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一戰德國驅逐艦用什麼燃料

一戰德國驅逐艦用什麼燃料

發布時間:2022-05-25 06:41:41

1. 巡洋艦和驅逐艦用什麼燃料

核動力、柴油機渦輪增壓!
巡洋艦有以上兩種動力,但是現在巡洋艦已經退出舞台了。
驅逐艦只要以常規動力為主柴油機。

2. 請問:伯克級驅逐艦是燃氣輪機,為什麼續航力反而不如現代級的蒸汽輪機不是說燃汽輪機省油么

燃氣輪機的原理與戰機上用的航空渦輪發動機相同,所以啟動速度、加減速性能都遠遠強於蒸汽輪機。

蒸汽輪機要燒鍋爐的,鍋爐沒熱你船是開不動的。所以啟動時間很慢,即使是現代級上的那種增壓鍋爐,啟動速度快了很多,但是也遠遠不如燃氣輪機。

燃氣輪機在全功率時效率很高,但是在小功率時效率非常低。這是原理所致,燃氣輪機內部的核心機轉速不能太低。所以全燃的軍艦在十幾節的巡航速度下,是比較費油的。蒸汽輪機不存在這個問題。這也就是伯克級為什麼續航力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伯克級相當肥胖,長寬比低至7.9,抗搖性、遠洋適航性很好,但代價就是阻力增大,巡航時更費油。

樓上說的減速齒輪機構並不是燃氣輪機費油的主要原因,柴油機和蒸汽輪機照樣需要齒輪機構和傳動系統,但它們在低速下卻沒有那麼費油。

綜合全電推進為什麼省油,主要是因為它把全艦的動力全部融入一個綜合電網。當然它還是需要發電機的,比如用柴油機或者燃氣輪機做發電機。但是它的好處就是動力組合非常靈活,可以盡量讓發電機工作在最佳效率上。
比如一艘雙軸雙燃氣輪機的軍艦,每台燃氣輪機帶動一個螺旋槳,這時候如果需要一半功率運行,兩台燃氣輪機都必須降低到一半功率,而燃氣輪機在低負荷下效率很低,這樣就很費油了。但如果是全電推進,兩台燃氣輪機作為發電機發電,然後用電力去帶動電動機推進,這時候如果需要一半功率,我只需要關閉一台燃氣輪機,另一台滿負荷運行就好了,這時候燃氣輪機在滿負荷時的高效性就得以體現,就會更省油。

3. 驅逐艦 的作用 是什麼

現代驅逐艦裝備有防空、反潛、對海等多種武器,既能在海軍艦艇編隊擔任進攻性的突擊任務,又能承擔作戰編隊的防空、反潛護衛任務,還可在登陸、抗登陸作戰中擔任支援兵力,擔任巡邏、警戒、偵察、海上封鎖和海上救援任務以及提供無人艦載機的起飛和降落。

現代驅逐艦主要職責以護航為核心,同時擁有偵察巡邏警戒,佈雷,襲擊岸上目標等,廣泛的作戰職能使得驅逐艦成為現代海軍艦艇中用途最廣的艦艇。

(3)一戰德國驅逐艦用什麼燃料擴展閱讀

防空驅逐艦以艦隊防空為主要作戰任務的水面攻擊型戰艦。一般排水量在6000-10000噸。其主要特徵為具備區域防空能力,主要裝備為相控陣雷達、遠程艦空導彈、高性能自動化指揮系統。除了裝載大量大型防空導彈外,其他武器裝備有艦炮、近程防禦系統、反潛深水炸彈、魚雷等。

這種艦艇可以為艦隊提供大范圍的防空安全保障,因而必不可少,但也因具備高技術、高成本的特點,造價極其昂貴。艦艇的代表是美國的伯克級,歐洲的地平線級和中國的052C、052D型,它們都配置有先進的作戰指揮系統以及「垂直發射系統」和「相控陣雷達」,掌握強大的防空能力。

4. 二戰時期軍艦大部分用什麼做動力

一般有這樣的幾種

大型船隻,如戰列艦或戰列巡洋艦使用燃油鍋爐驅動的蒸汽輪機,燃油鍋爐一般使用重油(即未經深加工,含碳量高的石油)作為燃料,所以會有大量濃煙。但石化工業不發達,燃油缺乏的德國依然採用油碳混合鍋爐驅動蒸汽輪機,實際上這只是權宜之計而已,而且煙霧更加濃重,嚴重影響射擊。

中型船隻,如輕巡洋艦等,一般使用大型柴油機或者配備燃油鍋爐的蒸汽輪機,由於當時的石油化工水平較低,船用柴油的純度也不需要如航空柴油一般高,含碳量依然較高,所以還是會產生青色或青灰色的濃煙。

