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薩爾茨堡在德國的什麼地方

薩爾茨堡在德國的什麼地方

發布時間:2022-07-08 01:13:37

A. 薩爾茨堡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哪些景點必去

1、薩爾茨堡要塞
推薦理由:薩爾茨堡的標志性建築,號稱從未被攻破的要塞,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2、米拉貝爾宮及花園
推薦理由:最受遊人喜愛的拍照的地方,充滿了浪漫與童話色彩
3、薩爾茨堡大教堂
推薦理由:薩爾茨堡最大的教堂,展示了早期巴洛克風格建築的獨特魅力
4、莫扎特出生地
推薦理由:音樂大師莫扎特的出生之地,保留了他用過的樂器、歷史文件和信件
5、聖沃爾夫岡湖
6、海爾布倫宮
推薦理由:最有童趣的夏宮,內有迷人的花園和充滿機關的戲水宮
7、沙夫山
8、薩爾茨堡主教宮
推薦理由:薩爾茨堡主教生活起居的地方,內部現在設有一個美術館
9、莫扎特廣場
推薦理由:為紀念莫扎特而修建的城市廣場,廣場上的莫扎特雕像由當地市民捐贈而建
10、巴克小橋
推薦理由:薩爾茨堡市區內的小人行橋,上面掛滿同心鎖,是情侶們愛情的見證
還有426條相關問答,更多薩爾茨堡新奇玩法,點擊查看

B. 上薩爾茨堡在哪裡就是希特勒蓋別墅的那個地方,在德國還是奧地利

【注釋:伊恩·克肖此處說的是希特勒前往了「上薩爾茨堡」,《從乞丐到元首》說希特勒回到了「貝希特斯加登」。
《從乞丐到元首》前文曾提到說奧貝薩爾茨貝格山區的「莫里茨公寓」,綜合分析,筆者認為伊恩·克肖《希特勒》那翻譯的「上薩爾茨堡」就是屬於貝希特斯加登的奧貝薩爾茨貝格山區。
網路的「貝希特斯加登」詞條說:
「薩爾茨堡大學恩斯特·哈尼施教授曾說:「希特勒一手握著上薩爾茨堡,另一隻手控制著奧斯威辛。前者是個景色秀麗而寧靜的度假勝地,後者如同一座死亡工廠,誕生了無盡的恐怖。」
貝希特斯加登轄區內的上薩爾茨堡山(Obersalzberg)從1923年起是希特勒的度假住所(Feriendomizil Hitlers),1933年改建成為希特勒和納粹高官們的官邸區(Berghof,Führer-Sperrgebiet),1937年又在上薩爾茨堡 山的山腳下設立了納粹德國除柏林外的第二政府駐地。
1923年(注釋:此處網路錯了,應該是1926年)希特勒在貝希特斯加登附近的上薩爾茨堡山,完成了他的反猶太人著作《我的奮斗》第二卷,同時深深地迷戀上了貝希特斯加登的山湖景色。」
由此看來,伊恩·克肖《希特勒》那翻譯的「上薩爾茨堡」的確是《從乞丐到元首》那翻譯的「奧貝薩爾茨貝格山區」,是位於貝希特斯加登的一座山「上薩爾茨堡山(Obersalzberg)」,「奧貝薩爾茨貝格」是音譯。】

C. 薩爾茨堡州的介紹

薩爾茨堡州(德語:Salzburg),奧地利共和國的一個州,位於奧地利與德國的交界處,面積7,154平方公里。薩爾茨堡州是奧地利人口最少的州之一,首府為薩爾茨堡。

