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韓國資訊 > 戰後韓國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戰後韓國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發布時間:2023-08-25 16:45:49

Ⅰ 二戰後,日本韓國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對我國經濟發展有何借鑒

不僅日本韓國,台灣新加坡香港經濟都快速發展了!德國(西德)也是。
蘇聯開始也同樣扶持我們,一直扶持朝鮮、東德。
根源就在於美國幫這些國家建立起了良好優越的社會制度!而蘇聯自己後來都解體了!

Ⅱ 二戰後,日本、韓國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對我國經濟有何借鑒

日本發展起來主要是靠美國的扶持和一些改革

而韓國先是利用發達國家產業向外轉移的機遇,結合本國國情,大力引進外資和先進技術,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後又不斷調整發展策略,發展向外型經濟,參與國際競爭,並注意產業的更新換代,發展經濟。這一時期,韓國的年增長率經濟增長率保持在10%左右.
對我國的借鑒就是要對外開放、改革/

Ⅲ 韓國是如何崛起的

如果不算傳統列強日本,韓國應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二戰後從發展中國家正式升級為發達國家的千萬人口級國家。要知道,韓國僅有與浙江省面積、人口均相仿的家底,且資源貧瘠,上世紀被日本殖民統治了幾十年,現在又被美軍掌握著戰時指揮權,不能算是完全意義上的主權國家。如果國際競爭像是牌局,韓國人手上肯定是一副爛牌。

希望能幫到大家,滿意請採納,謝謝。

Ⅳ 韓國是怎麼發展起來的

韓國是通過聯合日美之後發展工業起來的。

1962年,韓國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宗旨為提高糧食等必需品的自產比例,通過投資第二產業來調整國家經濟結構,五年計劃期間,韓國電力、煤炭等能源行業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也為後續的五年計劃提供了基礎的能源保障。

韓國不僅僅薅了美國的羊毛,同時也在薅日本的羊毛。1965年,日韓簽訂《日韓基本條約》,日韓關系正常化。日本像韓國提供了8億美元的經濟援助及低息貸款。韓國也將從日本獲得的資金援助主要用於大型基礎設施的建設,例如浦項制鐵、昭陽大壩、京釜高速等。這也為韓國持續的工業升級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隨著越戰的結束,美國對韓國的援助越來越少及大量日本低端產業湧入韓國,為了保證韓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1973年,韓國宣布發展重化工業。

重化工業不是任何企業都可以參與的,有資格參與的也就在之前就已經完成原始資本累積的各行業龍頭企業,例如三星、現代、韓進、大宇等企業。韓國為這些企業提供政策保護、政府擔保、進出口政策、低息貸款、地稅收等政策扶持。在政府的護航下,韓國大型企業的實力迅速得到了提升,化身財閥。

隨著三星、SK、現代等財閥的發展壯大,韓國產業也逐漸進入國際相關產業鏈的上游。例如三星從80年代就開始死磕晶元,通過持續的高強度投入及抓住美國打壓日本半導體行業的機會,順利占據了全球半導體市場的大半份額。

Ⅳ 韓國是怎麼發展起來的

旅遊,韓國旅遊業非常發達,每年有很多世界各地的人去韓國旅遊,整容行業也比較發達。

Ⅵ 二戰後,日本、韓國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抓住發達國家向外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遇,引進外資和技術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 (2)制定適合本國國情的經濟發展戰略 (3)大力發展科技和教育事業,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勞動者素質。 2、從共性角度比較二戰後日本、韓國和新加坡的經濟發展方式。 日本、韓國和新加坡成為二戰後迅速崛起的工業大國的典型,其共性有:抓住機遇,引進外資和先進技術;依據國情適時調整經濟發展戰略;不斷進行產業的更新換代,發展高技術產業;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發展外向型經濟;大力發展教育、科技,造就經濟拍迅發展所需的後備人才;創造穩定的社會經濟環境。 3、二戰後亞洲經濟發展中的機遇與挑戰 ①面臨的機遇:A、亞洲國家擺脫了殖民統治,走上獨立發展道路;B、二戰後,世界局勢處於相對穩定時期。C、世界經濟進入調整發展時期,西方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D、第三次科技革命 ②面臨的問題:A、人口多、基礎差、各地發展不平衡,長期處於發展中國家的地位;B、長期的殖民統治,受西方列強控制較嚴重,易產生政治或經濟的動盪;C、國際經濟舊秩序、世界大國的影響和制約;D、亞洲國家差異大,內部矛盾復雜。 ③中國的態度: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4、從歷史機遇、經濟發展戰略分析德、美、韓經濟發展原因: 聯邦德國經濟發展迅速,成為西歐最強的經濟大國。美國則在原有雄厚經濟實力的基礎上穩定發展。韓國則成為世界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並一躍實現了工業化。歷史機遇:聯邦德國利用戰後國民經濟非軍事化和馬歇爾計劃援助。美國則在戰後利用資本主義世界霸主的有利地位,大力拓展世界市場。韓國利用西方襲賀悉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遇,開始工業化進程。 經濟發展戰略:聯邦德國積極發展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並大力發展市場經濟,推行較廣泛的社會福利制度。美國加強對科技的扶植和資金投入,發展高科技產業。韓國政府適時調整經濟發展戰略,從發展密集型產業到發展外拍乎向型經濟和高技術產業,實行不均衡發展。