小型船隻,如魚雷艇、驅逐艦等,一般使用中型柴油機。

潛艇,全部採用柴油機+電動機的雙動力系統,在水面行駛時使用柴油機,在水下使用電動機。

以上為一般狀況

在有的大型船隻上,因為變速齒輪箱和發電機的應用,如同蒸汽輪機+柴油機、蒸汽輪機+電動機的組合也不是沒有,不過不是主流罷了。

5. 驅逐艦的發展歷程

早期
19世紀70年代,歐洲列強海軍中出現一種以魚雷為主要武器,主要對敵方大型艦艇實施雷擊作戰的「魚雷艇」(這種魚雷艇不同於以後的魚雷快艇,這種艦艇體型相對普通魚雷艇較大,航速不快,故而翻譯為「雷擊艦」更為妥當。),針對這種頗具威力的小型艦艇,英國於1893年建成了「哈沃克」號,該艦是一種被設計為「魚雷艇驅逐艦」的軍艦,設計航速26節,裝有1座76毫米火炮和3座47毫米火炮,能在海上毫無困難地捕捉敵方魚雷艇,此外,該艦還攜帶一座三聯裝450毫米魚雷發射管,用於攻擊敵方大艦。除了英國海軍外,德國海軍也發展了類似的軍艦,只不過英國海軍稱之為「驅逐艦」而德國海軍稱之為「大型魚雷艇」。
隨著更多的驅逐艦進入各國海軍服役,驅逐艦開始安裝較重型的火炮和更大口徑的魚雷發射管,並採用蒸汽輪機作為動力。到20世紀初,英國江河級驅逐艦已發展成伴隨主力艦隊進行遠洋行動的艦隊型驅護艦,隨著技術的進步,英國部族級驅逐艦 (1905)開始使用燃油作為燃料,航速首次提高到30節。全部由驅逐艦組成的魚雷戰艦艇部隊已經成為海軍艦隊的主力基幹兵力,驅逐艦不僅肩負著打擊敵人魚雷艦艇的任務,同時還要負責在主力艦決戰前對敵艦隊實施魚水雷攻擊,削弱敵方兵力的任務。
到第一次大戰前,其特徵可以概括為:標准排水量1000-1300噸,航速30-37節,多採用燃油的蒸汽渦輪發動機,裝備88-102毫米艦炮以及450-533毫米魚雷發射裝置2-3座。事實上,從本質而言,驅逐艦就是一種大型的魚雷艇,通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火,驅逐艦取代了魚雷艇而成為一種海上魚雷攻擊的主力,從存在意義上「驅逐」了魚雷艇。
第一次世界大戰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驅逐艦攜帶魚雷和水雷,頻繁進行艦隊警戒與護航、布雷以及保護補給線的行動,一部分驅逐艦還裝備掃雷工具作為掃雷艦艇使用,甚至被直接用來支援兩棲登陸作戰。
驅逐艦首次在大規模海戰中發揮主要作用是1914年英、德兩國海軍發生的赫爾戈蘭灣海戰,兩軍的驅逐艦都作為主力艦隊的護航艦艇都很好的完成了護航任務。在日德蘭海戰中,雙方都出動了艦隊主力,其中也包括了大量的驅逐艦,雙方大量的驅逐艦被以中隊為單位投入戰場,散布在廣袤的大洋上,辛勤的執行著艦隊護航,偵查,魚雷攻擊和救助落水水兵的任務。
1917年德國發動無限制潛艇戰,面對潛艇對交通線的絞殺,協約國幾乎所有的驅逐艦都安裝深水炸彈以執行反潛任務,當時的潛艇技術性能遠不如今天的潛艇,速度很慢不超過20節,潛深也小,而在當時,驅逐艦小巧靈活,普遍具有30節以上的速度,潛艇想對驅逐艦發動突襲,幾乎不可能,因此成為商船隊不可缺少的護航力量。隨著戰爭的發展和任務的需要,這時期的驅逐艦就已經具備了多用途性,並逐漸向大型化方向發展,所裝備的武器越變越強。1916年英國建造了V級驅逐艦和後續的W級驅逐艦,艦體採用高幹舷設計,更加適合遠海大洋惡劣海況下作戰,裝備4英寸火炮以及三聯裝21英寸魚雷發射管,火力和續航力都有極大的提高。1917年美國國會批准為海軍建造111艘威克斯級驅逐艦以及162艘克萊姆森級驅逐艦的提案。至此,驅逐艦已由執行單一任務的小型艦艇演變成海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一戰後到二戰前
隨著戰爭的發展,到一戰結束時,驅逐艦得到很大發展,噸位、火力、航速、續航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美英兩國的驅逐艦,已經發展成了可以伴隨艦隊在遠海大洋機動作戰的艦隊驅逐艦。但驅逐艦不僅在戰術上而且就其本身也處於變革的。有關陣痛期。魚雷攻擊的傳統觀念已在1916年的日德蘭戰斗中產生懷疑,從而開始了重新評價魚雷的時期,很快各獲勝國的海軍均轉入了和平時期的正常軌道。1918年之後世界上的驅逐艦很少更替,因而艦隊有了相當大的削弱,當時世界上所有的驅逐艦加起來比1914年前還要少。 為了保持足夠的戰鬥力,驅逐艦質量的提升就顯得尤為重要。