D. 薩爾斯堡是哪個國家

薩爾茨堡又譯薩爾斯堡,是位於奧利地共和國的一個城市,人口約15萬(2007年),是奧地利繼維也納、格拉茨和林茨之後的第四大城市。
薩爾茨堡位於奧地利的西部,是阿爾卑斯山脈的門庭,城市的建築風格以巴洛克為主,據史料記載,薩爾茨堡是現今奧地利管轄地域內歷史最悠久的城市,薩爾茨堡是音樂天才莫扎特的出生地,莫扎特不到36年的短暫生命中超過一半的歲月是在薩爾茨堡度過的,薩爾茨堡也是指揮家赫伯特·馮·卡拉揚的故鄉,電影《音樂之聲》的拍攝地。薩爾茨堡老城在1996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單。

E. 奧地利地理位置是什麼

奧地利位於歐洲中部,東鄰匈牙利東南同斯洛維尼亞,南同義大利接壤,西連瑞士和列支敦斯登,北與聯邦德國和捷克為界。東西邊境相距580公里,南北294公里。

奧地利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Austria),簡稱「奧地利」,是一個位於歐洲中部的議會制共和制國家,下屬九個聯邦州。首都維也納(Vienna)是除紐約和日內瓦外,第三個聯合國城市。也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更是世界著名的音樂之都。

主要景點

1、維也納國家歌劇院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是「音樂之都」維也納的主要象徵,素有「世界歌劇中心」之稱。建於1869年,原是皇家宮廷劇院,其前身是17世紀維也納城堡廣場木結構包廂劇院,1869年遷到市區的環行街旁。1918年宮廷劇院變為國有,稱國家歌劇院。

2、薩爾茨堡

薩爾茨堡(Salzburg)是奧地利西北部薩爾茨堡州首府,瀕臨多瑙河支流薩爾察赫河,是奧地利北部交通、工業及旅遊中心。這里是大作曲家莫扎特的出生地,素有「音樂藝術中心」之稱。

3、維也納多瑙塔

位於市區北面的多瑙河公園內,於1964年建成。塔高252米,塔底直徑31米。多瑙塔高聳入雲,為維也納市容劃出一條新的空中輪廓線。塔內設有兩部高速電梯,遊人可乘電梯從塔底直升到165米高的電梯終點。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奧地利

F. austria是什麼國家

奧地利共和國( The Republic of Austria),簡稱「奧地利」(Austria),首都維也納,有音樂王國之稱。

維也納會議後,成立以奧地利帝國為首的德意志邦聯,1955年重新獲得獨立,成為永久中立國,在第73屆聯合國大會被選舉成為18個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新成員。奧地利屬溫帶闊葉林氣候,主要城市有格拉茨、薩爾茨堡、因斯布魯克等。
區域位置
奧地利位於中歐南部的內陸國,面積83,858平方公里。東鄰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南接斯洛維尼亞和義大利,西連瑞士和列支敦斯登,北與德國和捷克接壤。

地形地貌
奧地利西部和南部是山區(阿爾卑斯山脈),北部和東北是平原和丘陵地帶,47%的面積為森林所覆蓋。
奧地利屬海洋性向大陸性過渡的溫帶闊葉林氣候,東部和西部的氣候不盡相同,西部受大西洋的影響,呈現海洋性氣候的特徵,溫差小且多雨;東部為大陸性氣候,溫差相對較大,雨量也少很多。平均氣溫1月為-2℃,7月為19℃。夏天7月氣溫多是在14~19攝氏度,最高氣溫也不過32攝氏度。冬天比較冷,溫度一般都達到零攝氏度以下。

自然資源
礦產主要有石墨、鎂、褐煤、鐵、石油、天然氣等。森林、水力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42%,有林場400萬公頃,木材蓄積量約9.9億立方米。

行政區劃
區劃
全國劃為9個州,它們是:布爾根蘭、克恩頓、上奧地利、下奧地利、薩爾茨堡、施泰爾馬克、蒂羅爾、福拉爾貝格、維也納。州以下設市、區、鎮(鄉)。

首都
維也納(Vienna)是除紐約和日內瓦外,第三個聯合國城市。也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更是世界著名的音樂之都。也是聯合國的四個官方駐地之一,石油輸出國組織、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總部所在地。人口175.74萬(2012年12月31日)。

