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有什麼新聞機構

德國有什麼新聞機構

發布時間:2023-02-01 18:26:00

A. 除了柏林,德國還有這些城市同樣聞名世界

同法國與英國大不相同的是,德國的首都柏林並不享有如巴黎之在法國,倫教之在英國的霸主地位。誠然,柏林是首都,也是全德最重要的城市,但除它外,德國還有許多同樣十分重要的城市。這些城市無論現在還是過去都獨樹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與城市風貌,在國家生活中有著強大的經濟與治地位,在國際上也享有盛名。因此,在德國之旅中,我將帶大家去欣賞些這樣的德國域市,包括 漢堡、法蘭克福、慕尼黑 這三個除首都柏林之外最大最有名的城市,還有哲學之城 弗萊堡 、擁有歐洲最高尖塔的 科隆 以及著名的 魯爾 工業區。

我們要去的第一個地方是弗萊堡。弗萊堡位於德國的西南角上,是座邊境小城,西去不遠就是法國,南去不遠是瑞士。

弗萊堡在德語中是自由城堡的意思,它 歷史 悠久,建築精美,城內有不少古跡,例如明斯特大教堂、市政廳,等等。弗萊堡是一座地道的森林城市,四面被黑森林包圍,城內城外森林連綿不斷,遮天蔽曰,加之附近有溫泉和設施良好的療養地,每年都吸引來大批觀光客。不過,我們現在要把弗萊堡提出來講講,倒不是因為它的風景美,而是因為弗萊堡不僅是個 旅遊 城,還是著名的大學城,城內有舉世聞名的弗萊堡大學。

弗萊堡大學由奧地利大公阿爾貝特在15世紀時創辦,現有學生約2人,它有許多著名的系,例如經濟系、法律系和醫學系,現代經濟學中有個弗來堡學派就出自該校,它的理論為二次大戰後德國經濟的騰飛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弗萊堡大學最有名的還是它的哲學系,弗萊堡大學哲學系對於現代西方哲學產生了莫大影響,在這里執教過的有現代西方哲學的兩大宗師——胡塞爾和海德格爾,他們分別創立了現在西方哲學的兩大流派——現象學與存在主義,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里,弗萊堡大學哲學系直是這兩個流派的中心,也是世界哲學的中心。

慕尼黑是德國第三大城市,列柏林和漢堡之後,又被稱為「秘密的首都」,其在德國 歷史 上的地位之重要可見一斑。墓尼黑位於德國東南部,南距阿爾卑斯山脈近50千米,是巴伐利亞州的首府,現在慕尼黑人口約130萬,市區面積超過300平方千米。

慕尼黑還有一個綽號「超級村莊」,這也是其市容市貌最大的特色。如果您到了慕尼黑,就會發現同其他國際化大都市相比,慕尼黑的形象迥然不同。一個最明顯的標志是在慕尼黑你看不到用鋼筋混凝土堆起來的幢幢摩天大樓,也沒有外面用玻璃幕牆圍起來的現代風格建築。慕尼黑的法律明文規定市內建築高度不得超過36米,這樣規定的結果是,你到了墓尼黑後,好像不是到了德國最大的城市之一,只是到了人口比較密集的鄉村。但見這里到處是一大片一大片的草地、樹林,一個的公園,簡直數都數不清,城外不遠就是大森林。正因為這樣,慕尼黑才嬴得了「超級鄉村」的名號。

墓尼黑的重要不但因為它經濟發達,而且因為它是一個文化之都。它一向被稱為德國的音樂與戲劇之鄉,特別與偉大的瓦格納關系密切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這里首演的,在這個一百多萬人口的城市裡,竟然有10多所大學,兩座歌劇院,42座話劇院,45個博物館,公共圖書館更是多達136個,並且還在增加。

慕尼黑的市區分為新城和老城,新城在伊薩爾河東岸,主要是住宅區和商業區,老城在西岸,尼黑的名勝古跡大多在這里。老城的中心是瑪麗廣場,廣場邊上有老市政廳,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築,中間高聳的尖塔里裝有一個很大的機械木偶報時鍾,木偶有真人那麼大,每天上午11點都會敲鍾報時。廣場另一側有聖母教堂。它是慕尼黑的象徵,建於15世紀,塔頂有兩座圓形的尖塔並列,北塔高達百米,它們的圓形屋頂與一般哥特式建築很不一樣,是巴伐利亞特有的式樣。在伊薩爾河中的一個小島上有座德國博物館,建於20世紀初,分30個館,展示各個時期的自然科學和工業技術成就,展示面積達4萬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 科技 博物館。

去慕尼黑 旅遊 的最佳季節是每年10月,這時要舉行慕尼黑啤酒節它號稱世界上最大的民間節日,來自五湖四海的百萬遊客邊喝世界最佳的德國啤酒,邊載歌載舞。

慕尼黑郊區有70多座各具特色的衛星城,其中有一個我們得去一下,就是達豪。這里有一個「名勝」應該一看,就是達豪集中營。據說這是納粹建立的第一座集中營,比起波蘭那屠殺了數以百萬計猶太人的奧斯維辛集中營,達豪的規模是小巫見大巫了,不過我們也由此可以看出當年的納粹之殘暴。

靠尼黑在德國現代史上之所以居於重要地位也與納粹有關。上世紀20年代,希特勒就是在慕尼黑加入了民族 社會 主義德國工人黨,簡稱納粹黨,並成了黨魁。1923年11月他與同夥在這里發動了反對巴伐利亞當局的叛亂,即「啤酒館政變」。失敗後希特勒被關進牢里,在獄中寫下了《我的奮斗》。1938年9月30日,也是在墓尼黑,英、法、德、意在這里簽定了罪惡的《墓尼黑協定》。與納粹關系密切也稱得上是慕尼黑的「特色」之一,它也因這個特色受到了懲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僅最後兩年城市就受到了盟軍66次大規模轟炸,全城有一半地方被徹底毀,成為一堆瓦礫。