華盛頓海軍條約簽訂後,由於條約對主力戰艦的嚴格限制,列強海軍對驅逐艦、巡洋艦這類受條約限制較少的艦艇的發展投入了很大精力,驅逐艦逐漸向大型化方向發展,噸位也越來越大,因而所能裝備的武器也更強。驅逐艦的主尺度不斷增加,標准排水量為1500噸以上,裝備150毫米-88毫米口徑火炮、450-610毫米口徑三聯或五聯魚雷發射管1-2座,驅逐艦的武器搭配和戰法日益完善。
英國按字母順序命名的9級驅逐艦——A級至I級;日本的特型驅逐艦——吹雪級驅逐艦及其改進型號是這一階段驅逐艦的典型代表。其中以日本帝國海軍對驅逐艦的發展最為具有時代代表性,由於日本的國力不能與英美對抗,寶貴的主力艦一定要用於艦隊決戰,因此日本海軍將驅逐艦的任務定位為遠海大洋上的夜間對敵主力艦隊的魚雷偷襲,以數個魚水雷戰隊兵力,數十艘驅逐艦持續整夜的魚雷攻擊甚至自殺攻擊來對敵主力艦隊進行削弱,爭取在天明後敵艦隊已經遭受很大損失,人困馬乏、提心吊膽的有利情況下進行艦隊決戰。為此,日本海軍對單獨使用驅逐艦的戰術和武器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發展了多級貫徹此種作戰思想的驅逐艦,並進行了持續數十年的艱苦訓練!二戰開始後,日本海軍在爪哇海戰、瓜島海戰等戰役中給予了美國海軍很大的打擊!法國的美洲虎級驅逐艦以及後續建造的空想級驅逐艦,標准排水量超過2000噸,甚至達到2500噸,一度被稱為「反驅逐艦」即獵殺驅逐艦的驅逐艦(Contre-torpilleurs)。
1930年簽訂的倫敦海軍條約對締約國的驅逐艦噸位做出嚴格限制,但面對越來越嚴峻的國際政治和軍事形勢,面對可能的戰爭,幾乎沒有締約國海軍遵守條約發展驅逐艦。1936年,倫敦海軍條約到期,各國海軍開始建造比以前更大、武備更強的驅逐艦。英國部族級驅逐艦,美國的本森級驅逐艦,日本的陽炎級驅逐艦,德國Z型驅逐艦,是這一時期驅逐艦的典型代表。雖然驅逐艦擔負的任務日益廣泛,但是對敵艦隊進行魚水雷集群攻擊仍然是這個時期驅逐艦的主要任務。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沒有任何一種海軍戰斗艦艇的用途比驅逐艦更加廣泛。戰爭期間的嚴重損耗使驅逐艦被大批建造,英國利用J級驅逐艦的基本設計不斷改進建造了14批驅逐艦,美國僅弗萊徹級驅逐艦就建造了175艘。
同時,在戰爭期間,戰列艦的主力地位已經被航空母艦與潛艇替代。由於飛機已經成為重要的海上突擊力量,驅逐艦裝備了大量中小口徑高射炮擔當艦隊防空警戒和雷達哨艦的任務,加強防空火力的驅逐艦出現了,例如日本的秋月型驅逐艦,英國的戰斗級驅逐艦。此外,針對嚴重的潛艇的威脅,舊的驅逐艦進行改造投入到反潛和護航作戰當中,並建造出大批以英國狩獵級護航驅逐艦為代表的,以反潛為主要任務的護航驅逐艦。至此,驅逐艦逐漸成為名副其實的「海上多面手」,這尤以美日兩國海軍對驅逐艦的使用最具有代表性。
二戰後至現代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隨著科技進步,火炮不再是海軍的主導,導彈時代來臨,驅逐艦的作戰形式和武裝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現代驅逐艦因其成本低廉受各國海軍重視。以魚雷攻擊來對付敵人水面艦隊的作戰方式已經不再是驅逐艦的首要任務,防空、反艦、反潛作戰上升為其主要任務,魚雷武器已經不再是驅逐艦的主要武器,防空專用的導彈和火炮逐漸成為驅逐艦的標准裝備,而且二戰後,驅逐艦的排水量不斷加大,從20世紀50年代美國建造的薛爾曼級驅逐艦以及超大型的諾福克級驅逐艦(被稱為「驅逐領艦」)就體現了這種趨勢。
60年代起,驅逐艦的噸位不斷變大,從基林級的2500多噸,迅猛擴大到斯普魯恩斯級的6000噸,幾乎和二戰時的輕巡洋艦不相上下。隨著飛機與潛艇性能提升(尤其是噴氣式飛機與核動力潛艇),以及導彈逐漸逐步應用,使得造價昂貴的大型導彈巡洋艦等性價比大大降低,面臨極大的挑戰,反過來成本低廉的驅逐艦開始嶄露頭角。
1967年以色列海軍埃拉特號驅逐艦被反艦導彈擊沉,攻擊水面艦艇的任務又成為驅逐艦的重要任務。燃氣輪機開始取代蒸汽輪機作為驅逐艦的動力裝置。為搭載反潛直升機而設置的機庫和飛行甲板也被安裝到驅逐艦上。為控制導彈武器以及無線電對抗的需要,驅逐艦安裝了越來越多的電子設備。例如美國的亞當斯級驅逐艦,英國的郡級驅逐艦,蘇聯的卡辛級驅逐艦,自此多用途導彈驅逐艦逐漸形成了。
20世紀70年代,作戰信息控制以及指揮自動化系統,靈活配置的導彈垂直發射裝置,用來防禦反艦導彈的小口徑速射炮,開始出現在驅逐艦上,驅逐艦越發的復雜而昂貴了。英國的42型驅逐艦試圖降低驅逐艦越來越大的排水量以及造價(在後來的戰爭中擔當艦隊防空雷達哨艦的任務遭到重大損失,5艘同級艦參與戰事,兩艘被擊沉。)而美國的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等繼續向大型化發展,它們的標准排水量達到6000噸以上。
80年代後,除了噸位和技術革新,驅逐艦的武裝和任務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具有代表性的有美國海軍的提康德羅加級驅逐艦(後改稱為巡洋艦),排水量提高到近萬噸,並引入了能進行自動化指揮和控制的「宙斯盾」系統,其乘員大大減少,反應速度和戰區協調指揮能力大大提高。第一次使驅逐艦具備了以往只有大型戰艦才具備的旗艦級的戰區協指揮能力,憑借宙斯盾系統強大的預警、通聯功能使驅逐艦第一次具備了擺脫巡洋艦、航母進行獨立戰區控制的能力。自此,驅逐艦脫離了以往輔助的角色,真主成為能夠單獨組織指揮戰斗的主戰艦艇。不過與強大的指揮和防空力量相對應的是,該級艦的反艦和反潛能力比較薄弱,僅有配備極少數的亞音速反艦導彈和輕型魚雷,其大型相控陣雷達對空探測距離雖遠,但是由於地球曲率的存在,不具備發現40公里以上水面目標的功能。艦隊主要反艦任務、反潛任務由航母完成。
蘇聯海軍則是另一思維,蘇聯是大陸國家,海運僅僅佔全國交通運輸總量不到1%,其海軍核心使命為發射戰略導彈摧毀北約國家本土以及擊潰來犯的西方艦艇編隊,蘇聯航空巡洋艦(航母)、驅逐艦為掩護核潛艇而設計,只擔負「要塞區(術語,特指蘇軍核潛艇戰略巡航的區域,即巴倫支海和厄木茨克海水域)」的警戒任務,這些區域均位於海軍航空兵的庇護之下,是故蘇軍驅逐艦防空能力較弱,但是擁有令人生畏的反潛、反艦能力和極高的航速。以現代級為例,裝備一套特殊的「音樂台」天波雷達能夠利用電離層反射電磁波的原理探測水線以外的水面目標,搭載8枚核彈頭的白蛉反艦導彈,艦體細長、長艏樓結構,裝機馬力10萬軸,具有西方國家不具備的高速性能。
90年代,美國又以提康德羅加級為藍本,建造了其簡化版伯克級驅逐艦,其他國家也陸續建造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現代驅逐艦。
現代驅逐艦裝備有防空、反潛、對海等多種武器,既能在海軍艦艇編隊擔任進攻性的突擊任務,又能擔任作戰編隊的防空、反潛護衛任務,還可在登陸、抗登陸作戰中擔任支援兵力,以及擔任巡邏、警戒、偵察、海上封鎖和海上救援等任務。艦體空間增大艦上條件逐步改善,現代驅逐艦的艦員們也不再像其前輩那樣,在簡陋而狹窄、顛簸劇烈的艙室中用他們的英勇和膽量經歷艱苦的磨難,而是在舒適的封閉的艙室中值勤,利用自動化技術操縱他們的戰艦。