國家象徵
國旗
奧地利國旗呈長方形,
長與寬之比為3∶2。從上到下由紅、白、紅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相連而成,旗面正中是奧地利國徽圖案。此旗的來歷可追溯到奧地利大公國時期,據說當參考資料時的巴本堡公爵在與英王理查一世激戰時,公爵的白色軍衣幾乎全被鮮血染紅,只有佩劍處留下一道白痕。從此,公爵的軍隊採用紅白紅為戰旗顏色。1786年約瑟夫二世把紅白紅旗作為全軍戰旗,1919年正式定為奧地利國旗。奧地利政府機構、部長、總統等官方代表和政府駐外機構均使用帶國徽的國旗,一般場合不用帶國徽的國旗。

國徽
奧地利國徽的中心圖案是一隻姿態高貴的黑色奧地利雄鷹,以雄鷹作為奧地利國徽已有900年歷史。在14世紀奧地利採用的是拜占庭式的雙頭鷹圖案,雄鷹舒伸的雙翅象徵著要將國家的安全置於其羽翼之下。1918年,奧匈帝國解體後,奧地利宣布成立共和國,新政府決定採用德國腓特烈二世的獨頭雄鷹圖案作為國徽。 雄鷹頭頂的三垛璧形金冠與雙爪上的鐮刀、錘子分別代表國民中的中產階級、農民和工人。1938年,德國吞並奧地利後,象徵主權的雄鷹圖案被取消。1945年,隨著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失敗,奧地利解放,獨頭鷹再次出現在國徽中,鷹爪上增添的掙斷的鎖鏈,是紀念奧地利擺脫德國統治,重獲自由,同時在鷹的胸部還增添了奧地利國旗的盾形圖案。

國歌
《讓我們拉起手來》

群山巍峨,江河浩盪,尖塔高聳,禾苗滿望,鐵錘揮舞,前程無量。

你是偉大子孫的祖國,你是善良人民的故鄉,奧地利聲名遠揚。

頑強戰斗,踴躍爭先,你是一顆堅強的心,跳躍在大陸中間。

你誕生在古老的年代,有崇高的使命在肩,奧地利久經考驗。

闊步向前,自由無礙,勇敢地跨進新時代,愉快地勞動,相信未來。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8年10月,奧地利總人口為882萬(2018年1月1日),其中外國人140萬,占總人口的15.8%。

民族
全國人口中,奧地利民族佔88.8%,非奧地利民族佔11.2%,其中德 國人佔1.5%,波黑人佔1.1%,,土耳其人佔1 %,塞爾維亞人佔1 %。

中國對奧地利移民潮始於上世紀70年代,奧地利約有3萬華人。奧地利華僑僑領估計在奧華人90%從事餐飲業。據2012年5月奧地利《新聞報》報道,奧地利的第一家中餐館誕生於1940年,已發展到約1200家。