這個法蘭克福的正式名稱叫「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法蘭克福是簡稱,此外在奧得河畔還有一個法蘭克福,叫「奧得河畔的法蘭克福」,是座只有8萬多人口的無名小城。法蘭克福大致位於德國的地理中心,美因河與萊茵河相會於它的西邊30千米左右,它現在的城市面積約250平方千米,人口60餘萬。

與其他德國城市比起來,法蘭克福有一個鮮明的特點:雖然它也有許多名勝古跡,但它主要不再是一個古都,也不是憑它的古跡吸引人它之所以在德國乃至歐洲與世界有重要地位憑的是它的現代魅力。當我們到達法蘭克福時,還在飛機上,從空中就可以看到城市裡高聳的摩天大樓,與在紐約和上海看到的沒什麼兩樣。這些高樓多半是法蘭克福的各大銀行。法蘭克福市內共有350多家銀行,世界上主要的銀行都在這里設有分行,德國的中央銀行德意志銀行坐落在市中心,它猶如中樞神經影響著德國乃至全世界的經濟。

也許更為重要的是,這里是未來歐洲的中央銀行所在地。現在歐盟正加緊其一體化進程,尤其是經濟一體化。經濟一體化後的歐洲需要有個統一的經濟首都,就是這里,因此法蘭克福又被稱為「美因河畔的曼哈頓」,是歐洲主要的金融中心。

除了作為歐洲金融中心外,它還是具有800年 歷史 的著名的博覽會之城。每年這里要舉辦十多次大型國際博覽會,如每年春夏兩季舉行的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兩年一度的國際「衛生、取暖、空調」專業博覽會,國際服裝紡織品專業博覽會, 汽車 展覽會,圖書展覽會,烹飪技術展覽會,等等。每逢展覽季節,法蘭克福呈現一派繁忙景象,參加博覽會的人數平均每年超過100萬,博覽會已成為德國了解世界及世界了解德國的一個主要窗口。法蘭克福同樣是一座 歷史 文化名城。市內有許多名勝古跡,有著十分厚重的哲學與文學傳統,這個特色主要體現在歌德故居。「1749年8月28日中午,時鍾敲了十二下,我在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降生了。」這是歌德在他的傑作之一,也是其自傳的《詩與真》中第一句話,開門見山地道出了他的來歷。

如果您到了法蘭克福,見到最多的不是銀行,而是歌德。這里到處徜徉著歌德的影子,從房子、博物館、圖書館到大學的名字,許多都被冠以歌德的大名,例如法蘭克福大學的正式名稱是約翰·沃爾夫崗·歌德大學,這是德國規模最大的大學。至於在商店裡出售的 旅遊 紀念品,則幾乎是歌德的專利了。

歌德故居位於市中心,這是一幢用萊茵河畔特有的紅褐色砂岩建造的豪宅,共分4層:一樓有廚房和客廳等,陳列著精緻的銅制炊具,牆上還掛有油畫:二樓是鋼琴室和宴會廳;三樓有歌德父母的卧室,歌德幼時住過的小房間也在這里。走廊上有一座可顯示日月盈虧的大鍾,至今依然嘀嘀嗒嗒,彷彿自豪地告訴你當年歌德聽的是同一個曲子哩;四樓是歌德的書房,名為「詩人坊」,有一張古老的木桌,一副老成持重的樣子,彷彿要模仿歌德創作時的神氣。

除了文學的歌德外,在哲學史上法蘭克福也是名城。例如從1833年到1860年,孤獨的叔本華在法蘭克福生活了整整27年,現代西方哲學有個重要流派「法蘭克福學派」也誕生在這里,它將馬克思主義與西方際相結合,產生了許多偉大的哲學家,哲學思想與哲學著作。

科隆是德國第四大城市,它面積近900平方千米,人口約百萬。在所有德國城市中,科隆的地理位置可謂得天獨厚:萊茵河從此流進德國北部的平原,遠洋巨輪可以從北海一直開到這里。它北距德國最大的工業中心魯爾區只有幾十千米,西面不遠就是比利時和盧森堡,南則是從北德平原進入中德山地的要道,交通極為便利。

科隆是一座美麗的城市,到處是花園與綠地,這些我們都不說,只說說舉世聞名的科隆大教堂。到科隆最好是坐火車去,有六七條鐵路從四面進人科隆。還隔科隆相當遠時,你就會看到兩座高聳人雲的巨型尖塔並扇而立,氣勢磅礴,這就是科隆大教堂了,那對尖塔高近160米是歐洲最高的教堂尖塔。待走到大教堂近處時,你才會更體味到它的壯麗——人感到在它或者上帝面前是何等卑微渺小!