Ⅶ 二戰後極度貧窮的韓國是如何成為發達經濟體的

說韓國崛起是神話一點都不為過,要知道這個國家面積不過10萬平方公里,境內全是山,只有一點點平原位於西部沿海地區,而且幾乎沒啥資源,可以說是一窮二白。


(三星電子每年為韓國創收大筆外匯)

最後再說說美日對韓國政府的扶植。

不得不說,韓國的崛起也有一定的運氣成分,韓國的發展正好趕上了世界經濟一體化,這位韓國帶來了極大的市場。

而且在二戰後,韓國成為美國在東亞大陸上的唯一一個軍事據點,因此美國對韓國的扶植力度很大,例如韓國的首條高速公路就是在美國資金支援下開工建設的,韓國現代公司的汽車產業也是在福特的幫助下起步的。

Ⅷ 韓國為什麼發展的這樣的快,誰有他經濟發展速度的資料

韓國經濟發展半個多世紀的歷程,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

(一)動盪與恢復階段(1945年~1961年)。韓國擺脫日本殖民統治後,經歷了大規模的政治、社會和經濟動盪。1948年成立的政府為恢復生產、抑制通貨膨脹做出了巨大努力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1950年6月爆發的朝鮮戰爭,使其生產設施幾近毀滅。1953年停戰後,在美國及聯合國的經濟援助下,經過近三年的恢復,於1956年在很大程度上完成重建工作,控制了惡性通貨膨脹。盡管一般認為20世紀50年代是韓國經濟停滯的時期,但是,1954年韓國政府實施的「有償徵用」和「有償分配」的農村土地所有制改革,即政府從土地所有者那裡購買土地分配給實際耕作的農民,結果一種佃農耕作制度取代了傳統的收益分成佃農耕作制度,使農業部門的生產率得到提高。事實上,在這個時期政府實施的幾個重要政策目標,成為60年代經濟較快增長的基礎。1953年至1962年,韓國經濟年均增長3.7%,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年均增長0.7%。
(二)高速增長階段(1962年~1992年)。1961年5月,朴正熙軍事政變上台後,開始以政府主導、出口導向和不均衡發展等戰略,推進了韓國經濟的有計劃開發。1962年開始連續實施了6個五年經濟開發計劃。

這一階段又細分為三個發展時期。20世紀60年代可謂外向型經濟形成時期。「一五」期間作為振興出口、引進外資、引進技術的步驟之一,1965年韓國和日本實現了邦交正常化。60年代,韓國國民生產總值和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率都達到7.6%。1962年至1970年,國民生產總值由23億美元增至81億美元,增加2.5倍,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由87美元增至252美元。「二五」計劃結束時的1971年,出口額由1962年的5480萬美元增至10.68億美元。