G. 薩爾茨堡的歷史沿革

中世紀
薩爾茨堡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居住,公元45年薩爾茨堡獲得城市自治權。公元5世紀建成了第一座修道院聖彼得修道院。699年巴伐利亞公爵將薩爾茨堡這座古羅馬城市獻給了薩爾茨堡的第一任主教魯佩特主教,以便主教在這塊土地上傳教,並將新建的聖彼得修道院作為他的住所,魯佩特成為聖彼得修道院的第一位院長,此後他也成為了薩爾茨堡的主保聖人。「薩爾茨堡」(德語:Salzburg,意為「鹽堡」)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是在755年,因附近的鹽礦和城堡而得名,薩爾茨堡主教主要的收入來源就是壟斷鹽的銷售。739年薩爾茨堡成為主教的駐地,774年薩爾茨堡大教堂第一次落成。798年4月20日,應法蘭克國王查理大帝的請求,教宗利奧三世將薩爾茨堡升格為大主教的駐地,管轄幾乎整個老巴伐利亞地區,即下巴伐利亞、上巴伐利亞、上普法爾茨和如今奧地利的大部分地區。此後薩爾茨堡先後曾是屬於東法蘭克王國、神聖羅馬帝國、15世紀後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的領地。
薩爾茨堡著名的要塞是由大主教格布哈德從1077年開始建造的,但他並沒有親眼見到要塞的完工,由於格布哈德在1076年的繼任權斗爭中站在教宗的一邊,1077年又曾支持對立國王施瓦本的魯道夫,因為不忠實於亨利四世,這位大主教在斗爭結束後被驅逐,而由亨利四世任命了一位對立大主教。最終是由格布哈德的繼任者們完成了薩爾茨堡要塞的工程。
由於大主教巴本堡的康拉德二世[4]在沒有經得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同意的情況下就於1164年掌管了薩爾茨堡,腓特烈一世在1166年派兵,薩爾茨堡被腓特烈一世親信的軍隊在1167年4月4日的夜晚嚴重摧毀。其後的1168年,由腓特烈一世的侄子波希米亞的阿達爾貝特三世[5]出任薩爾茨堡大主教,但在1174年由腓特烈一世授意雷根斯堡議會又將其免職,6月26日由貝希特斯加登的海因里希出任對立大主教,但他並沒有獲得教宗的認可。1177年簽署威尼斯和約後,海因里希和阿達爾貝特三世同時放棄大主教的職位,由維特爾斯巴赫王朝的康拉德接任,在康拉德1183年應召去美因茨做大主教後,阿達爾貝特三世重新回到薩爾茨堡大主教的座位上,直到他去世。
大主教埃貝哈德二世是霍亨斯陶芬王朝的堅定支持者,他在薩爾茨堡的歷史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在1200年至1246年間將封建貴族的統治權、司法權和城市的管理權集合一身,大主教成為薩爾茨堡的最高統治者,而他由於出色的執政成績被譽為「薩爾茨堡之父」。
此後薩爾茨堡的影響力越發重大,從1322年米爾多夫戰役以後,薩爾茨堡開始與相鄰的巴伐利亞為敵。1328年在大主教的授權下,薩爾茨堡逐漸成為神聖羅馬帝國內的一個獨立國家。1348年至1349年間遭遇黑死病侵襲,薩爾茨堡損失了約三分之一的人口。1481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三世認可薩爾茨堡享有城市議會和市長的自由選舉權。1511年大主教柯茨察赫的萊昂哈德採取強制手段,逮捕薩爾茨堡的市長和議會議員,強迫他們放棄所有城市特權。1524年德國農民戰爭爆發並蔓延到了奧地利,期間的1525年至1526年,薩爾茨堡也爆發了持續3個月之久的農民和煤礦工人起義,起義農民圍攻薩爾茨堡要塞,要求減輕負擔、廢除農奴制和恢復他們的基本權利。
就在馬丁·路德發表《九十五條論綱》,開始新教的宗教改革之後幾年,薩爾茨堡的大多數市民已經對新教持寬容的態度,加之市民們對大主教韋倫堡的馬特豪斯·朗格專制統治的不滿,1525年的農民戰爭將市民對新教的同情公開化。在1590年前,薩爾茨堡幾乎所有信仰新教的家庭被迫背井離鄉,而這些家庭中不足15歲的孩子必須留下來,交由天主教家庭領養。1731年大主教菲爾米安的利奧波德·安東制定了所謂的「移民政策」,再次驅逐了2萬薩爾茨堡的新教徒,同年的深秋季節,又有4000名女奴和農場工人被逮捕並驅逐,第二年又開始驅逐手工工人和農民,約有四分之一的被驅逐者在放逐的路上死去。直到1740年,倖存的被驅逐者才在普魯士國王的多次交涉下獲得了一部分賠償。由於驅逐新教徒,薩爾茨堡主教教區的人口大幅減少,造成了災難性的經濟危機。