驅逐艦發展至今,早已從過去一個力量單薄的小型艦艇,逐步演變為一種多用途的中型軍艦。除了名稱留下的一點痕跡之外,驅逐艦已經失去了它原來短小靈活的特點,轉而從過去一個力量單薄,只有幾門小炮,防護幾乎等於0的小型艦艇,變成了一種多用途的大中型軍艦。

6. 一戰時期各國武器裝備

1、一戰
新 式 武 器 裝 備
輕 武 器
⊙沖鋒槍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誕生[圖]
機 槍
⊙機槍從誕生到一戰發揮巨大作用的歷程[圖]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馬克沁機槍[圖]
坦 克
⊙坦克的誕生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鋼甲鐵馬
⊙坦克的外形與結構[上]
⊙坦克的外形與結構[下]
飛 機
⊙空戰的出現:從磚頭、刀子互搏到殲擊機的問世
⊙一戰中的戰斗機[圖]
⊙ 一戰飛機的速度和載彈量
⊙第一次世界大戰空戰武器趣談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飛機的軍事應用[圖]

潛 艇
⊙人類的潛海夢與潛艇雛形[上][圖]
⊙人類的潛海夢與潛艇雛形[下][圖]
⊙現代潛艇的誕生[上][圖]
⊙現代潛艇的誕生[下][圖]
⊙一戰前潛艇成為實用性武器
⊙潛艇一戰初顯身手不凡[圖]
⊙「水下幽靈」 ——潛水艇
化 學 武 器
⊙一戰違反國際公約的化學戰
⊙化學武器簡介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blade/yizhan/yizhan.html

2、二戰
二戰中的經典武器
http://..com/question/9551135.html?si=1

回答1, 1914年開戰時,英國現役戰艦包括:無畏艦20,戰列巡洋艦9,前無畏艦(也應該算為戰列艦)40,裝甲巡洋艦34,輕巡洋艦63,驅逐艦/魚雷艇250。

回答2,庫爾貝」級兩艘
「普羅旺斯」級三艘
「黎塞留」級一艘(在建一艘)
戰列巡洋艦:
「敦克爾克」級兩艘
重巡洋艦:
「阿爾及爾」級一艘
「迪凱.斯納」級兩艘
「絮弗倫」級四艘
輕巡洋艦:
「迪蓋.特魯因」級三艘
「聖女貞德」級一艘(訓練用)
「埃米爾.波廷」級一艘
「拉加利索尼耶」級七艘
布雷巡洋艦:
「普魯東」級一艘
回答3, 找了半個小時,實在找不到

回答4,
56-2式75毫米無後坐力炮於1968年定型並投入批量生產,現已退役。

該炮炮身由線膛身管、錐形擴大葯室、調孔環、炮閂座、炮閂、擊發機構組成,炮閂為斷隔螺閉鎖結構;炮架為可折疊三腳架,炮身和炮架可快速分解和結合,必要時可不用炮架,實施肩扛炮身射擊。

