳媒是新加坡的主要媒體集團,業務遍及電視,廣播,報紙,雜志,電影和數碼媒體,堪稱是最全面的媒體平台。作為新加坡唯一的免付費電視台,新傳媒旗下的電視頻道不僅為觀眾呈獻優質的本地節目,也播出許多國際得獎的作品。

聯合早報新加坡主要華文綜合性日報《聯合早報》由新加坡報業控股公司出版,屬新加坡主要華文綜合性日報,前身是1923年創刊的《南洋商報》和1929年創刊的《星洲日報》;1983年兩報合並,合並後共同出版《南洋·星洲聯合早報》,簡稱《聯合早報》。

我報新加波首份華文免費報紙我報是一份新加坡免費報紙。2008年1月改版成為新加坡首份華文和英文雙語報。由新加坡報業控股發行。《我報》注重強調讀者的參與和歸屬感,初期刊出的新聞大約八成是華文新聞。

海峽時報新加坡歷史十分悠久的英文報紙《海峽時報》(全名:新加坡海峽時報)是新加坡報業控股有限公司的旗艦刊物。《海峽時報》於1845年7月15日首次發行,目前發行量為每日40萬份。它是新加坡唯一寬版的英文報紙報導一般社會新聞。另一份大張的英文報紙-《商業時報》則只關注商業新聞。作者:zhanglingli_1

10. 海外媒體投放平台有哪些

海外媒體投放平台有以下

一、GoogleAdmob一般是海外投放首選的平台,主要是因為他擁有了眾多媒體中最大最多的流量,並且Admob經過多年發展,擁有著成熟的精準投放後台,收到各類品牌商的青睞。

Google的廣告形式除了我們比較熟悉的傳統的Banner類廣告以外,現在也在大力推行原生廣告的合作,並且已經將廣告形式拓展到視頻廣告領域,例如Youtube。GoogleAdmob廣告投放業務固然發展成熟,但是由於長久以來的客戶競爭,投放成本比較難以控制,比較適合需要快速增加大量曝光率的品牌商。

五、Vine是Twitter旗下的一款短視頻分享應用。在推出後不到8個月,注冊用戶數突破4000萬。用用戶可以通過它來發布長達6秒的短視頻,並可添加一點文字說明,然後上傳到網路進行分享。文芳閣建議企業可以通過這樣的免費平台來進行360°全視角產品展示,或者發布一些有價值的品牌信息。

閱讀全文

與德國主流媒體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574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905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73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76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14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253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18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03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009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440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23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156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048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66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980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684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00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807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56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