巴洛克時代
薩爾茨堡的主教府噴泉是中歐最大的巴洛克式噴泉。17世紀初,大主教賴特瑙的沃爾夫·迪特里希認為薩爾茨堡是一座理想的和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因此對其大興土木,薩爾茨堡老城的外貌風格就是從當時留下的。他命令重建了薩爾茨堡大教堂,它在此前的1598年第8次被燒毀,他還修建了米拉貝爾宮。為了同巴伐利亞爭奪著鹽和關稅,沃爾夫·迪特里希在1611年授意佔據了巴伐利亞的貝希特斯加登,而巴伐利亞隨即占據薩爾茨堡,並決定讓霍亨埃姆斯的馬爾庫斯·西蒂庫斯接替沃爾夫·迪特里希,他在1628年完成了保留至今的大教堂。馬爾庫斯·西蒂庫斯的繼任者洛德龍的帕里斯伯爵在三十年戰爭中採取了明智和謹慎的政治中立策略,使得薩爾茨堡免受戰火之苦,與埃貝哈德二世共享「薩爾茨堡之父」(德語:Vater des Vaterlandes)的稱號。
1617年薩爾茨堡建立了一所中學,它在1622年被改製成薩爾茨堡大學,設立神學和哲學系,薩爾茨堡大學的成立是大主教反宗教改革的一個重要舉措,也大大改善了牧師的教育程度。作曲家莫扎特1756年出生在薩爾茨堡,1769年至1781年為大主教效力。1772年至1803年大主教Hieronymus von Colloredo執政時期,薩爾茨堡成為啟蒙運動的中心,教育體系以奧地利作為模板進行了改革,薩爾茨堡吸引了不計其數的學者和藝術家。
政教分離後
薩爾茨堡在神聖羅馬帝國時期是其一個獨立的大主教教區,直到1803年神聖羅馬帝國通過法律,實施政教分離,薩爾茨堡大主教失去了統治地位,薩爾茨堡與弗賴辛和帕騷合並改由弗朗茨二世的兄弟托斯卡納大公斐迪南三世管轄,並獲得選帝侯資格。1805年奧地利人在奧斯特里茨戰役中失利後,奧地利的蒂羅爾州被割讓給巴伐利亞,作為交換,薩爾茨堡和貝希特斯加登則劃歸了奧地利。1810年薩爾茨堡再次易主成為巴伐利亞的一部分,1816年維也納會議後薩爾茨堡歸還奧地利,而貝希特斯加登則繼續歸屬巴伐利亞,這個局面一直延續到了今天。1850年薩爾茨堡脫離林茨的管轄獲得自治權。1919年舉行了第一次民主選舉。
納粹德國和二戰時期
在納粹德國的統治下,1938年4月30日納粹分子在薩爾茨堡焚書和逮捕猶太人和不同政見者,同年11月9日「水晶之夜」薩爾茨堡的猶太教堂被毀。1942年納粹德國在薩爾茨堡市內建立了戰犯集中營,1943年市內山丘上建起了防空洞。1944年至1945年美國空軍在總共15次空襲中摧毀或損壞了薩爾茨堡46%的建築,7600間民房被毀,14563人流離失所,有超過550人在空襲中喪生。受損最嚴重的是火車站附近地區和中心城區,包括薩爾茨堡大教堂的穹窿和莫扎特故居,不過除了大教堂與橋梁以外,大部分巴洛克建築都保存完好,所以薩爾茨堡是僅存的幾個保留了原始的巴洛克風格的城市。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至今
1945年5月4日美國軍隊攻佔了薩爾茨堡,納粹德國陸軍上校漢斯·萊普爾丁格爾沒有抵抗就交出了薩爾茨堡。美軍任命里夏德·希爾特曼為薩爾茨堡市市長,阿道夫·舍梅爾為薩爾茨堡州州長,並成立了奧地利社會民主黨、奧地利人民黨和奧地利共產黨。薩爾茨堡解放後,無家可歸的難民、猶太人和旅居國外的德國人蜂擁到薩爾茨堡,1946年12月有約13200個難民從東歐和中歐聚集到薩爾茨堡和周邊,為了安置這些難民,薩爾茨堡共建造了8座難民營。1945年8月11日,市民們迎來了二戰後的首次薩爾茨堡音樂節,這項創辦於1920年的音樂節每年夏天舉行,二戰時被迫停辦。
1945年9月26日薩爾茨堡成為奧地利共和國重建後第一個表示支持和承認維也納卡爾·倫訥政府的聯邦州,薩爾茨堡與上奧地利州和施蒂利亞州的一部分組成了二戰後美軍在奧地利的佔領區,美軍最高指揮部就設在薩爾茨堡,最初幾周佔領當局單方面查抄了薩爾茨堡的許多建築,但隨後便同州政府和市政府合作,薩爾茨堡的市民也和佔領當局相安無事。藉助馬歇爾計劃和佔領當局的經濟援助,薩爾茨堡很快恢復了經濟。