教堂分成上下兩大部分,下面是兩層,每一層都很高,第二層上面那個尖塔凌空而起,直插藍天,高得甚至令人有些窒息。整座教堂全部用磨光的石塊砌成,規模之巨大在西方直古少有。由於它的規模如此巨大,而且每一步的建築與裝飾都極盡精美之能事,加之中間屢受阻礙停工,建築歷時之久也曠世少有:從13世紀起開始修建,到19世紀才全部完工。現在的大教堂東西長140餘米,南北寬近90米,相當於一個大足球場,周圍綠草如茵,繁花似錦,美景令人陶醉。

進入教堂,裡面高達一百餘米的中廳空頂也極高,令人仰之目眩,這里還有著名的基督受難十字架,它是11世紀日耳曼人的作品,十分真實感人。教堂內還有500多級的台階,約有30層樓高,如果你有這個腳力的話,拾級而上可以到達專門的瞭望台,俯瞰萊菌河像一條玉帶自腳下繞過,更遠處是蒼茫的群山,景色如畫。

魯爾區是世界上最大、最有名的工業區,位於德國西北部略偏中部的地方,行政上屬於北萊茵一威斯特法倫州。魯爾區不是一座城市,而是由許多發達工業城市集聚而成的城市群,最大的是杜伊斯堡還有杜塞爾多夫、埃森、多特蒙德等大城市以及數以十計的小城小鎮,它們共同構成了整個魯爾區,總面積約5000平方千米,有人口約600萬,約佔德國總人口的約7%,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達3000多人,是德國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雖然分出了這么多地名,但事實上,當你在魯爾區走時,很難看出這些城市之間的距離,因為它們已經連成一體,使魯爾區成為一個統一的區,一個巨大的「城市帶」。

魯爾區之所以成為巨大的工業區,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這里有萊菌河、魯爾河、埃姆斯河等流過,構成稠密的水網,提供了便利又便宜的航運手段和眾多人口所需的生產、生活用水;二是這里的煤炭資源十分豐富,而且是質量上乘的硬煤,儲量達200餘億噸。煤田遍布區內各地,是魯爾區工業發展最好的原料和動力。

煤炭和鋼鐵工業是魯爾區工業的主導部門,區內有6個年煉鋼能力在400萬噸以上的超大型鋼鐵企業。機器製造業和化學工業也是這里的大工業部門。由於工業用電巨大,這里的電力工業也十分發達。事實上,由於這里的工業部門齊全,魯爾區業已形成了兩條完整的工業鏈,第一條是:採煤→煉焦→發電→煉鐵→煉鋼→鋼鐵加工→機器製造;第二條是:採煤→煉焦→煤化學工業。由於各個環節的工廠之間距離很近,可以大大降低各種成本,提高效益。

漢堡是德國面向世界的窗口、第二大城市和最大的港口,有人口160多萬,漢堡也是德國最大的經濟中心,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居全國之首,交通與貿易之發達冠於全國。它的港區面積約100平方干米,其中水面約佔40平方千米,碼頭岸線長約40千米,有數十個極為現代化的先進海輪泊位以及各種專業碼頭。

漢堡的陸路交通很發達,郊區建有歐洲最大的火車調度場,有很長的港區專用鐵路,同全國鐵路網相接後水陸聯運,十分便捷。漢堡還有兩個機場,北部的福爾斯比特爾機場是歐洲最繁忙的國際機場之一。漢堡的地下交通也很發達,它的地鐵四通八達,有好幾條穿過易北河的地下隧道。漢堡的工業也十分發達,它是德國最大的工業城市之一,工業部門齊全。漢堡還有同樣發達的新聞與文教事業,是全國新聞出版業中心,德國最大的新聞機構德新社總部就設在這里:它還有6個大博物館和更多的中小型博物館,其中的漢堡美術館是歐洲最大和最重要的美術館之一;漢堡還有濃厚的音樂傳統,是門德爾松和勃拉姆斯的故鄉。

漢堡的經濟如此發達,但它看上去並不是個時髦的現代化大都市,如果您初來漢堡,第一個感覺是漢堡真像威尼斯,因為漢堡也是一座地道的水城。漢堡的市中心是一個由大壩攔水而成的面積相當大的湖,漂亮的倫巴第大橋橫跨湖上,將它分成內外兩湖,分別叫內、外阿爾斯特湖。漢堡的河岔縱橫,蜿蜒不絕,那橋也就特別的多,比義大利的水城威尼斯還要多得多。這里也有像威尼斯一樣的小船,在陽光明媚的日子,坐上小舟,穿梭在大街小巷,撲面而來的有時是現代化的摩天大樓,有時是古色古香的老房子,那感覺彷彿是駕著時空穿梭機,往來於 歷史 與現實之間呢。

B. 各國著名新聞機構名稱

美國的美聯社、英國的路透社、法國的法新社、新加坡的聯合早報、中國的新華社等。

1、美國的美聯社

美國聯合通訊社(簡稱美聯社,英文:TheAssociatedPress,縮寫AP)是美國最大的通訊社,1846年在芝加哥成立,1893年成為聯營公司,1990年將總部遷到紐約。

合作夥伴有1700多家報紙,5000多家電視和廣播電台;全球有243家新聞分社,在120個國家設有辦事處。合眾國際社是美國第二大通訊社,1958年由前合眾社和國際新聞社合並組成,總部設在佛羅里達州。國外有80多個分社,擁有一個世界范圍的圖片網。

2016年4月18日,美聯社獲2016年普利策獎公共服務新聞獎。

2、英國的路透社

路透社(Reuters,LSE:RTR,NASDAQ:RTRSY)是世界上最早創辦的通訊社之一,也是目前英國最大的通訊社和西方四大通訊社之一。路透社是世界前三大的多媒體新聞通訊社,提供各類新聞和金融數據,在128個國家運行。

路透提供新聞報導給報刊、電視台等各式媒體,並向來以迅速、准確享譽國際。另一方面,路透提供工具和平台,例如股價和外幣匯率,讓交易員可以分析金融數據和管理交易風險。

同時路透的系統讓客戶可以經由網際網路完成買賣,取代電話或是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買賣大廳等人工交易方式,它的電子交易服務串連了金融社群。