口徑:75毫米
戰斗狀態全重:52千克
炮身重:34千克
炮架重:16千克
炮身長:2124毫米
火線高:425-720毫米
全彈重:
破甲彈:6.58千克
榴彈:8.8千克
破甲彈破甲厚度:
150毫米/30度
180毫米/0度
彈葯基數:30發
初速:
破甲彈:285米/秒
殺傷爆破榴彈:310米/秒
射速:6-8發/分
最大射程:
榴彈:6500米
直射距離:
破甲彈:340米
高低射界:-5度-30度
方向射界:360度
炮班人數:7人
回答5,全長 : 42.97米
寬 : 7米
高 : 11.6米
重 : 1,350噸
炮口徑 : 800毫米
炮長: 32.48米
炮重: 400噸
射擊角度: +53 度
炮彈重 :
7.1噸(穿甲彈)
4.8噸 (高爆彈)
1.8 - 2.0噸 (推進燃料)
炮彈射速:
720米/秒(穿甲彈)
820米/秒 (高爆彈)
射程 : 28 - 47 公里

回答5,
942年初,終於製成了這門超重型巨炮,它被用克虜伯家族的「古斯塔夫」前綴名命名,希特勒本人和軍需部長斯佩爾出席的驗收儀式,它被700萬馬可被軍方購買,以工程師的妻子的名字命名匿稱「多拉」。它的炮管長達32米,火炮在戰斗狀態的全長達53米,高12米,全重1488噸。這樣的龐然大物在裝配、運輸和射擊試驗時遇到極大困難。在試驗彈道性能時,裝彈機還不太完善,只好用一台起重機把4噸重的炮彈吊送到炮身尾部,再用一輛輕型坦克把它猛地推撞到炮膛里。為了把火炮運送到試驗場,特地設計了3輛構造特別的巨型運輸列車。沿途的橋梁無法承受這樣大的重量,列車只好繞過很長的彎路而行駛。到達陣地後,先用2台巨型起重視吊裝底座,然後安裝炮架、炮管和裝彈機構,全部工作由1名少將指揮1400餘人奮戰3個星期才完成,高矗的巨炮十分雄偉壯觀。為了預防蘇軍飛機轟炸,陣地四局部署了高炮部隊和警戒飛機,大量步兵、巡警和警犬在周圍10千米內日夜巡邏。一旦發現敵機轟炸,立即由化學兵施放煙幕掩護。參加指揮、操作、警衛的總人數達到4000人以上,它的炮彈也是駭人聽聞,每一枚穿甲彈重7.1頓,一枚高爆彈重4.8頓,推進燃料在1.8噸到2噸。
巨炮製成後被命名為「多拉」炮,原計劃攻擊馬其諾防線,可是這時法國已經投降。蘇德戰場迫切需要重型火炮,於是「多拉」炮被運到黑海之濱,襲擊了塞瓦斯托波爾的地下工事,8月中旬又被運往斯大林格勒,但是德國在此戰中慘敗,9月為免被俘「多拉」又匆匆運回,「多拉」列車炮又會同「卡爾」「洛奇」和「迪沃」等巨型臼炮參與對1944年華沙起義的鎮壓行動,德軍在蘇聯重兵壓境,自身難保的情況下,為鎮壓波蘭人民的反抗,僅不顧彈葯吃緊,極其殘酷地有組織和分步驟的炮轟和爆破,將華沙全城幾乎痍為平地。

1945年4月,德國工程師為免被繳獲,拆除的「多拉」,盟國軍隊繳獲了這門巨炮的部件,在德國希爾雷本靶場發現過一根炮管和幾發炮彈。

回答6,http://hi..com/%C7%D8%CF%C8%C9%FA/blog/item/09987409f5da51ae2fddd402.html裡面有介紹。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驅逐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已經成為真正的「多面手」。一戰結束後,各國海軍均毫無例外地認為,驅逐艦在戰爭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驅逐艦能夠佈雷、掃雷,能夠為運輸船隊和艦隊提供反潛支援,能夠搜索敵潛艇,能夠攻擊敵海上運輸線,能夠炮擊敵地面目標,而且驅逐艦還有魚雷攻擊能力,是艦隊作戰中不可缺少的防護力量。
驅逐艦的排水量進一步增大。英國海軍最早的「江河」級只有550噸左右,而後來澳大利亞、德國、英國和義大利的驅逐艦都增加到800-850噸。戰爭實踐表明,驅逐艦的艦體需要增大,武備要加強,航程也要提高。
沙皇俄國海軍吸取了1904-1905年日俄戰爭的慘痛教訓,在驅逐艦革新方面走在了世界各國的前列。1911年下水的「諾維克」號航速可達38節,裝有4門4英寸口徑火炮和8具魚雷發射管。爾後的改進型的魚雷發射管增加到12具。至戰爭結束時,英國建造的W級排水量已達1500噸,有4門火炮和6具魚雷發射管;而德國的S-113級排水量更是達到了2000噸,艦上裝有4門5.9英寸口徑大炮,其武備強度和排水量甚至超過了當時的某些巡洋艦。
根據戰爭實踐的需要,驅逐艦上增加了很多新型武器裝備,需要更多的水手來操作這些裝備。尤其是當驅逐艦裝備了深水炸彈或水下聽音器(美軍稱為「聲納」)後,就具備了極為有力的反潛手段。一些海軍武器設計師認識到,在反潛作戰中,驅逐艦的高速並不能佔到很大優勢。於是,他們就對擔任護航任務的驅逐艦進行了優化改造,稍稍降低了航速,但卻極大的增加了航程,更適於執行遠洋長途護航任務。