H. 德國在二戰中狼穴,鷹穴和死穴名字怎麼來的那些地方都在哪

狼穴——它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希特勒的歐洲大本營的名字。據說是一個密不透風,面積很小的密室。上方排風扇,但是噪音非常刺耳。把排風扇關掉,讓人感到窒息。打開它,噪音令人感到痛苦不堪。可是對它,希特勒曾經說過這樣的評價:「在歐洲這是少有的一處,我可以在這里自由自在,安泰從容地工作。」

在德國城市拉斯滕堡和波蘭城市肯特申之間,有一個小城叫格羅德。從小城再行使幾個小時的車程,就會看到一座森林。在二戰期間,這里是絕對不許普通人進入的禁區。這座森林的名字叫做「沃爾弗尚采」。

一條單線軌道通向森林深處,當年,鐵路兩邊是由希特勒警衛旗隊的士兵守護的。因為要減少來自空中的注意,森林裡沒有高高的守衛塔和防空塔。鐵軌在高大的樹木中間伸向一個小小的車站「格爾利茨」。從那裡下車,就會看見兩座豎立在林間的特別的鐵塔,那是通訊塔。在兩座鐵塔的中間,一小片空地上,可以看見一個由巨石和混凝土構成的巨大入口。從那裡進去,就是狼穴。

鷹巢——在巴伐利亞的貝希斯特加登,靠近奧地利,是希特勒的療養地加秘密大本營。45年被美軍101空降師佔領.。

死穴我實在不知道,根本沒有吧。
望採納

I. 急需德國城市中德文對照簡介,拜託了!

freiburg 弗來堡
Freiburg im Breisgau ist mit rund 220.000 Einwohnern nach Stuttgart, Mannheim und Karlsruhe die viertgrößte Stadt in Baden-Württemberg und südlichste Großstadt Deutschlands. Sie ist Universitätsstadt und Sitz eines katholischen Erzbischofs. Freiburgs Altstadt ist Ziel von jährlich über drei Millionen Besuchern.

salzburg 薩爾茨堡
Salzburg ist die Hauptstadt des gleichnamigen Bundeslandes Salzburg der Republik Österreich. Sie ist vom Bezirk Salzburg-Umgebung, auch Flachgau genannt, dem nördlichsten der fünf Gaue des Bundeslandes Salzburg, umgeben, grenzt aber im Nordwesten auch an das benachbarte Bayern. Mit 150.269 (2007) Einwohnern ist Salzburg nach Wien, Graz und Linz die viertgrößte Stadt Österreichs. In der Agglomeration Salzburg leben etwa 210.000 Menschen, das Einzugsgebiet reicht jedoch über die Landesgrenzen in den südostbayerischen und den oberösterreichischen Raum. Die Stadt Salzburg ist das Zentrum der Euregio Salzburg – Berchtesgadener Land – Traunstein.

nuernberg 紐倫堡
Nürnberg (fränkisch: Nämberch) ist eine kreisfreie Stadt im bayerischen Regierungsbezirk Mittelfranken und mit über 500.000 Einwohnern die nach München zweitgrößte Stadt Bayerns. Zusammen mit den direkt benachbarten Städten Fürth, Erlangen und Schwabach bildet sie das wirtschaftliche und kulturelle Zentrum Nordbayerns.

bochum 波鴻
Die Stadt Bochum (westfälisch: Baukem) ist das Zentrum des mittleren Ruhrgebiets im Bundesland Nordrhein-Westfalen.