路透社由德國人保羅·朱利葉斯·路透(PaulJuliusReuter)1850年在德國亞琛創辦,次年遷往英國倫敦。1865年,路透把他的私人通訊社擴展成為一家大公司。1916年被改組為路透有限公司。它素以快速的新聞報道被世界各地報刊廣為採用而聞名於世。

3、法國的法新社

法國新聞社,成立於1944年,是與路透社、美聯社和合眾社齊名的西方四大世界性通訊社之一。前身是由夏爾·哈瓦斯於1835年創建的「哈瓦斯通訊社」。法新社是西方四大通訊社中資格最老的一個。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編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強》揭曉,法國新聞社排名第252。

4、新加坡的聯合早報

《聯合早報》由新加坡報業控股公司出版,屬新加坡主要華文綜合性日報,前身是1923年創刊的《南洋商報》和1929年創刊的《星洲日報》;1983年兩報合並,合並後共同出版《南洋·星洲聯合早報》,簡稱《聯合早報》。

《聯合早報》的平日發行量約為20萬份,除新加坡發行之外,也在中國大陸、香港和汶萊等地少量發行,在中國大陸是唯一獲准在中國大城市發行的海外華文報紙。

5、中國的新華社

新華通訊社,簡稱新華社,是中國的國家通訊社,法定新聞監管機構,同時也是世界性現代通訊社。

新華社是中國共產黨早期創建的重要宣傳輿論機構,從誕生起就在黨中央的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肩負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發揮喉舌、耳目、智庫和信息總匯作用,為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重大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新華社在世界各地有一百多個分社,在中國大陸的每個省、直轄市、自治區都設有分社,有的地區還設有支社。新華社是中文媒體的主要新聞來源之一,同時使用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阿拉伯文和葡萄牙文發稿。

新華網是新華社主辦的中國重點新聞網站,被稱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網站」,每天24小時以7種文字、通過多媒體形式不間斷地向全球發布新聞信息,全球網站綜合排名穩定在190位以內。

開通31個地方頻道,承辦中國政府網、中國平安網、中國文明網、振興東北網等大型政府網站,形成了中國最大的國家級網站集群。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編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強》揭曉,排名第367。

C. 各國最大新聞機構

西班牙的埃菲社
日本的共同社
埃及的中東社
義大利的安莎社
古巴的拉美社
德國的德新社
澳大利亞的澳聯社
荷蘭的荷通社
俄通社,塔斯社-----俄羅斯
路透社--英國
法新社--法國
美聯社--美國
新華社 中新社
埃菲社 共同通訊社
朝鮮中央通訊社 安莎通訊社
合眾國際社 美聯社
日本讀賣新聞社 中經社
路透社

世界各國主要通訊社
美聯社:AP (Associated Press)
路透社:Reuters
法新社:AFP (Agence France Press)
塔斯社:TASS - ITAR-TASS News Agency (The Information Telegraph Agency of Russia)
安莎社 ANSA (Italia)
埃菲社:EFE (La Agencia EFE,S.A. Span)
德新社:DPA(Deutsche Presse Agentur)
巴通社:Associated Press of Pakistan
合眾國際社:UPI (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
韓國廣播公司:KBS (Korea Broadcasting System)
日本《東京新聞》:Tokyo Shimbun of Japan
半島電視:Al Jazeera

世界主要通訊社縮略語 World News Agency Acronyms
縮略語/原名全稱/中文譯名/國別
AAP /American Associated Press /美洲報聯社 /美國
AAP /Australian Associated Press /澳大利亞聯合新聞社 /澳大利亞
ATP /Agence Telegraphique Pars /波斯通訊社 /伊朗
AFP /Agence Francaise de Presse /法新社 /法國
LATIN /Agencia Informativa Latino Americana /拉丁社 /阿根廷
AGERPRES /Agentia Romina de Press /羅通社 /羅馬尼亞
AIM /Agencia Information Mozambique /印度東北通訊社 /印度
ANSA /Agenzia Nazionale Stampa Associata /安莎通訊社 /義大利
ATR /Antara News Agency /安塔拉通訊社 /印度尼西亞
AP /Associated Press /美聯社 /美國
APP /Associated Press of Pakistan /巴聯社 /巴基斯坦
BNY /Belga News Agency /比利時通訊社 /比利時
BERNAMA /Berita National Malaysia /馬來西亞國家通訊社 /馬來西亞
CTK /Ceskoslovenska Tiskova Kancelar /捷克通訊社 /捷克
CP /Canada Press /加拿大通訊社 /加拿大 /DPA
Deutsche Presse Agentur /德新社 /德國 /IIS
Indian Information Service /印新處 /印度
IRNA /Islamic Republic News Agency /伊斯蘭共和新聞社 /伊朗
JNA /Jiji News Agency /時事通訊社 /日本
KCNA /Korean Central News Agency /朝中社 /朝鮮
KNS /Kyodo News Service/Kyodo Tsysgubsga /共同社 /日本
MEN /Middle East News Agency /中東通訊社 /埃及
NZPA /New Zealand Press Association /紐西蘭報聯社 /紐西蘭
PAPA /Pan African Press Association /泛非新聞社 /奈及利亞
PAP /Polska Agencja Prasowa /波蘭通訊社 /波蘭
PETRA /Jordan News Agency /約旦通訊社 /約旦
PTI /Press Trust of India /印報托 /印度
Reuter /Reuter's News Agency /路透社 /英國
SANA /Syrian Arab News Agency /敘利亞阿拉伯通訊社 /敘利亞
TASS /Telegraph Agency of the Soviet Union /塔斯社 /俄羅斯
UPI /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 /合眾國際社 /美國
USIS /US Information Service /美新處 /美國
VNA /Vietnam News Agency /越南通訊社 /越南