70年代是韓國實施第三、第四個經濟開發五年計劃,繼續推進自立經濟建設、解決發展不均衡時期,也是重化工業發展時期。這一時期,針對韓國國內外經濟條件的變化,提出「各地區均衡發展」、「劃時代地擴大出口」、加緊「重化工業建設」等目標,改善了地區間、產業間的不平衡發展。為了繼續擴大出口,1973年制定了重化工業發展計劃,將造船、汽車、鋼鐵、石化及有色金屬等作為重點發展產業,對重化工業進行大規模投資。在此期間,國民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為11.2%,創造了該時期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率的最高紀錄。同時,產業結構向工業化方向前進了一大步。1976年國民生產總值中,第二產業的比重31%超過了第一產業的比重24.8%。「四五」計劃期間(1977年~1981年),國民生產總值年均增長僅為5.8%。其原因是多方面的。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機、朴正熙總統遇刺,1980年光州事件及糧食的大幅度減產,重化工業投資失控,使國民經濟比例失調。盡管如此,應該說整個七十年代韓國經濟保持了高速增長。政府對產業結構進行了重大調整,重化學工業得到了長足發展。農業生產和農村面貌在「新村運動」的推動下發生了巨大變化。但是,由於當局在宏觀調控上的失誤,出現了工業投資過猛,工業設備運轉率過低等問題。1971年至1979年,國民生產總值由95億美元增至614億美元,增加5.5倍;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由288美元增至1662美元;出口由10.68億美元猛增至150.6億美元,年均增長39.7%。

進入80年代,韓國政府針對國際經濟環境變化及國內經濟波動的新形勢,提出「穩定、效率、均衡」的方針,對國民經濟進行了改革,在經濟政策和結構調整中求發展。「五五」計劃(1982年~1986年)和「六五」計劃(1987年~1991年)期間,國內生產總值的平均增長率分別為9.2%和9.3%。八十年代上半期,韓國出口增長率超過進口,貿易赤字逐漸減少,1986年終於出現盈餘。1984年~1985年韓國同其出口市場的發達國家產生貿易摩擦,使得出口增長速度放慢。但是,1986年以後,進入低匯率、低油價、低國際利率的所謂「三低」時期,使出口連續幾年大幅度增加(1986年增加14%,1987年36%,1988年28%),經濟增長率連續三年達到11%,1991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6757美元

(三)調整改革發展階段(1993年7月至今)。1992年開始實施第七個經濟開發五年計劃。可是,1992年12月當選的韓國歷史上第一位文人民選總統金泳三,1993年2月上台後提出了「新經濟五年計劃(1993年~1998年)」。在此計劃中提出行政改革、產業結構和金融體制改革。1992年與中國建交。由於韓國具有的較強的價格競爭力和對日本出口大幅度增加、設備投資增加等因素,1994年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6%;1995年也保持了這種良好勢頭,增長甚至超過1994年,達8.9%,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突破了一萬美元大關(10037美元)。1996年由於日元升值導致韓國出口下降和設備投資減少,經濟增長率回落為7.1%,可是,在這一年韓國成為了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這標志著韓國基本上擺脫了發展中國家的地位,進入發達國家行列。然而,1997年10月開始韓貨價值暴跌,被捲入亞洲金融危機漩渦之中。97年11月末,韓國可用外匯儲備降至73億美元,陷入無法支付外債之困境。韓國政府不得不於當年11月21日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申請金融救助,並於12月1日與IMF簽訂了金融救濟協議。550億美元的緊急資金救助計劃實施後,不穩定的外匯狀況隨著1998年1月韓國政府同國外債券組織簽訂短期外債向中長期轉換的協定後開始趨於穩定。以IMF的金融救濟為契機,韓國擺脫了全國范圍的危機。而受到金融危機洗禮的韓國經濟,九十年代末進行了多方面的調整和改革。進入21世紀以來,調整改革中的韓國經濟,於2000年顯示出有力的增長,其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5%,2001年有較大幅度的回落,增長3.8%。2002年新當選的盧武玄總統提出了四大方面的經濟施政綱領。2002年經濟年均增長7.0%。而2003年僅增長3.1%,國內生產總值為6012億美元,人均為12646美元。

縱觀韓國經濟的發展,「根據霍利斯·錢納里(H.B.Chenery)的研究,韓國經濟的主要轉換增長時期(transitional growth)為1963年~1983年。1963年隨著第一次經濟五年計劃的制定實施,工業化正式啟動。1970年韓國成為了新興工業化國家(newly instrialization country)。1983年韓國經歷了1979年的第二次能源危機,1980年負增長後經濟得以恢復,並在經濟穩定基礎上促進自律化、開放化。」而經歷了1997年金融危機帶來的經濟發展歷史上最為慘痛的挫折之後,韓國經濟正在進行全面改革,並取得了初步成效。