Die kreisfreie Stadt im Regierungsbezirk Arnsberg ist eines der vier Oberzentren des Ruhrgebiets und ist mit rund 380.000 Einwohnern die sechstgrößte Stadt des Landes, die zweitgrößte Westfalens und unter den 20 größten Städten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Bochum ist Mitglied im Landschaftsverband Westfalen-Lippe und im Regionalverband Ruhr. Die Einwohnerzahl der Stadt überschritt 1905 die 100.000-Grenze und machte Bochum zur Großstadt.

hamburg 漢堡
Die Freie und Hansestadt Hamburg (niederdeutsch Hamborg) ist als Stadtstaat ein Land Deutschlands, zweitgrößte Stadt Deutschlands, siebtgrößte der Europäischen Union sowie die größte Stadt in der Europäischen Union, die nicht die Hauptstadt eines Mitgliedsstaates ist.

Hamburg ist Mittelpunkt der europäischen Metropolregion Hamburg, eine der insgesamt elf europäischen Metropolregionen in Deutschland.

frankfurt 法蘭克福
Frankfurt am Main ist mit über 667.000 Einwohnern die größte Stadt Hessens und nach Berlin, Hamburg, München und Köln die fünftgrößte Deutschlands. Als Zentrum des Banken- und Messewesens, der Literatur und Kultur ist Frankfurt eine der reichsten Städte Europas.

Seit dem Mittelalter gehört Frankfurt zu den bedeutendsten urbanen Zentren Deutschlands. 794 erstmals urkundlich erwähnt, war es seit dem Hochmittelalter Freie Reichsstadt und bis 1806 Wahl- und Krönungsstadt der römisch-deutschen Kaiser. Von 1816 bis 1866 war Frankfurt Sitz des Deutschen Bundes und 1848/49 des ersten frei gewählten deutschen Parlaments.

koeln 科隆
Köln (bis 1919 auch Cöln, unter den Römern erst oppim ubiorum, dann CCAA, Colonia Claudia Ara Agrippinensium, im Mittelalter auf Latein meist Colonia Agrippina und Deutsch Coellen und im Kölner Dialekt Kölle genannt) ist nach Einwohnern und Fläche die viertgrößte Stadt Deutschlands sowie die größte Stadt Nordrhein-Westfalens. Die Stadt ist für ihre 2000-jährige Geschichte, ihr kulturelles und architektonisches Erbe sowie für ihre international bedeutenden Veranstaltungen bekannt.

leipzig 萊比錫

Leipzig ?/i ist eine kreisfreie Stadt im Nordwesten Sachsens und mit 508.605 Einwohnern (Stand: 30. September 2007) die bevölkerungsreichste Stadt des Freistaates.

Leipzig gehört zu den sechs Oberzentren Sachsens und ist Sitz des Regierungsbezirks Leipzig. Die Stadt ist der Kern des Ballungsraums Leipzig-Halle und damit Teil der Metropolregion Sachsendreieck. Sie ist ein bedeutender Verkehrsknotenpunkt und bildet einen der wirtschaftsstärksten Räume der neuen Bundesländer.

直接拿去用吧,還有啥不懂盡管問^_^
參考
http://de.wikipedia.org

閱讀全文

與薩爾茨堡在德國的什麼地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574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905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73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76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14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253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18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03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009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440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23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156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048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66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980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684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00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807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56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