D. 各國著名新聞機構名稱

法新社
法新社全稱法國新聞社,成立於1944年,是與路透社、美聯社和合眾社齊名的西方四大世界性通訊社之一。前身是由夏爾·哈瓦斯於1835年創建的「哈瓦斯通訊社」。法新社是西方四大通訊社中資格最老的一個。

英國路透社創辦人朱利葉斯·路透,德國沃爾夫通訊社創辦人伯恩哈德·沃爾夫都曾在該通訊社工作過並加以仿效創辦了自己的通訊社。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哈瓦斯社的業務迅速發展,僅在巴黎就有工作人員300多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巴黎淪陷,但哈瓦斯社並未停止工作。1944年8月,巴黎解放,為戰爭所迫而離開新聞社的工作人員紛紛返回。後哈瓦斯社與在抵抗運動中成立的幾個通訊社合並在哈瓦斯社原址上成立了法新社。同年9月,法新社以法令的形式獲得臨時公共機構地位。法新社名義上是獨立的報業聯營企業,實際上是法國官方通訊社。

法新社領導機構包括三個組織:(1)管理委員會是法新社最高領導機構,委員任期三年,管委會由社長兼總經理主持;(2)高級委員會負責監督法新社章程的實施;(3)財務委員會負責監督預算的執行和財務管理。

法新社業務上分三大部:新聞部、總務部、技術部。攝影部較小,從屬於新聞部。總社每天通過各條線路用各種文字編發新聞稿。在全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新聞稿訂戶約3500家。

1957年1月10日,法國政府發布一項法令,規定法新社應准確、迅速、清晰並完全獨立地一年365天、每天24小時向全世界各地發消息,報道世界政治、金融、體育新聞和傳送各種圖片。報道分別用法、英、西、德、阿、葡文供稿。其中法文稿11條線路,占所發消息文字的60%,英文稿3條線路,占所發消息文字的15%。英、西、德文稿在總社編譯,阿文稿在開羅中東社代為譯發,葡文在里斯本和聖保羅翻譯。

法新社的技術設施非常先進,擁有多台計算機、無線電發射台及5顆不同的衛星。用於編稿的顯示終端數十台,擁有電傳機數千台。

路透社是世界四大通訊社之一,也是英國創辦最早的通訊社。1850年由保羅·朱利葉斯·路透 (paul julius reuter)在德國亞琛創辦,1851年遷址到倫敦。創辦人路透原為德國人,後加入英國籍。1865年,路透把他的私人通訊社擴展成為一家大公司。
在全球每個角落、每個熱點,都可以看到路透記者和攝影師。它每天24小時向世界「露透」最快、最詳實的新聞。「據路透社報道」,是人們最熟悉的詞彙。早在1857年,路透的新聞網已擴展到包括俄羅斯在內的整個歐洲。在大西洋海底電纜尚未鋪設之前,路透就向大洋彼岸的美國派遣了新聞報道員,全面報道美國國內戰爭的消息。1865年,路透社比對手們搶先兩個小時,宣布了林肯總統遇刺的噩耗。

經過100多年的發展而形成的路透社,已經是世界新聞界的領袖。至1980年,共有雇員2595人,其中國內有1000多人。在雇員中,有532名記者,551名技術人員。它在國外共有122個分社,分布在75個國家和地區,派出的常駐記者約370名。在未建分社的地方,路透社僱用了1000多名當地人作為它的兼職記者或報道員。它自己的分社和兼職記者發稿點加起來共有183處。它還同120多個國家或私人的通訊社建立了業務聯系,以擴大它的消息來源。它同約1500家外國報紙有供稿

E. 各國新聞社的名稱

1.中國新聞社(簡稱中新社)在1952年9月14日成立於北京,首任社長為金仲華。為中國大陸兩家通訊社之一,屬於半官方通訊社,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控制。與新華社不同,中新社負責對外發布關於中國大陸的新聞。中新社具備一定規模,在內地的26個省、市、自治區、香港、澳門以及美國、法國、日本、澳大利亞、泰國、俄羅斯、英國、加拿大、馬來西亞設有分社;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全球通訊社的分級統計中,中新社屬B級。擁有報紙《中國新聞》。主要刊物有《中國新聞周刊》、《中華文摘》、《風尚》(2006年前原名為《視點》)、《盛典》等。(原有雜志《時代傳媒》,2006年時已停刊)。總部地址是中國北京西城區百萬庄南街12號。

2.俄羅斯新聞社(俄文:Российское агентство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х новостей "РИА Новости",全稱為:俄羅斯國際新聞通訊社,簡稱為俄新社(俄文:РИА Новости,英文:RIA Novosti),為一個俄羅斯的通訊社,總部設在俄羅斯莫斯科市。2004年4月正式注冊為俄羅斯聯邦國有企業。

3. 德新社,全稱德意志新聞社或德國新聞社(德語:Deutsche Presse Agentur,簡寫為DPA),是世界大通訊社之一。建於1949年的西德,為國家通訊社,兩德統一後,成為德國全境的官方通訊社。其總部位於漢堡,圖片新聞編輯總部在法蘭克福,在波恩設有一個聯邦分社,在國內其它50多個城市設有分社或編輯部,在80多個國家派駐記者或聘用撰稿人。使用德語、英語、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對外發布新聞,涉及包括新聞出版、電台、電視、網路及行動電話等諸多領域。