韓國不同歷史時期促進經濟發展戰略及其評價
通過韓國經濟發展軌跡可以發現促成其經濟快速增長的原因,從世界經濟發展宏觀角度來講,韓國處於後發展國家可以利用更發達國家技術革新成果,「濃縮」工業化進程之優勢地位;以及超越傳統貿易理論所指出的一個出口國需先在本國國內市場上充分收集消費者偏好使其成熟後再向國外市場擴張的漫長過程;還有對像韓國這樣資源匱乏國家,戰後節約資源型技術得到的快速發展,使其經濟發展中資源匱乏束縛得到大大緩解;亞當·斯密的貿易理論,即「在不使用武力的前提下,富國與窮國之間的貿易將使雙方受益,而後者比前者受益更多」又一次得到部分驗證。而從韓國本身來講,政府實施的以下幾種經濟增長戰略不能不為其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因素。

(一)政府主導型經濟發展戰略。所謂政府主導是指政府的「定向」和「導向」在經濟運行和發展中起作用。對韓國政府主導型的經濟發展戰略可以簡單概括為:政府規劃、指導、管理和調控經濟。其主要手段是:首先,運用經濟開發戰略,宏觀調控經濟發展方向。韓國政府60年代中期提出了「出口主導型」經濟開發戰略,經濟活動重點由國內市場轉向國外。70年代以後,經濟發展重點由輕工業轉向重化工業,提出「重化工業化」經濟開發戰略,80年代以後,又提出「技術立國」等。其次,根據經濟發展遠景目標,制定五年經濟開發計劃,以自由與計劃相結合為經濟發展的指導原則,政府主導實施了一系列經濟開發計劃。第三,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制定各項經濟政策、法規及措施並加以執行。第四,韓國政府首腦親自干預經濟。由於政府將干預經濟活動視為其重點職能之一,所以,政府最高層直接干預經濟、直接處理經濟運行中的重要問題。

關於韓國政府主導型經濟發展戰略,在其經濟發展初期是比較有效的。主要原因在於在韓國當時經濟條件下,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體制是旨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基礎上由政府充當其經濟活動的總指揮。政府主導經濟的主要手段為宏觀經濟決策、計劃指導、運用經濟杠桿進行干預,經濟立法和行政手段等。然而,這種依靠政府主導,30年走完西方發達國家100多年才走完的工業化歷程,自有其弊端。根據制度經濟學的分析,制度演進存在路徑依賴。由於政府主導的企業制度、金融支持政策的安排,造成了企業對政府的強力依賴。韓國大企業集團為了獲得更多的政府優惠,競相不計後果地擴張,沿著規模擴張的路徑走下去。面對日趨復雜的國際經濟環境,大企業集團沒有適時地調整經濟結構、提高經濟效益以及技術創新;企業的高負債、財務結構不合理,以及企業集團的制度缺陷,終使企業管理失控。到1997年金融危機時,大企業集團紛紛倒閉也就不難理解了。韓國政府主導型經濟發展的另一弊端在金融體制上表現顯著。在市場經濟發達國家,金融系統是一個金融市場,根據市場信號運用市場運行規律,將金融資源配置到相關部門中去,推動社會生產的正常發展。可是在韓國,其經濟發展的自身特點使然,金融業的職能僅是行使政府指令、政府幹預經濟的工具。政府決定利率、存貸、投資等,使金融機構喪失了創新和提高效率的動因,大量的呆賬成為其沉重的負擔,隨著經濟規模的擴大,金融扭曲與滯後成為了經濟發展的嚴重障礙。也是1997年的金融危機,將其所有弊端都展現給國人,使其始於90年代初但又未能痛下決心的改革調整不得不真正使上軌道。政府由此轉向旨在減少干預、建立自由公正的市場秩序、創造穩定的市場環境上。政府這種由主導經濟向重點規劃經濟的角色轉變,使如三星電子這樣的大企業集團脫穎而出,成為世界知名的跨國公司。韓國現任總統盧武玄當政之初提出的四大經濟施政綱領,並非言之無物。首先提出確立自由公正的社會秩序,具體包括建造易於創業的環境、構築透明公正的競爭機制、構築先進的金融基礎系統和進行財政稅收改革。在建設東北亞經濟中心國家中,提出要用東北亞時代的視野,構築以物流中心基地與國際化金融為兩翼、圍繞信息高新技術產業的商務中心。而建設科學技術為中心的社會和面向廣闊未來的農漁村社會都有具體內容及實施方案。由此我們不難看出,韓國政府主導型經濟開發戰略基本完成其使命,成為其歷史的一部分。