兩次大戰之間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大部分國家都中止了海軍武器建造計劃,只有義大利和日本仍在執行戰時擴軍方案。美國海軍將其戰時建造的「平板」驅逐艦轉為預備役,而美國國會又不肯撥款建造新的驅逐艦。因此,除義大利和日本外,世界各國海軍在二戰中使用的驅逐艦大部分均為一戰結束後建造的。
1927年,日本建造了「吹雪」級特型驅逐艦,使驅逐艦的性能又躍上一個新的高度。該艦裝有6門(3座雙聯裝)5英寸口徑主炮,與當時驅逐艦慣用的單管、開放式主炮炮塔形成鮮明對比。而且該艦主炮仰角可達75度,能十分有效地實施對空射擊。艦上裝有9具魚雷發射管,火力十分強大。動力系統使用柴油發動機,最高航速達38節,即使是15年後,仍可保持34節航速。
當時美國、英國、義大利和德國海軍普遍使用直徑21英寸的魚雷,而日本海軍已開始裝備直徑24英寸的強力魚雷。日本方面一直對此守口如瓶,視為國家機密。1933年,日軍裝備了93式遠程氣動魚雷,航速為49節,最大航程達22000碼,為當時美國魚雷的3倍多。
在歐洲,由於受到20世紀20、30年代簽訂的海軍限制條約的影響,驅逐艦的建造走向兩個極端。法國一戰結束後繳獲了德國的S-113型驅逐艦,很受啟發,建造了一系列的「超級驅逐艦」。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20世紀30年代末,法國建造了「莫加多爾」號驅逐艦。該艦排水量超過4000噸,裝有8門5.5英寸口徑大炮(4座雙聯裝)和10具魚雷發射管。通常被稱為「反驅逐艦驅逐艦」(Contre-torpilleurs)。該艦的火力甚至超過了英國同時期建造的「阿雷蘇薩」級輕巡洋艦。在二戰期間,美、英兩國經常將法國驅逐艦稱為輕巡洋艦。
當時訂立的海軍軍控條約對600噸以下的艦艇並未做出限制,義大利首先利用這一漏洞,開始建造600噸左右的小型驅逐艦。爾後,其它國家也紛紛追隨。二戰中的實戰表明,這種「增大版」的魚雷艇通常都有過載的弊病,很容易在氣象復雜的海面上傾覆,而且作戰效能也遠遠不如真正的驅逐艦。義大利的海軍武器設計師積極發揮其創造才智,想盡各種辦法減輕艦上武備的重量,比如將魚雷直徑縮小到17.7英寸。
美國的「平甲板」式驅逐艦已全部過時,但新型的驅逐艦直到30年代中期才開始出現。1930年的《倫敦海軍條約》將驅逐艦的排水量限制為1500噸,美國當時新問世的驅逐艦緊守這一規定,不敢有絲毫越軌。直到有關條款將上限放寬為3000噸後,美國驅逐艦的排水量才開始增加。
美國驅逐艦的設計思想比較強調航程遠,主要是為了准備在浩瀚的太平洋上與日本海軍作戰。美軍在二戰前建造的驅逐艦裝有5門5英寸口徑主炮,魚雷發射管的數量逐漸從8具增加到16具。從1939年開始,美國開始大量建造驅逐艦,基本配置沒有什麼變化,只是魚雷發射管減少至10具。

7. 什麼是驅逐艦

驅逐艦

起源

19世紀70年代出現一種專門發射魚雷的可以摧毀大型軍艦的魚雷艇(注意:這種魚雷艇不同於以後的魚雷快艇,艦型相對較大,航速不快,故而翻譯為「雷擊艦」更為妥當),針對這種頗具威力的小型艦艇,英國於1893年建成了哈沃克號——一種被稱為「魚雷艇驅逐艦」的軍艦,設計航速26節,裝有1座76毫米火炮和3座47毫米火炮,能在海上毫無困難地捕捉魚雷艇,攜帶3枚450毫米魚雷,用於攻擊敵艦。德國海軍發展的同類型的軍艦則稱為大型魚雷艇。

隨著更多的驅逐艦進入各國海軍服役,驅逐艦開始安裝較重型的火炮和更大口徑的魚雷發射管,並採用蒸汽輪機作為動力,英國江河級驅逐艦已發展成伴隨主力艦隊的護航艦艇,英國部族級驅逐艦 (1905)開始使用燃油作為燃料。編隊使用的驅逐艦已經成為海軍艦隊的主要突擊兵力,打擊敵人魚雷艦艇的同時還要對敵艦隊實施魚雷攻擊。其特徵可以概括為:標准排水量1000-1300噸,航速30-37節,多採用燃油的蒸汽渦輪機動力裝置,裝備88-102毫米艦炮以及450-533毫米魚雷發射裝置2-3座。事實上,從本質而言,驅逐艦就是一種大型的魚雷艇,通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火,驅逐艦取代了魚雷艇而成為一種海上魚雷攻擊的主力,從存在意義上「驅逐」了魚雷艇。

發展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驅逐艦攜帶魚雷和水雷,頻繁進行艦隊警戒、布雷以及保護補給線的行動,並裝備掃雷工具作為掃雷艦艇使用,甚至直接支援兩棲登陸作戰。驅逐艦首次在大規模戰斗中發揮主要作用是1914年英、德兩國海軍在赫爾戈蘭灣發生的海戰。1917年德國發動無限制潛艇戰,驅逐艦安裝深水炸彈充當反潛艦,成為商船隊不可缺少的護航力量。隨著戰爭的發展,驅逐艦已經具備了多用途性,逐漸向大型化方向發展,所裝備的武器也更強。1916年英國V級驅逐艦和後續的W級驅逐艦,艦體採用較高的干舷,裝備4英寸火炮以及三聯裝21英寸魚雷發射管。1917年美國批准建造111艘威克斯級驅逐艦以及162艘克萊姆森級驅逐艦。驅逐艦已由執行單一任務的小型艦艇演變成艦隊不可缺少的力量。