4.英國路透通訊社(Reuters),簡稱路透社,是世界前三大的多媒體新聞通訊社,提供各類新聞和金融數據,在128個國家運行。路透提供新聞報導給報刊、電視台等各式媒體,並向來以迅速、准確享譽國際。另一方面,路透提供工具和平台,例如股價和外幣匯率,讓交易員可以分析金融數據和管理交易風險;同時路透的系統讓客戶可以經由網際網路完成買賣,取代電話或是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買賣大廳等人工交易方式,它的電子交易服務串連了金融社群。

5.美國聯合通訊社(Associated Press),簡稱美聯社,英語直接稱為「聯合通訊社」。漢語為將其和其他國家的聯合通訊社區分開來,加上其所屬國家之名稱,稱為「美國聯合通訊社」。美聯社是世界最大的通訊社,是由各成員單位聯合組成的合作型通訊社。二戰後(1947年),美聯社成員范圍擴大到電台、電視台,而且允許非社員訂購稿件。美聯社總部設在美國紐約。

6.共同通信社,簡稱共同社,是日本一個大型通訊社,1945年創立,總部位於東京港區。其事業主體為非營利性質的社團法人共同通信社,另有子公司「株式會社共同通信社」。

共同社發布新聞予幾乎所有日本的報章、電台與電視網路,使用其新聞的報紙約有5,000萬名訂閱者。其位於紐約洛克菲勒中心的分部日本國際共同社在1982年創立。石川聰是該通訊社現時的總裁。

F. 世界著名媒體有哪些

代表媒體:

1)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簡稱AP)

2)合眾國際社(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簡稱UPI)

3)路透社(Reuters Ltd,簡稱Reuter)

4)法新社(Agence France Press,簡稱AFP)

5) 俄羅斯通訊社(簡寫ITAR-TASS)

6)衛星通訊社(Sputnik news agency & radio,簡稱Sputnik)

7)德意志新聞社(Deutsche Presse Agentur,簡稱DPA)

8)新華社

拓展資料:

1、路透社

路透社的創立者保羅·朱利葉斯·路透(1816—1899年),在哈瓦斯通訊社當翻譯。1849年離開該社,在德國的亞琛設立通訊機構,利用信鴿向布魯塞爾傳遞商業及股票行情,但效果並不理想。

1850年,英吉利海峽海底電纜鋪設成功。第二年,路透於倫敦正式創辦了路透社。其傳播的內容,大部以商業消息為主,訂戶多為銀行家及證券經紀人,後來才逐漸增加政治及外交消息,開始了現代意義上的消息報道。

路透社一開始得不到倫敦報界的支持,處境艱難。如《泰晤士報》便是反對路透社最力的一家。

1858年,倫敦《廣知晨報》在路透的鼓動下,成了該社的第一個報紙訂戶。緊接著《每日電訊報》、《前鋒晨報》、《晨間郵報》、《標准報》等相繼成為路透社的經常客戶。在激烈的競爭面前,《泰晤士報》也不得不採用路透社的消息了。

在得到倫敦報界的支持後,路透社的業務迅速膨脹起來。美國的南北戰爭、歐洲的法德關系,成了其國際報道的重點。同時,路透社還將觸角伸向了未被開墾的亞洲、非洲、大洋洲,並同歐洲其他兩大通訊社展開競爭。

2、美國聯合社

1848年,墨西哥戰爭期間,為了及時報道這場戰爭,紐約市的6家大報成立了一個聯合採訪部。戰爭結束後,那6家報紙又出於共同采訪國外新聞的目的,在聯合採訪部的基礎上,合股組織了「港口新聞聯合社」。

這6家合股人,共租用兩條船,迎接入港的歐洲船隻採訪新聞,所需經費由合股人分擔。1856年,港口新聞聯合社改組為紐約新聞聯合社。此後,紐約新聞聯合社便迅猛地發展起來。

哈瓦斯通訊社、沃爾夫社、路透社的最初出現,是作為以贏利為目的的個人企業來創辦的,與報界並無直接關系。

而紐約新聞聯合社,一開始就是以報紙之間合作社性質的組織出現的;其存在和發展的目的,不在乎營利,而在於為報紙提供消息。

3、法新社

全稱為法國新聞社,成立於1944年,是與路透社、美聯社和合眾社齊名的西方四大世界性通訊社之一。前身是由夏爾·哈瓦斯於1835年創建的「哈瓦斯通訊社」。法新社是西方四大通訊社中資格最老的。

英國路透社創辦人朱利葉斯·路透,德國沃爾夫通訊社創辦人伯恩哈德·沃爾夫都曾在該通訊社工作過並加以仿效創辦了自己的通訊社。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哈瓦斯社的業務迅速發展,僅在巴黎就有工作人員300多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巴黎淪陷,但哈瓦斯社並未停止工作。1944年8月,巴黎解放,為戰爭所迫而離開新聞社的工作人員紛紛返回。後哈瓦斯社與在抵抗運動中成立的幾個通訊社合並在哈瓦斯社原址上成立了法新社。

同年9月,法新社以法令的形式獲得臨時公共機構地位。法新社名義上是獨立的報業聯營企業,實際上是法國官方通訊社。

法新社領導機構包括三個組織:(1)管理委員會是法新社最高領導機構,委員任期三年,管委會由社長兼總經理主持;(2)高級委員會負責監督法新社章程的實施;(3)財務委員會負責監督預算的執行和財務管理。

法新社業務上分三大部:新聞部、總務部、技術部。而攝影部較小,從屬於新聞部。總社每天通過各條線路用各種文字編發新聞稿。在全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新聞稿訂戶約3500家。

1957年1月10日,法國政府發布一項法令,規定法新社應准確、迅速、清晰並完全獨立地一年365天、每天24小時向全世界各地發消息,報道世界政治、金融、體育新聞和傳送各種圖片。報道分別用法、英、西、德、阿、葡文供稿。