(二)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六十年代初韓國經濟發展面臨著兩種選擇,其一,繼續發展以進口替代產業為主的內向型經濟,建立獨立的、完整的民族經濟體系,社會生產和人民所需要的產品盡量不進口或少進口;其二,面向世界市場,積極參與國際分工,發展以出口產業為中心的外向型經濟,通過廣泛的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來帶動國民經濟的發展。選擇後者,使韓國在國際經濟貿易活動中,充分發揮了韓國當時剩餘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優勢,有效地彌補了資源匱乏、國內市場狹小、資本積累不足等方面的劣勢,為韓國經濟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空間。

韓國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相對來講是成功的。而這種成功源於其採取的正確方針和措施。概括起來韓國實施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有以下特點,其一,以比較優勢為其出發點。針對缺乏原材料、資金不足但勞動力豐富的現狀,韓國決定了首先發展勞動密集型加工出口工業。其二,適時地進行結構調整。保持出口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是,能夠適時地進行產品結構的調整。其三,實行優惠政策,支持發展出口。盡管這些優惠政策,如直接補貼,隨著外部壓力的增加而不斷減少,但在出口企業的發展初期,其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不平衡增長戰略。韓國在增長方式的選擇上,理論上受經濟學家哈士曼(A.D.Hirschmann)的「不平衡發展論」的影響,認為在短時間內可以犧牲部分產業和工業部門而集中力量優先發展重點產業和重點工業,通過發展重點產業來積累資金,從而帶動整個國民經濟的現代化發展[⑰]。在財力、物力和技術積累有限的情況下,不可能同時實現國民經濟各部門的均衡發展,因此,選擇「傾斜式」的重點投資,「不平衡中求平衡」發展,採取「先工後農」,「先出口後內需」,「先輕後重」,「先大後小」,「先主導產業、戰略產業後一般產業」,「先增長後穩定」,「先速度效益後技術效益」,「先內涵後外延」,「先效率後公平」以及「先增長後發展」等一系列經濟不平衡增長戰略。

對於韓國所推行的這種不平衡增長戰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1962年至1971年第一、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韓國重點發展投資省、見效快的輕紡工業,增加出口創匯,以此增加對基礎工業設備投資和擴大生產能力資金的積蓄,取得顯著成效。而70年代初期起,由於重點轉向重化工業過程的過急過猛,出現了對重化工業的重復、過剩投資,降低了經濟效益。再則,效率與公平上的不平衡,出現經濟增長之同時工潮迭起等並非完美之現象。但從本質上看,應該說不平衡增長實際上是一種交錯的平衡增長。

(四)與國際經濟變動協調的產業政策與國際化發展戰略。韓國在立足於自身的經濟基礎、發展水平,特別是在國際分工中的比較優勢,及時捕捉和積極利用各個時期國際上產業結構變動的有利機遇,以其協調的產業政策來調整其產業結構。80年代開始,韓國開始推行國際化,力圖把其企業全面推向國際市場,按照國際市場競爭的要求,加快產業結構的升級。冷戰結束後,隨著愈來愈多的國家重視發展經濟,韓國更加強調其經濟的國際化、世界化發展,同樣,這符合了世界經濟一體化、區域化的發展潮流。

(五)高科技與人力資源開發戰略。一個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高新技術及其人力資源要素的支撐。韓國歷來重視教育,注重人才的培養;同時加大對科技開發的投入。而此戰略得到產業界的普遍贊同,認識到企業的興衰,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職工的素質。韓國的大企業大都創辦了職工業余學校、職工訓練所、人力開發院等職工培訓機構。通過教育和培訓,提高職工的業務素質,增強企業的競爭力。現任總統盧武玄提出的「構築技術中心的社會」經濟施政綱領,體現了韓國在經濟日趨全球化、一體化的發展中,以高尖端科學技術立國的志向。

閱讀全文

與戰後韓國是如何發展起來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591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92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75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78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174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27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20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06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03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464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25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17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069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68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002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70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02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83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58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480