在20世紀20年代,各國海軍的驅逐艦尺度不斷增加,標准排水量為1500噸以上,裝備120毫米-130毫米口徑火炮、533毫米-610毫米口徑魚雷發射管。驅逐艦的武器搭配和戰法日益完善。英國按字母順序命名的9級驅逐艦——A級至I級;日本的特型驅逐艦——吹雪級驅逐艦及其改進型號是這一階段驅逐艦的典型代表。法國的美洲虎級驅逐艦以及後續建造的空想級驅逐艦,標准排水量超過2000噸,甚至達到2500噸,通常被稱為「反驅逐艦的驅逐艦」(Contre-torpilleurs)。 1930年簽訂的倫敦海軍條約一度對締約國——美國、英國、日本的驅逐艦排水量做出限制,1936年條約到期,各國海軍開始建造比以前更大、武備更強的驅逐艦,排水量接近或超過2000噸。英國的部族級驅逐艦 (1936)。美國的本森級驅逐艦,日本的陽炎級驅逐艦,德國的Z型驅逐艦,是這一時期驅逐艦的典型代表。雖然驅逐艦擔負的任務日益廣泛,但是集群攻擊仍然是這些以魚雷、火炮為主要武器的驅逐艦的主要任務。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沒有任何一種海軍戰斗艦艇用途比驅逐艦更加廣泛。戰爭期間的嚴重損耗使驅逐艦又一次被大批建造,英國利用J級驅逐艦的基本設計不斷改進建造了14批驅逐艦,美國建造了113艘弗萊徹級驅逐艦。同時在戰爭期間,驅逐艦成為名副其實的「海上多面手」。

演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列艦的主力艦地位已經被航空母艦與潛艇替代。由於飛機已經成為重要的海上突擊力量,驅逐艦裝備了大量小口徑高射炮擔當艦隊防空警戒和雷達哨艦的任務,加強防空火力的驅逐艦出現了,例如日本的秋月級驅逐艦,英國的戰斗級驅逐艦。針對嚴重的潛艇的威脅,舊的驅逐艦進行改造投入到反潛和護航作戰當中,並建造出大批以英國狩獵級護航驅逐艦為代表的,以反潛為主要任務的護航驅逐艦。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驅逐艦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驅逐艦因其具備多功能性而備受各國海軍重視。以魚雷攻擊來對付敵人水面艦隊的作戰方式已經不再是驅逐艦的首要任務。反潛作戰上升為其主要任務,魚雷武器主要被用做反潛作戰,防空專用的火炮逐漸成為驅逐艦的標准裝備,而且驅逐艦的排水量不斷加大。20世紀50年代美國建造的薛爾曼級驅逐艦以及超大型的諾福克級驅逐艦(被稱為「驅逐領艦」)就體現了這種趨勢。

現代驅逐艦

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飛機與潛艇性能提升(尤其是噴氣式飛機與核動力潛艇)以及導彈逐漸逐步應用,對空導彈、反潛導彈逐步被安裝到驅逐艦上,艦載火炮不斷減少並且更加輕巧。1967年以色列海軍埃拉特號驅逐艦被反艦導彈擊沉,攻擊水面艦艇的任務又成為驅逐艦的重要任務。燃氣輪機開始取代蒸汽輪機作為驅逐艦的動力裝置。為搭載反潛直升機而設置的機庫和飛行甲板也被安裝到驅逐艦上。為控制導彈武器以及無線電對抗的需要,驅逐艦安裝了越來越多的電子設備。例如美國的亞當斯級驅逐艦,英國的郡級驅逐艦,蘇聯的卡辛級驅逐艦,已經演變成較大而又耗費頗多的多用途導彈驅逐艦。

20世紀70年代,作戰信息控制以及指揮自動化系統,靈活配置的導彈垂直發射裝置,用來防禦反艦導彈的小口徑速射炮,開始出現在驅逐艦上,驅逐艦越發的復雜而昂貴了。英國的謝菲爾德級驅逐艦(42型驅逐艦)試圖降低驅逐艦越來越大的排水量以及造價(在後來的戰爭中擔當艦隊防空雷達哨艦的任務遭到重大損失,5艘同級艦參與戰事,兩艘被擊沉。)。而美國的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蘇聯的現代級驅逐艦、無畏級驅逐艦繼續向大型化發展,驅逐艦艦體逐漸增寬,其穩定性大大提高,它們的標准排水量達到6000噸以上,這已經接近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較輕型的巡洋艦。

現代驅逐艦裝備有防空、反潛、對海等多種武器,既能在海軍艦艇編隊擔任進攻性的突擊任務,又能擔任作戰編隊的防空、反潛護衛任務,還可在登陸、抗登陸作戰中擔任支援兵力,以及擔任巡邏、警戒、偵察、海上封鎖和海上救援等任務。艦體空間增大艦上條件逐步改善,現代驅逐艦的艦員們也不再象其前輩那樣,在簡陋而狹窄、顛簸劇烈的艙室中用他們的英勇和膽量經歷艱苦的磨難,而是在舒適的封閉的艙室中值勤,利用自動化技術操縱他們的戰艦。「驅逐艦從過去一個力量單薄的小型艦艇,已經成為一種多用途的中型軍艦。除了名稱留下一點痕跡之外,驅逐艦已經失去了它原來短小靈活的特點。」