其中法文稿11條線路,占所發消息文字的60%,英文稿3條線路,占所發消息文字的15%。英、西、德文稿在總社編譯,文稿在開羅中東社代為譯發,葡文在里斯本和聖保羅翻譯。

4、塔斯社

俄通社和塔斯社都是俄羅斯新聞通訊社的簡稱。1991年12月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總統葉利欽於1992年1月22日簽署命令,在塔斯社與俄新社的基礎上成立俄羅斯新聞通訊社,簡稱俄通社。

同時,俄通社中建立獨立的塔斯社機關,負責協調獨聯體各國新聞事宜。自1992年1月30日零點起,塔斯社播發的新聞稿已正式採用俄通社-塔斯社電頭。

5、新華社

新華通訊社,簡稱「新華社」,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通訊社,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世界性通訊社。現任社長、黨組書記李從軍,總編輯何平,副社長魯煒、周錫生、周樹春,中紀委駐社紀檢組長劉越,秘書長張錦。

新華社前身是1931年11月7日創建於江西瑞金的「紅色中華通訊社」,1937年在延安改為現名。70多年來,隨著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新華社的職能逐步加強和拓展。新時期新華社主要擔負著黨的耳目喉舌、國家通訊社、消息總匯和世界性通訊社的職能。

履行上述四項職能主要通過三種形式:一是傳統形式的報道,包括文字、圖片、圖表通稿、專線稿、專特稿,國內、國際參考報道等;二是新形式的報道,主要是在新技術條件下興起的網路、信息、音頻、視頻、手機簡訊等業務;三是社辦報刊。 新華社現有工作人員13,000多人。

6、合眾社

合眾社:合眾社全稱為美國合眾國際社,是美國第二大通訊社,國際性通訊社之一,簡稱UPI。美國歷史上著名的商業通訊社。由著名報人斯克里普斯創立於1902年。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發展勢頭強勁。1958 年,與赫斯特創辦的國際社合並組成了合眾國際社。

G. 德國現在的情報機構叫什麼

今日之德國有三大情報機構:
聯邦情報局Bundesnachrichtendienst (BND)
憲法保衛局 Bundesamt für Verfassungsschutz (BfV)
軍事情報局 Militärischen Abschirmdienst (MAD) 又名Amt für den militärischen Abschirmdienst,1984年前的曾用名 Amt für Sicherheit der Bundeswehr (ASBw)

BND有兩處辦公地點:位於慕尼黑旁的Pullach和柏林的憲法保衛局旁邊
BND是聯邦德國於1956年4月在美國支持下,按中央情報局的旨意和模式成立的。聯邦情報局就是美國中央情報局在聯邦德國的翻版。它是一個由舊納粹分子、第三帝國時代高級將領掌管和指揮的秘密情報機關。其骨幹,基本上是第三帝國軍隊情報官蓋倫的舊班底。
蓋倫是個納粹分子,1920年參加德國國防軍,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是軍隊東線情報機關的總頭目。第三帝國失敗後,他帶著手中的大批秘密檔案投向美國,受到美國情報機關的青睞。這個昔日美國不共戴天的敵人,一躍而成為美國的座上客。他在中央情報局的指令和資助下,搜羅了一些納粹分子和納粹時期的干練間諜、秘密警察等,辦起了一個情報組織,人們稱之為「蓋倫組織」。總部設在慕尼黑的普爾拉赫。為了掩飾「蓋倫組織」,起初掛名「工業品銷售公司」,後來由於它的間諜情報活動越來越露骨,已無法掩飾。特別是由於冷戰的需要,聯邦德國政府於1956年接管了它,井改名為「聯邦情報局」,仍由蓋倫任局長,直屬總理府管轄。
聯邦情報局的主要任務是:負責搜集和分析外國的軍事、政治、技術和經濟情報,它不僅同聯邦國防部所屬的軍事情報機構及聯邦內政部隸屬的聯邦憲法保衛局建立密切聯系,而且還同美國中央情報局和北約國家的各情報機構建立業務聯系和進行情報交流。
聯邦情報局現有工作人員7000多人,它在聯邦德國各地設有100多個分局,工作人員大約2400餘人,派往國外的情報人員則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活動。聯邦情報局下設四個司:
一司:又稱情報司,一是負責搜集情報,並將匯集的情報經鑒定後轉送三司;二是負責向國外派遣情報人員和向聯邦德國的各駐外國機關派遣人員。
二司:又稱技術司,主要負責無線電監聽、廣播監聽等。
三司:又稱調研工作司,主要負責整理、分析和公開情報工作,其主要人員是軍事、經濟、政治方面的專家。
四司:又稱管理司.主要負責人事、總務和行政的管理。
1990年兩德實現統一後,原聯邦德國的聯邦情報局成為整個德國的情報機關。隨著冷戰的結束,聯邦情報局一些傳統的戰略目標已經消失,同時又出現了諸多新的挑戰。面對這樣的新形勢,聯邦情報局對其方針、任務進行了一些新的調整,提出了新任務,確定了新重點,除了獨聯體和東歐之外,更把近東和北非、第三世界各國和地區作為關注的重點。