8. 一戰中的驅逐艦上有發煙器是什麼時候裝備的

艦艇煙幕施放器在一戰之前就有使用,最早是在美國南北內戰期間鐵甲艦對戰使用,中日甲午海戰也使用過,日俄海戰也使用過,驅逐艦作為戰列艦和巡洋艦的掩護軍艦,也是早就配備了,只不過在一戰時期,英國德國海戰開始真正大量使用艦艇煙幕施放器掩護主力艦的行蹤,驅逐艦具體裝備時間沒有查到,大概在19世紀80年代或90年代左右

9. 請問一戰中德國無畏艦的一些數據

1906年2月10日,英國建造的「無畏」號裝甲艦開始下水服役。該艦是20世紀戰列艦這一艦種的始祖。它的排水量為179000噸,航速21節。武器裝備為305毫米火炮10門,分別配置在5座炮塔內,其中3座在首尾線上,2座在2舷;76毫米炮24門,供抗擊雷擊艦用。它的兩舷、炮塔和指揮室的裝甲厚達280毫米,還有5具457毫米水下魚雷發射管,4台螺旋槳推進器。這種軍艦是第一種用汽輪機作主機的軍艦,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和最龐大的戰列艦,而且是第一艘全部裝備大口徑火炮的軍艦。「無畏號」裝甲艦在1907年開始服役,稱霸世界海軍達40年之久。

德國獲悉英國第一艘「無畏」艦下水後,1906年修改了海軍法案,對原計劃建造的在號軍艦一律改造成無畏艦。1908年,英國製造出無畏艦。1908年,英國製造出無畏艦8艘,德國7艘。繼之而起的戰艦航速已達23-26.5節,排水量到22500噸以上,主炮口徑達380毫米。從而導致了「大艦巨炮」主義的出現。

到1916年北海日德蘭之役,無畏艦的輝煌時代到了頂峰。日德蘭大海戰是蒸汽動力戰列艦第一次進行的大規模海戰。此役集結了英德兩國海軍的精華,雙方共出動戰艦共254艘,其中包括有44艘無畏艦。戰事歷時12小時,雙方相距遠研究室18千米,以強大炮火互相轟擊。但是,速度、火力和軍艦數目使雙方的指揮官來不及觀察,聯絡和有效指揮。尤其是雙方的主力艦都不敢進入對方驅逐艦魚雷的射程之內。結果雖然是德國宣稱勝利,擊沉英艦14艘,自身損失11艘,可是它的艦隊始終受到英國艦隊的壓制。日德蘭海戰,進一步確立了「大艦巨炮」主義理論,促使各國海軍更加重視發展以戰列艦為核心、以大口徑艦炮為主要突擊兵器的海上艦隊。
http://xhzx.jd.e.sh.cn/fudongde1guotu/%B6%A5%B2%E3%CD%F8%D2%B31.htm

10. 用一戰時的戰列艦能打得過二戰時的重巡

如果一戰的戰列艦,如果不加改裝肯定打不過二戰的軍艦,二戰的重巡洋艦火力和裝甲已經達到或超過一戰時期的水平。驅逐艦根本打不過重巡洋艦,它只能夠突防到近距離,以魚類作為飽和攻擊,實際上重巡洋艦根本不會給驅逐艦這樣的機會。
其次,就動力來說,一戰的軍艦主要以煤作為燃料,而二戰以石油位燃料,航速不行,續航能力也不行。
裝甲方也不同,一戰是硬質裝甲,防護能力可以但是比較脆;二戰是勻質裝甲,柔韌性好防彈能力更強。這還不算炮彈和瞄準技術。

對比一下幾個數據吧:
英國無畏號戰列艦
排水量:18110噸(標准)/21850噸(滿載)
外形尺度:長160.6米/寬25米/吃水8.1米
動力:18座巴布柯克-威爾考克斯型燃煤型鍋爐;4台「帕森斯」蒸汽輪機。主機輸出功率22500馬力 推進:4軸4槳
航速:21節,續航力:6620海里/10節
武備:10門12英寸/45倍口徑火炮(5座雙聯裝),27門3英寸/50倍口徑火炮,5門18英寸魚雷管
裝甲:艦側水線裝甲帶102-279毫米,炮塔正面279毫米,炮座279毫米,前指揮塔279毫米,裝甲總重量約5000噸

里根號重巡洋艦
排水量:11231噸(基準)/15240噸(公試)
主尺度:201.6米(全長)/19.4米(寬)/6.23米(吃水)
動 力:4台艦本式蒸汽輪機,8座艦本式重油專燒鍋爐,152000馬力
航 速:35.5節
續航力:9270海里/18節
防 護:舷側145毫米,甲板56毫米,主炮塔25毫米,司令塔130毫米
火 炮:4座雙聯裝三年式203毫米L/50主炮,4座雙聯裝八九式127毫米L/40高炮,4座雙聯裝九六式25毫末高炮,4座雙聯裝13毫米機槍
防空強化後九六式25毫米高炮更改為14座三聯裝、4座雙聯裝、21座單裝
魚 雷:4座三聯裝90式610mm魚雷發射管,配93式魚雷24條
艦載機:水偵×8、彈射器×2

編 制:874人

戰術:3艘重巡洋艦在火炮射程內迅速擊沉護航的驅逐艦,然後依靠火炮射速來幹掉對方戰列艦。關於瞄準,二戰軍艦普遍搭載水上飛機,水上飛機觀測彈著點然後傳達給重巡洋艦。但是一戰戰列艦防空武器不佔優勢,再加上通訊能力差只有挨打的份。

閱讀全文

與一戰德國驅逐艦用什麼燃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574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905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73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76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14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253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18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03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009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440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23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156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048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66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980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684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00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807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56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