H. 西方四大通訊社是哪些

西方四大通訊社,它們分別是:
一、英國的路透社。
二、美國的美聯社。
三、合眾國際社。
四、法國的法新社。
而以上的世界四大通訊社的排名依據是通訊社的規模、發展歷史及影響力、訂戶數量、日發稿量和年發稿量等得來的。
除此之外,中國的新華社、俄羅斯的塔斯社和日本的共同社也常常出現,不可小視。
拓展資料:
路透社路透社是世界上最早創辦的通訊社之一,由德國人保羅·朱利葉斯·路透1850年在德國亞琛創辦,次年遷往英國倫敦。1865年,路透把他的私人通訊社擴展成為一家大公司,1916年被改組為路透有限公司。
美國聯合通訊社(TheAssociatedPress,縮寫AP,簡稱美聯社)是美國最大的通訊社。
美聯社於1846年在芝加哥成立,1893年成為聯營公司,1990年將總部遷到紐約。
合眾國際社(UnitedPressInternational,UPI)美國第二大通訊社,國際性通訊社之一。1958年5月由合眾社與國際新聞社合並而成,總社在紐約。
法國新聞社(簡稱法新社),成立於1944年,是與路透社、美聯社和合眾社齊名的西方四大世界性通訊社之一。前身是由夏爾·哈瓦斯於1835年創建的「哈瓦斯通訊社」,因此法新社是西方四大通訊社中資格最老的一個。
新華通訊社,簡稱新華社,是中國的國家通訊社,法定新聞監管機構,同時也是世界性現代通訊社。

I. 各個國家的著名通訊社

1、新華通訊社(新華社;中國)

新華通訊社,簡稱新華社,是中國的國家通訊社,法定新聞監管機構,同時也是世界性現代通訊社。

新華社是中國共產黨早期創建的重要宣傳輿論機構,從誕生起就在黨中央的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肩負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發揮喉舌、耳目、智庫和信息總匯作用;

為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重大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新華社在世界各地有一百多個分社,在中國大陸的每個省、直轄市、自治區都設有分社,有的地區還設有支社。

新華社是中文媒體的主要新聞來源之一,同時使用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阿拉伯文和葡萄牙文發稿。

新華網是新華社主辦的中國重點新聞網站,被稱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網站」,每天24小時以7種文字、通過多媒體形式不間斷地向全球發布新聞信息,全球網站綜合排名穩定在190位以內。

開通31個地方頻道,承辦中國政府網、中國平安網、中國文明網、振興東北網等大型政府網站,形成了中國最大的國家級網站集群。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編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強》揭曉,排名第367。

2、路透社(英國)

英國路透社於1851年由保羅·朱利葉斯·路透在英國倫敦皇家交易所成立的。保羅·羅伊特在柏林圖書出版公司工作,在1848年革命的開始參與並分發小冊子。

這些出版物讓英國路透社報道帶來了很多的關注。後來在1849年,他用電動電報和信鴿開發了一個原型的新聞服務。之後,路透社電報公司成立。

該公司最初涵蓋商業新聞,銀行,經紀行和商業公司。在1858年,英國路透社第一份報紙客戶端訂閱為倫敦晨報。之後,報紙訂閱隨後擴大。

多年來,路透社機構在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作為第一國外報道新聞公司建立起自己的聲譽。它是第一個報告亞伯拉罕·林肯的遇刺的經過。

目前,在世界上幾乎每一個重大新聞社都訂閱英國路透社。路透社覆蓋94個國家的200多個城市,並擁有約20種語言。

3、法新社(法國)

法國新聞社的簡稱。

法國最大的通訊社,國際性通訊社之一。

前身是 C.-L.哈瓦斯於1835年創辦的哈瓦斯通訊社。

19世紀後期,同英國的路透社和德國的沃爾夫通訊社為當時世界3大國際性通訊社。

法新社是一個由1957年特別法特許授權的非贏利性的自治公共組織。

它是商業化的操作,並且獨立於法國政府,它由一位首席執行官和15位董事組成的董事會管理。該企業品牌在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BrandLab)編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名列第五十七。

是與路透社、美聯社和合眾社齊名的西方四大世界性通訊社之一。

4、美國聯合通訊社(美聯社;美國)

美國聯合通訊社( 簡稱美聯社,英文:The Associated Press,縮寫AP)是美國最大的通訊社,1846年在芝加哥成立,1893年成為聯營公司,1990年將總部遷到紐約。

合作夥伴有1700多家報紙,5000多家電視和廣播電台;全球有243家新聞分社,在120個國家設有辦事處。

合眾國際社是美國第二大通訊社,1958年由前合眾社和國際新聞社合並組成,總部設在佛羅里達州。

國外有80多個分社,擁有一個世界范圍的圖片網。

2016年4月18日,美聯社獲2016年普利策獎公共服務新聞獎。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編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強》揭曉,排名第207。

5、俄通社-塔斯社(俄塔社;俄羅斯)

俄通社-塔斯社(俄語:Информационное телеграфное агентство России,ИТАР-ТАСС),簡稱俄塔社,也譯為伊塔爾-塔斯社,外文簡稱 ITAR-TASS。

為俄羅斯最大的國家級通訊社,國際性通訊社之一,地位相當於中國的新華社,前身為蘇聯官方通訊社塔斯社,為世界五大通訊社之一,總社位於莫斯科。

國際性通訊社之一,地位相當於中國的新華社,前身為蘇聯官方通訊社塔斯社,為世界五大通訊社之一。據《俄羅斯報》報道,俄通社-塔斯社將恢復甦聯時期的名稱,即塔斯社。

這一決定在近日紀念該通訊社110周年組委會會議上提出並得到一致通過。

J. 英國.法國.俄國.美國.日本.韓國的新聞機構叫什麼社

俄國:俄通社塔斯社
法國:法新社
美國:美聯社、合眾社
英國:路透社
以上五個外加新華社是世界六大通訊社

日本:共同社
韓國:聯合通訊社

閱讀全文

與德國有什麼新聞機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574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905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73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76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14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253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18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03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009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440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23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156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048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66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980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684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00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807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56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